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 > 京口区旅游

京口区旅游景点介绍

宋元粮仓遗址
  江苏镇江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之处,坐落着古代13座古代遗留下来的大型粮仓,是镇江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该项目也因此入围了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2010年7月,这片遗址已经被开发商毁掉建起了楼盘。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铁瓮城遗址
  铁瓮城又名子城、京城,始建于公元195年,形成于公元209年,是三国孙吴时期的建筑;晋、唐、宋、明、清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缮治,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至顺镇江志》载:“铁瓮城在正峰前周府治,又名子城。”《建康实录》在建安十三年(208)条下有:“权始自吴迁于京口而镇之”,“孙权自吴理丹徒号曰‘京城’,今州是也,十六年迁都建业,以此为京口镇。”铁瓮城由孙权所建,是镇江历史上的第一座城,是六朝时代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建造最早的一处政治中心城市。京口铁瓮城比孙权所筑南京石头城和湖北的鄂王城都早,号称“三国东吴第一城”。多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大批六朝时期的砖头和夯土层、地下通道及南城垣门墩等遗迹,2000年铁瓮城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3、银山公园 AA
银山公园
  银山公园座落在镇江新区大港中心区域,北眺气势如虹的长江,南邻新区行政中心,西近海德社区及中心商贸区,是大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具有现代风格的开敞式公园,公园以葱绿秀丽的自然山峦、植物为主体,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亭台楼阁,浮光耀金,奇石嶙峋,碧波闪银,嘉木幽竹,静影沉碧,鸟语花香,芬芳怡人。它既是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园林,又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铭记着镇江三千年历史的绵延。园内有中心广场景区、银湖水景区、银台观赏区和文化博览区,使整个公园颇得生态格局多元新颖,园林神韵赏心悦目,登高眺远,极目吴天,人与自然清馨和谐。公园主要景点有:昌平广场、园碑、映山湖、喷泉、临湖水榭、大港之恋——江南少女雕塑、和合亭、银台、凤凰阁、凤凰雕塑、放歌亭廓、江南小院、三让堂、健身广场、儿童乐园、风情……[详细]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2年及1994年先后更名为江苏工学院和江苏理工大学,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4个学院,88个本科专业;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3个一级学科,设有13个博士后科……[详细]
镇江甘露寺
  雄踞于北固山后峰,寺宇若青龙之蜿蜒,故而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甘露寺始建于东吴,后经历朝扩建,始成今日规模。《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甘露寺这里。故事说的是东汉建安十四年(209)火烧赤壁后,刘备不愿将荆州归还东吴。周瑜和孙权遂定下“美人计”,以孙权之妹孙尚香为诱饵将刘备骗来京口联姻,企图扣留刘备逼还荆州。殊料诸葛亮神机妙算,刘备不仅迎娶了如花似玉的孙尚香,且顺利地返回了荆州。这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古今游人来此,忆及这段趣事,不禁兴味盎然。地址: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风景区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511-88812169开放时间:7:30-17:3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北固山门票内……[详细]
镇江市烈士陵园
