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三元区旅游

    三元区旅游景点介绍

    西际乡党支部、农会旧址
      西际乡党支部、农会旧址锡光堂位于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自1933年起,在江西瑞金人、共产党员的帮助下,西际村锡光堂的余宁助开的“余宁助客栈”成为红军联络站,余宁助、余和顺等成为红军联络员。1934年5月,红9团一部来到西际,打土豪做宣传。在红军的帮助下,西际成立了农会。农会主席由余宁助担任,副主席是武斗士,秘书是余和顺,文书是张本瑜。农会积极分子余宁助、余和顺之后加入了共产党,于是建立了西际乡党支部,余宁助任西际村党支部书记。还成立了赤卫队,队长由武斗士担任。西际乡党支部和农会多次在锡光堂召开会议,商议支援红军事宜。在党支部和农会的带领下,西际周边一带柳城、沙阳、黄沙、莘口的村民,为红军送盐送米、看护伤员、传递情报,并把西际村陈朝绍等青年送进红军队伍,为建立西际一带红色区域做出贡献。西际乡党支……[详细]
    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
      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余氏家祠位于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自1933年起,在福建军区独立第7团、第9团的带动下,中共三元区西际村支部和农会的党员干部群众从大田、永安、泉州等处零散购买食盐等物资,存在余氏家祠内,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柳城村溪口渡口,沿西际——竹洲——楼源——忠山——星桥——明溪线路,转运到明溪、清流、宁化、瑞金等中央苏区。西际村余氏家祠逐渐成为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为护送物资,西际还成立了赤卫队,保卫重要物资的安全和运送。直到红军长征前后,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为中央苏区运送大量紧缺物资,为中央红军军事斗争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余氏家祠为明代建筑,现保存完好。该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为穿斗式硬山顶木构建筑。整座家……[详细]
    红军医疗所旧址
      红军医疗所旧址位于三元区莘口镇后溪村本点一民房内。1933年至1934年间,红军独立第9团和红军独立第7团在永沙明边界开展革命斗争,红军一部驻扎在后溪村,在此设立临时医疗所,收治数名红军伤员。由于西药缺乏,当地村民上山采草药,帮助红军治疗伤员。1934年5月,红军独立第9团一部撤离后,留下3名伤员,并把几十块光洋交由当地贫农团积极分子林在清、林延顺等村民,请他们照料护理。林在清、林延顺等后溪村民不辞辛苦,到大田等地购买红糖和中草药,回来制成中药,精心治疗护理红军伤员。三四个月后,这3名红军基本康复,告别了后溪村的父老乡亲,归队继续参加战斗。红军医疗所旧址为一民居,该建筑面阔21.6米,进深15米,面积320平方米,由下厅、回廊、天井、边厢及上厅几部分组成。……[详细]
    大众山游击据点遗址
      大众山游击据点遗址位于三元区中村乡大焙坑村东300米。1944年春后,大田的革命形势紧张,闽西北党组织和游击队在位于大田、永安、沙县和三元四县交界的三元县中村乡大焙坑村建立新游击据点。闽西北党组织和游击队在这里建立交通站,培养了吴禄星、陈全东等当地积极分子,大焙坑村成为游击队休整、学习、训练住地。吴禄星等大焙坑村的村民为游击队送粮送菜、传递信息,支援闽西北党组织和游击队在大众山周边开展游击斗争。1945年5月,闽西北游击队在尤溪石头坑遭敌袭击,突围后退往大焙坑据点休整。撤离后,留下数名伤员,由大焙坑村吴禄星、吴禄斌及其母亲等护理,约半年伤愈后回到大田。大焙坑村大众山是闽西北党组织和游击队在闽西北开展游击斗争时,由大田转到沙县的火种保留地,也是过渡地和中转站。大众山游击据点遗址大众山海拔500……[详细]
    深坑岭战斗遗址
      深坑岭战斗遗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筠竹村后山深坑岭。1934年5月,东方军离闽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主战场,留下红7军团转战闽西北。28日,寻淮洲、粟裕率领红7军团从沙县向明溪转移,驻扎湖源和筠竹,国民党80师239旅从莘口向湖源转移,抢先占领深坑岭的南洋峡等主峰。29日早晨战斗初始,我军仅以一个团出击,很快处于仰攻不克的被动局面。红军以筠竹和湖源村民为向导,指挥另两个团分两路从侧后直插敌一二线阵地空隙地带。下午二时到达预定地点后发起总攻。国民党军一二线阵地被打乱,前后互相攻击,我军乘势攻占南洋峡等主峰。国民党兵大势已去,纷纷涌向深坑岭向莘口撤退。深坑岭只有一条险要的羊肠小道,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百米的悬崖。我军乘势穷追猛打,国民党兵死伤之外摔死深崖无数。战后观察,深崖一边草木被滚得精光,时过数十年……[详细]
