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涵江区旅游

涵江区旅游景点介绍

凤际中共闽中特委旧址
  中共闽中特委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1936年7月下旬,常太游击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的疯狂“清剿”,为了摆脱困境,中共闽中特委决定游击队暂时撤出,转移到常太北面广业区的白沙、庄边一带老基点村隐蔽,但因这些地方距离常太较近,非久居之地,刘突军等决定到莆田北面和永泰交界的地方去开辟一块新区。宁里地处莆田和永泰交界处,是国民党--从不光顾之地。1936年9月,方子明按照中共闽中特委指示,在这里开辟新的地下据点,并把活动区域从宁里逐渐扩展到永泰的凉伞山、寨下、旗插安等村。10月底,闽中游击队从山溪转移到宁里、旗插安隐蔽休整。中共闽中特委决定把这里建成稳固的游击根据地,于是派出工作组,深入各村做群众工作,组织农会,发展党员,建立支部,使游击队在这里牢牢扎下了根。1937年2月,中共闽……[详细]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1936年10月底,闽中红军游击队从庄边山溪转移到宁里隐蔽,并决定把宁里建成稳固的游击根据地。为抵抗国民党军“围剿”和保卫宁里,政委刘突军率游击队在宁里后山制高点修建一条战壕,作为游击队的重要军事设施。抗战胜利后,闽中地区作为福建省委领导开展抗日反顽斗争的中心,尤其是受苏澳、东吴、科任等事件的株连,成为国民党当局“清剿”的重点,他们调动大量--,在闽中到处滥捕滥杀。闽中党组织和游击队已于1941年初迁出的宁里也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全面“清剿”。1945年10月,胡季宽率一个保安团200多人在红军战壕上修建碉堡,设立炮台,捕杀革命群众。宁里红军战壕旧址为深0.5米、长40多米的战壕。……[详细]
宁里红军学校旧址
  宁里红军学校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抗日战争初期,中共闽中工委(闽南特委)机关仍设在宁里,直到1941年9月迁到长乐南阳村。闽中党组织领导游击队在宁里开荒种地,建窑烧炭的同时,于1938年至1940年秋举办红军学校,轮训莆田、仙游、福清、长乐、永泰、泉州等县、区干部,巩固和发展基层组织。1938年8月,闽中工委在宁里红军学校举办10多人的训练班,参加训练班的人员来自莆田、仙游、福清、长乐等地,其中妇女占大部分。1939年2月20日,莆田中心县委在宁里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培训支书及一部分区委,为期两星期。学习的课程有统一战线、党的工作、军事常识等,蔡文焕、张伯庭、杨杞松负责组织学习。50多名学员以草棚为课堂,住山洞、睡草垫,生活虽很艰苦,但学习的热情却很高涨。1940年2月……[详细]
飞廉洞联络站旧址
  飞廉洞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前埔村南岑自然村。飞廉洞联络站由黄万金负责,做好闽中地下党组织过往人员的接待和护送工作。同时,他利用到各村理发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宣传活动。他的理发箱是上下二层的,上层放理发工具,下层放宣传单,他每次外出都带上宣传单,开展秘密宣传工作,注意培养积极分子参加革命队伍。当时参加地下组织成员有50—70人,后由于地下组织成员欧金水叛变,黄万金被捕,于1942年牺牲于福州。此后该联络站就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飞廉洞联络站旧址位于古越王台山脚下,与白沙镇广山村交界,为单层土木结构的祠堂建筑。2009年因向莆铁路建设拆除,平移至联络站旧址前的草坪上重建,单层砖木结构,共3间,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现有村道直达飞廉洞,交通便利。……[详细]
徐州宫联络站旧址
  徐州宫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徐洋村徐州自然村。解放战争时期,闽中游击队在徐州宫建立联络站。1947年初,游击小分队队员黄正瑞、陈国双、池洪坤等人在宫里开会、住宿,存放-支、弹药,开展革命活动。徐州宫始建于宋太平天国十二年(987年),明代重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保存部分明代构件。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220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埕、前殿、天井、主殿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两侧的墙各出檐1.25米,是奉祀妈祖的宫庙。徐州宫联络站旧址于2006年9月被涵江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夹漈草堂
  夹漈草堂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夹漈山麓,年代为民国。简介:始建于南宋,民国十五年(1926)重建,现为郑樵纪念馆。坐北朝南,二进廊院式建筑,通面阔18.9米,通面深21.5米,占地面积406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前殿、天井、主殿。前殿歇山顶,主殿面阔五间,进深十一檩,硬山顶,木石结构。天井两侧为侧室,面阔三间,二层,主殿左侧为“紫竹亭”,纪念馆东侧存有洗砚池。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夹漈草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7、赤石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石宫