  镇江市烈士陵园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北固山前峰,建于1966年,现占地面积近百亩。鸦片战争时期,这里是当年镇江保卫战十三门古战场的遗址所在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江苏省省会和国民党军法会审处所在地。北固山下作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的刑场,洒满了数百名革命志士的鲜血,故素有“小雨花台”之称。同时,这里也是1937年镇江沦陷的见证地。作为镇江市重要历史革命纪念地,建园4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陵园先后建成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烈士纪念馆、镇江革命斗争史浮雕墙、警示碑、“北固英烈”群雕、忠烈祠碑亭、北固英烈殉难地、“北固英烈”烈士诗文碑墙等多处革命纪念景点,值得一提的是烈士纪念馆内陈展了牺牲在镇江或牺牲在异地他乡的镇江籍烈士3000余位中的230余位烈士的先进事迹……[详细]
67、米芾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芾墓
  原米芾墓在丹徒长山下,后湮没难寻。明崇祯年间建纪念墓于今镇江市鹤林寺前黄鹤山下,“文革-”中被毁。1986年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于1987年元月竣工,重修后的米芾墓位于黄鹤山北麓,包括石驳墓圹,墓直径11米,坟包直径4米,-护墓石,台阶四段共60级,两边有玉带坡,平台3座,两边各有路牙,均宽为3.3米,在两边各置大理石制作的长条凳3个。墓的整个走向由上而下向北延伸,全长60米,绝大部分采用大理石预制而成。坟前立巨型石碑,上镌刻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所书碑文:“1987年春日重修,宋礼部员外郎米芾元章之墓,曼殊后学启功敬题”。墓门两侧各有一下方上圆雕刻云朵纹的大理石柱。墓前方50多米处平台上恢复石牌坊一座,上部中央横石额镌启功所题“米芾墓”三个大字,内柱一对系旧有牌坊柱,上刻联语“坯土足千……[详细]
沈括故居梦溪园
  沈括故居梦溪园位于市区梦溪园巷,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的地方。他在此写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现代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誉《梦溪笔谈》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我国当代科学家钱伟长说:“这座坐标就屹立在镇江。”该书现已被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翻译出版。梦溪园原有面积约十亩左右,园里有岸老堂、萧萧堂、壳轩、深斋、远亭、苍峡亭等建筑,还有一条溪水流经园内。现在的梦溪园是原梦溪园的一部分,由市政府于1985年恢复,占地2亩,计2幢建筑。前幢为清代修建的硬山顶平瓦房,坐东朝西,当中设正门入园,门上方嵌有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大理石横额。后幢为清式厅房,坐北朝南,内有沈括全身座像和文字图片、模型、实物,展现了沈括在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就。室……[详细]
云台山风景区
  云台山原与金山隔江对峙,故又称银山、银台山,以后由于音变而称云台山。鸦片战争以后,云台山区域被划为英租界,建有英国领事馆。云台山风景区由伯先公园和伯先路近代建筑群组成。伯先公园坐落在树林葱郁、景色秀美的云台山上。1926年,镇江人民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由知名人士冷御秋倡议筹建,辟云台山为赵伯先公园,由园艺专家陈养材精心设计,历时5年,至1931年6月落成开放。公园门前有石狮一对,形象生动,雕工精湛。大门两侧墙上嵌有两块汉白玉金字刻石。右侧的“伯先公园”四个大字为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左侧为“烈士事迹简介”,是孙中山秘书田恒老人在80高龄时所书。进园迎面是绿篱屏障,正中有赵伯先烈士铜像:双手握望远镜,腰挎指挥刀,挺胸正视前方,英武感人,栩栩如生。塑像后为荷花池,池中有喷泉,池周……[详细]
镇江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大港、大路镇境内。圌山高258米,五峰山高208.7米,两山总面积为11953.19亩。圌山风景名胜有圌山关、绍隆寺、七十二洞、圌山塔、圌山塔原名报恩塔。因位于丹徒县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份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层,每层有砖叠砌的腰檐,塔端耸立着葫芦铜页。附近群众有“清明”登圌山游览的习惯。传说建塔时因山高路远,建筑材料运输困难,乃命登山者每人携带塔砖上山,因而又有‘万人塔”之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窜犯镇江时,当地人民曾利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动向。……[详细]
