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永嘉县旅游

永嘉县旅游景点介绍

屿北武装起义纪念碑亭
  屿北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民风淳朴,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十三军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瓯北县委的主要驻地。1945年3月2日,国民党永嘉县警备队妄图破坏该机关。屿北民兵拿起火枪、锄头,击退国民党军的进攻,缴获了岩坦乡公所、溪口警察所的武器,史称“屿北武装起义”。随后,县委在此建立了瓯北抗日武装中队,后同乐清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合编为700人枪的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开创了瓯北地区抗日反顽斗争的新局面。从1945年3月至5月,该村先后五次击退了顽军的“清剿”,其中第五次“清剿”,国民党顽固派调集重兵进攻,并进行抢劫掳掠,焚烧民房540多间。屿北村人民不屈不饶,为革命事业付出了重大牺牲和代价。 屿北武装起义纪念碑亭,位于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1985年建成。……[详细]
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永嘉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策源地。自1924年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以来,永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永嘉县上塘镇屿山公园。纪念馆建于1993年,为坐西朝东、钢筋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纪念馆前是花岗岩石铺设的可容纳千余人的广场,广场南侧沿着围墙是一条碑廊,东侧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15.5米、宽3米、底厚7.4米、顶厚3米。碑体以蟹青色磨光花岗岩石贴面,碑体正面中间黑色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永嘉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方刻记全县586名革命烈士英名,背面镌刻着纪念碑碑……[详细]
谢文锦烈士纪念碑
  谢文锦(1894—1927),永嘉县潘坑村人。191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后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秋,毕业后回到家乡主办岩头高等小学,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师生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19年春离乡赴沪,在《新青年》杂志社工作。1920年8月,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4月,受党指派,同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肖劲光等前往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翌年12月7日,在该校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国第一批赴苏联留学的十几位革命知识分子之一。1923年冬回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兼共产国际代表、苏联军事政治顾问鲍罗廷的翻译。1924年8月,他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到家乡筹建党团组织,于12月创建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五卅惨案后,参……[详细]
霞加岙老区纪念馆