  赤石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尚书桥村新村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六年(1826)重建,坐西朝东(偏南),面阔五间15.9米,进深17米,占地面积270.3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由山门、天井、左右廊庑和正殿组成。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三柱7檩带前廊,后檐石柱浮雕八仙人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9檩,前檐立园雕盘龙双石柱。柁墩、雀替浮雕牡丹等花卉,基本完整保存清代建筑风格。尚书桥为附属文物。保护范围:赤石宫: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尚书桥:桥两端各外延10米;上下游各外沿50米。2018年,赤石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8、雁阵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阵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鳌山村岐头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岩浔宫,昭灵祖庙。始建于宋代,明重建,清代重修,近代又修。坐东北朝西南,通面阔七间25.3米,通进深23.6米,占地面积597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埕、门厅、天井、主殿。主殿面阔七间,进深五柱,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主殿前天井两侧为卷棚式廊庑,廊庑两侧为小天井。宫内主祀三殿真君和宋忠佑侯陈应功。保护范围:东北至山门外10米,西南至埕外沿外10米,西北至登灜阁外10米,东南至葆光泉外10米。2018年,雁阵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门林氏大厝
  凤门林氏大厝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江口社区刘井村凤门巷,年代为清。简介:俗称“百廿间”,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66.09米,通进深72.24米,占地面积3915平方米,为五进合院式建筑。主屋面阔五间,前后五进,三、五进间均有门屏、天井相隔。宗祠面阔三间,前后三进,进间以八扇花格门屏、天井相隔。主屋及祠堂均为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用材较大,雕刻精美。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至村道。2018年,凤门林氏大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狮亭昭惠新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狮亭村利坪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清乾隆元年(1736),现存建筑为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五间15.1米,通进深16.6米,占地面积250.7平方米,为前殿、天井、左右廊庑和正殿组成的二进廊院式建筑。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八檩,带前廊;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八檩。宫内存清代壁画十幅,清陈宝琛题联两对。保护范围:东北至埕外沿5米,西北至果地外5米,西南至山地外5米,东南至戏台后沿外5米。2018年,狮亭昭惠新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层漈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景区介绍:大洋乡三层漈水利风景区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境内有获得福建省林业厅及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瑞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和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大洋乡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有三层漈水利风景区、瑞云山永兴岩景区、灯炉寨瀑布景区、笛韵“森林人家”、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等。风景区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景区与周边旅游区连成一体,东与福清灵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邻。三层?水库流域河道总长7.0公里,流域总面积60平方公里,流域前段河道平缓,革命历史遗迹、遗址丰富;主要有河道观赏、古桥景、三层漈水电站。……[详细]
白塘湖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南郊约2公里处景区介绍:白塘湖是木兰溪流域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水域面积36.85公顷,白塘湖四周水系发达,沟渠纵横,古桥众多。每当月朗星灿夜晚,远处壶公山、九华山、古囊等名山与月亮映照湖中,清波荡漾,天、月、山、水溶为一色,恰如淡墨彩画般迷人,“白塘秋月”形成了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中突出的水景。白塘湖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内涵丰富,景区内众多景观与抗金名臣李富、民族英雄文天祥、戚继光等历史名人有关,是涵江乃至莆田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白塘湖畔的洋尾村等地人文鼎盛,宋明清三代以来,共有进士29人,官职122人,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李富宗祠是明清的典型建筑,是莆田古建筑中的精品;白塘古官道的三座牌坊,充分记载着李氏历代职官名人对今天的海内外李氏后裔有巨大的凝聚……[详细]
