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广陵区旅游

广陵区旅游景点介绍

广陵四望亭
  四望亭在县学街东首,汶河路西侧。其始筑年代,一说南宋嘉定年间,,一说明嘉靖时。《万历江都县志》引宋《宝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乾隆江都县志》载,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顶。底层四面皆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故有“过街亭”之称。二、三层八而围以古朴的窗栏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区附近景色可一览无余。每层亭檐有八个飞角,三层共24个,每个飞角都有风铃,风吹铃响,声调悠扬。清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占扬州,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率军北伐,曾立昌留守扬州,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详细]
胡笔江故居
  胡笔江故居坐落在扬州广陵区沙头镇北洲中学内,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共分七进两偏房一小楼,计有房屋百余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故居分南、北两处宅第,主建筑南宅第,次建筑北宅第,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扬州沿江圩田地区代表性建筑。胡笔江故居为省级文保单位、江苏省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笔江,名荺,字笔江,1881年4月出生于江都县胡家墩(今扬州广陵区沙头镇)。胡笔江少年时期好学上进,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1889年到姜堰镇裕隆元钱庄当练习生。1900年到扬州仙女庙义善源银号当店员,通过几年磨炼,积累了金融业的工作经验。后结识了李鸿章之子及不少有名人物。不久经人介绍,进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任调查专员。后经提拔,从总行稽核、北京分行副理到1914年任北京分行……[详细]
绿杨旅社
  绿杨旅社位于新胜街23号(原名新盛街)。新胜街长仅200米,历史上极为繁华,南北两侧仅旅社、饭店就有10多家,但最有名的是这家坐南朝北的绿杨旅社了,被称为扬州的“国际饭店”。绿杨旅社之名得自于清代诗人王渔洋的“绿杨城郭是扬州”著名诗句。绿杨旅社建于清末民初。据调查,当初绿杨旅社规模较小,上下只有两层楼。192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肖楚女在南京东大附中任教,秋游扬州,就住在绿杨旅社。先后住了两晚。据记载,1925年5月,恽代英以共青团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秘书的身份来扬州至五师宣传、指导革命,当他演讲结束后,也住在绿杨旅社。直到第3天,恽代英方才离开绿杨旅社南渡镇江。五师和八中的部分学生还赴绿杨旅社走访恽代英,聆听他救国之道。1929年6月,经过翻建后三层楼的绿杨旅社重新开业,这是今天旅……[详细]
汪氏盐商住宅
  汪鲁门盐商住宅,原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是扬州现存规模较大的盐商住宅之一。住宅内大部分建筑为上楼下厅结构,楼上每个房间之间均相通,形成“串楼”,这样的格局在老宅院中较为少见。最为考究与精美的要数面南正厅,是扬州现存盐商住宅中体量最大、最为完整的楠木厅。从用材上说,厅内圆柱、构架、大梁、山界梁、金童柱、楞枋、步川、椽子、雕饰构件无一不是楠木。从木工工艺上来说,柁梁为月梁式,直径达0.6米,山界梁与柁梁之间金童柱是方木形,其下端垫为斗口式(栌斗)。其上脊梁端不用金童柱,而用大斗口承托。木椽为方形,不是常见的半圆椽式。厅前船篷轩跨度达2米余。木作缀以雕饰,工艺洗练、圆熟、直率,无不彰显楠木本质之美。其余各厅均工艺考究,设计精巧。……[详细]
扬州天主教耶稣圣心堂
  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北河下25号。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上海法籍神父来扬聘请扬州工匠建造,教堂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08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2平方米。大门为中式水磨砖砌门楼,上嵌石额,刻“天主堂”三字。教堂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两坡顶,屋尖竖铜十字架,正立面有三拱门,两侧有钟楼。堂内用簇柱,窗户镶嵌彩色玻璃,装修精致华美。教堂以南有北向神父楼一座,保存完好。为古运河旅游线上的重要文物古迹,现用作宗教活动场所。1995年4月,扬州天主教耶稣圣心堂被公布为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06、小盘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盘谷
