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
>
句容市旅游
句容市旅游景点介绍
镇江市
句容市文物古迹
句容市红色旅游
4A景区
句容市十大景点
全部
句容市特产
句容市美食
句容市地名网
句容市名人
[移动版]
161、
白蟒台遗址
白蟒台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葛村虬山水库内。俗称牛屎坯,面积11745平方米,文化层厚4.5-5米。1981年试气掘40余平方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导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灰陶、黑衣陶为附,印纹硬陶少见。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方格纹、弦纹等。出土石斧、锛、刀、鬲等。中层陶质、陶色与下层相似,纹饰仍以绳纹为主,上层仍以夹砂红陶为主,出现釉陶和原始瓷。由此下层文化大致相当于商代中期、中层相当于商至西周,上层为西周早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3期)……
[详细]
162、
平阳桥
平阳桥位于句容市边城镇青山村东姜盖村,是一座清代光绪年间的单孔石拱桥,平阳桥年代久远且桥体损坏严重,但鉴于此桥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并且在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5月,边城镇政府同句容市博物馆合力修缮,当年6月完工。修缮后的平阳桥环境优雅、朴实端庄,既排除了安全隐患,又极大得方便了周围村民的生活,成为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详细]
163、
赤山湖水则残碑
赤山湖水则残碑位于赤山湖内湖北侧的雁栖岛,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当时筑赤山塘时便立有盘石水则。南唐保大年间,州司还曾特派人丈量,进一步明确了其位置与相关细节。经过水利史专家考证,赤山湖水则乃是江苏较早的古代水文观测设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2024年9月23日,考古人员在赤山湖西南芦亭村发掘出的3块唐代水则碑残石,更是为这一水利设施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见证,其中两块可拼接成整石,尺寸与《景定建康志》水则的记载基本一致。赤山湖作为秦淮河水系发源地之一,不仅自然风光绝佳,也是生态湿地的典范,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千年水利灌溉工程的历史。水则作为古人观测标记河湖水位、调节农田灌溉和指导舟楫交通的重要水利设施,在古代水利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详细]
164、
葛洪炼丹井
葛洪炼丹井,位于句容市华阳南路延伸段与建设路延伸段交汇点的西南侧,东晋。据《弘治句容县志》记载:“青元乃邑之道院,内有石井、泉水清冽。相传葛稚川(葛洪)于此炼丹饮之,可以益寿,故曰青元丹井。”曾一度被誉为容山八井之一,唐代任蕃《葛仙井》诗云:“古井碧沉沉,分明见百味。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园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明代王韶《青元丹井》诗曰:“洞天迥寂无尘埃,仙翁凿井连瑶台。碧梧叶蓉秋屡易,红桃花发春几回。金丹炼就光射日,玉液泻来香满怀。何当一服生羽翰,遨游八极登蓬莱。”该井含矿物质较多,将该井水注入杯中,水高出杯子有一铜钱厚而不溢。1953年卫生部派人来句容调查葛洪事迹时,将此井拍照,作为资料带走。井上有石井圈,呈六角形,高0.4米,直径0.48米,上刻“丹井”、“灵雨仙泉”、“道光乙未”……
[详细]
165、
茅山道院
茅山道院包括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其中又有若干宫、殿组成。九霄万福宫,简称九霄宫、顶宫,坐落于大茅峰顶,其建筑群依山而建,宏伟壮观,气势磅礴,为茅山“三宫五观”至首。每到香期,这里香客如云游人如织,是旅游及朝山进香首选之地。该宫始于汉代。初建石坛石屋,祀三茅真君石像。齐梁间易为殿宇。元延祐三年(1316年),敕建赐额圣祐观,专祀大茅真君茅盈。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宫。宫内原有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王殿,藏经、圣师两楼阁。毓祥、绕秀、怡云、种壁、礼真、仪鹤六道院,及道舍、客堂等建筑一百余间。建筑雄伟壮观,殿宇金碧辉煌,整座宫观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后经多次战乱破坏严重。抗日战争后,残存20余间。1982年开始修复,至1994年已修缮了灵官殿、太元宝殿、龙王殿……
