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冈市旅游

黄冈市旅游景点介绍

郑位三故居
  郑位三故居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檀树岗乡马鞍山村。郑位三(1902-197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中共鄂豫皖省委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中原军区政治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等职。故居一进五开间,面阔14.8米,宽8.2米,建筑面积121.36米。硬山布瓦顶,土木结构。郑位三故居是其早年-、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详细]
黄安三区农民协会旧址
  黄安三区农民协会旧址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联山村张石河湾。1926年秋,黄安三区农民协会设于此;1927年10月,张石河农民赤卫队在此成立;1929年,列宁小学设于此。旧址原为张氏宗祠,建于清末,坐东朝西,深三进,面阔五间,建筑面积435.12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旧址对研究土地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组织形式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黄安县农民协会旧址
  黄安县农民协会旧址位于红安县胜利西街西端。1926年10月底,黄安县农民协会成立于此,下辖八个区农协及一个办事处,有会员5.6万人,委员长徐希烈。旧址原为孔庙,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砖木结构,总面积225平方米。该旧址对研究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运动的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红四军成立旧址
  红四军成立旧址位于麻城市福田河镇老街。1931年,红四军在此成立,旷继勋任军长,徐向前任参谋长,全军约1.25万人。旧址两进两重,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旧址对研究红四军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第五批)……[详细]
麻城城区六乡农民协会旧址
  麻城城区六乡农民协会旧址位于麻城市城区南正街。1926年,麻城县城区六乡农民协会设于此。旧址原为甘露庵,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一进两重,面阔15.8米,进深22.2米,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该旧址对研究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中共麻城县委旧址
  中共麻城县委旧址位于麻城市陵园路麻城圣庙。1927年,中共麻城县委设于此。“八·七”会议后,以麻城、黄安两县县委为基础,组建成黄麻特委。1927年11月,黄麻特委成功地领导了黄麻起义,创建了鄂豫边第一个革命政权。旧址原为麻城圣庙,始建于宋,现存正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歇山青瓦顶,砖木结构。该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遗存。(第五批)……[详细]
  黄州福音堂八角楼位于黄冈市区法院街。1901年,由瑞典传教士所建。坐北朝南,平面略成正方形,砖木石结构,红板瓦顶,面阔15米,进深14米,共三层,底层为地下室。建筑南面设石阶,楼内设木楼梯。该楼作为基督教在黄州的重要遗存,是黄州外来宗教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第五批)……[详细]
乌云摩崖石刻
  乌云摩崖石刻位于英山县红山镇张畈村。刻于明代。地处乌云山东麓崖壁。幅高1米,宽0.8米。阴刻行书,题“乌云山寺记”,正文11行148字,记乌云山寺沿革及周边环境。该石刻对于研究当地佛教的传播情况具有重要作用。(第五批)……[详细]
似马山摩崖石刻
  似马山摩崖石刻位于红安县,刻于明代,为当地人耿定向,周思久等人的墨迹。耿定向,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晚年归乡;周思久亦为嘉靖朝进士,官至琼州太守。石刻共4题,计有“驾风鞭霆”“枕石栖云”“吼狮”“天马行空”。该石刻字体结构严谨,线条流畅,笔迹遒劲有力,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第五批)……[详细]
漆氏宗祠
  漆氏宗祠位于团风县贾庙乡汤漆村漆家大湾。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同治五年(1866)重修。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宗祠、续谱堂、饭堂、水池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仅存宗祠及饭堂。宗祠面阔五间15米,进深29米,四合院式布局,硬山灰瓦顶。饭堂面阔四间14米,进深12米。该宗祠地域特征明显,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团风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团风县回龙山镇回龙大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万历、清康熙年重修、扩建而成。现存主体建筑和戏楼。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由山门、钟鼓楼、地藏殿及观音殿等建筑组成。戏楼又名万年台。坐南面北,面阔三间12米,进深二间9米。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台、后台。前台重檐歇山灰瓦顶;后台单檐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该庙是鄂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第五批)……[详细]
中湾民居
  中湾民居位于团风县贾庙乡百丈岩村中湾。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为清代格局。以“林氏老宅”为主体,共有建筑三排。村内饮水井、浣洗池、排水沟、防护墙、预警堡等生活、防卫设施完备,村后有阶地式花园。村北有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86)的“春秋万古”牌坊。整个村落规划合理、布局严谨,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村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真实写照。(第五批)……[详细]
安家大屋
  安家大屋位于英山县陶家河乡严坳村。清代建筑群,由安家新屋、安家老屋、武陵第三栋建筑组成。安家新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099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四进院落,中轴对称布局,共有房屋99间半。安家老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三进院落,有大小天井6个。武陵第: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该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314、灵芝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芝桥
  灵芝桥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灵芝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东西向跨瓦寺前河上,七孔石梁桥,长17.5米,宽1.5米,由35根长2.5、宽0.3米的条石铺成,桥墩用方形及三角形石块砌筑而成。为确保石桥安全,桥下河床由条石铺成。该桥是湖北省现存最完好的石梁桥之一,对研究湖北省桥梁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批)……[详细]
卫氏宗祠
  卫氏宗祠位于英山县金家铺镇象鼻咀村。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由戏台、天井、大厅组成。砖木结构,硬山顶,穿斗式粱架,两山设如意式封火山墙。该祠建筑布局、装饰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英山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英山县石头咀镇咀岩河村。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坐东朝西,一进两重,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该祠建筑布局、装饰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英山李公桥
  李公桥位于英山县东麓溪冲。建于1917年。东西向横跨于一条无名小河上,单孔梁桥,全长16米,宽4米。以4根直径0.7米的大树作为桥梁,木板桥面。上建单檐硬山顶凉亭。该桥为湖北省现存较好的木梁桥,是研究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工艺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牌楼垸民居
  牌楼垸民居位于黄梅县杉木乡安乐村。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清乾隆三十年(1765)扩建而成。坐西朝东,共有建筑四栋,呈弧形排列分布,占地面积约1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存房屋93间。砖木结构,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因地域的关系,受“徽派”建筑影响较多,是研究地域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319、清咏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咏亭
  清咏亭位于黄梅县大河镇团山村。建于明嘉靖年间。仿木构六角攒尖顶石亭,通高3.9米,平面呈不规则六边形,边长1.4~1.8米。亭正面额题篆书“清咏亭”三字。该亭是湖北省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明代石亭,对于研究明代建筑史和地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五批)……[详细]
仙人台庙
  仙人台庙位于蕲春县大同镇仙人台。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坐北朝南,面阔三间7米,进深三间7.4米,单檐硬山顶,仿木石构,薄石片盖瓦。正面设四柱三间牌坊,明间设门,门额阴刻楷书“恩佑四民”。庙内设神龛,供奉真武祖师石像。该庙建筑风格独特,石雕精细,为研究鄂东南宗教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第五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