  小盘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大树巷58号。原为清光绪两江、两广总督周馥之宅园,占地约5000平方米。园在宅东,由回廊花墙分隔为东西两部,南有假山一组,北有曲尺花厅三间,三面有廊,厅南院中有湖石山一组,间植林木花卉。厅后为一广池,有廊道与池西水阁相接;阁三面临水,与池东湖石盘谷山峰遥遥相对,池东岸山峦起伏,一峰突起,湖石嶙峋,形似群狮,有“九狮图山”之称。山下为洞谷,由洞口接石梁可达北岸,又有洞口通池东南游廊。山上有小亭,于此可俯览东西两部园景,池西北有南向楼屋三楹。园东部置蝴蝶厅三间,缀以花木山石。整个布局紧凑,小中见大,园西部住宅,东西两轴,前后各三进,总建筑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2010年修缮,园林部分对外开放。“盘谷”,为归隐者绝佳处。语出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太行之……[详细]
西方寺大殿
  西方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驼岭巷18号。唐永贞元年(80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后屡有修葺。咸丰三年(1853年)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间相继复建。现存大殿,歇山重檐,楠木结构,通面阔三间,梁枋有彩绘。柱下有木木质,基本完好。另有两厢廊房、方丈室等清代建筑。清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居此度过晚年。1992年起进行全面大修,重建了山门殿等建筑,辟为“扬州八怪纪念馆”,对外开放。2019年10月7日,西方寺大殿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扬州城遗址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扬州老城区及西北郊,为隋、唐、宋时期扬州城池遗址,面积约16平方公里。扬州历代城池相互叠压,隋、唐、宋城遗址保存相对较好。1987年以来,经过科学、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基本查清了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的规模、布局、建城年代及其沿革关系。隋代扬州城位于蜀冈之上平山乡,系利用汉广陵城基础修筑而成,由隋江都宫城、东城组成,另毗邻蜀冈可能存有罗城。江都宫城平面近方形,地表以下夯土墙体保存高度达4米,周长5.1公里,面积约1.8平方公里。南城墙西起观音山向东至董庄,西城墙由观音山向北至堡城村西河湾,北城墙由西河湾向东经李家庄再折向至杨家庄,东城墙界址未探明。东城平面呈不规整多边形,由宫城向东至铁佛寺东侧,周长约4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唐代扬州城由子城和罗城两部分组成。……[详细]
209、准提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准提寺
  准提寺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盐阜东路10号,准提寺原为明代的疏理道公廨,是管理盐务的衙门。明代末年改建为准提寺,供奉的准提观音为佛教诸佛之母,心性纯净,皎如明月。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有施舍田亩碑两块和禁除营卫、地租碑一块。清兵攻占扬州屠城十日时,准提寺部分建筑被焚。雍正年间,由于御史陈伯闻和他的老师孙仲彝的鼎力主持和募化,重建了山门和大殿,并邀用中禅师驻于寺中,使准提寺成为扬州的一大名刹。石塔寺僧又赠庙田385亩给准提庵。清嘉庆十一年(1806),著名学者阮元在二郎庙菜园得宋三公石,移置寺东廊,后嵌在西楼壁上。道光八年(1828)又对准提寺进行了整修。咸丰三年(1853)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年间复建。现存山门殿、天王殿、大殿、藏经楼,总建筑面积为1419平方米。准提寺寺门朝南……[详细]
二分明月楼
  导游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当地员姓豪门取唐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句所造。楼上悬清代钱咏所书“二分明月楼”匾额。园中有迎月楼、夕照楼、梅溪吟榭等建筑,匾额楹联皆为金农、郑板桥等名家手迹。至今园内有井一口,井栏上刻“道光七年杏月员置”,镌刻了园史的真实。主楼寓园中悬清代诗人钱泳书匾“二分明月楼”。折角向东有黄石山一座,在山上依山势筑东阁三间,西向主楼和东部夕照阁相连,这样明月西沉时可依阁送月;西南角又置迎月楼三间,与东阁正好错开,又能遥遥相望,这样月上东山时可在阁中迎月。全园布置紧扣一个“月”字,众多姿态各异的月亮桥、月亮门、月亮窗遍布其中,独显扬州得月之势。交通扬州市区广陵路263号。2路、11路公交可达。地址:扬州市广陵区广陵路236号(近广陵小学)类型:园林/花园历史建筑游……[详细]
211、茱萸湾风景区 AAAA
茱萸湾风景区
