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庙位于市区中山南路石磊巷内。1984 年,在地下3.5米处发现一组建筑,有“青囊楼”铭文的青砖雕刻、铁供器、泰山石等文物。根据其位置及清同治《徐州府志》记载,当为明华佗庙遗址,天启四年(1624)被黄河水所淹。后地上稍偏北建有华佗庙。据传华佗被曹操杀害以后,身首分离,曹操将其头颅游传原籍亳州示众,是华佗的弟子樊阿(彭城人)收取华佗头颅,悄悄安葬在彭城的。据道光《徐州府志》记载:“明成祖永乐初,徐州知州杨节仲修山川坛,掘地得一首骨,疑为佗首” 。于是“加土造墓,并题其碣”,这就是后来石磊巷内的华佗庙、华佗墓。明代万历年间刘顺之又曾维修,经过天启四年黄河水灾湮没。至清代雍正三年(1725年),徐州官员张奎兴、张道源出资将华佗墓重建一新,墓碑上 书-“后汉神医华祖之墓”。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