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北仑区旅游

北仑区旅游景点介绍

三代经师堂
  黄式三、黄以周父子系晚清公认的重要学者,《清史稿》有传。父亲黄式三被宗族子弟称为“明经公”,清光绪十六年(1890)被敕封为征士郎、内阁中书。子黄以周曾担任江阴南菁书院院长15年,钦赐内阁中书衔,在晚清与俞樾、孙诒让并称为“浙江三先生”。黄家岱是黄以周第二子,为浙东经学家。他与父亲、祖父三人被并称为“三代经师”。原系定海厅紫微乡(现为舟山市定海区双桥镇)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军侵占定海后,徙居原镇海县海晏乡黄家桥(今北仑区柴桥街道前郑村)。三代经师堂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前郑村前郑231、239号,据当地村民介绍,建于清代晚期。占地395平方米,原有前、中、后三进以及东南侧酒房,均为马头山墙,硬山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偏东,中进在民国初期遭火焚,前进西首三间、后进西首一间一弄后期被拆……[详细]
  乾房连三进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四合村里隘43、53、56、57、58号。是一座带左右侧院的四合院式建筑,结合房主讲述和房屋建筑特色判定其建于清代。现保有正房前后三进,第二进左右厢房,第三进左右厢房,左右侧院内左右偏房各一座。正房坐北朝南略偏东。前进正房门房三间,为硬山顶平房,平面布局呈凸字形,梁架为穿斗式,明间为三柱四檩,前檐柱与中柱间用双步,余屋三柱三檩。二、三进正房皆为三间两弄,硬山顶平屋并两头出厍两端各有厍房三间,梁架七柱七檩。二、三进左右厢房皆为二间一弄硬山顶平屋,梁架六柱七檩,后檐柱与后金柱间用双步。二、三进厢房分别与正房厍头相连形成一字长屋,计十间两弄。左右偏房皆为硬山顶平房,分别位于两侧厢房后侧,计十间二弄。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在当地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定价值。……[详细]
钱家坟山墓葬群
  钱家坟山墓群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姚墅村东的钱家坟山,分布于南、北、西三面山坡上,地貌为山间坡地,地表多为低矮灌木和毛竹林。墓群东西长150米 南北宽 500米 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2008年3月至4月宁波市考古研究所曾在西坡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发掘出土三国砖室墓一座,唐代砖室墓一座,明清墓四座,出土三国、唐纪年砖、铜钱、发簪等器物。从发掘情况判断该处为一六朝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群,且墓葬数量较多。该墓群的发现填补了北仑地区没有发现三国时期墓葬的空白,三国纪年砖的出现为该墓群断代提供了确切依据。……[详细]
宁国禅寺
  宁国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小门村青龙白虎山麓之间,门牌编号燕窝1号。据庙内主持介绍得知宁国寺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3年)原为宁国庵,严嵩侄女严国贞主持。1933年改庵为寺。其间多次毁损重建,现存宁国寺大部分为1993年重建,仅有三圣殿为1917年建的老建筑,除原三圣殿外现在的宁国寺增修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厢房和左右偏房。三圣殿坐西朝东,为硬山顶二层楼房五间,梁架为穿斗式七柱八檩,前外金柱与前里金柱间用双步。现在的宁国寺布局规整,气势雄伟,香火旺盛,宁国寺历代主持皆坚持用中草药秘方治病救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1992年被公布为北仑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梅山烽火台位于北仑区梅山街道梅东村炮台下自然村北侧炮台山山顶。又称梅山烽堠,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郭巨千户所所辖六烽堠之一,隶属于总台山烽堠。清代沿用,隶属郭巨汛。炮台山海拔83.2米,其所处位置视野开阔,既可俯瞰梅山港、峙头洋和佛渡水道,也可远眺总台山、虾腊、烟墩岗等烽火台及太平岙巡检司城,北面梅山明代曾置大嵩巡检司,又有梅山隘,为戍守要地。该烽火台东北朝向,外用乱石垒砌墙体,内由山泥夯筑。整体呈梯台形,现存底部边长约7米,残高约1.5米,顶部已坍塌,但轮廓清晰。南侧曾建有石屋,1949年8月被拆毁。该烽火台据峰顶扼海口,是我区明清时期重要军事设施,是我国东南沿海军民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详细]