[详细]
166、
映月桥
映月桥位于天王镇老街内,清光绪四年(1878)建。南北向,跨南河,单孔石拱桥,全长19米,桥面宽5.4米,净跨6.5米。矢高4.3米,水深2.7米。……
[详细]
167、
句容更楼
更楼位于天王镇么盘孙岗陈巷村,建于清末民初。全用砖砌,平面呈方形,顶平,下部大,有收分。底每边长4米,高约13米。过去作警员打更之用。……
[详细]
168、
下袁土墩墓群
下袁土墩墓群位于茅山镇玉晨下袁村北约300-500米,周代。共有17座封土墩。地处低丘岗背,呈南北向分布。墩高约2-4米,底径约15-25米。地面偶见夹砂红陶鼎足、鬲足,泥质灰黑陶及印纹硬陶的残片。……
[详细]
169、
上容渎遗址
上容渎遗址位于华阳镇东北河头村东侧,西接句容河,东通洛阳河。梁代避太子讳,遂废破岗渎,开上容渎在句容东南五里,顶上分流,一源东南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注句容界,上容渎西流入江宁秦淮河。后至陈高祖即位,又废上容渎更修破岗渎。……
[详细]
170、
破岗渎遗址
破岗渎遗址在句容县城东南二十二里,春城乡城盖村南、粮站北的岗坡切岭,是历史上的破岗渎遗址。该渎为六朝时开凿,是当时联系京都建邺(今南京市)与太湖流域的重要航道,对于建邺城市的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至隋灭陈,由于全国重新统一,建康不再作为都城,破冈渎的漕运作用随之丧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直到唐代前期其水尚未断流。破冈渎完全淤塞可能在唐代晚期。……
[详细]
171、
大山边遗址
大山边遗址位于郭庄镇东岗头村南约170米,商周遗址,四周为水田。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5米,顶上北高南低,成缓坡。地表有灰土及烧土地,地表散见夹砂红陶鬲、鼎及黑皮磨光陶等残片。属湖熟文化遗存。……
[详细]
172、
新四军水坝
新四军水坝位于磨盘山区陈庄村西,1938年6、7月陈毅、张鼎承、粟裕率领新四军第一、二支队进入茅山地区。新四军六师曾在磨盘山设立疗养所、修械所等单位,部队为解决军民在山区用水的困难,利用战斗间歇在现在的天王镇李塔村陈庄、老人山等地修建水坝蓄水。现在还在使用的陈庄水坝就是那时候修建的,群众称其为“新四军坝”、“抗日坝”。……
[详细]
173、
新四军医疗所遗址
新四军医疗所遗址位于磨盘山区苏家大凹,现仅存遗址。1942年1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成立了卫生部,为了医治伤病员,在芦深汊多,水网交错的圩里成立了第三疗养所,由朱潮兼同志任所长。第三疗养所选择了毛竹林和杉树林密布的磨盘山作为固定的重伤组,重伤组由一个医生、两个护士、一个炊事员和一个招呼员负责。疗养所住在毛竹林深处搭建的草棚里,吃的用的依靠群众支持,在茅山战斗的干部、战士、地方党的同志和许多老百姓都在这个疗养所看过病,养过伤,大家又把这里叫“竹林医院”。……
[详细]
174、
新四军修械所遗址
新四军修械所遗址位于磨盘山区苏家大凹,现仅存遗址。苏南军工部门修械所由1941年5月成立的新四军六师军实科骨干组成,当时只有十几个人。苏剑雄任所长,程远任政治指导员,修理机枪、步枪、打不响的子弹和掷弹筒等,并试造手-。1942年夏,军工生产人员不断增加,最多时有一百二三十人,相应机构也逐步健全。1943年3月,修械所全体人员和设备通过敌伪封锁线,从丹阳、武进、金坛三县交界处秘密转移到句容磨盘山地区。……
[详细]
175、
句容华阳书院
华阳书院位于葛仙湖公园。旧址在现第二中学内,由明代状元李春芳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创建,咸丰年间毁于战火,清同治四年(1865年),知县周光斗于城西(现市人民医院内)购民宅,改为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秋天,在华阳书院创办了句容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堂。2003年,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体搬迁至葛仙湖公园。……
[详细]
176、
中华三育研究社旧址
