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铜山区旅游

铜山区旅游景点介绍

四堡古井
  四堡古井位于古驿道旁,灌沟河北岸,四堡燕桥以西,应为原古驿站所用水井,原此地有休息站及茶馆。井为石砌,上方下圆,井圈长约0.8米,宽约0.6 米。井周围保留了约4平米的古驿道石砌原貌。井上部曾塌陷,重新修葺,现井周围加围杆保护。……[详细]
  永丰涵闸建于1956 年,是徐州解放后铜山所建的第一处节制闸,位于铜山区三堡镇藕河上,是潘楼村通过藕河的通道。永丰涵闸主闸长11.9 米,闸桥长21.5 米,宽8 米。1973 年重修,现仍为当地主要灌溉河闸。……[详细]
  毛庄粮管所粮仓是1960 年毛庄公社为储藏粮食修建。粮仓为圆柱形底,,仓为石砌,圆锥形顶为木质榫卯结构,高约9 米,其中顶高约3 米,周长约30 米。原粮管所有八座这样的粮仓,排成一排,现仅存两座。随着社会变化,这种粮仓已不再使用,粮仓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被保留了下来。……[详细]
铜山五孔桥
  五孔桥位于铜山区徐庄镇上毛庄村。据传唐代贞观年间,大将尉迟敬德路过此地修建此桥。因为石桥有五个拱圈,被称为“五孔桥”。此桥几经修缮,到了近代原桥仅存遗迹。1956年修建五孔桥水库,因桥遗迹位于水库中,被迁移至现在的地方重修大桥。1977年又进行改建,桥面有护栏,桥为单孔拱桥,中间有一大的拱券两边各有八个竖式长的小券。桥面栏柱上刻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桥身上刻有“天堑变通途”几个大字,正中刻一五星。……[详细]
25、欣欣桥
欣欣桥
  欣欣桥位于徐庄镇吴老西村,也称吴老西桥。该桥青石砌筑,为三孔石桥,桥下有三个分水刹,是吴老西大沟上为村内过河之桥,也是吴老西村至乔庄村主路上的一段。 桥长19.5 米,宽11.2 米,桥头栏杆上刻有五角星图案,桥头一边刻“欣欣桥”,另一边刻“铜山县徐庄镇人民公社”“公元一九六二年五月修”等字样。……[详细]
伊庄粮管所粮仓
  伊庄粮管所粮仓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约800 平方米。现有圆形粮仓4 个,东西一字排列,每个圆仓檐高5 米,顶尖高7 米,-周长28 米,墙体厚60 厘米,青石砌成,混凝土灌缝,每个圆仓屋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出气口,仓顶为八角棱面,木质,屋顶处有鸟兽饰物,较为美观。粮仓自建成以来一直用于储存粮食。2004 年其中两个粮仓有部分损坏,改做仓库,另外两座仍然为粮仓。……[详细]
崔贺庄水库
  崔贺庄水库位于徐州新区东南部20公里处,始建成于1975 年5 月,是一座以滞洪、分洪为主,结合蓄水灌溉的中型平原水库。水库水域总面积1.1 万亩,内有岛屿占地2000 平方米,水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防旱,保灌溉,促丰收。其次,是水产养殖。建成后30 多年来一直在使用,作为伊庄镇主要的防洪及灌溉设施。经过30多年运行,水库堤坝涵闸病害严重、隐患较多,已影响水库安全运行。2006 年至2009 年崔贺庄水库进行了大面积的除险加固工程,并修建了大堤。崔贺庄水库三面环山,农家果园环绕四周,山青水秀,风光怡人。这里正在建成旅游休闲中心、垂钓中心、农家郊游渡假村、高档别墅群等。……[详细]
  柳新公社旧址原为柳新镇上的拾姓大地主宅院,当地人称为拾家大院。大院三面环水,背靠高约3 米的石墙,三进院落。解放后为镇公社办公地,后曾为镇政府所在地,后镇政府迁出此地又用作粮管所。……[详细]
柳新煤矿
  柳新煤矿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属于南通市煤炭工业公司,原是柳新镇重要的煤矿之一,现已不再开采。现存原煤矿职工宿舍、礼堂及办公楼等。……[详细]
蔺山翻水站
  蔺山翻水站建于1972年,位于大运河南岸,桃园河与大运河的分叉点。翻水站坐北朝南,坝房石砌,建筑面积约103平方米。房顶部四角各有三面飘扬的红旗的石雕塑,屋顶栏杆做成向日葵状。此翻水站是柳新镇为了解决柳新镇缺水的情况,引运河水供镇内水稻种植而建。此机房因设备老化已经不再使用,但内部抽水设施、水渠及附属建筑保存完整。……[详细]
31、王庄矿
王庄矿
  王庄煤矿地处徐州市北郊柳新镇境内,前身为一小矿井。1975 年被扬州市接管,1979年到1993年,该矿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矿井进行了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已成为年产量3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煤矿。现王庄矿有职工1400多人,固定资产近亿元。已发展为集原煤生产、食品加工、种植养殖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1990年晋升国家二级企业,并先后获得了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煤炭工业现场管理最佳企业、全国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等称号。现矿内还保存有建矿时修建的办公楼及会堂,矿区一角还有初建矿时的锅炉房及矿井旧址。……[详细]