26、猫礁庙
猫礁庙
  猫礁庙位于北仑区白峰镇阳东村钟家湾郑家塘11号。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神祀南宋名将韩世忠。光绪十一年(1885)由里人钱仁善、王昌才等募捐重修。该庙坐北朝南略偏东,占地608平方米,四合院式。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戏台、正殿,厢房分列左右。前进门厅面阔五间,明间梁架三柱五檩,四架抬梁。明间后檐设戏台,四柱,卷棚藻井,单檐歇山顶。后进正殿面阔五间,明间梁架四柱七檩,五架抬梁,后双步。左右厢房面阔各两间。猫礁庙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晚期庙宇,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详细]
27、刘福房
刘福房
  刘福房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朱田村朱田洋7号至12号、16号至22号,据当地村民介绍,由刘姓建于清代晚期。刘福房坐北朝南偏东,占地647平方米,三合院式,共有正屋一进、左右明轩各一进、东侧侧屋一进、东侧余屋一进,均为穿斗结构、硬山顶,山墙顶部呈“几”字形。正屋面阔五间二弄,七柱七檩,为重檐楼屋;左右明轩面阔各二间,为五柱五檩平屋;东侧侧屋为面阔六间二弄平屋,八柱九檩,后双步;东侧余屋现剩三间一弄,五柱五檩平屋。正屋前侧有明堂,正屋后侧和东侧侧屋前后侧均有天井。明堂朝南处和东侧侧屋前天井朝南处分别设有正门和偏门,四周建有青砖围墙。刘福房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晚期宅第民居,2003年被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刘慈孚故居
  刘慈孚(1844~1903),一名德崇,号午亭,又号云闲子。世居昆亭(今属北仑区春晓镇)。博学多才,对诗词歌赋、经史典籍、戏曲音韵、裨史杂言、绘画等均有造诣,时人誉为蛟川后起之秀。他的诗词追求自然和谐、纯朴善真,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其为人刚正,乡人有纠葛常请断之;为人慈善,乡人贫苦常救济之,深得乡民赞誉。著有诗歌《云闲诗草》四卷(现存放于天一阁)、《耆旧诗拾遗》数卷。光绪六年与虞琴合编《四明人鉴》,慈孚撰文,虞琴作画,图文并茂,数年乃成。1940年,重雕再版,名噪一时。故居位于北仑区春晓镇昆亭村上刘东112号。坐西北朝东南,占地1310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共有正屋一进、东北首侧屋一进、西侧余屋一进。正屋面阔五间二弄,为七柱七檩、重……[详细]
灵山学校
  北仑灵山学校前身是1804年由当地贡生邬斝创建的灵山书院,以后在同治,光绪时期分别经邬锦泉,虞清华、虞得祺修葺增建。历经灵山学堂,灵山学校,1956年改办中学,始名镇海县第五初级中学,后历名宁波邬隘中学,镇海县邬隘初级中学,滨海区邬隘中学,北仑区邬隘中学。2004年更名灵山中学。近代学者,名人,王子述,王博平,王起,李良民,鲁克,周枫等都出自该学校。据灵山学校校史记载现有教学楼只有东边一栋为1925年所建,座东北朝西南,平面布局呈凹形,二层红瓦西式洋楼,正面为二层,东西两侧为一层平房,房顶建成平台。西平台西端前端被建成牌楼上 书-“灵山学校”四个隶书大字具名留叟,为王荣商所书。该学校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老建筑虽经改建但规模尚在,对研究当地教育历史有一定意义。……[详细]
林宅门楼
  林宅门楼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高塘村林家自然村旗杆屋,据当地村民介绍,建于清代中期。林宅早年被毁,现仅存一座门楼。2006年11月重修。门楼坐北朝南,占地6平方米,高7米,阔(包括左右副楼)13米。门楼阳面较简单,除仿木构件斗拱外,多以青砖花纹为主,额有“长山仰止”四字,有一种朴素清秀之美。阴面富丽异常,满门镂钿青砖雕花玲珑剔透。大院主人林永,在清乾隆年间父子双双考中进士,赐“父子及第”匾额,故门楼上有“双桂留芳”四字;门楼上方还有“喜鹊双梅图”,梅开两枝,树下双鹊鸣歌,含意“喜鹊临门”,凝重含蓄;另刻有两朵巨大的牡丹花,寓意“富贵之相”;左右二侧镌刻着“吉祥石榴”,满枝果实累累,树下牛羊鸡鸭成群,含“五谷丰登”之意;“留芳”两旁雕着两幅“八仙过海”图;又有“状元及第”、“喜气临门”、“蔡状元过……[详细]
