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广陵区旅游

广陵区旅游景点介绍

扬州盐商住宅
  扬州盐商住宅(含周宅、廖宅、贾宅)廖宅位于市区南河下118号。清末盐商廖可亭宅,占地约2000平方米,住宅分东西两轴,东轴有二门厅、大厅、住宅楼计五进。大厅楠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有卷棚,东西有廊与门厅相接,西轴有船厅、花厅、住宅楼等计四进,除大门厅及北部花园已毁外,整个住宅基本完整。为大型盐商住宅,可结合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修。周宅位于市区青莲巷19号。系扬州盐商周扶九宅第,坐北朝南,大门砖雕门楼。住宅分中式、西式两部分。中式住宅,偏西为平房及宅园;东为对合楼二进,两侧有楼廊相连,呈四合院串楼,楼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两楼进深皆为7米。火巷以东另有西式楼两幢。偏西建筑及宅园已于1979年改建。可结合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进行整修,与小盘谷等文物景点连结成片。2006年6月5日,扬州盐……[详细]
岭南会馆
  岭南会馆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新仓巷4-3号。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卢、梁、邓、蔡姓盐商集资修建,光绪九年(1883年)增建。坐北朝南,建筑东西两条轴线,东轴线上前有照壁,大门为砖雕牌坊门楼,入内有照厅、大厅、住宅楼。大厅为硬山顶,楠木梁柱,屋顶置双层椽旺,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有卷棚。厅前天井内东西墙壁嵌有《建立会馆碑记》等石碑四通。大厅1999年倒塌,2003年修复。东轴线建筑不存,中轴线为学校使用,西轴线建筑用作居民住宅。2010年市文物局对中轴线门楼、门厅、大厅、二厅建筑进行了维修。……[详细]
183、匏庐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匏庐
  匏庐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甘泉路221号,民国初年镇扬汽车公司董事长卢殿虎所建,扬州造园名家余继之设计,为民国初年扬州“四庐”之一。卢殿虎(1876--1936),字绍刘,扬州宝应县人,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江南高等学府,奖拔贡生。历任江苏巡按署教育科长、海州中学校长。辛亥革命后,历任安徽、甘肃省教育厅长。后寓居扬州。1918年他倡建扬州至清江公路,经官方同意,先建瓜扬段,并着手成立瓜清长途汽车公司、江北路政局。1924年扬州至六圩公路通车,1925年扬清公路(土路)全线通车。又在六圩、镇江兴建码头、栈桥,设置趸船,以便旅客。曹植于《-赋》云:“叹匏瓜之无匹,咏牵牛之独勤。”主人以“匏”名“庐”,有自谓自勉之义外,还有一层,是园北长、南宽,形状如瓢,而取名匏庐。卢殿虎去世后,韩国钧曾为其作《……[详细]
184、皮市街
皮市街
  皮市街曾是扬州“皮货一条街”。皮货自古至今都是时尚、高雅的象征。历史上富庶之地的扬州,当然少不了皮货生意,并最终形成了“皮货一条街”。这街道,便是皮市街。作为彰显古城历史老街特色的标志之一,皮市街选用的道路石材为花岗岩麻石。 皮市街的皮货经营者,多是外地人。他们把家乡的特色小吃也带入扬州,如羊肉店、蒸笼店、芝麻烧饼店、风箱店等。这些小店所在的小巷,久而久之就有了名儿,被称为羊肉巷、蒸笼巷、大芝麻巷、小芝麻巷、风箱巷等。现在,这些小巷依然依附皮市街而存在,虽然比较安静,但曾经的热闹,它们都是最忠实的见证者。地址:扬州市广陵区皮市街类型:特色街区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185、彩衣街
彩衣街
  从国庆路和东关街交会处往西走,便是扬州的彩衣街,这条老街的得名,源于过去街上林立的彩衣店铺。《扬州画舫录》曾经记载彩衣街,称它为“运司后一层,旧设有制衣局,其后绣货、戏服、估衣等铺麇集街内,故名。从国庆路走进彩衣街,在老街的北侧,一排明清风味的门面房,机面店、香酥斋、百味老鹅等小吃店面又极有传统老街的风味。而在老街的南侧显得很现代,茶楼,网吧、饭店等店面给这条老街增添了不少极为时尚的元素,在这些带有现代风格的建筑与装饰的环绕中,一个砖刻门楼就立刻让你感觉到了历史的氛围。在彩衣街30号的杨氏住宅,曾是晚清广东盐运使杨紫木的住宅,在彩衣街上,可能是保存最完好的老房子之一。杨家的老房子,被统称为“杨氏住宅”,早在1962年就被命名为市级保护单位。如今,最能显现杨紫木显赫身份的,要数彩衣街上的住宅大……[详细]