71、多景楼
多景楼
  在甘露寺北后,北临大江的一座画粱飞檐楼阁,这便是多景楼,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长江中下游三座名楼。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于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中“多景悬窗牖”的诗意。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多景楼又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因宋大书画家米策作《多景楼》诗中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句,米芾还手书这七个字作为楼的匾额,现仍在多景楼底层门上。多景楼还有不少别名,相传三国时刘备甘露寺招亲,吴国太曾在此相亲,又称相婿楼。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宋代赵汝 曾赋 多景楼 诗一首,将多景楼风光渲染得淋漓尽致: 北固楼登最上层,身浮霄汉手扪星 江南淮海东南胜,山出金焦左右青 天水精神清雁骨,风烟图画入秋屏 萧萧古意凭栏久,目尽斜阳没远汀 而今多景楼修葺一新,装……[详细]
滨江旅游风光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假如辛弃疾再登北固山赏景览胜,当被今日“山水镇江”之美景再催诗兴——三山相望千百载,今朝玉带一线连。这“玉带”就是将金山、北固山连为一体的被誉为“珍珠项链”的长江路,和串起北固山、焦山的正在建设中的滨江旅游风光带。美景当先赏。不说名气日盛的“珍珠项链”,单表渐成市民关注热点的滨江旅游风光带。美丽的滨江旅游风光带莫道我行早,更有早行人。风光带上先睹美景的众多市民,有的散步、有的遛狗、有的放风筝……人们都陶醉在美景之中。滨江旅游专线建设管理处副主任张玉龙介绍说:滨江旅游风光带是我市2005年城建重点工程,由2002年开工建设的主城区防洪墙、2004年建设的滨江旅游专线,一路变迁至今。风光带工程全长3.5公里,西起北固山,东至焦山。规划设计建设理念是,紧扣“山水镇江、生……[详细]
镇江焦山碑林
  焦山满山苍翠,宛若碧玉飘浮在烟波浩渺的扬子江心,素有“浮玉”的美称。闻名于国内外的焦山碑林就座落在这座江心岛山上,焦山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一批,共有460余方,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碑林按其碑刻内容,分三类重新排列。第一类为艺术类,有南朝《瘗鹤铭》,宋绍圣《畜狸说碑》,米芾书《城市山林》横额,宋刻《瘗鹤铭》,明翻刻《开皇兰亭碑》,清王延龄重摹《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等。其中《瘗鹤铭》,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所谓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相传《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生平爱鹤,到焦山游览时带来两只仙鹤,后来两只鹤均死去,十分悲伤,把鹤埋在焦山后山,并在山岩上……[详细]
焦山定慧寺
  定慧寺始建于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初名普济庵,距今已1800余年,是全国著名寺庙之一。宋代普济寺曾易名善济寺,清康熙改称定慧寺至今,取“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之意。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宝寂和鉴真大师的弟子神邕在此创建了大雄宝殿和佛堂;宋代佛印、枯木、无门等高僧先后扩建了寺庙,谈禅说法,研讨佛事,使其声名大振;明清以来经历代住持的不断修葺形成了“一寺十三房”的大丛林和“禅净双修”的宗风。定慧寺以研究佛学著称于世。1981年鉴真大师真身从日本归国省亲,日本森本长老专程前往定慧寺礼佛,并书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幅,住持茗山法师酬以“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此偈说的是唐朝日本长屋王太子来中国学佛,学成回国后制成袈裟千件、并在每件衣服上均绣上了这四句话,托请遣唐使带到长安赠送老师和同学们。千年之后……[详细]