    红军无名烈士冢
      红军无名烈士冢位于三元区中村乡杜水村老村部后。1934年5月28日,红7军团在进行强渡沙溪战斗后,向沙县、明溪转移时经杜水村,有3名在战斗中负重伤的伤员,因伤势过重,抬至杜水村时壮烈牺牲。在杜水村邓仰云、张高地等多位村民的帮助下,就地葬于杜水村后山。当时,红7军团为3名红军战士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后,继续向筠竹村进发。由于当时红7军团未留下任何线索,不知道这3名牺牲红军的姓名。至今,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牺牲的红军战士,自发在红军战士埋葬地立了简易纪念碑,在清明及中秋时节,组织村民和中小学生前往祭扫。……[详细]
    红军强渡长安渡口战斗遗址
      红军强渡长安渡口战斗遗址位于三元区城东乡长安渡口。为支持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5月27日,红7军团从宁化、明溪转战来到三元县长安、白沙、列西,对面城关、下洋一带已有国民党军80师两个营和-民团把守。红7军团19师和当地支部广泛发展群众,了解当地情况,决定筹集40多条船,发动群众支援几十名船工,兵分列西、翁墩、白沙、长安(现火车站)四路,强攻沙溪东岸列东守敌,强渡三元城并长安渡口是红军强渡沙溪河的重要一仗。红军经激烈战斗,攻占对岸,消灭敌2个营和民团。红军强渡长安渡口后的当天下午,在三元城关城南的太堡庙,把从当地地主、恶霸那里没收来的布匹等物资,都分给了贫苦农民。这次强渡沙溪河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中央苏区红军在东线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详细]
    龙安骑尉第
      龙安骑尉第位于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龙安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凝秀堂,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坐西朝东,由前厢房、门牌楼、前堂、两侧厢房、正堂、北侧护厝及辅房、商铺等组成,有大小房间四十余间,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骑尉第保存较好,规模宏大,布局灵动,雕刻精美,为清中前期闽中建筑之精品。2013年,龙安骑尉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宅第周边各外延20米。……[详细]
    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旧址
      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年代为1933年。简介:原为余氏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乾隆重修,坐北向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前坪、前堂、天井、正堂、边厢、回廊和后轩组成,正堂面阔七间,进深七柱,明间抬梁、次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自1933年起,在福建军区独立第7团、第9团的带动下,中共三元区西际村支部和农会的党员干部群众从大田、永安、泉州等处零散购买食盐等物资,存在余氏祠堂内,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柳城村溪口渡口,沿西际—竹洲—楼源—忠山—星桥—明溪线路,转运到明溪、清流、宁化、瑞金等中央苏区,余氏祠堂逐渐成为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为护送物资,西际还成立了赤卫队。2018年,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详细]
    忠山古建筑群