186、馥园
馥园
  •在百年老店谢馥春旧址里,欣赏由扬州美女带来的传统曲艺表演。景点介绍馥园位于谢馥春旧址上,谢馥春是百年香粉老店,于清朝同治十六年(公元1867年)迁至馥园的位置,现存花厅、老宅二进。在馥园中可以观看《千秋粉黛》表演,由扬州美女带来的传统曲艺好听又养眼。走过写有“谢馥春”三字的牌坊,到达售票处,如果不看演出,参观馥园是免费的,经过售票处后左转,进入写有“馥园”二字的圆形门洞,便到达园内。馥园不大,游人也不多,园林与青砖灰瓦的建筑融合,是扬州古建典型的样子。园内有三株古老牡丹,均是园主人于同治年间种植,在粉黛楼可以看到扬州十二粉黛的蜡像。馥园内的《千秋粉黛》表演包含扬州评剧、评话、评弹、扬州木偶戏等,舞台不大,不过舞台效果不错,表演者也很用心,茶水是免费赠送的,演出时间约1小时。面向……[详细]
扬州御码头
  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扬州盐商于天宁寺西园兴建行宫,三年而成。宫前建御码头,乾隆游瘦西湖于此登船。御码头为青石所砌,历经二百多年风雨,完好无损,坚固如初,现为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有趣的是,御码头的这块碑刻写的是“御马头”,因为皇帝的脚下是不能有任何障碍的,故此把“码”去掉石字旁。乾隆更为这里题诗“小艇沿流画浆轻,鹿园钟磬有余音。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地址:扬州市广陵区丰乐上街近天宁寺附近类型:码头古迹游玩时间: 建议3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详细]
扬州剪纸博物馆
  扬州剪纸博物馆分扬州剪纸艺术历史陈列馆、剪纸大师工作室、剪纸艺术传习所和剪纸展销中心四部分,收藏了来自全国各流派的剪纸代表作400余件,博物馆还专门设立了传习所和剪纸大师工作室,访客可以亲身体验传统剪纸技艺的魅力。 剪纸博物馆成为集中展示扬州剪纸悠久历史、生产过程和精湛技艺的场所,并可让游客直接参与剪纸操作,成为集工业生产、传统文化展示、科研、教学、参观、购物于一体的新景点。在博物馆中开设“张永寿剪纸艺术作品展”。张永寿是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其创作的《百花齐放》、《百菊图》、《百蝶恋花图》等被称为“剪纸艺术中的观止之作”。 扬州剪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剪纸起源于汉代,千百年来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殊异的艺术风格,适应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要求,美化着人民大众的生活。扬州剪纸作为一种优……[详细]
片石山房(双槐园)
  片石山房又名双槐园,园以湖石著称,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石涛,原名朱若极,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大画家,一生放鞭名山大川,“搜近奇峰打草稿”,晚年侨居扬州,留下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假山内藏有一所石屋,可作夏日消暑的好地方。园内假山结构别具一格,采用下屋上峰的处理手法。主峰堆叠在两间砖砌的“石屋”之上。有东西两条道通向石屋,西道跨越溪流,东道穿过山洞进入石屋。山体环抱水池,主峰峻峭苍劲,配峰在西南转折处,两峰之间连冈断堑,似续不续,有奔腾跳跃的动势,颇得“山欲动而势长”的画理,也符合画山“左急右缓,切莫两翼”的布局原则,显出章法非凡的气度。 开放时间 7:30~17:15 景点位置扬州城南花园巷(何园南侧)……[详细]
东圈门历史街区
  •在古街可以逛街、吃美食,还可以参观精巧的盐商住宅汪氏小苑。景点介绍东圈门是一条形成于明代的古街,位于扬州市中心,西到国庆路,东到观巷,长约700米。古街由石板铺就,街两侧保存有不少青砖黛瓦的盐商老宅,并且店铺林立,游客可以来此逛街、吃美食。东圈门的古建筑由西向东依次有东圈门门楼(靠近国庆路,不能登楼)、青溪旧居(东圈门14号,经学家刘文淇故居)、-旧居(东圈门16号)、汪氏小苑(东圈门18号)、丁姓盐商住宅(东圈门地官弟12号)、马氏住宅(东圈门地官弟10号)、琼花观(文昌中路360号)等。其中大多数建筑大门紧闭,只能外观。最值得入内参观的要属汪氏小苑,这座清末民初盐商的住宅建造得精巧别致,在园中可以同时看到徽派三雕、江南园林、西式家具,还能探寻盐商的秘密,找找藏宝洞、地下室等……[详细]
扬州八怪纪念馆