坪盘村油菜花
  坪盘村位于福建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海拔400多米的崇山之顶,与常太镇、西天尾镇、庄边镇接壤因四周群山屏立,中间地势较平,故而得名“坪盘”。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小村庄,因为一年一季油菜花海美景被称为“小婺源”。 景点位置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坪盘村……[详细]
154、涵江
涵江
  涵江紧邻着沙江,涵江的特色是海带养殖。每当4-5月海带丰收时节,满目尽是晾晒海带的竹杆和劳作场景,尤其最精彩的是晚间海带分苗(12月份)和收割海带时候,一望无边的海面上,千艘渔船万火齐明,汇聚成金光灿烂的光海。这里的大片都是以“挂晒”的海带作为背景的。 用时参考2小时门票 免费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沙江镇涵江村……[详细]
双亭御温泉
  莆田双亭御温泉度假村是一家按国家四星级标准倾力打造的集天然温泉、休闲娱乐、温泉养生为一体的超大型综合性休闲度假村。度假村位于素称涵江后花园的萩芦镇双亭村,距市政府10公里、涵江市区8公里,距“妈祖”朝拜圣地湄洲岛以及中国南派武术发源地南少林均只有半小时车程。度假村依山而建,青山环抱,景色秀美,交通方便,既避开闹市的喧哗,又不远离城市,是涵江乃至莆田的“市”外桃源。莆田双亭御温泉度假村度假村配备了 VIP高级套房、高级双人房、普通单人房、中餐厅、自助餐厅、16间足浴包厢、棋牌室、茶艺室、12间汤屋泡吧、10多种户外温泉汤池、2组大型30多种水疗SPA池、6道泳池。现已形成吃、住、游、玩,养老养生一条龙服务体系,是一处绿草碧树,鸟语花香的园林式度假村。……[详细]
156、郑樵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樵墓
  郑樵墓位于白沙镇白沙村尖峰尾山近山腰处。墓原在白沙镇越王山下,宋乾道九年(1173)丞相陈俊卿迁郑樵墓于此,历有重修,清嘉庆丁丑年(1817)重修,1984年又修,并向东、西、南扩大保护性墓域。坐南朝北,呈环状,东西宽23.4米,南北深21.6米,占地约505平方米。前有三级墓坪,墓平面呈“风”字形,外墓呈方形,宽5.9米,纵6.05米,内墓呈椭圆形,宽3.4米,墓丘龟伏状,宽1.6米,纵1.87米,高1.2米,前置祭案,为三合土、石结构。墓围正中嵌墓碑,直下楷书阴刻“宋枢密院编修夹漈郑先生之墓”,落款“嘉庆岁舍丁丑阳春榖旦重修”。郑樵墓198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郑樵,字渔仲,号夹漈(1104-1162),今涵江区新县镇广山村人,宋枢密院编修,史学家,著作甚多,有《通志》二百卷行世……[详细]
永兴岩石窟
  永兴岩石窟位于大洋乡院埔村,宋绍兴年间(1131-1162)始建,元元贞三年(1297)重建,至正二年(1342)重建。祀张公、观音、八仙、龙王等。寺石仿构,坐南朝北,石窟通面阔三间21.05米,通进深三间10.72米,占地面积420平方米。洞正面用规整条石砌成并排的三个拱券门洞。拱券顶室三间,有壁门相通。存元至正二年碑刻一通,清代碑刻二通,右侧有元墓冢1座。是莆田唯一的石窟寺,永兴岩石窟寺200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澳柄宫革命旧址
  澳柄宫革命旧址位于白沙镇澳东村桥头自然村。始建于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清代重建,建筑面积641平方米。抱鼓石、柱础,雕刻精美。1929年红军第23军207团在此成立,左山墙尚存红军时期墨书美术字标语:“活捉匪首蒋介石”,故此宫亦为革命文物;澳柄宫革命旧址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澳柄宫革命旧址年代:1926~1937年座落地点: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简介:旧址包括澳柄宫、澳柄桥、列宁小学、兴隆法坛和灵应法坛。澳柄宫是清代重建,奉祀建澳柄桥“祖师”的宫庙。在此发生的主要革命事件有:1926年成立农会和莆田山区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成立莆田第一支工农游击队,1929年游击队扩编为红军第23军第8师207团,1930年邓子恢和张鼎丞在此召开扩干会议等。澳柄桥是南宋绍兴十三年(1……[详细]
涵江江氏民居
  涵江江氏民居位于萩芦镇梅阳村新厝自然村。为清监察御史江春霖(1855-1918)之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咸丰年间(1851-1861)及光绪二十一年(1895)两次扩建。坐东南朝西北,通面阔75.5米,通进深56.47米,占地面积4400多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为二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外埕、内埕、前厅、天井、正厅、后院、后厅(述志堂)。中轴线两旁依次均为主房、小厅、耳房、小巷、护厝、天井、小巷、重护厝、天井、小巷、又重护厝,共146间房,19个天井,俗称“百廿间大厝”。整座建筑群排列紧凑,土木结构,内部空间较小,风格简约。涵江江氏民居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涵江黄氏民居
  涵江黄氏民居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分前后两座,前座在大宫前路25号,后座在游巷2号,前后间隔一条宽约5米的小巷(即游巷)。黄纪星(1875-1935),字怀唐,祖籍荔城区西天尾镇谓阳村,后迁居涵江霞徐街。聪颖好学,少年考取秀才。后目睹列强入侵和清政府腐败--,立志走教育与科学救国之路,以期振兴中华。1902年,与其侄儿黄绶、黄缃等人集资在霞徐自家住宅内创办莆田第一所新式中学——兴郡崇实中学堂,自任校长、教师,自学数理化,率先推行新学,提倡政治革新,向学生宣传科学、民主、革命的新思潮。1904年,掩护福州革命党人郑权、林斯琛、刘文栋、林心斋等在学堂避难。不久,崇学中学堂因宣传革命和掩护革命志士而被莆田当局勒令停办。后来,该校部分师生赴沪加入林森主持的“旅沪福建学生会”,继续从事革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