张云鹏故居
  张云鹏故居紧挨五柳堂,占地近600平方米,建于光绪年间,前后四进九间,四周围墙,正门朝南。进门见小池,左首为雅室,内置古物字画,右进回廊与后院相连,后院有半亭、亭台、月亮门等建筑。主建筑面阔三间,砖木结构,雕花门窗,花园内置元宝石、八仙门墩、双龙戏珠条石、石桌、石凳、假山等,种植花草树木数十种,如紫藤、爬山虎、翠竹、腊梅、桂花、月季、黄杨等。尤其是一棵百年香圆树与古井形成“橘井流香”意境以及一个半亭与芭蕉构成的“听蕉小筑”景观,格外地引人入胜。进入这座老宅,给人一种曲径通幽、小巧玲珑、雅致含蓄,文化底蕴深厚的感觉。张云鹏(1900—1958),又名翼元,镇江名医,出生于中医世家,1923年加入中央国医馆医学改进会,著有《温病辩证十三篇》等著作。张云鹏故居一直由其后人进行维修和保护,2000年……[详细]
  郑板桥读书处,设于别峰庵内,系清雍正年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读书之所在。郑板桥诗、书、画堪称“三绝”,笔下之竹尤为世人称道,焦山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修竹,观察入微的郑板桥自是得心应手。郑氏墨宝在此处琳琅满目,“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之类警句拓片更是令南来北往的游人心向往之。别峰庵呈四合院形制,一方花坛,数株桂花修竹,环境幽雅宜人,门上保留着郑氏当年手书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正表达了对读书处的钟爱溢于言表。……[详细]
77、吸江楼
吸江楼
  吸江楼始建于宋代,原名吸江亭。清同治年间翻建为楼。楼高两层,呈八角形,有回廊相通,八面有景。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遂又名四面佛亭。吸江楼位于焦山山顶(东峰绝顶处),晨观日出,夜赏月色,目送碧空尽头的孤帆远影,别有一番情趣。郑板桥登楼有感道:“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与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堪称异曲同工。……[详细]
78、华严阁
华严阁
  华严阁位于定慧寺西南的华严阁,面临大江,背倚峭壁,是一座两层楼临水建筑。华严二字出于《华严经》,比喻这里是“百花齐放,包罗万象”的胜境。楼上厅堂正中原是一副“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对联,对登楼观景有画龙点睛之妙。现已换成“一片浮玉,十分江景”。楼下为“浮玉斋”素菜馆,颇具特色。华严阁是赏月的好地方,“华严月色”是焦山最富诗意的十六景之一。每当皓月当空,江上银涛万顷,波光粼粼,天空一碧如洗,交辉相映。如置身于玻璃水晶世界,恍若进入仙境。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居士在此挥毫题写“无尽藏”,寓意双关,耐人寻味。华严洞:华严阁东侧,又名“安隐岩”,是一个不大的山洞。洞口石壁上嵌有苏东坡的石刻画像和焦山十六景咏诗,可见焦山景-胜。焦山十六景为:山门松影、定慧潮音、枯木品泉、华严月色、香林花圃、海云墨宝、……[详细]
焦山炮台遗址
  焦山炮台遗址位于焦山东北角,从南步入,首先看到的是门楼一座,上有横匾,刻有“焦山炮台”四字。门楼西侧有弹药库一座,外为黄泥石灰材料,内层为水泥砂石材料。门楼内有平地约3000平方米。平地东面是炮台基地,它长约80米,宽在55米左右,呈扇形,有暗堡式炮位8个,块石基础,黄泥石灰质地。该炮台严重失修,1978年以来,国家多次拨款整修,现4号,5号炮堡已修复,重修了六间一披营房。对焦山炮台建造年限问题,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另一种认为是同治13年(1874年)。如果是第一种,该炮台则是参加抗英的,如果是第二种,则不是,那就是另外的炮台。……[详细]
80、宗泽墓
宗泽墓
  宗泽墓,在镇江市东郊2.5公里的京岘山北麓,当地人称宗泽山、宗家坟。宗泽,字汝霖,浙江义乌人。宋元祐六年(1091)进士,历任地方官,以廉能著称。宣和元年(1119)任职南京,因遭诬陷,削职安置镇江,夫人陈氏殁后葬京岘山,他结庐在山下龙目湖畔。后大赦,靖康元年(1126)受命出任河北义兵都总管,旋升副元帅,徽、钦二宗被掳后,宗泽留守开封。宗泽为了乘胜收复失土,曾24次上 书--高宗赵构还都,遭到投降派的拒绝,因而忧愤成疾而卒,谥号“忠简”。宗泽去世后,其子宗颖和学生岳飞护枢至镇江与夫人合葬,1934年墓道口建石牌坊一座,1966年毁,1984年整修宗泽墓,同年6月竣工。宗泽墓的整修工程,按原基础座南朝北建置,向前延伸,依山势用块石驳砌圈形墓圹,直径9米余,坟包直径3.s米,四周采用弧型堑凿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