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旅游

厦门市旅游景点介绍

  厦门海堤建于一九五三年六月,一九五五年九月竣工,全长二二一二米,这是我国第一条以花岗岩筑成的跨海长堤。海堤的建成,使厦门岛由孤岛变成半岛,极大地促进了厦门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九六○年秋,朱德委员长视察厦门时,为海堤纪念碑题写“移山填海”四个大字。2004年11月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厦门海堤纪念碑与观堤亭整体保护。北至临海岸坎边,东南至高崎村边,西南至省道二○六线边。……[详细]
虎溪岩棱层洞摩崖石刻群
  虎溪岩,一名玉屏山,为本岛传统赏月胜地,其山间峭壁嶙峋,相传山间一洞,古为虎穴,洞中一股清泉,喷流成溪,遂称“虎溪”,日久衍成山名。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名士林懋时爱石成癖,至此开拓山岩,凿石室曰“棱层洞”,并供奉虎神。虎溪岩“棱层洞”亦称“夜月洞”,每当满月东升,月光直射入洞,虎神如生,蔚为“虎溪夜月”名胜,为厦门“八大景”之一;虎溪岩所在玉屏山旧时建有玉屏寺,山体另一侧相距不足百米即为白鹿洞,因此这一带成为历代文人名士登临游赏之地,留下诸多题咏和记事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棱层洞”周围集中了明清时期及近代石刻近二十处,以林懋时、南居益、何乔远、邓会、黄日纪等题刻最为著名。它们是:1林懋时于万历丙辰年(1616)自题自刻“棱层”二个大字,位于洞口之上,字作楷……[详细]
  厦门万石植物园内的樵溪,源现狮山,由东北向西南汇入万石岩水库内,樵溪桥即横跨于紫云岩前樵溪上。因桥旁保留着“南明”时期摩崖石刻而具有文物价值。石桥以花岗岩石砌造,呈西南-东北走向,长14米,宽1.5米,为单墩双孔石梁桥。桥东北端架置于岸边巨石上,西南岸以石砌墩台为支体,桥中部以天然巨石为桥墩。桥面以7块长条石板并列铺成,桥两端各有3—5级石阶,东南岸桥边岩石上有南明永历七年(1653)岱州余宏所题“樵溪桥”石刻。过了石桥顺着樵溪向山间走去,步行不足百米,悠然间可见溪流上有一巨石覆盖叠涩而成的天然石洞,这就到了人们所说的“琴洞”。相传琴洞旁山麓为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厦门时的读书处—高读岩,《厦门志》记载:“过樵溪其高处,即高读岩,相传为郑氏读书处,今俱废。”今高读岩已废,琴洞犹存。琴洞洞口宽、高……[详细]
  郑成功杀郑联处位于思明区开元街道万石植物园水库右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末清初。在厦门万石岩风景区,万石岩水库西侧。万石岩下,一石峰耸立,因其像大象朝天伸着长长的鼻子,清雍正时厦门海防同知李蟑题“象鼻峰”,在象鼻峰下有一块“锁云”石,立于溪涧之旁,“锁云”石刻,字体为行书,字幅约30×30厘米,为清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三年(1698-1704年)厦门海防同知姚应凤题写,其意是云过此处,停止不前,像被锁住一样,故名“锁云”。云为何被锁,此乃因朝天的岩石挡住云的去路,使云停留在岩石之中的洼处岩窝而形成的。也隐指南明时期定远侯郑联于此被杀之历史典故故。《厦门志》云:“沿涧上行至一石门,镌‘锁云’二字,即郑成功刺郑联处也。”郑联,厦门高浦人,郑成功宗兄,清兵南下之际,拥护浙江鲁王监国,1647……[详细]
东瑶古窑址
  东瑶古窑址位于海沧区东孚镇东瑶村及周瑶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保护范围:东至公路,西至山坡顶,南至瑶山宫,北由山坡顶老榕树延长100米为界。……[详细]
碗窑古窑址
  碗窑古窑址位于集美区后溪镇厦门市第二农场碗窑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保护范围:碗窑山。……[详细]
  五通渡头是厦门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座古渡头之一,位于禾山镇五通村凤头社北面300米海岬,隔海与同安刘五店遥遥相对,自古以来是厦门岛东北部的交通要津和海防汛地。五通地名因此地旧祀五通神而得名。相传800年前元兵南侵时,南宋幼帝赵昺与丞相张世杰、陆秀夫南逃,经同安渡海从五通渡头登岸,然后取道东渡、嵩屿进入漳州,并由此在当地留下了“圣迹”、“圣泉”、“金带水”等民间传说。五通渡也叫五通铺。古时候,官方使用的道路称官道,沿途设站,大站设驿,驿与驿之间每十里设一铺,配备夫役,以便递送文书,接送官吏。宋朝时,在同安大轮山下设大同驿,元代改在县西门,称同安驿,并延用到近代。同安驿经过下尾店、圣林到刘五店,从刘五店过渡,经海程三十里就是五通,再经过蛟塘、莲坂而至厦门城外的和凤宫,共有七个铺,五通渡头是其中之一。……[详细]
古宅十八弯
  古宅十八弯位于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八弯古道位于新圩镇古宅村后壁山西北坡,宋代重新修整拓宽。古道现长约800米,宽0.8~2米,以不规则块石、卵石铺砌成坡状,逢陡坡处皆加砌石台阶。古道沿山坡蜿蜒盘曲而上,直达山巅云中雁,因途中共有18个弯,故名“十八弯”。原大帽山农场寨仔尾自然村大埔路旁立有宋景定元年(1260年)石碑1块,碑高0.35米,宽0.38米,阴刻行书8行,碑文为:“郑公祥化忌经并自舍又僧妙谦十千足计ㄌ(钱)乙伯(壹百)贯足铺修此路计八百余丈以济往来景定元年记”,载述郑祥化和僧人妙谦为方便旅人往来,合力捐款修路800多丈。1993年,石碑由同安博物馆收藏,现尚存。1984年7月,十八弯古道被同安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十八弯古道首尾7……[详细]
同民安关隘
  同民安关隘位于翔安区内厝镇小盈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同民安”关隘又称“同民安”石坊遗址。位于内厝镇后垵村东北部小盈岭西南坡,与南安交界处。关隘所在岭口形如漏斗,东北风长驱直入,古代沙溪一带民田苦为风沙所害,曾有一句谚语“沙溪七里口,无风沙自走。”南宋绍兴二十三至二十七年(1153~1157年)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在此建石坊植树,堵截风沙,手书“同民安”三字刻于石坊上,寓意“以坊补缺,安定斯民”。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石坊塌圮。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马巷秀才林应龙等呈请倡捐,就原址将坊改建为同安通往泉州之关隘。现存石砌关隘为东西向,南北拱门通道,长8.60米,高3.56米,拱门高2.44米,宽2.38米。关隘拱门上留用朱熹所题“同民安”石匾,东侧石匾残,南侧石匾高0.5米……[详细]
