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道外区旅游

道外区旅游景点介绍

东北防疫管理处旧址
  东三省防疫管理处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保障街140号,1901年,哈尔滨地区流行鼠疫,著名医学专家伍连德博士到哈尔滨领导防疫。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在哈尔滨市设立东北防疫管理处,伍连德为处长。1926年伍连德以东北防疫管理处和所属滨江医院为基础,在该址修建此建筑,199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北满特委哈尔滨新报报社旧址
  中共北满特委哈尔滨新报报社旧址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大街117号,现为哈尔滨市道外区玛克威商厦。《哈尔滨新报》创刊于1931年8月15日,该报是九一八事变前夕,由中共北满特委领导,以民办报纸面貌出现的一家公开发行的大型反日报纸。《哈尔滨新报》是吴雅泉、安希伯通过在滨江市政筹备处任职的开原同乡刘某申请立案的,社长吴嘉声(吴雅泉),总安希伯(安贫),宋伯翔(宋扶摇)、何语竹(何耿光),校对关子文(关君陶)、方石真。11月,宋伯翔、安希伯先后离社,傅希若、王鼎三(王铸)分别担任总编和。傅希若曾当过大连《泰东日报》。何语竹、宋伯翔、王鼎三都是开原留日学生或同乡。报社设有地下党支部,以上诸位均为共产党员,安希伯任党支部书记。安希伯调走后,由特委书记吴福敬兼任党支部书记。为给报纸涂上一层保护色,报社请东……[详细]
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
  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位于道外区,年代为1906,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5年1月31日,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被公布为第5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位于道外区长青公园内,年代为1948,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99年1月10日,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被公布为第4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哈尔滨知青公园
  一代人的纪念——知青公园哈尔滨知青公园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怀旧纪念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绿化和森林覆盖率达到70%。园内的知青纪念馆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知青公园是目前全国占地面积最大、最具知青时代特色、史料最详备的公园及纪念馆地理位置:哈尔滨道外区天恒山东巨路门票价格:免费:乘坐公交:339路、355路、355白渔泡支线、359路公交车孔家店站或天恒山站下车。……[详细]
阿勒锦岛湿地公园
  阿勒锦岛湿地公园位于松花江哈尔滨道外区江段,自2014年12月正式成立。大约从2009年开始,政府对道路和生态环境做了综合整治,保护了原生态。现在,休闲健身的人们越来越多地光顾于这里,一个集“生态,健康,运动”为一体的主题正在这里以充体现。在元代这里曾经设立过驿站,冬天用狗拉爬犁运输货物,所以早先人们给它取名狗岛。许多老人儿和经常去岛上钓鱼的人们都还习惯地这样称呼它,叫起来倒也亲切。大概是在2011年左右,政府通过多方考察给岛屿重新命名“阿勒锦岛”,与哈尔滨的名字有关联,取其荣誉或名誉的意义。而狗岛就像是它的小名,也保留下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环境的不断改善,各种野生鸟类也多了起来,高高的树上有喜鹊做的窝,粼粼水面上有各种水鸟在飞,翠草青青,和风煦煦,给美丽的小岛增添了无尽的灵气。来这里的人……[详细]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哈尔滨小白渔泡湿地公园位于道外区巨源镇,距市中心25公里,占地160万平方米,是我市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湿地。引引引公园内沼泽湿地占90%以上,有90%的芦苇覆盖湿地中部水面,50公顷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使这里颇具江南水乡之韵。泡中盛产花鲢、麦穗鱼等14种鱼种,还有野鹤、水鸟等18种禽类漫步其中,成为集观鹤赏苇、垂钓采摘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园。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哈市道外区巨源镇白鱼屯北部500米,处于道外区松花江南岸的湿地,呈狭长分布,东靠蜚克图河,与宾县糖坊镇一河之隔,南与永源镇接壤,西与民主乡毗邻,北至松花江南岸与呼兰区腰堡乡隔江相望。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完成了配套水电、道路的建设,收回已开垦、设立鱼池的湿地60万平方米。公园已启动亭景景观建设,2009……[详细]
阿什河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哈尔滨阿什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东部,先锋路和长江路之间,哈尔滨市环城高速及哈同公路入口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距哈尔滨市城区中心仅10千米。湿地公园保护范围东至道外区团结镇百菜村、南至长江路、西至神通物流园区、北至先锋路,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28~126°47′22,北纬45°45′09~45°46′29,湿地公园总面积229.9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2.20公顷,湿地率66.20%。该公园湿地类型包括河流和沼泽湿地,是珍稀的城市荒野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阿什河流域湿地的典型代表。 黑龙江哈尔滨阿什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在对湿地资源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开……[详细]
哈尔滨白鱼泡湿地公园
