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新北区旅游

新北区旅游景点介绍

汉江路步行街
  汉江路步行街,这条城市中的独特街巷,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它以石板铺就的道路、古朴的墙面,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往昔故事,同时也见证着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汉江路步行街不仅是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通道,更蕴含着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汉江路街区,坐落于常州恐龙园的西侧,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自晋陵北路起,至澡港河桥止,这片区域见证了常州高新区的崛起与发展。随着海内外企业的纷至沓来,汉江路周边逐渐崛起了一座座居民小区,同时也催生了一条汇聚日料、韩餐、印度菜等多元特色餐饮的繁华商业街。在过去的20余年里,这里从宁静的城北郊野逐渐演变为一座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街市,汉江路街区无疑成为了常州新北区蜕变与繁荣的生动见证。如今,汉江路街区已然成为……[详细]
费伯雄故居
  费伯雄(1800-1879年),字晋卿,号砚云子,书室名“留云山馆”。他幼年就聪颖过人,从小爱好天文、诗画、琴书。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秀才,他无意读书做官,一心秉承家业专攻医学,在脉理学上尤造诣极深。孟河医派是中国近代中医药学的一大流派,名医辈出,当首推费伯雄。清道光十二年(1832)为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治病,后又为道光帝治愈失音症而名闻天下。《清史稿》有“清末江南名医,以伯雄最著”的评语。一生著作有《医醇剩义》四卷、《医方论》四卷、《费伯雄医案》500余例及《留云山馆文钞》、《留云山诗钞》等闻世。费伯雄故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城镇大南门。故居原为东西两纵列,各四进。现仅存西纵列第三进三间,为其卧室,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面宽10.75米,进深7.4米,三开间,硬山式,高6.321米。……[详细]
孟河马氏宅第
  孟河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孟河医派中,孟河四大家中巢、丁两家的代表人物巢渭芳与丁甘仁皆受业于马培之;清末名医邓星伯亦是马氏门生。马伯藩(1864—1923), 别名蒋驰誉,号百凡老人,系孟河医派之马氏世家之马培之侄辈。父马日初为马培之堂兄弟。马伯藩得马培之真传,而偏于温补,治内、外科名驰各省,著有《柳溪别墅医案》,未刊行。马培之(1820—1903),清代名医,字文植。孟河医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其祖上自明代马院判起即世代业医,培之自幼随其祖父马省三习医,达16 年之久,尽得其学;后又博采王九峰、费伯雄等医家之说,融会贯通。他为晚清著名学者俞樾的治病经历,使其医名大噪;又应诏入宫为慈禧诊病,成为御医。慈禧称赞他“脉理精细”,手书“务存精要”匾额,赐三……[详细]
胡锦昌宅
  胡锦昌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小河街北村委后街,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所建房屋院落保存规整,小巧精致,是常州优秀乡土建筑代表之一。2011年1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胡锦昌宅现存房屋二进,均为三开间,坐北朝南,均一层,为硬山造砖木结构,总进深24.7米,面宽11.2米。大门斜开,有取风水之意。第一进清式方格长门窗保存完好,青砖铺地,清式八仙桌在房屋中间,长条几按原样摆放,墙上挂着先人的遗像。天井后是一座精美绝伦的砖雕门楼,上面有砖刻楷书“竹苞松茂”4个大字,门楼上还有砖雕花卉图案。门楼两侧栽种的百年枇杷树,可谓枝繁叶茂,初夏时节树上果实累累,煞是好看。枇杷象征着子孙兴旺,也是许多常州私宅喜欢选择种植的树种。在私宅天井建门楼,这种住宅布局在常州也少见。胡宅的西南角还有……[详细]
朱家埭3号民宅