  永嘉县楠溪江上游霞加岙村,原名霞岗岙,地处鹤盛港和岩坦港的汇合处,依山面水,地势险要。该村革命历史悠久,1930年有20多人参加红十三军,1938年被中共西楠溪中心区委书记谢用卿作为恢复、重建西楠溪党组织的基地,同时又是中共瓯北县委和江北办事处经常活动的地方,1942年,成立了瓯北抗日武装小组。此后,根据华中局和特委的指示精神,中共瓯北县委和中共浙南特委江北办事处,曾在这里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隐蔽精干政策,贯彻隐蔽精干方针。1943年3月,中共瓯北县委在该村召开各地区党的负责人会议。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清乡”中,把该村作为重点,多次“围剿”,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仅1947年2月,一次被捕人数多达30人。 霞加岙老区纪念馆,位于永嘉县东皋乡霞家岙村,于1992年建造,为二层钢筋水……[详细]
吴毓等六烈士纪念碑亭
  吴毓(1911—1943),又名祖育,1911年生于平阳县南宋垟大埔村(今属苍南县)。1926年春,进温州瓯海公学读书。1929年秋,在温属联立商校毕业后,考入上海持志大学,后转入上海君毅学院学习。1937年12月,由刘英、粟裕介绍入党。1939年7月,是参加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会的省委机关五名代表之一。同年12月,为加强对永嘉、瑞安工作的指导,中共浙南特委决定建立中共永瑞中心县委,由吴毓任中心县委书记。1942年3月,任中共浙南特委委员,兼任中共浙南特委驻纸山办事处主任,指导永嘉、瑞安两县工作。 1943年2月,调任江北(括苍)办事处主任,指导瓯北、乐清两县及玉环党的工作。是年冬,吴毓决定在永(嘉)、仙(居)、黄(岩)边境的黄山村小坑一带开辟新的工作区域,建立新的隐蔽点。但此地带盘踞着几股土……[详细]
闪坑村烈士纪念碑馆
  永嘉县岩坦镇闪坑村,地处永嘉县北部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刚建立时,该村的戴宝传、戴显汉、戴时松、戴家云等一批青年即参加了革命斗争。1938年,该村戴寿椿、戴成波等一批青年毅然参加皖南新四军4支队。1939年,谢用卿到该村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指派谢用鲁任党支部书记。 1942年,中共瓯北县委宣传部长徐寿考驻此进行革命活动。翌年,中共瓯北县委书记胡景瑊也秘密转移到此开展革命斗争。丽水地区党的领导人傅振军及中共缙云县委书记李文辉也曾到此与胡景瑊会面,研究永(嘉)、青(田)、丽(水)、仙(仙居)、缙(云)边区抗日反顽斗争问题。1945年3月2日夜,国民党顽固派派兵袭击屿北,屿北武装民兵奋起自卫反抗,闪坑村也组织武装民兵赶赴屿北,参加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闪……[详细]
李得钊烈士纪念碑
  李得钊(1905—1936),又名德昭,永嘉县港头村人。1920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温州艺文中学,在校期间,和金贯真等学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溪山学友会”。1924年毕业后,受聘在母校附属小学任教。是年冬,由谢文锦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冬,受中共中央指派,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并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编辑。193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是军委书记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建立作出了贡献。1933年,调到中共中央特科总务部工作,后又到中共上海中央局工作。1934年6月26日晚7时左右,在中共中央分局机关(上海马立斯新村)被捕,后移送南京-看守所。在狱中,他坚贞不屈,翌年8月被判……[详细]
底岙村分水坳战斗纪念亭
  1930年7月中旬,金文等带领红军游击队,在青田县枫山村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激烈战斗,金文壮烈牺牲。金佐、麻金魁带领队伍撤离枫山村,退到永嘉县茗岙乡底岙村分水坳寺庙。时值中午,游击队战士正在寺庙内休息时,被国民党另一支部队路过底岙村发现。国民党军随即占领了当地制高点,以有利地形和猛烈火力向游击队进攻,并包围了寺庙。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斗争,游击队仍坚守寺庙。于是,国民党部队采取火攻,游击队被困寺庙。迫于形势,几十位战士突围出去,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损失惨重。战斗结束后,国民党部队将在战斗中牺牲的金佐、麻金魁、金笔、习里掌、杨拾莲等19位红军战士的头颅残忍地砍下,又强迫底岙村村民胡珍贵挑到永嘉城区(今温州)示众。 底岙村分水坳战斗纪念亭,位于永嘉县茗岙乡底岙村。该村分水坳四面环山,紧连大垟山,树木茂盛……[详细]
金昭牌坊和宪台牌坊
