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冈市旅游

黄冈市旅游景点介绍

双节流芳牌坊
  双节流芳牌坊位于蕲春县张榜镇孙冲村。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坐西朝东,为四柱三间三楼红砂石牌坊,通高5.15米,宽6.25米。中额枋书“双节流坊”,上额坊书“旌表故儒生张盛寿之妻蔡氏故儒生张盛熹之妻田氏”,落款“乾隆七年立”,均为楷书。下枋及两侧柱、枋高浮雕“二龙戏珠”、“渔樵耕读”等图案。该牌坊保存较为完整,浮雕图案栩栩如生,极具历史艺术价值,为研究蕲春地方文化和清代牌坊营建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详细]
282、三星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桥
  三星桥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盐田河镇三星桥村(原为杨家冲村)林家咀西50米,三星桥俗称“三星风雨桥”。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后代多有修缮。该桥东西向跨山前冲谷溪流,为三孔石梁桥与单孔木梁桥屋相连组成,三孔石梁桥位于桥屋东侧,桥总长13米,桥面宽1米,石砌梭形桥墩,通高3米,与桥屋相连。桥屋:梭形石砌桥墩,上承砖木架构桥屋,底平铺6根柏树圆木为梁,长约10米、宽约3米,桥面上横铺4根方形枕木支撑木柱梁架,抬梁架构。桥廊内设长凳,木栏杆,两侧设以木栅栏式透风墙,在东西桥墩上青砖砌建单檐硬山墙,盖小青瓦顶,总建筑面积约78平方米。在麻东山区,历史上风雨桥较多,然而绝大多数已遭破坏,三星风雨桥属其中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者。该桥自清晚期建成,近百年来一般的小维修未曾间断,但主体梁架和建筑风格一直保持着原貌,……[详细]
周道一塔
  周道一塔位于麻城市龟山乡大坳村。明代石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坐北面南,仿木斗栱榫铆结构,共六层,用条石砌成,高三丈,直径一丈,成六角圆锥形。一层以上每层内收,一至五层每层檐下为斗栱和浮雕花纹,檐作瓦楞状,塔门上方有阴刻篆书“大同”二字,塔刹为石质莲花座宝瓶顶。塔右前竖立石碑一块宽3尺许,高8尺多,碑文为阴刻楷书,从右至左直书“赐进士给事中梅之焕题书、明禅师道一之塔、万历壬子十月初十日阎之琦摹勒立石”三列碑文。此塔为研究当地佛教文化传播及佛塔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
黄州文庙
  黄州文庙位于黄冈市黄州区胜利街61号。清代建筑。黄州文庙为黄冈县学宫的组成部分,原规模较大,始建于明代,现仅存的大成殿为清代重建。大成殿俗称考棚,座北朝南,面阔五间20米,进深三间17米,高近15米,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砖、石、木混合结构,木质抬梁、穿斗混合构架,鼓墩性石质柱础,下层砖墙封檐,上层设槅扇。黄州文庙是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对研究当时建筑工艺水平以及科举考试制度等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详细]
285、汉川门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川门
  汉川门位于黄冈市黄州区汉川门社区,明代建筑。是黄州城的西北城门,占地面积150.4平方米,建于明代早期,后多次维修。青砖砌筑墙体,中间夯筑填土,整体呈长方形,拱形门洞,门洞宽2.8米,高3.27~5.04米,进深12米,门洞内地面呈斜坡状。附近的古城墙残长320米,为砖砌城墙,明代洪武元年(1368)修筑。汉川门及古城墙是黄州城仅存的实物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田梦罴夫妇墓
  田梦罴夫妇墓位于蕲春县檀林镇青草坪村,南宋墓葬。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封土堆长5米,宽4米,高1.4米。墓前有碑楼,清代重立,三架门式,通宽3.88米、高1.43米。碑心汉白玉质,中碑竖行阴刻楷书“宋故丞相田公讳梦罴大人妣黄梅王氏夫人墓”,右碑简介田梦罴生平,左碑简介黄梅王氏三位夫人墓碑废立历史。碑框青麻石质,碑额侧柱上浮雕寿字、花卉、万字等纹饰。左右各立一块斜向前挡土石板。碑楼前2米处并立一对旗杆石。碑文介绍田梦罴曾为南宋丞相,经考证其原名为陈宜中。该墓改写了《宋史》关于陈宜中归宿的记载,也是我省少见的宋代高等级墓葬,具有较高价值。……[详细]
明荆王墓
  明荆王墓位于蕲春县蕲州、横车、株林、刘河、官窑等镇。明代墓群。由荆宪王陵、荆靖王陵、三角山荆王陵、荆和王陵、荆恭王陵、荆敬王陵、荆康王陵、荆定王陵、樊山王朱翊金氐墓、永新王朱翊键墓、都梁王朱见溥墓、荆宪王妃桂氏墓、荆宪王妃周氏墓、荆康王妃冯氏墓、荆康王妃吴氏墓、德安王朱翊鐯墓、都昌王朱见潭墓、都昌王朱祁鑑墓、樊山王朱祐构墓、荆靖王妃王氏墓、荆靖王妃魏氏墓、东都昌王朱东轩墓、桐城王朱祐椫墓、荆端王妃刘氏墓、富顺王朱常湢墓、荆和王妃何氏墓、富顺王朱厚焜妃王氏墓、永新王朱厚熿墓、都昌王朱载塎墓、樊山王朱载埁墓等30座墓葬组成。其中荆王陵8座,荆王妃墓8座,郡王和郡王妃墓14座。墓葬大多有封土堆,部分墓葬曾出土金凤冠等珍贵文物。明荆王墓数量多,保存较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详细]
李家咀墓地
  李家咀墓地位于黄冈市黄州区东湖街余家湾社区,东周时期墓地。平面形状略呈三角形,面积3万余平方米。1993年至1995发掘墓葬6座,皆为土坑竖穴墓,墓口长3.7~5.8米、宽2.7~3.5米,其中三座带斜坡墓道。葬具均为单椁单棺。出土铜器有剑、箭镞等,陶器有鼎、敦、壶、豆、盘等,漆木器有镇墓兽等。该墓地面积较大,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详细]
  寨上遗址位于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豹子垴村,商周时期遗址。呈南北走向,长约250米,宽约70~130米,面积3万余平方米,文化层厚1.5~3米。采集商代陶片以夹砂黑褐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器形有鬲、罐、瓮等;西周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褐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器形有鬲、甗、罐、豆、钵等。该遗址是鄂东地区发现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商周遗址,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喻家楼遗址
  喻家楼遗址位于麻城市阎家河镇喻家楼村和罗家铺村,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遗址。南北长7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约35万平方米。城垣呈南北走向,夯筑而成,宽30~50米,残存高1.5~2.3米。城垣外坡护城壕遗迹明显,形态较完整,距城垣约10米,壕沟宽12~30米、深约1~1.5米,壕沟闭合环绕城址一周。2008年考古发掘表明该城垣属西周时期,叠压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之上。新石器时代的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纹饰有弦纹,器形有鼎、罐等。该遗址中有面积较大的西周时期城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罗州城址