  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城区东北郊湾头镇。古称茱萸村、茱萸湾。茱萸湾是进入扬州市区的门户,唐代还是对外交往的港口。隋炀帝三下扬州,清康熙、乾隆六次南巡都经过这里。唐代诗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和刘长卿“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等佳句,使其声名远播。茱萸湾风景区距市区5公里,面积约50公顷,是国家4a级旅游区。茱萸湾风景名胜区建有华东地区一流的动物散养观赏区,游客可近距离与狮子、老虎、棕熊等动物接触。还建有8千米的环岛运河风光带,有季节特征明显的植物林带(雪松、柿树、翠竹)及各类花卉观赏园。茱萸湾风景区以茱萸为名。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驱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茱萸湾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观赏性茱萸地。景区内有扬州“双市……[详细]
  建于唐代的五级六面石塔,原在古木兰院,现立于新辟的石塔路街心绿地内,是扬州时候总新的标志。塔身石龛有浮雕佛像26尊,具有唐代风格。塔侧的一棵银杏为扬州的著名古树,有千年历史了。传说:此处流传着王播与木兰院饭后钟的故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宋苏轼《石塔寺》:“乃知饭后钟,阎黎盖具眼。”交通公交66路、12路、16路江苏扬州……[详细]
普哈丁墓园
  普哈丁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伊斯兰教先贤古墓。俗称“回回堂”,亦名“巴巴窑”。在今扬州市解放桥南堍、运河东岸回回堂内。据传,普哈丁系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女婿阿里支系第16世裔孙。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年—1274年)来扬州传教,德祜元年(公元1275年)7月20日病逝于由天津南下的舟中。遵其嘱葬于扬州城东古运河畔高岗。墓园原是专为安葬普哈丁的,后又陆续安葬了一些阿拉伯人。墓园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初建于公元十三世纪的我国南宋时期,明永乐皇帝视墓园为国宝,下诏予以保护。清政府也对墓亭进行了多次修建,亭壁上还嵌有光绪三十四年重修墓园时建立的“先贤历史记略碑”,碑文用汉字刻定,简要记叙了普哈丁在我国传教的情况。整个墓园建筑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墓域,内有普哈丁墓及其他阿拉伯人的墓碑……[详细]
扬州古运河
  介 绍 扬州古运河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中的一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乃是它的滥觞,所以扬州古运河是南北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 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扬州古运河是扬州城的“母亲河”,扬州是唯一与中国古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运河城”。 扬州古运河水质清澈,穿城而过,沿岸古迹林立,从长江入口处开始,沿岸有瓜洲古渡、全国名刹高旻寺、盛唐海上丝绸之路的渡口扬子津、鉴真东渡码头宝塔湾、伊斯兰宗教名胜普哈丁墓、以及新老运河的分水岭茱萸湾等。水线再向北延伸可顺游古驿站高邮、莲藕之乡宝应等。 古运河水上游览 购票及上船地点:便益门广场附近和康山文化园附近。 票价:单程40元,双程50元。 路线:便宜门广场——便益门桥——东关古渡——东门遗址——解放桥——普哈丁……[详细]
215、仙鹤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鹤寺
  仙鹤寺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南门街111号,始建于南宋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相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创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哈三重建,嘉靖二年(1523)商人马重道与寺住持哈铭重修,清代又重修大殿等建筑。普哈丁,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南宋末年来扬传播伊斯兰教,并在城内营建礼拜寺(今仙鹤寺),德祐元年(1275)卒后葬于扬州。普哈丁是继二贤之后于宋代来扬州传教的阿拉伯人士,由于他乐善好施、扶弱济贫,赢得了扬州穆斯林的拥戴,受到了当时地方官的礼遇和保护。仙鹤寺整体建筑布局形体似仙鹤,寺门为鹤头,南北两井为鹤眼,寺门至大殿的甬道为鹤颈,大殿为鹤身,南北两厅为鹤翅,院中两棵柏树为鹤腿,大殿后临河的一片竹林为鹤尾。寺占地面积1740平方米,建筑面……[详细]
扬州文昌阁