  时代:明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金昭牌坊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上村,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金昭进士及第时所建。金昭(1516-1581),字懋卿,号霞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官至江西瑞州知府。牌坊为六柱三楼式木构建筑,平面呈横长方形,高7.63米,通面宽9.9米,进深2.35米。明间两柱为方石柱,次间两柱为木柱。柱脚前后置石抱鼓,柱础为覆盆式。牌坊两外侧立有四角柱。明、次间均有阑额、由额、额枋等,各施雀替、丁头栱,正额前后悬匾。屋脊用薄砖砌成清水花脊,脊面刻如意花草。明间屋脊两端饰龙头吻;次间脊端饰凤头吻,两垂脊脊端饰飞凤。1989年12月12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宪台牌坊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花坦村中心,系四柱……[详细]
楠溪江宗祠建筑群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碧莲镇、花坦乡、潘坑乡、五公式乡、东皋乡、渠口乡、大若岩镇。亮点:建筑形制古朴,保留了北方木构的一些做法,同时又融入地方特色手法,是研究明代南北方建筑交流变迁的珍贵史料该建筑群由永嘉郡祠、孝思祠、季氏大宗祠、邵氏大宗祠、郑氏大宗祠、谢氏大宗祠、叶氏大宗祠、陈氏大宗祠8座祠堂组成。楠溪江流域诸多古村落的形成源于中原战乱,百姓南迁,其村落文化是中原文化与东瓯乡土文化交融的结晶,宗祠建筑是当时社会背景和宗族文化的写照。其中颇富代表性的永嘉郡祠位于永嘉县碧莲镇上村,是村内的刘氏宗祠,始建于元,历经明清两代修缮,现存的建筑基本上保持明代建筑风格。1997年8月,该建筑群孝思祠、永嘉郡祠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文岩祠、谷氏……[详细]
芙蓉村古建筑群
  芙蓉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永嘉县。芙蓉村据传始建唐末,有陈氏夫妇为避战乱,由闽入浙,于此定居,村落格局说按“七星八斗”寓意布置。现保留有各类古建筑近五十座。建筑群由寨墙、寨门、民居、宗祠、牌坊、庙宇、书院、路亭等组成。村落略呈东西窄、南北长之长方形布局,寨墙由不规则块石垒砌。辟寨门七,其中东门为三间二层之木构建筑。村中建筑多为清代建造。宗祠以陈氏大宗祠为代表,门厅五开间带左右各一间,正厅五间十三檩,带两侧厢房五间,宗祠前有水池、侧门,空间开阔。芙蓉亭位于芙蓉池中,有小桥与池岸相通,三间两檐,周设美人靠,翼角平直,有古风。村中包括民居、庙宇等建筑,保留了楠溪江古民居所固有的风貌古朴的特点。芙蓉村古建筑群为古代村落建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例。2006年芙蓉村古建筑群作为明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详细]
172、暨家寨
暨家寨
  暨家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没有污染的原生态。来这里除了可以感受清新自然的乡野之风,还可以品尝到纯天然的特色农家菜。这里山高林密,瀑多谷深,古木多样,翠竹幽深,海拔较高,是一处天然氧吧,炎夏避暑的好地方。靠近楠溪江源头,建在垄上,下临绝壁,遗世独立,明末清初仙居的暨氏人家为避战祸迁居于此,为永嘉县境内唯一暨姓集居地。整个村庄由八座石木结构的原生大寨构成,依地势而起,逶逶迤迤,错落有致地搭建在山腰的盆地间,带有浙闽交界地区古屋的风格。来这里除了可以感受清新自然的乡野之风,还可以品尝到纯天然的特色农家菜。……[详细]
大若岩百丈瀑
  百丈瀑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境内,总面积8000亩。百丈瀑细绵延将近百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危岩峭壁、溪流、瀑布、森林、峡谷、山沟、岩石、岩洞、还有各种奇峰怪石。百丈瀑自然保护区,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将近2000种植物物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种,其中植物这一类保护1种;二类保护6种:穿山甲、水獭、小隼、苍鹰、白鹇、虎纹蛙等!百丈瀑是楠溪江新开发的景点。瀑布从128米的高崖飞出,三面合围,崖壁直立,稍内凹,似大玉甑的纵切面,疑为白绫千尺,银河倒悬。随着季节变化,瀑布形态也奇谲多变。瀑旁三面合围,崖壁直立,稍内凹,似大玉甑的纵切面,瀑从高崖上飞出,疑为白绫千尺,银河倒悬。随着季节气候不同,形态也奇谲多变。雨季水旺,瀑如玉龙飞降,骏马奔腾,瀑风袭来,五六十米之外湿透衣襟。到了旱天……[详细]
永嘉书院