  •位于西方寺内,可以了解八怪生平,并欣赏大雄宝殿屋梁上的彩绘。景点介绍扬州八怪纪念馆位于瘦西湖东南边,与四望亭仅一路之隔,由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晚年寄居的西方寺改造而成。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扬州八怪的生平与作品,适合喜欢书画、对人文景点感兴趣的游客。扬州八怪泛指清代扬州具有创新精神的一批画家,以擅画竹的郑燮(郑板桥)、一生坎坷的金农、擅画鬼的罗聘等人为代表,八怪具体指哪八个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据各种著述记载,前前后后至少计有十五人之多,所以“八”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约数。扬州八怪纪念馆主体建筑南北走向,大门在南端,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位于草坪中央的大铁锅,有1500多年历史,其后便是明代西方寺的大雄宝殿,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大雄宝殿现为纪念馆主展厅,记得一定要抬头看,房梁上漂亮的彩……[详细]
东关古渡
  东关古渡为扬州古运河的一个景点。位于广陵区泰州路与东关街交汇处。唐代,扬州有“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东关古渡是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北宋天禧二年(1018)江淮发运使贾宗力整治运河,从扬子镇引长江水入运河开扬州新河;新河走向绕古城东南沿,南接古运渠,北通黄金坝,再折向东行,即今扬州古运河段。明嘉靖年间在扬州旧城东侧建新城,设城门七,东曰利津门,俗称东关。江北从水路到扬州多从东关进出,东关古渡成为盐运、漕运繁华的见证。民国年间从仙女庙、万福桥、沙头、洼字街一带到扬州,均从东关摆渡进城。1951年拆除城墙后,渡口仍在。江泽民2000年10月倍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到东关古渡,欣赏古运河风光。2004年12月“东关古渡古运河风光带”被评为新扬州十景之一。东关古渡牌坊下有一幅面朝运河的铜雕壁画“大运千……[详细]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纵贯南北,是一座沟通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文明的桥梁。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扬州古运河水质清澈,穿城而过,沿岸古迹林立,风土人情独特有趣。 交通 自驾:沪宁高速/ G312方向,进入G42,沿G42行驶,朝无锡/北京/江阴大桥/G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2,沿G2行驶,朝泰州/南京/北京/G2方向,继续沿G2行驶,朝扬州/南京/G4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40,沿G40行驶,过小朱庄后从扬州(东)出口离开,沿文昌东路行驶,稍向右转进入文昌中路,沿文昌中路行驶,在解放桥右转进入泰州路,沿泰州路行驶,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门票 门票:60 元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2—1.4米、老人70岁以上持身份证、残疾人持残疾证均享半价优惠开……[详细]
曹起溍故居暨生平事迹陈列馆
  曹起溍故居位于古城扬州东关街338号,是曹起溍烈士出生和成长的居住地。曹起溍字建虞,曾化名鲁士英、陈君豪,是扬州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1906年,曹起溍出生于扬州一个职员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扬州特支代理书记,扬州临时县委书记、县委书记,扬州特委东乡特派员、城区区委书记。1929年4月,任泰州临时县委书记。1929年8月,曹起溍在泰州被国民党-逮捕。1931年2月24日,曹起溍与其他16位革命志士被杀害于镇江北固山下,年仅25岁。2009年,曹起溍入选“五十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曹起溍为扬州地区革命斗争奠定了重要基础。他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创建了高汉庄、李家桥、孙家墩三个党支部,发展农村党员;两次赴泰州,成立了泰州溱潼区委,使泰……[详细]