      忠山古建筑群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年代为明、清。简介:由先贤祠、永兴庵、楚山公祠、隆武桥、庄氏宗祠、陈家大院、庄述富民居等七座建筑组成。先贤祠:始建于元至正年,清康熙年大修,坐东朝西,由院坪、下堂、边廊、天井及上堂组成,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上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上堂四根正金石柱为梭柱造,柱高4米,直径近1米,柱础为上、下两节高浮雕的莲瓣仰覆式样,有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永兴庵:始建于唐会昌年,清同治辛未年(1871)重修,由院坪、山门、前殿、天井、边廊、大殿组成,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九柱,明间抬梁减中柱,悬山顶。楚山公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坐东朝西,由院坪、护厝、门楼、下堂、天井、花厅、上堂、后堂组成,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隆武桥:……[详细]
    岩前百阶塚
      岩前百阶塚年代:元座落地点: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简介:王九三与妻陈氏合葬墓,面积近20000平方米。墓由坟面、背围拢、天池(墓室上坪)、百级台阶坡道、享堂、堂下大埕,神道、木牌楼、楼前坪、半月池及祭扫便道、排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冢依宋制,砖砌数重,坟前砌阶百级,俗称“百阶塚”。王九三(1228~1299),明溪、莘口、荆东、荆西、岩前王氏始祖,后裔分布三明、漳州、广东、台湾等地。为王审知之后,以乡行推孝廉,后举文林郎,任连城县令。保护范围:墓地周围一重山的山脊分水线内,面积40000平方米。2009年,岩前百阶塚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月亮湾客家文化园
      月亮湾·三明客家文化园,位处三元区莘口镇河滨村,离三明市区仅8公里,规划占地面积近5000亩。月亮湾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被誉为“三明滨江旅游画廊中最唯美的山水墨宝”。月亮湾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的重要展示项目,致力于打造以客家民俗文化、生态养生文化为主题,集文化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会议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1)客家会馆在踏入大门的一刻。浓郁的客家气息扑面而来。石的质朴,线的律动,纳客家之风,聚客家之魂。聆听月华坠落水中的轻灵声响,在水乡揽山绵延起伏的韵律上,醉心于蔚蓝晴空下的掬水庭院。2)“王宅城”民俗村村内陈列着上千件艺术展览品和收藏品,有古韵悠长的乡土民俗、旌旗如歌的红色文化、燃情四溢的知青年代。按不同的品类被细致周到的陈列在各自的展区,走进历……[详细]
    金丝湾省级森林公园
      金丝湾省级森林公园金丝湾森林公园位于三明市郊北部,离市中心12千米,毗邻著名的瑞云山风景区,面积1151.7公顷,公园由瑞云漂流区、休闲度假区、观光果园区、竹类观赏区、珍禽养殖区等五大景区组成。金丝湾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种类达3000多种,有国家珍贵树种红豆杉、香花木、白桂木等,有众多的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食用菌类,林间猕猴群、白鹇、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时常出没。森林氧吧内连片的8000多亩常绿阔叶林及众多的瀑布产生极多的负离子,据测定浓度高达4万个/立方厘米,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生长素”,对健康非常有益,林间一条两千米的鹅卵石健身步道贯穿其中供游客健身休闲。远近闻名的瑞云漂流,被人们称作“瑞云神漂”,瑞云漂流切实会给您带来一番“领略碧水秀,胜似画中游”有惊无险的感受,游程达5.……[详细]
    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
      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距市政府所在地仅1千米。公园根据地质地貌及景观特色划分为情人谷景区、萍溪飞瀑景区、观光果园区、民俗休闲区,总面积1488公顷。飞龙瀑、金蟾瀑、虎门崖、仙坛石是园中四大知名景点。仙人谷森林公园2003年12月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为市区周山唯一保留完整的原始次生林。一年四季苍翠葱笼。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30科、522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的珍贵树木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钟萼木)等,属国家Ⅱ级保护的珍贵树木有桫椤、花榈木、香樟、凹叶厚朴、长叶榧、金钱松、福建柏等。良好的生态为白鹇、猕猴、蟒蛇、眼镜蛇、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同时,跳跃的松鼠、缤纷的彩蝶以及各式各样的鸟类寄身于林间,给公园注入生机和活……[详细]