  永嘉书院位于国家AAAA级楠溪江风景区核心区域。风光秀美,融山、水、石、林、滩、瀑于一体,兼容了楠溪江所有的景致特征,溪床清澈宽阔,滩林蓊郁茂密,坡地梯级舒缓,奇峰巍峨峻秀,峡谷深邃通幽,植被层次分明。彼此之间契合有度,有贯穿书院全境的七折瀑、一线天、仙人指路、海狮探月、观自在等自然景观,堪称大自然的神作。价格:50元/人电话:0577-57689999地址:浙江温州永嘉沙头镇珠岸村……[详细]
屿北古村
  屿北古村位于永嘉北部重镇岩坦,距县城60多公里,与国家级森林公园四海山接壤,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青山叠翠,环境清幽,风光秀美,苍松翠柏,秀竹茂林,四周有金山、昔山、屿山、阳山、和尚山环抱,犹如莲花瓣簇拥着整个村庄。屿北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建筑整体感很强,民居多以坐古朝东,村内古建筑占现有民居建筑85%以上,新区与老区分明,民居平面分一字形、H字形、口字形、日字形等多种形式,所有民居建筑屋顶均为悬山顶,做清水花脊,屋脊呈孤线形,两端上高,屋面平缓,略有举架,造型舒展,上铺灰色小瓦,两山面出际较大,屋面也有做成假歇山式样,多为二层0,在楼屋部设腰檐,形似重檐,房屋进深较大,出檐深远,无飞檐,通常檐下设巡廊,深达2米。建筑多以三个合院或四个院为单位。屿北村规划严整,布局合理。环村有9座……[详细]
茗岙梯田
  茗岙梯田位于浙南永嘉山区四周海拔800多米高的大山之中,沿楠溪江北进至碧莲镇,再从碧莲依山而上,大约10公里左右的盘山公路,群山连绵起伏,幽谷云海浮涌,山村枭枭炊烟,成片梯田依山而建的茗岙山乡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茗岙为各姓氏杂居之地,陈、胡、徐三大大姓各有宗祠,这些宗祠都是宗族文化的象征。各大宗祠里以胡姓宗祠最具特点。胡氏大宗规模宏大,描朱绘金,穹顶有精彩的彩绘故事,大宗左右墙壁又有走廊环绕,正对中堂则有一漂亮的戏台,照壁上则绘有反映村民美好愿望的鹿壁画,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村民休憩闲谈的一大好去处。除大宗外,胡氏还有几座小宗祠,在三房宗祠里有明代壁画,画上人物为胡氏先人。这些壁画人物雕工精致,服饰和装束华丽,色彩鲜艳,除西首人物由于木板年久腐朽而残缺了一半外,其余几副保存良好。茗岙有石拱桥,有……[详细]
177、岩头村
岩头村
  岩头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畔,介于苍坡和芙蓉之间,距永嘉县城38公里,岩头村以科学的水利设施和巧妙的村庄布局而闻名。水利工程始兴于宋,竣工于明初。引溪水人村复出村,一路建有8个大小涵洞,2个节制闸、5个人工湖池,一水多用,灌溉、生活用水、发动水碓、观赏。全村座西进东,背山面水。村内亭台楼阁、街巷民居、石桥牌楼,布局井然,横街直巷,三进两院大住宅,前后面街,左右临巷,以利出入;绕以流泉,取水方便,丽水湖堤以来逐渐形成商业街,濒湖一面建300米长廊,设美人靠,面湖建店铺,古风犹存。湖有亭,古色古香;有石桥,特用48块条石建造,寓明时本地属永嘉县第四十八都之意造型别致。……[详细]
178、芙蓉村
芙蓉村
  位于楠溪江中游西岸,北离岩头村约1公里。宋太平兴国年间,始祖陈拱从瑞安长桥迁来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距今以有1000多年。因村西南有三崖摩天,赤白相映,宛若芙蓉,遂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215亩,现有443户人家。保存明清古民居30余处,明代大宅遗址5处,大小宗祠共18座。芙蓉村为单一陈姓村落。现在的芙蓉村,仍然保存着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四周用卵石砌成的寨墙,长2000余米,高2米,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从浙江永嘉县城出发,出了县城不远,就看到了远处奇特的山崖,如莲花盛开,其中有三个山峰相挨甚紧,犹如莲花三瓣,其形酷似。即便是从没有听说过“芙蓉三崖”的人们,也不可能不被山峰的奇特而吸引,以为是“芙蓉村”到了。其实沿着楠溪江这一带,许多村子都能得到芙蓉三崖……[详细]
北坑景区
  北坑景区位于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东部,景物以岩、瀑、林、庙为主,辅以若干古村落,新发掘的岩门底七折瀑及邻近景观集奇、险、秀、幽于一体,堪称楠溪江灵山秀水的缩景,主要景点有:北坑瀑布及其所在的摩天岩等。……[详细]
芙蓉三冠
  芙蓉三冠也称芙蓉三崖,地处芙蓉古村西面的山上,三崖皆峭拔高耸,凌空矗立,其石色皆白里透红,倒映山下清清溪水中,宛若三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花,芙蓉崖故此得名。该景点还有:紫云洞、崇固洞、南崖寨等景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