  导游文昌阁不仅是著名古建筑,也是扬州城市的重要地标。阁高24.25米,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阁的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第二三两层四周虚窗,登楼四眺,远近街景,尽收眼底。每于节庆之夜,阁上彩灯辉耀街衢,为扬州闹市的一处佳景。位于文昌路和汶河路交叉处,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故名“文昌阁”。这里一带是扬州最热闹的地方,晚上也灯火辉煌。汶河路和文昌路交汇于文昌阁,文昌阁往北一站路是四望亭,四望亭西的四望亭路是扬州出名的美食街。交通公交4、5、6、16、17、18、27、29、30、32、33、55(晚)、66(晚)、303、315路可抵达,另外镇扬城际公交为扬州平山堂发往镇江焦山公园,其中也停靠文昌阁。地址:扬州市广陵区汶河南路71号类型:古迹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0.5小……[详细]
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
  导游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位于扬州城市东北郊,这里江、河、湖相连,水天相望,岛上草深林密,水边芦花飞扬,湖上舟楫婉延,渔歌唱晚,是江淮平原上自然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一块平原--湖泊类型的湿地景观。这里设有众多游乐项目。游客可在跑马场、水上摩托艇、快艇、双人动力伞等项目上尽情欢乐;瓷艺坊、农艺坊、钓鱼台可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旅游区内生长多种野生动物和珍贵的树种,成千上万只白鹭等稀有野生候鸟栖息于这原始生态区中,是被专家认证为苏中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区。岛内景点有:利用湖面放养野鸭、天鹅等多种水禽的“水禽园”;野生植物浓密、曲径幽深、香林花雨的“林中栈道”;古老格调、游玩行走的“跨河索桥”;登高观鸟、极目天舒的“观鸟平台”;闲情雅致、修身养性的“垂钓中心”;此外,还有“金湾大坝”、“放鸽广场”、“缤……[详细]
218、何园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清同治年间,道台何藏舠在双槐园的旧址上改建成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住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全园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以此建筑为主景,南向的明间廊柱上,悬有木刻联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参差婉蜒,妙趣横生;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详细]
219、个园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个园
  个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郊的东关街。个园的前身是清初的寿芝园。相传寿芝园中的叠石是石涛和尚的杰作。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在园中种植千竹,并取“竹”之半,又取苏轼“可使食无肉,不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之意,称“个园”。个园内的景物布局紧凑,以叠石立意、气势雄伟而著称,尤以“四季假山”闻名于世。春山为个园月门,门上有石刻“个”字,形如三片竹叶。步入园门,修竹迎面,石笋参差,构成一幅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的春景画面,以假衬真,犹如“雨后春笋”。进月门,向北为桂花厅,厅前广植丛桂,后有清池一潭。池上有石桥可直达园北的七楹长楼,楼下有高大的梧桐树,并有几丛芭蕉点缀其间。夏山为绕桂花厅,是一座用太湖石叠成的玲挑剔透的“夏山”,湖石假山临池而立,有洞溪、曲岸、幽洞、钟乳……[详细]
扬州宋大城遗址
  扬州宋大城遗址 位于四望亭路的宋大城遗址博物馆为考古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展示了扬州宋代城池史,为“八五”期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  遗址-宋代扬州城池概貌:五代后周周世宗在唐代旧城的东南隅改筑了一小城,世称周小城,西城门在五代周小城基础上修筑,并一直沿用到清代。附近为五代城墙马面(城墙女墙上的战棚),北宋、南宋的瓮城门道,进出城门的砖铺路可以看出宋代时我国已开始使用砖砌券顶式圆形城门洞,替代了在此以前的木构过梁式方形城门洞,这是因为宋代火药的发明,对作为战争防御功能的城门也是提出了更为坚固的要求。  现今修缮的五代马面高5.5米,虽为局部,但使人想起宋代沈括《攀溪笔谈》中对赫连城马面的记述“极长且密”,“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为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  史载扬州宋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