  哈尔滨白鱼泡湿地公园位于道外区巨源镇白鱼屯北部500米处,距市区25公里,占地面积240万平方米,是距离哈市最近、保护最为完好的一块原始芦苇湿地。湿地地势低洼,由周边坡耕地雨水汇集而成。泡内呈现湿地地貌,常年积水,丰水期水深可达3米,水源除夏季雨水汇集外,区域内有自喷式泉眼,冬季不冻。泡内植物资源丰富,有芦苇、荷花、香蒲、水稻等,同时栖息着野鸭和各种鸟类,水中曾盛产白渔,白鱼泡因此而得名。夏季气候清新爽朗,温度适宜,是人们融入自然、认识自然、回归自然、陶冶情操、消除疲劳、愉悦心情的最佳环境和场所。湿地公园为游客开辟了芦苇荡游湖、野生垂钓、观鸟赏花、农家采摘、水上野营、林中住宿等游乐项目,来到白鱼泡,可以让游客真正体会到蓝天碧水绿苇、鱼鸟同游、与鱼同乐的人间乐趣。湿地公园内哺乳类野生动物有4目……[详细]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站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站距哈市46公里,流域总面积55平方公里。它位于松花江哈尔滨段下游大顶子山江段处,从道里区通江街码头乘船至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沿松花江而行,途经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松北区、呼兰区、宾县等5个地区,中间经过包括老山头、松花江森林公园、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在内共15处湿地景区和著名街道及建筑,让游客饱览两岸都市风情、田园风景和大江风光。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是松花江干流上第一座控制性水利工程,一位游人曾这样概括她:复兴一条黄金水道, 润泽一座宜居名城,缝合一条经济断裂带,打造一条旅游黄金带,对哈尔滨来说,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带来的财路幸福路。玩: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所属船闸下游对外提供野外垂钓服务,为游客提供一整套细心的垂钓服务。吃: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设有餐饮接待区域,可为广大游客提供中、高档……[详细]
哈尔滨狗岛
  狗岛又名阿勒锦洲,位于市中心,形似梭形,是典型的河漫滩湿地,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最宽约1.3公里,面积达4.2平方公里。据考证,狗岛因元代在岛上设立驿站,通过狗拉车承担运输任务而得名。1996年,哈尔滨市市曾在岛的中南部建有公园,当时经多方考察论证将其命名为阿勒锦公园,1998年特大洪水后该公园废弃。2009年哈尔滨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狗岛从租赁企业赎回,开始对该岛进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主要是土方护岸及道路建设工程。以“生态、健康、运动”为主题,在保护和修复环境的基础上,对狗岛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建设“水中有岛,岛中有水”的自然景观。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洲桥和滨北桥之间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122路公交在七公里站下车可达。……[详细]
哈尔滨清真寺
  哈尔滨清真寺位于哈尔滨道外区中心地带。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黑龙江省一类保护建筑,建于1837年,2003年扩建,占地面积0.016平方公里,是东北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庙,是全国1500座清真寺中唯一的一座阿拉伯式建筑。哈尔滨清真寺主殿高13米,可容纳500—600人。后窑殿有21.75米高的尖塔(俗称望月楼),每逢斋月和开斋节前夕,可以从旋转式阶梯攀登上去仰望新月。尖塔上有电灯装置的用有机玻璃装饰的透明“月牙”,为开斋时间信号。寺内有2个敏拜尔(象征性的讲坛)。中间弧形的圆门周围镶着若干红绿黄色的电灯,装饰着礼拜殿,并照耀着圆拱门的《古兰经》金字-。清真寺的配套设施和宣礼塔是按照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加和沙特麦地那大寺的宣礼塔设计而成。塔高50米,塔分五层,各有走台。白天双塔耸立云霄,庄……[详细]
哈尔滨太平公园
  太平公园位于道外区东直路366号,占地面积5公顷。公园建设以挖掘民俗文化“福文化”为主题,以新建全省最大的地面雕刻“福”字广场为中心,划分为青山秀水、耆老健身、童趣游戏、静思励志、层林尽染、丁香园区七个功能区域。配套建设有道路广场、假山、湖体、亭廊、灯饰亮化、音响、座椅、健身器材等园林设施。2007年春季道外区政府对太平公园进行了综合性提挡生级改造,改造后的公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形成了文化特色突出、景观功能合理,集休闲、娱乐、健身、纪念、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城市公园。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东直路366号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4、6、19、25、52、53、65、66、79、84、93、203、206、208、332等路公交在道外公安分局站下车可达。……[详细]
哈尔滨靖宇公园
  靖宇公园始建于1917年,原面积为52,000平方米,是我市最早兴建的公园之一,原名为“东四家子公园”,1919年改为“滨江公园”,建国后更名为“道外公园”。1985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将该园命名为“靖宇公园”。2000年,市领导对靖宇公园进行了全面改造,将封闭式改建为开放式公园。2003年,道外区委、区政府为推进“园林城区”建设,提高城区建设品位,对靖宇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修建了全市最大的纪念广场,占地面积5千余平方米,现全园总面积为5公顷。2004年7月19日,道外区靖宇公园标志性雕塑—杨靖宇烈士铜雕落成。升级改造后,靖宇公园成为集思想性、艺术性、休闲性为一体的开放式纪念性公园,并成为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二……[详细]
哈尔滨圣安齿科博物馆
  圣安齿科博物馆是由哈尔滨海员齿科实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圣安医疗研究所出资创建的,是中国的第一家齿科专业公益性博物馆,也是首家民营的公益性的口腔医学博物馆。该馆2003年9月20日免费向社会开放,分古代、近代、现代三部分和一个实物场景区,系统再现了从中国古代的夏王朝开始至今天的牙科治疗、教育、管理发展的历程,内容丰富详实。一期展出面积150平方米,展出宋代植毛牙刷,清代针灸箱、牙签、古治牙痛药方,1911年犹太医院的器械柜,俄侨第一齿科学校毕业证,康德十六年第一回齿科学校卒业纪念册,犹太、日本、俄国牙医使用的牙椅、牙钻、器械,老照片,老科研资料等文物史料近千件。该馆的成立弥补了中国没有齿科博物馆的空白,受到了世界口腔界的瞩目,有助于人们了解口腔医学发展的历程,发掘保护齿科历史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普……[详细]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
