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鲤城区旅游

鲤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苏夫人庙位于常泰街道上春社区,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2、白耇庙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耇庙位于开元街道东北社区,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泉州石笋桥位于浮桥街道浮桥社区,年代为北宋,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4、宝海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海庵位于临江街道隘南社区,年代为北宋-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熹小山丛竹坊位于开元街道梅山社区,年代为宋-清代,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城古街巷
  后城古街巷位于海滨街道涂门社区,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其他,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白源井
  清白源井位于鲤中街道东华社区,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城城壕沟位于鲤中街道清华社区,年代为唐代,类别为其他,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紫帽山摩崖石刻位于常泰街道龙岭社区,年代为北宋,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0、蔡公泉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公泉位于江南街道乌石社区,年代为北宋,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1、定心塔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心塔,又名“定心塔”,明·万历年间建造,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楼阁式五层五檐,塔身由红砖砌筑,外涂白灰,平面呈八角形,高约4.5米。下有花岗岩砌筑的塔座,依稀可见“南无阿弥陀”五字,另侧有“乾隆十四己巳(1749)年□(重)兴”。1983年1月,城心塔被定为泉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6月,市政府竖立保护碑;1991年,市文管会组织对它修缮,用石灰重修塔身,并“请”进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来。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井亭巷西侧69号院子里。……[详细]
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
  东观西台坐落于鲤城区涂门街西段,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原是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进士吴龙征的府第,因其官至东观侍读、西台御史,其第因而得名。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晋江人吴鲁(肃堂)殿选状元,泉州吴氏宗亲共议兴建府级吴氏大宗祠,吴龙征九世孙吴朝铨慨然以其第之前三进改建为泉府五县吴氏大宗祠。东观西台是泉州市现存的少有的四进五开间明清建筑。该建筑占地近1700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内存多方清代重要碑刻,是泉州仅存的明代官邸和清代规模较大的府级宗祠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宗祠是凝聚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1992年经市政府论证,该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泉州闽国铸钱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俊路承天寺西南侧。为王延曦铸造铁钱的地方。1974年,泉州市废品公司在此建仓库,掘出大量陶制阴刻“永隆通宝”的钱范,堆积层甚厚。同年,泉州三中挖防空洞,出土部分同样的钱范。……[详细]
新四军特务营北上抗日出发地
  新四军特务营北上抗日出发地位于鲤城区南俊巷承天寺内。1937年8月,中共闽工委与国民党莆田县党部、县政府、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师驻泉州二三九旅谈判达成抗日合作协议。翌年3月下旬,中共闽工委领导的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师特务大队的原闽中红军游击队,经历“泉州事件”后,从泉州承天寺出发到达福州洪山桥兵营休整,改编为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4月中旬开赴皖南前线参加抗战。1959年10月,泉州市人民委员会在承天寺内建立纪念碑,碑文为“抗日战争时期闽中红军游击队集中此地改编新四军特务营北上抗日”。……[详细]
泉州旧监
  泉州旧监位于鲤城区县后街。1949年6月27日,泉州中心县委书记许集美和委员朱义斌、郑种植、王经贤等研究,决定利用狱中斗争争取到的傍晚七时放风时间,以投石为号,采取内应外合的方式劫狱,由颜嘉祥带领张尚楚、许昔丛、吕清河4名精干游击队员,从内坑前山出发直取泉州城,28日夜,在泉州地下党员许东汉、史其敏的配合下,将被关押在国民党晋江县政府监狱里的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和安溪中心县委的重要干部施能鹤、王新整、傅维葵、霍劲波、林泗太五人顺利地劫救出来。这就是震动全省的“泉州劫狱”斗争。“泉州劫狱”斗争的成功,政治影响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国民党晋江县长、专员先后被撤换,有些国民党军官也开始向共产党靠拢。……[详细]
泉州市晋光小学礼堂
  泉州市晋光小学礼堂位于鲤城区南俊路泉州市晋光小学内。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共产党人姚禹玄(张庚)、吕展青(吕骥)和进步人士的共同推动下,泉州进步话剧、歌咏运动就已十分活跃。抗战爆发后,宣传抗日救亡的戏剧、音乐团体更加发展,遍及城乡。泉州晋光小学是当时晋江抗敌歌咏研究社等抗日救亡团体经常举办歌咏演出活动的地点之一。……[详细]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位于鲤城区东街菜巷12号陈宅护厝。1938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撤销闽中工委,建立福清、莆田和泉州3个中心县委,泉州的党组织由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领导,书记李刚。193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由莆田、福清、泉州3个中心县委联合成立中共闽南特委,李刚任书记,泉州中心县委书记由邓贡直代理。1938年秋至1940年间,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泉州东街菜巷12号陈造成旧宅开展革命活动。1940年4月,“泉州抢米”斗争使一些党员身份暴露被捕,中心县委被迫从东街菜巷陈宅转移到树兜。……[详细]
泉州书店旧址
  泉州书店位于鲤城区中山中路泉州新华书店。1926年12月中旬,受中共厦门特别支部干事会指派的共产党员唐生、洪平民依靠泉州国民党左派人士陈盛明的帮助,在泉州中山路小泉涧巷口租了一间店面,开办“泉州书店”,出售《向导》、《中国青年》、《共产党宣言》、《辨证唯物论入门》等书刊和鲁迅、茅盾的文学作品,成为泉州地区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重要阵地。店员有白黎华、白黎明和洪赤农等。书店于1927年4月泉州“清党”期间被查封。……[详细]
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
  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傅示祖厝位于泉州市鲤城区金龙街道龙岭社区爱国路。1934年,党在龙岭村建立地下交通站,任命村民傅示(又名陈氏)为地下交通员。同年,国民党军第9师李延年率部进驻泉州,残酷“清剿”红色据点,许多革命同志被迫隐蔽起来,等待时机,傅示家即陈氏四房祖厝便成为党的一个隐蔽处。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始,泉州地下党领导人粘文华、辜仲钊、朱汉膺、吴天亮等都曾到此隐蔽过。他们一方面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宣传革命道理,另一方面想办法扩充革命队伍,共发展地下群众30多人。在极端困难的岁月,傅示一家人为确保隐蔽同志的安全和生活保障,联络其他地下党人日夜严守家门,并带领地下群众到山上拾麦穗、挖地瓜等供隐蔽同志充饥。1947年4月开始,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先后指派颜嘉祥、谢光握、郑秀治、黄奕明到龙岭开展革命活动……[详细]
顺济桥遗址
  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为泉州知州邹应龙以来泉的外国商人资金建成。桥呈东西走向,原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桥墩为干砌条石,上部结构为石梁,两侧有扶栏,花岗岩梁桥,长约150余丈,宽1.4丈,桥墩31个。造桥时,泉州古城南门——徳济门内有奉祀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原名顺济宫,顺济桥因此而得名。顺济桥建成后历代多有修缮,现仅存部分桥面和桥墩11个,其中西侧残留6个桥墩及连续的桥面,东侧残留4个桥墩及部分桥面,中间部分仅余1个桥墩尚残存有一定高度,其余桥墩仅在低潮期间可露出部分石块。顺济桥是古代泉州通往晋江的“孔道”,为研究泉州地区古桥梁发展历史和泉州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史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