鲤鱼山碉堡群
  鲤鱼山碉堡群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算山村鲤鱼山东南侧山腰和山脚,据《镇海县志》记载,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秋天。碉堡群现存碉堡2座,均为抗日战争时期方形钢骨混凝土重机枪掩体。山腰碉堡占地24平方米,山脚碉堡占地32平方米,平面大致均呈方形,各设八字形枪眼1孔,抗战时各置重机枪1挺,曾阻击从算山登陆的日军。目前,山腰碉堡内外壁仍可清晰看见当年遗留下来的累累弹痕。鲤鱼山碉堡群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镇海口海防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32、拦瑞桥
拦瑞桥
  拦瑞桥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昆亭村桂池自然村南端,穿咸公路北侧10米。因南北走向横跨瑞水溪两岸而名拦瑞桥。据《北仑地名志》桥梁篇介绍拦瑞桥原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拦瑞桥为三孔石平桥,桥基以块石错缝垒砌而成,上承整块石板为梁。桥面以条石纵向并排平铺而成,两侧各有栏板8块。其中最北一块,皆做成抱鼓石状,雕花鸟纹。在两块栏板相接处设有望柱,两侧各有七根。柱头皆为方形,部分柱头雕有狮子。拦瑞桥桥基稳固,桥板紧凑,目前仍为村南北主要通道。……[详细]
葵庐晓峰园
  青林村葵庐晓峰园民居当地人称作葵庐,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青林村四檐齐35号,当地人又因革命烈士陆晓峰出生于此称其为晓峰园。该建筑有正房一进、披屋三间,主体坐东北朝西南。据村中老人讲建于清代末期。正房一进三间两弄硬山顶平屋,梁架为七拄七檩。正房东侧有披屋三间,二柱三檩。整个建筑以条石为基,院内块石铺地四周青砖院墙围绕,布局规整保存较好。陆晓峰1927年出生,1945年奔赴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加入新四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在一次阻击战中牺牲被追记为二等功臣。该建筑被辟为晓峰陈列室,在清明等重大节日开放供人参观,有一定保护价值。……[详细]
井溪庙后大殿
  井溪庙后大殿位于北仑区霞浦街道上傅村西北侧霞浦福利院内,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始建年代不详,神祀郭姓,庙前有井有溪,故名。清光绪四年(1878)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修葺改建并造门楼,王荣商有记。前进门厅、左右厢房和戏台已毁,现只剩后大殿。2004年复修。后大殿坐西朝东,占地527平方米,面阔五间,为观音兜山墙、硬山顶平屋。明间和次间内侧缝梁架五柱九檩,五架抬梁,后双步;次间外侧缝和梢间内侧缝梁架六柱九檩,中柱跟前、后金柱间设对称双步,后老檐柱跟后檐柱间设后双步;梢间外侧缝梁架九柱九檩,穿斗结构。前廊作鹅颈椽卷棚轩,前檐柱均为圆形石柱,上施牛腿,承挑檐枋。井溪庙后大殿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用材硕大,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详细]
35、景仰亭
景仰亭
  景仰亭位于北仑区春晓镇三山村堰潭自然村西樟树岭,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为纪念柯烋射杀白蛇、为民除害,后人在岭巅建景仰亭。据当地村民介绍,现存建筑系清代晚期重建,1992年6月重修,并在离亭不远处立“柯烋射白蛇处”碑记。凉亭坐西北朝东南,占地21平方米,面阔一间,三柱四檩,穿斗结构,后双步,为硬山顶平屋。前后檐柱均为宽0.21米的方形石柱,前侧檐柱镌刻有二幅楹联。联一:“负隅杀猛兽,威声震地,誉满三山;倚树击害虫,至诚格天,荣敷九世”。联二:“斯地有仙踪,溪上犹遗洗足石;名山留古迹,亭中共说射蛇人”。据民国《镇海县志》载:“樟树岭,在三山西通上慈岙,岭有大樟树,故名。有白蛇潭,为明柯烋射蛇处”。目前,亭前面尚存一条古道,长期以来是三山通往天童的必经之路。景仰亭总体保存较好,为研究当地……[详细]