中华三育研究社旧址,位于句容市桥头省财经大学红山分校内,民国建筑。始建于1925年,为当时的教会学校—中华三育研究社;抗日战争中被毁,1948年初,由美国华盛顿神学院院长李博克指导重建,1948年秋建成,社长为美国人林思翰。1951年,将江阴农业技术学校迁来桥头镇,合并成立了江苏省句容农业技术学校,现为省财经大学红山分院。这组建筑共有23栋,红砖勾缝,木质门窗,中西合璧型建筑。其中有20栋为别墅,别墅有两种类型,12栋为10.5米×10米,8栋为11.5米×10米,1栋教学楼为14.5米×39米,1栋办公楼为22.5米×9米,1栋水塔为14.5米×6.8米。……
[详细]
177、
三天门
三天门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元符万宁宫,在灵宫殿后、老子神像前的万寿台上。创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公元1165年—1173年),原为“金箓道场”拜章上表之圣地,明清两代多有修葺。三天门高6米,宽2米,门头以上共有四层石雕,一层为二龙戏珠浮雕,二层为石刻三天门横额,三层为五只姿态各异的仙鹤浮雕,四层为梁、檐、脊俱全的石雕门顶。两旁石柱高达6.5米,共分五级,一级方形门柱,边长0.48米,高3.4米;二级立体盘龙柱,高1.5米;三级立体太极石墩,高0.4米;四级莲花石座,高0.4米;五级为两石柱顶巅一对高0.8米、左右相对而视的雄雌坐狮。门之正面横额上刻“三天门”三字,为明嘉靖年间所刻,两侧石柱石刻对联“仙乐撤九霄,祝一人之有庆;天香招五鹤,祈四海之同春。”门之背面横额上刻“万寿台”三字,左……
[详细]
178、
芦江桥
芦江桥位于句容市后白镇淮源村中,跨秦淮中河,西通著名的赤山湖,始建于南宋年间,现所存桥体建于清代光绪13年。又称芦岗桥,南北向,跨秦淮中河,三孔石拱桥,青石质。全长29米,桥面宽4.7米,桥孔净跨分别为6.4、7.5、6.4米,中孔矢高3米。桥体基本保存完整,桥面阶石部分不存,桥拱上方两侧对称4个龙头装饰仅剩2个,桥面两侧栏杆已损。芦江桥所跨河流是秦淮中河,属秦淮河支流,桥在村中间,是沟通村子南北的重要通道。……
[详细]
179、
斩龙桥
斩龙桥位于句容市春城镇太子岗村南,桥下河水自西向东由句容春城流往丹徒宝埝,沟通了秦淮水系和太湖水系。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现所存桥体建于清代光绪33年。又称赞龙桥,东西向,跨袁相河,单孔石拱桥,青石质。全长16.5米,桥面宽7.4米,净跨6.8米,矢高3.6米。桥体基本保存完整,桥面阶石完好,中间车辙印痕深达5厘米,桥拱上方两侧对称塑有4个龙头装饰,桥面两侧栏杆已损。斩龙桥所在地为古破岗渎旧址,在古代交通中有重要的作用。相传明朝初年,刘伯温帮朱元璋破除全国之龙脉,来到这里,发现此地龙气很盛,遂拔剑刺向桥所在之地,以斩断龙脉,后在此造桥以断龙脉,起名斩龙桥。……
[详细]
180、
浮山土墩墓群
浮山土墩墓群,位于天王镇浮山果圆东南,周代。在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土墩墓150多个。土墩墓封土直径大部分为10-15米,高约2.5-3米。其中10余个大型土墩墓封土直径为40米,高6米左右。仅浮山村果圆三队,在南北长约750、东西宽约400米的范围内就有土墩墓32座。1974、1975、1977年三次共发掘7座,分别编号为1、2、3、4、5、9和24号。1974年、1975年、1977年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分三次发掘了7座,2005年配合宁常高速公路的建设,南京博物院又发掘了20余座,共出土文物3000余件,一般为泥质陶和几何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器和夹砂红陶炊器。其中炊器以鬲、鼎、釜、甑等器型为主;盛器及实用器主要为坛、罐、瓿、碗、盅、盂、钵、豆、盖等;少数墓葬随葬有玦和纺轮,不见生产工……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句容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句容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句容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句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句容市A级景区名录
·
句容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句容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