  朱家埭3 号民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树新村委朱家埭3 号,是常州优秀乡土建筑代表之一。2011 年1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家埭 3 号民居为朱一凡先生祖居,建于 1935 年,是当时苏南地区具有典型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高档次厅式民宅。该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宽19.5 米,进深15.4 米,占地面积300 平方米,正厅五间一庭院,门楼高5.199 米,厢房高5.184 米,正厅高6.719 米。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居民建筑群,由院墙、门楼、二边侧厢及大厅主房构成,主房雕梁画栋,整幢建筑为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木结构。现存一进院落,正厅五开间,东西各有厢房一间,庭院有石库门楼,朝北有石刻匾额,匾额上镶着“和气致祥”阳文贴金大字,朝南有“厚德载物”砖刻字,门楼后是……[详细]
顺来园茶店
  顺来园茶店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孟城北街46 号,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翻建,为沿街的五间店面,砖木结构,坐东向西,面宽15.3米,进深7.1 米,高4.4 米,原为邱氏祖宅的第一进。邱氏祖宅共五进,每进之间有天井,前至街心,后至原老孟河河边,总进深约54.3 米,每进五间,前后面宽一致,宽约15.3 米。顺来园茶店后的正厅为第二进,进深9.6 米,高5.4 米;第三进为二层回字楼,两边有楼梯,进深9.1 米,高7.2 米;第四进为副房,进深7.1 米,高5.0米;第五进为柴屋,现已不存。第二三进之间有一口古井。顺来园茶店所在的孟城北街位于孟城北门外,是常州地区保存较好的一条明清至民国时期历史古街,总长约500 米。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倭寇骚扰不断,常州巡抚向朝廷奏请修筑孟河城以加强江防,嘉靖……[详细]
  圩塘革命烈士墓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前圩村委桃园前巷后500米,北靠S338省道。墓地包括一座烈士纪念碑和六座烈士墓。纪念碑立于方形台基之上,碑身为四棱方尖锥形,水泥质,高约5米,边长1.1米,四面镶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圩塘人民公社一九七五年三月立”字样。下有基座,基座用瓷砖贴砌。纪念碑南北两侧原来各有烈士墓3座。南侧自东向西分别是陈礼根烈士之墓、渡江战役烈士之墓和革命烈士钟克、陈中墓,北侧自东向西为张小平同志之墓、高新法同志之墓和周权大烈士之墓。除张小平同志之墓、高新法同志之墓外,其他烈士墓都已经迁往新北区烈士陵园。张小平,生于1967年,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人,1985年11月入伍,1987年元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6354部队执行任务时因公牺牲,年仅20岁。高新法,生于1963年,常州市……[详细]
百丈太平桥
  百丈太平桥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百丈老街太平二村北,南北向跨老藻江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整体保存状况较好,是百丈地区目前仅存的一座石拱桥。百丈太平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桥梁年代为清代。桥长15米,桥顶宽3米,桥堍宽3.30米,桥中到桥南侧长6米,到桥北侧为5米,桥孔直径 6.40米。桥南有 13级台阶,桥北为 11级台阶。太平桥除桥阶为金山石质外,整桥用青石砌置,破损处甚多。桥额上有阳刻桥名“太平桥”三字,行楷体,未见纪年。太平桥为分节并列式砌置,无券眉,应属清以前的风格。桥基枕石原为整条,均已断裂。拱券上方两侧各有桥耳一对,端面刻灵芝瑞草,图案各不相同。青石实体护栏,各置望柱4杆,中间 2对柱头原有雕饰,均已断头。尾部 2对为方鼓头,仅有2杆完整,2杆也已断头。抱鼓尚存3只。因河岸较高,引……[详细]
屠揆先宅
  屠揆先宅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天皇堂弄社区北直街49号,为清式建筑,建于光绪年间,原有两进,因北直街街路拓宽,拆掉一进。屠揆先先生曾是常州中医院副院长,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常州名中医,医术精湛。屠揆先生于1916年,屠厚之是其伯祖父。屠揆先少时就聪明好学,14岁起跟随叔父屠士初和堂兄屠贡先学医。屠贡先是一位有现代思想的开明医生,主张古今医学学说不应偏废,中西医不应互相排斥,而应将中西医理论相互参照。除了在屠家诊所勤学苦练,屠揆先还善于学习百家之长。1937年,日寇侵华占领常州,屠揆先逃难到武进夏溪镇开了家小诊所。这时他家境十分清苦,还要赡养父母,但屠揆先的诊病费比同行低一半,有时还免费为穷苦病人看病。屠揆先的出名首先是他对病人能一视同仁,在他眼里人没有贫贱和富贵之分,只有有病和没病之……[详细]
