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黄浦区旅游

    黄浦区旅游景点介绍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上海著名的名胜和历史古观--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原为金山神庙,祀汉博陆侯霍光(又名霍光行祠)。占地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上海从宋朝开始有城隍庙,庙址在现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庙,又称华亭县城隍行殿。当时上海是华亭县下面的一个镇,故淡井庙实是华亭县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县后将金山神庙改建为城隍庙,直至明永安年间(1403--1424年),于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庙。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资于庙左侧造起东园,庙才成了城中的名胜处所。乾隆中叶,潘氏豫园售归城隍庙作为西园并重加修葺后,由于商贾辐辏,百业荟萃,城隍庙遂成了著名的小商品、土特产和特色商品市场。民国13年7月,发生火灾,大殿等全殿。同年11月又火烧东楼,殃及殿宇,因损失严重,重修经费甚大,遂有黄金荣、……[详细]
    上海外滩建筑群
      150年前,当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滩。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详细]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相关历史民国9年春,杨明斋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到上海,同-商讨建立中国0时,租赁该屋为活动地,并开设中俄通讯社,后改称华俄通讯社,自任社长。4月,于此进行上海首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筹备工作。8月22日,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人-倡导,俞秀松、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等8人在此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同年9月,创办外国语学社为掩护。门口悬挂白底黑字“外国语学社”牌。次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于此设立团中央机关。4月29日,遭法租界巡捕房搜查,没收了纪念劳动节筹备委员会宣传品。后因俞秀松赴俄参加少年共产国际二大……[详细]
    224、上海博物馆 AAAA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中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该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器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古代雕刻陈列室。该馆的“上海博物馆珍-铜器展览”、“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上海博物馆珍藏瓷器展览”、“明清书法展览”、“扬州八怪展览”、“明末文人书斋展览”等曾到……[详细]
    上海人民公园
      上海人民公园位于上海行政文化中心的人民公园,原是旧上海跑马场的一部分,后经多次改建,现在的人民公园虽然已没有了往年的规模,但绿树成荫,水石相映。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抹上了一丝绿意。健康乐园是一个椭圆型的石池,说它是石池,因为里面密密麻麻地铺满了鹅卵石,据说踩石走路可以按摩足底穴位,有益身体健康。在这片石池旁还有一块特别的石头竖立着,这可不是又一块飞来石,但它的确有些“来头”,来自于企鹅的故乡棗南极,是中国南极队队员从南极的乔治岛带回来的。碧翠湖是一片美丽的荷花池,其背衬西山,苇绿叠翠铺满整个池子,夏天,粉红色的花苞从缝隙中亭亭玉立地钻出头。真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韵味。原位于人民公园内的“五卅运动纪念雕塑”,因市容改造,已搬迁至公园外的南京西路绿化带上(紧邻地铁二号线人民广……[详细]
    226、沉香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沉香阁
      又名慈云禅院,坐落在上海市沉香阁路29号。它和玉佛寺、龙华寺、静安寺、圆明讲堂等五所上海的佛教寺院于1983年4月同时被国务院列入全国142所汉族地区重点寺院。是座上海最大的,有特色的比丘尼寺院。沉香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建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名为慈云寺,但民间仍称它为沉香阁。在黄浦区(原南市区)沉香阁路,占地2378亩(159公顷),旧名慈云禅寺,上海唯一供奉沉香观音的寺院.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有沉香观音像浮至淮口,时潘允端督漕淮上,奉归建阁。”故名沉香阁,为潘允端的家庵。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屡经修葺扩建,有山门石坊、弥勒殿、大雄宝殿、沉香佛殿及鹤轩、前殿禅堂等建筑。观音像为名贵水沉香本雕成,为佛寺所独有,雕像屈一足,一手已膝上,作凝思状,神态自然逼真。……[详细]
    227、苏州河 AAAA
    苏州河
      流淌了5000年的苏州河,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此后,她又花了100年的工夫,“搭建”了近代国际大都市的最初框架。苏州河原名吴淞江,全长100多公里,是上海境内继黄浦江之后的第二大河。苏州河源自太湖,在下游与黄浦江交汇。现在把东西流经上海市区的这一段吴淞江称为“苏州河”,这是沿用了外国人改的名字:SoozhowCreek。英国商人把吴淞江称作“苏州河”,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从这条河,通过青浦县境内,一直可以到达苏州。1848年,英国领事馆与上海道台订立扩大租界的协议时,吴凇江的上海一段正式改名为苏州河。……[详细]
    228、上海文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文庙
      文庙,坐落在文庙路215号,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元代始建的文庙,位于学宫街,1853年(清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文庙设指挥部,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被炮火所毁。1855年(清咸丰五年)文庙在现址重建,占地17亩。内有棂星门、泮池、三顶桥、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建筑;有放生池、荷花池等景点;隙地遍种花木。当时已初具规模,但以后渐趋式微,犹如一颗明珠沉落于灰土之中。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拨款修葺和重建了一批建筑和景点,使文庙初步恢复原貌。1995年根据“以旧区改造为重点,以道路建设和旅游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南市区制定了文庙修缮、开发的方案,决定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详细]
    229、南京路步行街 AAAA
    南京路步行街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在这里汇集了数百家现代化商厦、中华老字号商店及名特产品商店,南京路成为我国最大的零售商品集散地和商业信息总汇,每天流向南京路的人流达到上百万人次。入夜,整条南京东路灯光闪亮,五光十色。南京路以其华美的建筑、林立的商店、繁华的街市、辉煌的夜景而不负其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誉。1999年,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改建成中国第一条全天候步行街。全长1033米的南京路步行街一期规划从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采用不对称设计,在笔直的南京路的偏北面,有一条始终贯穿全街的金带,里面集中了各种花坛、候车亭等,在夕阳的照射下,金带宛如一幕幕丰富多采的动感电影。同时,南京路步行街的商业格局也有所改变,商店千店一面的现象成为历史。步行街上的一百、华联、新世界继续保……[详细]
    230、外滩
    外滩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有哥德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壁式等。伴着宏亮的钟声,海关大楼的身影总是最先引起来访者的关注,海关大楼是外滩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建于19……[详细]
    上海市档案馆
      上海市档案馆于1959年12月31日建立,拥有馆藏档案300万卷(册),保存了较为完整的上海城市记忆,构成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2004年4月23日,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在外滩景观区对外开放。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是上海市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和档案利用中心,是城市发展历史的展示窗口,党团组织的活动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二课堂和市民享受档案文化的休闲场所。大楼1、2层为《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常设主题展厅,3、4层为专题展厅,主要为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各种社会活动举办专题展览,同时吸引国内外富有特色的优秀展览在此陈列,5层为档案文件资料利用服务中心,可提供档案文献资料、政府公开信息的多角度查阅服务,6层为电子阅览厅,设有电子档案和电子图片阅览大厅,可提供视频资料……[详细]
    232、豫园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怡情养性,弦歌风月。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从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详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中共一大会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建成后不久,李汉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及其兄李书城(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号、108号为寓所,将两幢房屋的内墙打通,成为一家,人称“李公馆”。1921年7月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