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浦口区旅游

浦口区旅游景点介绍

大士禅林
  大士禅林位于江浦街道东南方向约1公里处,濒临滁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大士禅林原名大士庵,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99年重建。相传大士庵的始建者为一许姓僧人。一天,他路过此地,见到一条大蟒蛇,足有10米长,这条蛇不但不攻击他,反而向他点头致意,似乎有所欲言。此后,他每次经过这里,大蟒蛇都会游出来向他点头致意。一天,许和尚面对着蟒蛇发愿说:“如果这里真的是块风水宝地,我和尚就在此建庙。”蟒蛇好像听懂了他的话一样,连连点头。于是许和尚就下决心在此地募建庙宇,起名“大士庵”。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大士庵前殿竣工,六合当地一些知名人士赠送大匾一块,遂依匾更名为“大士禅林”。当时的大士禅林分前、后大殿,前殿供弥勒佛和韦驮,后殿供大佛三尊。有房屋20多间,庙……[详细]
晋王塔遗址
  晋王塔遗址[浦口区泰山街道柳洲社区宝塔山·明代·区文物保护单位]晋王塔遗址所在地为宝塔山,宝塔山初名桃叶山,山下曾有江渡名“桃叶渡”,传说大书法家王献之曾在此迎送爱妾桃叶女。今隋开皇八至九年(588-589),晋王杨广起兵伐陈,曾在此筑城屯兵两年,桃叶山遂又名晋王山。明初为纪念晋王屯兵,曾在此山建晋王祠、晋王塔以示纪念。清代咸丰年间,晋王祠毁于兵火。晋王塔塔高五层,砖木结构,塔内木结构因兵火先被损毁。而砖石塔身于1949年4月被-军队炸毁,现存塔基。平面六角形,残高2米。因此山山上有塔,老百姓俗称晋王山为宝塔山,并沿袭至今。198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湾塘古文化遗址
  湾塘古文化遗址[汤泉街道泉西村湾塘组�周�区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100平方米,高约10米,文化层厚5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片、泥质黑皮磨光陶片、几何印纹陶片。主要器形为鬲、甗、盆、罐、钵、豆。磨制石器有锛、斧、梯形带孔小砺石等。属周文化遗存。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磨盘山古文化遗址
  磨盘山古文化遗址[永宁镇双圩村山侯组东北450米�周�区文物保护]面积约88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泥质钵、豆、罐,以及几何印纹陶等残片和青铜矢镞。属周文化遗存。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山赵古文化遗址
  平山赵古文化遗址[桥林街道南二村平山赵组50米�周�区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308平方米,高约4米,文化层厚2.5米左右。196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几何印纹陶罐等残片,有段石锛、石斧等。属周文化遗存。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樊城子古文化遗址
  小樊城子古文化遗址[桥林街道刘公村西小樊组东北100米·周·区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60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82年发现。遗物有夹砂红陶鬲足、甗足,泥质磨光黑皮陶钵片、几何印纹陶罐,以及夹砂红衣黑陶箅子,长条形石锛。属周文化遗存。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茶壶店遗址
  茶壶店遗址[汤泉街道龙山居委会茶壶店组�周�区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70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58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夹砂红陶甗,细绳纹夹砂黑陶鬲,夹砂红陶细绳纹钵,素面泥质红陶罐,黑皮陶大圈足,几何印纹陶罐等残片。属周文化遗存。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华严庵古文化遗址