  张集镇邓楼村境内故黄河两岸。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 年)黄河夺泗入淮,由铜山境内穿过,元代大运河徐州段借黄河河道漕运。为保证漕运,朝廷遂筑遥堤、月堤、格堤等,以房村一段保存较好,堤高出地表6-7米,堤顶宽30 米左右。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出遥、缕、格、月4种堤防,遥堤是离河槽较远的堤,主要用以“约拦水势,取其易守也”,遥堤增加河道的蓄泄能力,有利于宣泄稀遇洪峰流量。中国明、清时代,曾把遥堤作为重要堤防。月堤呈半月形的堤防。在险要或单薄的堤段,于堤内或堤外加筑形如半月之堤,以备万一。格堤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的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横向大堤,以防洪水溢出缕堤后,沿遥、缕二堤之间漫延并冲刷堤根。当时这些大堤的修建曾有效的制止了洪水的肆虐,保护了河道,保证了漕运的畅通。……[详细]
  凤凰山汉墓位于铜山镇焦山村凤凰山上。自1952 年发现茅村画像石墓之后,1965 年、1976 年及1999 年在凤凰山一带相继发现东汉、隋、唐时期的墓葬多座,这一带应是历代的埋葬墓地。1986 年及1999 年发现东汉墓两座,为砖石结构的单室墓,墓东向,前有斜坡墓道。1976年发掘隋墓两座,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1965 年清理唐墓一座,青石砌造,分为前后两室,前室近似正方形,后室呈长方形,叠涩式墓顶。……[详细]
  小锅山汉墓位于铜山镇焦山村小锅山上。1999 年调查发现,有墓葬10 余座,多为西汉石坑竖穴墓,也有东汉画像石墓。竖穴墓分布于山顶及山坡上,墓上多有较大封土堆,竖穴内填土夯实;画像石墓分布于山东坡,规模较小,画像内容为建筑、人物等,雕刻技法为阴线刻。……[详细]
  圭山汉墓位于铜山镇樵村圭山南麓。2000 年发掘,共清理墓葬20 座。墓葬规模较小,绝大部分为砖石混合结构的单室墓,均被盗掘。墓东向,墓室大多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砖多为素面,少数长方形砖两端模印铺兽衔环、双鸟啄鱼、双凤等图案,侧面模印狮子连环及菱形图案。墓葬中少量为石椁墓,石椁呈长方形,以小石块垒砌,门东向,以石板封堵,顶部无盖板。墓内置一漆木棺,头向西,陪葬器物主要是陶器,还有铜镜、铜带钩等。……[详细]
  崔四公墓碑位于铜山镇驿城村崔焘,清道光年间翰林,徐州市户部山崔家巷崔家大院为其及家人的聚居地。崔氏,祖籍山东濮州(今鄄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嘉靖皇帝任用严嵩为相,残害忠良。为官清廉的北直吏宛平府尹、翰林崔海深感仕途艰险,遂辞官。其三子崔赞携夫人程氏与四个儿子及女婿由濮州(今山东湮城)孟山前大柳头辗转迁居至徐州东吕梁城头村(今铜山县张集城头村),曾居住于此。这里应该曾经是崔氏的墓地,此石碑应是崔氏某人的墓碑。此碑长2.26 米,宽70 厘米,厚26 厘米,字迹漫漶,碑额上雕刻二龙戏珠。……[详细]
  阎山碉堡位于铜山镇驿城村阎山西南坡阎山汉墓群上约50 米处。此碉堡是日军占领徐州时候修建的,圆形,石砌,半地穴式,碉堡顶部覆盖厚约40 厘米的土。碉堡入口用青石砌有入口通道。入口砌石中有一块为一庙石碑,石碑为清重修庙宇碑。碉堡内有曾被火烧的痕迹,墙壁及屋顶被熏黑。碉堡内高约190 厘米,周圈有7个机枪孔。……[详细]
  阎山汉墓位于铜山镇驿城村阎山西南坡。1999—2000 年发掘,供清理墓葬2 座。1 号墓为石坑竖穴结构,竖穴内填红粘土夯实,夯土间置石板,洞室口以石板封堵;2 号墓为石坑竖穴双椁室结构,竖穴长2.9 米、宽2.1 米、深2米,底部砌双石椁,当为夫妻合葬墓。两墓出土陶罐、壶、钵、灶、井、磨、猪圈等,还有铜镜、“五铢”钱等。……[详细]
  新庄汉墓位于铜山镇新庄村大银山东坡下。2000 年发掘墓葬4 座,为砖结构或砖石混合结构,早年均经盗掘,破坏严重,墓顶已塌毁。1 号、2 号墓南向,均为单室砖墓。3 号、4 号墓均东向,亦为单室墓,部分墓砖上有“宜官”铭文及几何图案。出土器物有陶井、灶、猪圈、磨、仓、盘、釉陶罐、陶楼及“五铢”钱、铁镢等。此地原有清时期的家族墓葬群,现在仅存部分石像残件。……[详细]
  李可染家族墓葬群位于任山山腰,坐北朝南,整座陵园墓均为石砌,并立有数块石碑,有块碑刻此为“宴林园”、还有块石碑上有“龙翔凤舞”刻字,入口处有两只高约40 厘米的石狮。陵园内有李可染祖父母、叔父及叔侄辈的墓葬。此地原为李可染家族祖坟地,2000 年重新修筑并立碑。李可染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祖籍徐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