  永安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委万绥东岳庙前,为平板石梁桥,永安桥的原址在万绥东郑塔里村北的老孟河上,开掘于东汉光武元年(25)的老孟河上架有十桥,永安桥居一。永安桥始建于元末明初,初为竹木搭建的便桥,为郑氏东典房村民农桑耕作过河方便而建,俗称东典桥,清乾隆二十八年改建成石桥。永安桥地处万绥、孟河、小河三镇交界,又是古代小黄山通达常州的捷径,历来为战略要塞。在战火中永安桥惨遭毁灭,清宣统三年重建。2008年由于338省道工程的影响,永安桥北移建至现在所处的位置。永安桥桥长21米,桥宽2.55米,桥面为3节9块7步条石,每节用并列的3 块麻石质条石拼合成。条石每块长6.8米,宽0.64米,7步条石是指条石的长度正好走7步。农村一般的平板石桥是没有护栏的,这座桥却用6 块条石做成护栏,……[详细]
孟河老街
  孟河镇孟城北街建于明代嘉靖33年(1554年),位于孟城北门外,离城约20米,有护城河,河上建有吊桥,长度近500米,东西两面约70米,总占地面积35975平方米。据中国地名址称,孟河为孟河堡,设都司衙门,统兵丁1500人。明代都司衙门设在南大门,清末设在孟河北街。因孟河背靠长江,历代是个军事重镇,所以明、清两朝都有重兵驻防,在北街头有操场和营田。孟河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东亚客栈及财神庙炮楼都是日本人驻点,而我党在孟河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就在北街,同乐园茶店是新四军的联络点,益康祥布店是新四军物资供应站。日伪时期所有的镇长、村长、保长都在北街活动,这些人基本都称得上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三开人物”。比较活跃的有谢洪宝、白毛老先生、曹通海等社会名流为解决普通老百姓及族群争斗,而以“讲茶”化解……[详细]
  胥城遗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大华村,相传为春期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伐楚时所筑的军垒,故名“胥城”。胥城南侧紧邻兴隆河,西北约300米处为恽南田墓。胥城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垣由堆土筑成,现在仅存西、北两侧的残垣。其中西侧城垣保存较好,长约60米,北侧城垣长约50米……[详细]
  朱幼竹先生纪念塔位于武进区戚墅堰街道戚大街社区延陵东路145号戚墅堰实验小学内,纪念塔现存于戚墅堰实验小学库房内。戚墅堰实验小学迄今已有104年的历史。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戚墅堰镇董马书田等在戚墅堰“斗姥阁”发起创办了“政城乡第二两等学堂”。其后数易其名,几多变迁。世纪老校,百年积淀,讲学授道之风绵延不断。学校至今沿用建校时创立的校训:“朴诚”,意在培养学生朴实诚信的品行、操守,使学生人人都养成浩然的正气,塔立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四方形烛台,现已断成两截,长1.96米,底边长0.22米,顶边长0.12米。塔文为:朱幼竹先生纪念塔,下首:民国十一年一月武进县立第二高小校友同人谨立。朱幼竹,名润恩,字幼竹,是国民--会议员,为常州开明绅士,曾创办武进县立第二高小。曾为建设戚……[详细]
  毛泽东塑像位于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金百社区第253建材厂内,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它不仅是江苏最高的一座毛主席像,更是全国最大的一座玻璃钢主席像,被常州市民引以为傲。然而在过去40多年的岁月中,这座巨大的伟人像屹立在军工厂广场内,很多人只是耳闻,并不曾看到毛主席像的真身。直到2009年工厂搬迁,伟人像才得以和大众见面。建造于196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世纪60年代,全国正掀起建造毛主席塑像热。每个人胸前佩戴的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成为当时的时尚;有条件的城市广场、大学和工厂纷纷立起了大小不一的毛主席的雕塑。1968年夏天,在常州市建材二五三厂,一座崭新的毛主席伟人像诞生了。建材二五三厂曾经是一家军工厂,是全国第一家从英国scott bader公司引进生产设备并……[详细]
  益泰酱园旧址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孟城北街143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金融商贸建筑,年代为近民国,益泰酱香园旧址存房屋1进,现由其后人郭川明使用,录属孟河镇镇政府,存建筑1进二层,原为酱坊,砖木结构,由一根长独木人字梁,常州罕见,原有2进,第2进于2001年倒塌,门口麻石招牌横匾用石灰涂抹,可恢复原貌。据了解益泰酱园的主人郭氏,是民国初外地来到孟河做生意的,赚了钱,就在北街建造了这个酱园。住宅占地面积517.92平方米,青砖灰瓦木结构,是一栋坐西朝东的二层楼房。建筑不同于古时的柱式承重模式,房屋由一根长独木为主组成的人字梁承重,有超越时代的现代建筑风格,住宅当年有酱园店面楼2间,后面是10间是酱品作坊。郭氏酿制的酱菜做出了名气,丹阳、扬州等地方都有人前来购买。可惜的是,1957年……[详细]