  葫芦山铁渣堆位于同安区大同街道烈士陵园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五代。保护范围:铁渣堆外延30米。……[详细]
  许厝古窑址位于海沧区海沧镇霞阳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唐至五代。保护范围:以文物保护碑为中心,半径20米。……[详细]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位于思明区鼓新路57号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代。保护范围:摩崖石刻所在岩体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日本帝国主义厦门领事馆警署地下监狱
  日本帝国主义厦门领事馆警署地下监狱位于思明区鼓浪屿鹿礁路28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38年。保护范围:建筑物本体所属范围。……[详细]
赵纾攻剿红夷刻石
  赵纾攻剿红夷刻石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后山岩壁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代。明末,西方殖民者开始东扩,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彭湖后,不断侵犯漳泉沿海,滥烧民船,强行要求通商。天启三年至四年(1623-1624年)明政府先后调集各路水师驻节厦门,多次大败荷军,并于1624年七月彻底将荷兰人赶出了澎湖。此题刻系参加此役的漳州府海防同知赵纾在剿夷期间登临虎溪岩所题。题刻高1.7米,宽0.6米,行楷直书“天启癸亥冬晋阳赵纾督征到此”,天启癸亥即1623年。1982年由厦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由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所在岩石全体。……[详细]
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
  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后山岩壁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代。在厦门市虎溪岩。明天启三年(1623年)刻,高1.3米,宽0.6米,楷书直下计4行,共21字,字纵17、横13厘米。文曰:“天启癸亥年十一月廿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明天启三年十一月,荷兰殖民者再次侵犯厦门曾厝垵、鼓浪屿等地,厦门军民痛歼来犯之敌。福宁道参政朱一冯为之刻石纪事。这是研究明代海防和反侵略斗争的珍贵史料。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所在岩石全体。……[详细]
灌口凤山祖庙
  灌口凤山祖庙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凤山庙路,年代为清、民国。简介:坐东北向西南,由庙埕、前殿、天井、庑廊和主殿组成,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主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抬梁、穿斗式梁架,重檐歇山顶;庑廊面阔三间。主殿和庑廊为民国时期由华侨捐资修建的钢筋混凝土仿传统木构建筑,装饰呈南洋风格。2013年,灌口凤山祖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祖庙四周各外延30米。……[详细]
马巷元威殿
  马巷元威殿位于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马巷街,年代为清。简介:坐西朝东,由前、后两殿、方亭等组成,供奉池府王爷池然等。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卷棚顶连接前、后两殿;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式梁架,硬山顶。此殿为闽台及东南亚池王爷信仰的祖庙之一。2013年,马巷元威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至马巷街,西面由文物本体外延30米,南面外延20米,北面至规划路。……[详细]
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
  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漳州路,年代为1847年。简介:1843年英国在鼓浪屿设立厦门英国领事事务所,1847兴建领事公馆,由院墙、庭院和一座带半地下防潮层的西式单层白色建筑组成,坐西北朝东南,平面略呈曲尺形,纵进深约50米,面宽约26米,1870年于东北侧加建二小房。正面及西侧围绕宽敞的连拱柱廊,中间通道连接大门,两侧房、厅,红瓦坡面屋顶,安装有二个烟道。2013年,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周边各外延20米。……[详细]
  大北电报局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田尾路,年代为1869年。简介:坐北朝南偏西,西式单层砖石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米,南北宽20米。花岗岩石房基,红砖抹灰墙体,平台屋顶上突出4个烟囱,南、北二面有连拱廊道,东侧有一内部通巷连接南、北二廊。1869年,丹麦王国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由大北公司代理,兴建电报房,铺设厦门至上海、香港的海底电缆,并于1874年4月非法开通并收发电报。2013年,大北电报局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面至田尾路,东面、南面至围墙,北面外延15米。……[详细]
  青屿灯塔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鹭江街道青屿岛,年代为1875年。简介:清光绪元年(1875)厦门海关税务司建造。平面呈八角形,边长1.35米,高10米,砖石结构。石砌门楣上方刻有“1875D.M.HEDERSON ENCINEER”,内部为砖砌,螺旋形石阶通往塔顶。该灯塔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的灯塔之一,使用至今。2013年,青屿灯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青屿岛全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