  面积约1.35万平方米,高约6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磨光黑皮陶片、几何印纹陶片,器形为鬲、甗、盆、罐、钵、豆等。属周文化遗存。《江浦埤乘》记载:“华严庵旧在治西三十里,僧如意募建”,遗址上现存大银杏树,古银杏树高约24、树周4.9米,树龄有500多年,华严庵当建于明代。树根处有一个因常年烧香而形成的洞,有酷似卧佛的树根,洞外亦有一树根,形似鼋头。洞的东侧有两条形似苍龙的树根。形成了“古洞卧佛、一鼋守门、二龙-”的奇特景观。另有一株树龄200多年的猫耳刺树,也十分罕见。……[详细]
陶庄乌龟墩遗址
  陶庄乌龟墩遗址[汤泉街道龙山居委会陶庄组西侧�新石器时代、商周�区文物保护单位]俗名乌龟墩,面积约4800平方米,高2.5米,文化层厚3-4米。1982年发现。上、下层分别为商周和新石器遗存。新石器文化遗物有质地疏松红陶素面盆、弦纹罐,泥质红陶带圆圈镂孔的大圈足豆残片,带指甲纹的红陶纺轮,穿孔石斧、鹿角锥,柳叶形石镞等。商、周文化遗物,有红陶角状把手,扁锥形捺指窝纹鼎足,泥质灰陶圈足碗等。还有夹砂粗红陶鬲,甗的半袋形锥足,夹砂红陶细绳纹罐,泥质灰陶钵,泥质黑皮陶罐、小陶杯,黑皮陶带流刻槽盆,灰陶纺轮,几何印纹陶罐、钵,原始瓷豆,有段石锛,石斧,石镰等。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左所大街228号民宅
  左所大街228号民宅[浦口区泰山街道东门左所大街228号·清末民初·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东门大老板杨怀山(字广生、生卒年不详)的居住的内宅,始建于清末民初。杨广生是大地主兼工商业者,生意曾做的很大,在东门左所大街有广生杂贷店、广生酱园、广生粮行等生意,据说在日本东京、神户也有生意。解放以后,杨氏产业被收归国有,该民居和民居前的广生酱园等曾作为东门镇政府办公场所。东门镇政府和三河乡政府合并成泰山镇后,此地为浦口区委党校。80年代未,区委党校扩建时,将广生酱园等拆除,只保留了广生内宅民居,作为党校办公楼。该民居面宽38.65米、进深56.3米,前院、内宅相通辅。现存内宅中西合璧,高大的院墙门楼,门楼上雕刻八卦及福字,八个花窗式样个个不同,前后院内均用浦口城城砖辅地,显示了传统民居的风采。由于使……[详细]
翠云峰摩崖石刻
  翠云峰摩崖石刻 [南京市老山林场西山分场翠云峰路旁�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地方志记载:“福字石,世宗(注:明嘉靖皇帝)御书,在翠云山下路旁”。现在,南京市老山林场西山分场翠云山路旁边、独峰寺下,有“佛”字摩崖石刻。如此,我们可以认为翠云山下摩崖明嘉靖年间就已存在,至于县志记载为“福”字,可能是县志记载笔误,也有可能是后人将明代“福”改刻为“佛”字。该“佛”字摩崖现为南京江北规模较大的佛教摩崖,而且管理保护的较好。西山地区翠云山宋代就有佛教活动场所罗汉寺,它位于翠云山阴;在山的阳面,还有名气不弱的独峰寺。“佛”字摩崖出在翠云山,不仅见证了昔日西山地区寺庙的繁盛,同时它也是我区的重要的名胜古迹和佛教活动地。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详细]
152、茅塘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塘桥
  茅塘桥[浦口区永宁镇浦合公路13.6公里处�明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茅塘桥现名“毛担桥”。“茅塘桥在治北三十里,明洪武三年(1370)建,桥广5丈、砖券、五瓮,跨后河上(滁河支流之一),为驿路要道;屡被洪水冲决,知县刘英重建。国朝同治六年(1867),知府涂宗瀛檄候补知县廖纶监修。同治十一年,巡道孙依言重修”(《江浦埤乘》)。解放战争时期,-军队东撤时,炸毁一桥孔。1952年以木质结构修复。1967年12月,经省交通厅工程局批准,由扬州桥梁工程队按原桥样式复修,保持了旧有的古朴风采。茅塘桥大致为南北方向,其桥西有一河与所跨之河相交成丁字型,为防汛工作需要,现桥西已筑堤坝并和该桥联成一体,桥孔大部分已雍塞。该桥现长74.6、宽13米,中孔净跨9米,拱高5米。浦合公路……[详细]
顾昊墓石刻
  顾昊墓 石刻 [浦口区珍珠泉风景区佛手湖半岛上�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顾昊,生卒年不详,字钦甫,号石坡,世居浦口顾村。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乡试中举,后出任嘉兴府通判。当时,倭寇对我东南沿海江浙地区的劫掠最为猖獗,1552年后的三、四年间,江浙沿海军民被害达数十万人。顾昊上任后重视军事训练,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当时嘉兴总督军务张经对他非常器重。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在内0的配合下,突然难犯嘉兴,张经命顾昊带兵反击。顾昊在平望县将倭寇包围,“斩首180级,降者数百”,有力的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由于顾昊抗倭有功,朝廷特给他“赐奉一级,赤金二铤,毳衣一裘,升任云南知府”。晚年告老归居故里,死后葬于家乡顾冲村后小山脚。该墓封土高2.5、直径4米,墓前有碑,上刻“……[详细]