    35、茂安堡
    茂安堡
      茂安堡茂安堡座落在陈大长溪村,它坐东朝西,相传清朝咸丰戊午年间,长溪村民为了有效的防御匪盗的侵入,发动全族一起动工兴建。“茂安堡”占地面积960平方米,堡垒内建有三进堂屋,每进12间房,另有3间厢房,共39间,水井2口(系外引水),射击孔9个,瞭望窗45个,可供300多人居住。“茂安堡”依山而建,背有金鸡山,前有长溪环绕,符全“前有饮马塘,后有跑马岗,富贵得安康”的民谚。“茂安堡”整体是围廊院落式民居,便于林氏族人聚族而居,利于家族就近耕田,集生活住宅、军事防御、文化娱乐这一体的晚清大型土堡建筑。……[详细]
    梅列龙泉寺
      龙泉寺龙泉寺位于三明市梅列区的西北面,距列西村五里路的马鞍寨中。相传建于宋朝(12世纪70年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寺院。它因梵堂东侧的一股清泉流入一条铁管大龙之中,犹如传说中的龙口吐水,所以叫做龙泉寺。龙源名殿由祖殿和梵堂两部分组成。祖殿是龙泉寺的主体建筑,梵堂中上为观音殿,中间为大雄宝殿,下为天王殿。龙源祖殿主要奉祀观音,还有马、杜、纪姑嫂感情真挚,共同-不幸婚姻的故事。并把她们供奉于龙源祖殿,称为大罗真仙,称该庙为“五仙姑庙”。站在寺庙之前可鸟瞰三明市区,这里山清水秀,山脉绵延。寺院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艺术和秀丽的风光,深深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详细]
    37、瑞云洞
    瑞云洞
      瑞云洞位于三明市区西北郊的陈大镇,距市中心5千米,因山中常有彩云缭绕得名。景区面积1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249.8米,融独特的火山岩地貌和丰富的常绿阔叶林景观为一体,主要旅游景点有瑞云洞、蝙蝠洞、黄金洞、长寿泉、仙人池、三叠岩、马头峰等。是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瑞云洞,洞深30米,宽61米,高4米多,形如雄狮张口。洞顶苍松如盖,流水潺潺,如珠如帘,终年悬于洞口。洞口石壁如削,有宋以来摩崖石刻数处,其中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监察御史官志涵在此讲学时的题刻“有容”二字,还有“人在石中藏璞玉,客来洞口隔珠帘”等对联。依岩有始建于宋代的木构5开间寺庙,供佛祖道宗和地方神灵于一堂,香火鼎盛。明代至今屡有修葺。洞前石山门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上刻“瑞云洞”三字。山门前的……[详细]
    梅列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正顺庙右边10米处,外观是一座古城门,名康乐门,始建于清道光年间。门楼上的天后宫供奉的是海上女神妈祖。解放前三明没有公路铁路,水上运输繁荣,当地因此修建天后宫,意为祈请妈祖保佑水上通行平安。……[详细]
    中村窑遗址
      时代:宋至明中村窑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回瑶果场。通过调查资料可知,窑址分布于十余座山岗坡地上,有大小龙窑数十座,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由于三明市饮水工程建设需要,1993~1994年对中村窑址中的草寮后山窑址进行了两次较全面的发掘,揭露出较完整的龙窑、陶洗池、制坯作坊、神龛等重要遗迹。中村窑址以烧造青白瓷为主,兼烧酱黑釉器,极少青瓷器。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泉山景区
      龙泉山景区以其龙泉寺而闻名。位于三明市西郊,距市区1.5公里。龙泉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代。龙泉山景区内空气清新。青山起伏、流水潺潺、瓜果飘香,自然风光。龙泉寺周围古木苍翠、环境静幽、深谷曲径、瀑飞龙潭,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游人到此如入仙境。但闻晨钟暮鼓、烟绕云霞、虚无缥缈。1999年“龙泉烟霞”荣获三明八大风景之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