朱秀清烈士墓园
  朱秀清烈士墓位于邗江区李典镇李典村。1966年,邗江县政府为纪念这位英雄在其家乡李典镇李典村为其修建墓园,1998年3月该墓园被命名为首批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贾氏盐商住宅
  时代:清地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大武城巷。该宅包括庭园、二分明月楼园林两部分,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庭园是清光绪年间盐商贾颂平所建;而二分明月楼园林,“年龄”更大一些,是道光年间员氏所建,光绪年间贾氏购得并入。据了解,贾氏最盛时,大、小武城巷一带,以及二分明月楼园林,都是他家的宅第和园林。2013年,贾氏盐商住宅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197、逸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逸圃
  时代:清地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356号,东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逸圃”系民国初年钱业经纪人李鹤生所筑,现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逸圃东邻个园,在东关街356号,系民国初年钱业经纪人李鹤生所筑。在扬州住宅园林中,园林多半建于住宅之后,唯此园筑住宅左偏。大门八角形,门额上嵌“逸圃”二字刻石。进入大门,即抵园门,将人一路引向住宅之后。迎面火巷北去,巷西为住宅五进,巷东原有湖石假山贴墙而筑,委婉屈曲,壁岩森严,与墙顶之瓦花墙形成虚实对比。山旁原筑牡丹台,花时若锦。假山北头的尽端,原倚墙作五边形半亭,亭下有花厅三间,装修极精,外廊天花,皆施浅雕。扬州名画师王板哉、吴砚耕曾设砚于此。由花厅西行北折,于火巷东侧,辟一花瓶形门,题额“问径”,内有庭园一隅,置花木山石,其北为小轩三间。轩背置小……[详细]
吴氏宅第
  吴氏宅第位于在扬州市区泰州路中段。吴氏宅第建于1904年,为吴道台(光绪已卯年中举,曾任广东、甘肃、新疆、浙江布政使、巡抚等职)用40万两纹银,邀其表兄周颖孝督建,从浙江请设计施工人员,仿造宁绍台道衙署,结合扬州建筑风格,建设而成。吴道台宅第原占地面积7930㎡,建筑面积5584㎡,现存面积2650㎡,坐北朝南。原有五条轴线,吴道台宅第除住宅部分外,在原北河下街东面,有一花园,名为“芜园”;北面有吴氏祠堂。1945年夏天发生火灾,烧毁将近3/5的面积。日军侵占扬州时又强行将花园与祠堂铲平,作为日军的练兵场。吴道台宅第现存建筑有大门厅、测海楼、小洋楼、观音堂、大仙堂、爱日轩、轿厅、仪门、照壁等组成。第二条轴线至第五条轴线均为住宅部分,吴道台宅第成四方形,四周均为青砖垒砌的高大风火墙。中轴线上有……[详细]
199、骑马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骑马楼
  骑马楼,是何园里的著名建筑。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骑马楼原是何园的客舍,分为西楼与东楼两部分。骑马楼无论是上下,东、西,前后,楼道相连,宛如迷宫。曾在何园骑马楼寓居过的名人有: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从1980年—1985年),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何园原址,为清乾隆年间扬州古园,名双槐园。……[详细]
荷花池公园
  位于荷花池路102号。原名南池、砚池,后因广植荷花而名“荷花池”。清代歙县名士汪玉枢在池边建南园。池中有湖心岛,建“砚池染翰”、“玉玲珑馆”、“临池”等厅馆。湖心岛由拱桥、曲桥与岸边相连,为当时扬州八大名园之一。园内设置九尊太湖峰石,大者过丈,小者及寻,玲珑剔透,相传系宋代花石纲遗物。该园旧有澄空宇、海桐书屋、雨花庵、深柳读书堂、谷雨轩、风漪阁诸胜。乾隆帝南巡游此,赐名“九峰园”。公园船厅前“南园遗石”就是昔日九尊峰石之一。作为荷花专类园,池中植荷一千平方米,1999年公园开始引种品种荷花,现有荷花品种400余种,睡莲近20种,已成为全市荷花培植中心,为第十八届全国荷花展览独家提供展览用花。在全国荷花展览碗莲栽培技术评比中,公园送展的碗莲连续4届获奖。园内东、西观荷景点,盛夏荷香四溢,令人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