浦口城隍庙
  浦口城隍庙[浦口区泰山街道点将台路52号南空军地两用人才学校院内�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浦口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洪武九年(1676),就是江浦县设于浦口城内的时候。它供奉城隍,是官方的祭祀官庙。后来县城因水灾因素搬到了今江浦街道,并修建了新的城隍庙,原先的城隍庙遂改名“玉虚观”。玉虚观为道教活动场所,但仍将城隍供奉在前殿,当时驻浦口城的军事和后勤机构有“五卫三仓”,大小-每年仍在此进行定期祭拜活动。虽然改名为玉虚观且主要是道教活动场所,但是由于其供奉城隍,再加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泰山庙庙会时人们都将城隍老爷抬出来巡游,因此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习惯称之为城隍庙。明隆庆元年(1567),江浦知县王之纲创立了十所文会,“玉虚会”就设于此,从此这里又成了文人学士聚会场所。明成历四……[详细]
差田古文化遗址
  差田古文化遗址[江浦街道高旺社区刘村组东南250米�周�区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6500平方米,高约7.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泥质黑皮陶罐、钵,几何印纹陶罐等残片。属周文化遗存。……[详细]
官桥城子古文化遗址
  官桥城子古文化遗址 [ 星甸街道 双山村官桥滕组西南500米�周�区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10000平方米,高约7.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84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泥质黑皮陶罐、钵、豆、几何印纹陶罐、钵等。属周文化遗存。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大城基遗址
  大城基遗址[永宁镇永合村东姚庄组东200米�周�区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65万平方米,高4.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65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粗红陶片,泥质磨光黑皮陶,几何印纹陶等残片,器形为鬲、甗、盆、罐、钵、豆等。另有磨制石锛、石斧以及穿孔蚌刀。属周文化遗存。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杆子胡古文化遗址
  杆子胡古文化遗址[桥林街道七联村杆子胡组南300米�周�区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3500平方米,高约4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粗红陶鬲足、甗足,以及几何印纹陶等残片。属周文化遗存。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案子城子古文化遗址
  案子城子古文化遗址[汤泉街道龙井社区案子组东南150米·周·区文物保护单位]俗名案子城子山,面积约48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黑皮陶钵,几何印纹陶罐等残片及石镰,有段石锛等。属周文化遗存。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正南城子古文化遗址
  俗称城子山,上面主要种植旱作植物和苗木。由于人为因素,有非常明显的文化堆积暴露在外。面积约2400平方米,高约4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黑皮陶罐、钵等残片,泥质灰陶豆、钵,几何印纹陶罐、钵,石斧,长方形带孔小砺石等。属周文化遗存。据《江浦埤乘》记载:“镇南卫屯田中前中后二所,俱在治西南二十里白马乡”,可见明代的正南卫军屯曾驻扎在这带,甚或就位于其上,正南城子地名实来源于军屯。但是,目前在遗址上没有发现明代的历史遗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