  奔牛东街1号王氏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中街社区东街。王宅座北朝南,处于街梢形成一个很自然的转角。此宅为是典型的江南晚清建筑,四开间两层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屋内青砖铺地,外墙用青砖砌成,具有良好的隔声隔热性能。房屋东、南两面为门面,一层墙体青砖外露,二层为木质半窗式转角阳台;西、北两面为背面其墙体青砖上粉刷水泥、石灰。建筑占地面积约为70平方米。据屋主介绍,房屋建造年代是民国初年,70年代曾经较大规模的修缮,近年来也做过局部修缮。目前,房屋正常使用,屋内环境保持较好,青砖地面,老家具,历史感比较强烈。2010年,武进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2012年2月,常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其为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马培之故居
  马培之故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孟城村委河庄南路38、40、42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名人故、旧居,建造于清代。马培之故居存房屋3进,建筑保在一般,现由其后人使用,隶属孟河镇镇政府。马文植(1820-1903年),字培之,武进人,清孟城四大名医之一。幼聪慧,承家学,年13即为同里名医费伯雄赏识,精于医,尤擅外科,同治、光绪时最负盛名。经江苏巡抚吴元炳推荐,于光绪6年(1880年)应召入京为西太后治病,西太后嘉其“脉理精细”,赏赐甚多。马培之故居为典型的清式建筑,是常州优秀的乡土建筑,又是原汁原味的孟河医派故居,有着文化和文物的双重价值。共3进建筑,每进均为5开间,总进深32.7米,硬山造,坐北朝南,第1进面宽14.7米,进深8.55米,高4.878米;第2进高5.425米,进深9……[详细]
孟城城墙遗址
  孟城城墙遗址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孟城村委大南门内费伯雄故居南,为古遗址的城址,建造于明代,城墙上长满草和庄稼,保存状况较差,隶属新北区政府。古城墙东西向,残长16米,宽8.2米,高约3米,为夯土墙。孟城城墙高二丈,周长六百七十余丈。城略成椭圆形,南北长,东西窄。城墙外表用砖石叠砌。全城共设五个城门:东门名通江门(意达长江)、西门名达润门(意达镇江)、北门称翊京门(因城墙系孙翊监造,而孙是京官,故名之),大南门称定常门(意定安常州)、小南门称通信门(因门外有驿道之故)。南北城墙跨越内城河处各设水关一个,南水关名金锁,北水关名玉盘。水关设有关桥,关桥附近均有元木栅为水上城门,定时启闭。城墙周围都有护城河,河上架筑有石质门丹凤桥、迎鸿桥及便于收放的水吊桥。城建成后旋即设官建署,专司防守管理,至此……[详细]
  奉宪勒石永遵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委万绥东岳庙内。孟河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长江下游的南岸,距长江仅3里,是军事要塞,又是常州西北地区的重镇,孟河北临镇江市扬中县,江对面是泰州市,西临丹阳市,东为春江镇魏村,南为西夏墅,所在地区常州处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空气湿润,气候阴冷。孟城是明朝中期因倭寇侵扰于1554年御史孙翎奉嘉靖皇帝圣旨而建造的城池,穿城3里,曾有5个城门。孟河镇历史文化悠久,是齐梁文化的发源地,古迹遗址丰富,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的故里,这里曾出了15位皇帝。孟河医派是清末闻名全国的中医流派。东岳庙就是梁武帝的家庙。奉宪勒石永遵碑碑长1.25米,宽0.65,厚0.16米,清嘉庆24年,青石质,碑已残……[详细]
20、普福桥
  普福桥位于新北区新桥镇,又名马鞍桥,桥长9.3米,宽3.3米,桥高4.3米,桥石龙门石已被偷,石阶仍存,中有甬道,单孔石拱桥,青石质。此桥与修善寺颇有渊源。修善寺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马鞍桥村,始建于隋炀帝时期(569年-618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是常州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修善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北宋景佑年间(1034年-1038年),由丁宝臣、丁宗臣兄弟进行大规模重建,明洪武元年,再次按皇宫样式翻新重建,规模达到最大,共计5048间房屋。寺院太平天国运动中几乎化为灰烬,后又由民间筹资重建。传说,在元末明初,小新桥有个很大的村落叫长巷村,村上有户姓丁的人家,兄弟二人先后都高中状元,做了大官。丁氏兄弟的母亲想进京看皇宫,丁氏兄弟于是就在乡里建造一座宫殿,式样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