  罗州城址位于蕲春县漕河镇罗州城村,汉至宋代城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有内外两城。外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现存东垣长1420米,南垣长760米,西垣长390米,北垣长420米,城垣宽5~38米,残高1~4.5米。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西北,呈不规则方形,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93年、2001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出土汉到宋代的青瓷器、釉陶器、陶器等,并暴露出汉代陶井、宋代砖井。据《嘉靖蕲州志》载,罗州城为南朝齐时所筑,历经隋、唐、宋,至南宋景定四年(1263)为元兵所毁。该城址考古资料与史料相吻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焦墩遗址
  焦墩遗址位于黄梅县濯港镇张城村,新石器、商周时期遗址。南北长800米,东西宽700米,面积5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8米。1993年考古发掘发现卵石摆塑的龙、鱼、龟、蛇等遗迹及大量灰坑。卵石摆塑龙全长4.46米,颈至头顶高2.26米,头朝正西,尾朝正东,头上一角,腹下两足,身呈波浪状,尾上卷,背上有一不规则状鳍。在龙背的上方,有三堆用卵石摆成的图案,与龙角形成一直线,东南向排列。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以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褐陶,纹饰有篮纹、附加堆纹、按窝纹,器形有罐、盘、杯、釜、鼎、罐、杯等;商周时期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器形有鼎、镂孔豆、擂钵、方尊、碗等。该遗址是一处面积较大的史前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高山铺战役总指挥部旧址
  高山铺战役总指挥部旧址位于蕲春县刘河镇。1947年10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等发起高山铺战役,总指挥部设于此。该旧址还是1930年蕲春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旧址原为云林宫,始建于1777年,现一进二重,面阔三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该旧址对中国军事史和解放战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李四光故居
  李四光故居位于团风县回龙镇香炉山村。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著名地质学家,提出地质力学和第四纪冰川理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故居始建于清末,后改建。现故居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2间,土木结构,悬山青瓦顶。该故居是李四光童年生活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林育英(张浩)故居
  张浩故居位于团风县回龙镇林家大湾。张浩(1897—1942),原名林育英,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海员总工会书记、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中共中央职-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故居始建于民国初年,抗日时期重建,一进两重,占地面积377平方米,砖木结构。张浩故居是其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详细]
林育南故居
  林育南故居位于团风县回龙镇林家大湾。林育南(1898—1931),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年入党,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等职。故居始建于民国初年,抗日时期重建,一进两重,面积63平方米,砖木结构。林育南故居是其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详细]
郁氏宗祠(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位于英山县詹家河乡陶家河村。1934年,红二十五军军部设在此。旧址原为郁氏祠,建于清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214.7平方米,悬山顶,砖木结构。该旧址对研究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师发展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宛希俨、宛希先故居
  宛希俨、宛希先故居位于黄梅县下新镇宛大村。宛希俨(1903-1928),湖北黄梅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运动时为南京-和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湖北地委委员,《楚光日报》主编、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执委兼宣传部长、《民国日报》总编、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故居建于清末,面阔2间,进深一间,面积74平方米,砖木结构。宛希先(1906~1930),湖北黄梅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曾任红四军十师-表、中共茶陵县委书记、湘赣边特委常委等职。故居建于清末,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面积约220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故居是宛希俨、宛希先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详细]
盛真人墓
  盛真人墓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百丈冲村。盛真人(1985-1932),法名圆成,卒于1932年。墓石砌,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封土高1.3米。墓地中央为三间四柱牌楼式墓碑,柱间镶碑3通,记墓主生平。墓前另立石碑5通,碑文分记民国时期浠水、蕲春、英山三县道教活动情况。该墓葬对研究道教历史及风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五批)……[详细]
西汪家湾革命旧址
  西汪家湾革命旧址位于红安县华河镇新庙村西汪家冲。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曾居住于此,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设于此。现旧址群内有:刘伯承住处旧址,坐东朝西,面宽12.5米,进深13.7米,总面积171.25平方米,砖木结构;邓小平、李先念住处旧址,坐北朝南,面宽29.7米,进深15米,总面积450米,砖木结构;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坐东朝西,面宽12.5米,进深13.7米,总面积137.8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该旧址群对研究中国军事史和解放战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