  “巴洛克”是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它的建筑豪华而富有热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色彩浓烈,装修富丽,雕刻细腻,被公认为欧洲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特点是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常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一风格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领域都发生影响,一度风靡欧洲。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吸引大批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使这里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大都市。当时,哈尔滨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由“洋人”操刀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兴起———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纷纷出现。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详细]
哈药国际摄影展馆
  哈药国际摄影展馆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408号哈药摄影器材城五楼,是由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投巨资兴建。展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完全按照一流的国际展馆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有大小两个展厅(大厅1200平方米、小厅800平方米),同时还设有多功交流厅、贵宾休息室及可容纳200人的大型会议室等辅助设施。哈药国际摄影展馆是以摄影艺术展览为主的专业展馆,自2006年8月开展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共展出了十多场摄影作品展,有亚洲风采摄影展、第十三届全国人像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邵华将军摄影作品展、哈药杯冰雪哈尔滨全国摄影大展获奖作品展、山海江风光摄影作品展、大画幅风光摄影作品展、咏叹自然风光摄影展、金晚霞杯哈尔滨老年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松北与环境摄影作品展、哈尔滨道外分局警官文化摄影展以及省内各专业协会摄影……[详细]
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
  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1月15日,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负责组织、协调,由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出资建设和管理的公益性艺术类文化机构。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聘请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版画家吴长江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广军教授,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宋源文教授和谭权书教授为学术顾问,组建了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版画院院长、著名艺术家晁楣先生为主任的学术委员会,以及由专业版画工作者、档案管理员、讲解员、接待员和网站维护员等组成的版画工作团队。该馆目前共设有六个展览和陈列厅、两个藏品库、一个版画工作室、一个版画电脑制作室和一个版画文献档案室。其中展厅面积达4500余平方米,展线1200延长米;设施完善的藏品库可容纳版画作品6000余件;版画工作室……[详细]
哈尔滨关道
  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门,俗称道台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清政府建立,2006年复建.哈尔滨关道是哈尔滨当时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初期职能仅限铁路交涉事宜和督征关税,后期改为“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辖四府、一厅、两县,始成为清政府最北方的一个权利中心,掌管哈尔滨及周边府、县的政治实施、财政运作等事宜。第一任道员杜学瀛,其后是萨荫图、施肇基、于驷兴、郭宗煦、李家鳌等清政府道员,他们先后在这里办公。滨江道署位于现在的哈尔滨市道外区北十八道街和十九道街之间。哈尔滨关道是传统式建筑与北方地方建筑的混合体,它规模庞大、气势巍然,占地面积两万八平方米,遵循清廷规制,呈对称布局,左文右武,前衙后寝。它南北轴线长七十丈,东西宽四十五丈。中轴线上由外至内依次为照壁、大门、仪们、大堂、二堂、宅门……[详细]
哈尔滨古梨园
  古梨园前身太平区苗圃,是1959年由哈尔滨市园林处所属种苗场转交太平区建设科后成立的。当时苗圃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栽植有山梨、山楂树、葡萄等各类乔灌木3万余株。1989年7月,市政府批准太平区将苗圃改建为对外开放式公园。经过5年建设,于1994年10月8日对外开放,当时命名为宏伟公园。公园占地面积9.9公顷,生态条件优越,生有30余种树木共计2.56万余株。其中一株属黑龙江珍稀树种的野梨树,据传为1920年张作霖担任东三省巡阅时到中东路护路军巡阅时所栽,树龄以有117年,胸径达70厘米,树形优美,枝繁叶茂,冠盖面积300余平方米,远望犹如一把撑开的巨型绿伞,春暖花开之季又恰似银装素裹的一座雪山。该树于1994年被市绿化委评定委哈尔滨市第51号古树名木,在全市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3年,是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