大溟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大溟村大溟中57号,据当地村民介绍,由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从宁波江厦迁入的黄姓建于清代中期,2004年重修。宗祠堂号“承孝堂”,坐西北朝东南,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93平方米,四合院式,共有前后二进、左右厢房各一进,均为硬山顶、平屋。前进门厅面阔五间,明间和次间内侧缝梁架三柱五檩,穿斗结构,中柱跟前、后檐柱间设对称双步;次间外侧缝和梢间梁架五柱五檩,穿斗结构。第二进正厅面阔五间,明间和次间内侧缝梁架五柱九檩,六架前后不对称抬梁;次间外侧缝和梢间梁架七柱九檩,穿斗结构,中柱跟前、后金柱间设对称双步。左右厢房面阔各三间,二柱三檩,三架抬梁。四周建有青砖围墙,大门朝东南。黄氏宗祠历史悠久,格局规整,保存较好,建筑用材粗大,做工考究,文物价值较高。……[详细]
新权村进士第
  进士第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新权村旗杆墙门18号至26号,根据建筑形制和结构特点,可判定建于清代早期。进士第坐西南朝东北,占地1195平方米,平面呈“H”形,共有正屋一进、左右厢房各一进,穿斗结构、硬山顶。正屋面阔三间二弄,为九柱九檩平屋。左右厢房面阔各七间二弄(右厢房剩六间一弄),包括明轩二间一弄、厍头四间、后轩一间一弄,五柱八檩,中柱跟前、后金柱间设对称双步,后金柱跟后檐柱设后双步,为前后重檐楼屋。前明堂,后天井,四周建有青砖围墙。明堂前侧围墙中间设有一座素面砖雕门楼。进士第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早期九架夹厢楼,2003年被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金银渡桥
  金银渡桥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桥头严村横里自然村。东西向跨小浃江,占地130平方米,为四墩五孔石梁桥。全长46米,宽2.3米,高4.5米。木桩基础,条石干砌墩台,桥墩设有分水尖。桥面用石板梁铺就,两旁设条石栏板,望柱与栏板齐平,不饰雕。桥面中央栏板外侧阴刻楷书“金银渡桥”。桥西堍有1座凉亭,坐西北朝东南,面阔一间,二柱五檩,五架抬梁。四根方形石柱顶部开凿“十”字形凹槽,上承木质屋顶。墙壁上嵌有清道光三十年(1850)助银碑4通。据碑文记载,旧系牵渡,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里人丁道生设渡,道光三十年(1850)其孙礼文募资建桥。金银渡桥建造年代确凿,在北仑区清代梁式石桥中有一定的代表性,2000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蛟山阁碉堡
  蛟山阁碉堡位于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蛟山公园内。系抗日战争时期圆形钢骨混凝土轻机枪掩体,占地面积3.8 平方米,整体呈圆柱形,高1.98米,直径2.2米,壁厚0.3米;设枪眼2孔,能容兵2至3人。该碉堡建筑形制完整,保存状况较好。据《镇海县志》记载,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秋天。蛟山阁碉堡是镇海口海防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景观价值,2005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40、嘉溪庙
嘉溪庙
  嘉溪庙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嘉溪村嘉溪自然村村口。坐西朝东略偏南,占地615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戏台(系毁后于2006年重建)、正殿,厢房分列左右。前进门厅面阔五间,明间梁架三柱六檩,四架抬梁,前双步。后进正殿面阔三间二弄,弄外侧各有披屋四间。正殿明间梁架五柱九檩,五架抬梁,前双步。左右厢房面阔各三间,左厢房墙壁上嵌有《庙祀碑石》1通。据历史文献记载,该庙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神祀北宋曹彬,民国三年(1914)重修。1993年至今复修四次。嘉溪庙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晚期坛庙建筑。1997年被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