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衡阳市旅游

衡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1982~1984年,市博物馆配合京广复线衡北编组站的工程建设,在茶山坳乌龟山、桔园一带发掘出东汉、三国、晋、六朝墓46座,出土文物546件。14座东汉墓中,有一座雨道宽而长,有1块刻有“熹平五年七口”的铭文砖。三国墓1座,墓砖刻有“阳遂.富贵”字样,随葬铜钱有“大泉五十”字样的20枚,“大泉当千”5枚,“五株”30枚。晋墓19座,其中1墓有1块“永康5年”的铭文砖。南朝墓12座,其中1墓有“贵”字铭文砖,有2墓无随葬物。……[详细]
彭玉麟故居(退省庵)
  退省庵为彭玉麟故居,位于衡阳市珠晖区粤汉街道滨江社区湘江东路166号,时代为清。故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进深一间,面阔五间,厅房后为小花园。2004年进行了大修,现保存完好。彭玉麟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人称雪帅,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光绪十六年,逝于衡阳江东寓所,追赐太子太保,赐谥“刚直”,并为他建了专祠。彭玉麟于军事之暇,也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详细]
衡阳铁路早期建筑群
  衡阳铁路早期建筑群位于衡阳市雁峰区、蒸湘区、珠晖区,时代为1933~1956年。衡阳铁路早期建筑群共有9个文物点,分别是:1957年建成通车的衡阳湘江公铁大桥、1936年建成使用的衡阳站早期建筑、1947年重建的衡阳西站早期建筑、建于1938年的衡阳中山堂旧址、建于1938年的粤汉铁路管理局图书馆旧址、建于1938年的粤汉铁路管理局办公楼旧址、建于1950年的衡阳铁路管理局办公楼旧址、建于1950年的衡阳铁路管理局专家楼旧址群、衡阳焊轨厂(现为广州工务大修段衡阳焊轨车间)百年钢轨(专用线)。衡阳地处湖南省中南部,衡阳铁路南接广东、西通广西、东连江西,是我国华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历史上曾是粤汉、湘桂两个铁路管理局所在地。从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运营到现在,衡阳铁路为我国铁路建设和湘中南地区经……[详细]
  湖南省立三甲种工业学校旧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广东路街道办事处,时代为1906年。简称三甲工。位于江东区湖北路今衡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创建于1917年,马日事变后停办。现存二层砖木结构的教学楼一栋,1973年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甲工是湘南-的主要活动阵地,闻名中外的夏明翰烈士,便是由三甲工推选出来担任湘南学--干事的。他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为领导衡阳及湘南地区的进步学生活动,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1927年在武汉壮烈牺牲。写下了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三甲工的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一批批投奔革命。其代表人物还有刘惕庄、杨景云等。2019年,湖南省立三甲种工业学校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湖南省立第三中学旧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粤汉街道办事处,时代为1904年。湖南省立第三中学旧址简称省立三中。位于江东岸癞子石,与来雁塔隔江对望。1904年清政府在莲湖书院创建衡州府中学堂,向乐谷任第一任监督。当年,于江东癞子石重建校舍,随后迁入。辛亥革命后,改称“衡郡联合中学”。1917年更名为“湖南省第三中学”。1926年9月,省立三中并入省立三师。校址归属当时的蒸湘中学。1979年于其旧址新办衡阳市第17中学。校门、围墙、走廊、操坪、办公楼、宿舍等尚存,原貌依稀。1973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立三中具有光荣革命历史,是湘南-活动的重要阵地。毛泽东、何叔衡、郭亮等曾到该校指导革命运动。大革命时期,中共湘南特委曾设于校内,并在此举办了“农-动”、“妇女运动”、“农村教育”、“师范”等各种形……[详细]
  衡阳保卫战——衡阳市抗战旧址群位于衡阳市雁峰区、蒸湘区,年代为1944~1946年。2019年,衡阳保卫战——衡阳市抗战旧址群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士杰墓位于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时代为清。2019年,陈士杰墓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旭公祠
  周旭公祠始建于民国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是周氏二十世嗣孙陆军上将周斓发起修建的。它位于祁东县白鹤街道黄龙居委会(原源山村老祠组)。根据周氏族谱记载,周氏原是江右泰和县人,元末周氏始祖仪公举家迁往我县,后分为鹏鹗旭幽四房,其中旭公后裔徙居源山。额上刻“周旭公祠”,庄严肃穆,楹联“牧野陈雄师名芳万代,濂溪阐理学德泽千秋”镌刻两侧。祠堂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祠堂正殿为传统砖木结构建筑,台基以及墙裙为砖石垒叠,接砌青砖至顶,覆以黑瓦,主体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的木构架。梁上的浮雕花木细腻,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技艺已不是今天的木匠所能为。中间斗拱成正四边形,四角采用三角雕花点缀,正方形内部又被三角形切割成大八卦阵,大八卦阵内连一个小八卦阵,小八卦阵中间呈圆形,内嵌雕龙。堂左墙上存“新建周旭公祠堂记”石……[详细]
曾熙故居及墓
  曾熙故居慈德堂,坐落在衡阳县石市镇石狮村石狮口,建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德堂历130年霜剑风刀,尚余两进,余皆坍塌,如今曾熙故居经过一年多的修复,焕然一新。慈德堂内有长方形草坪、围墙,围墙外有一条小河,跨过河上的小石桥,前方是一片荷塘,每到夏天荷花盛开,一望无际。堂后一排青山,古木参天,分外秀丽。慈德堂建筑的外表全部采用青砖所筑,远远望去,建筑给人以大气的感觉,门前的四根柱子更是独具特色,建筑后面一片山林,树木茂盛,建筑在山的衬托下秀美而典雅,肃穆而庄重。故居内陈列的生平事迹以曾熙先生家乡求学、兵部救国、致力教育、海上扬艺四部分为主线,围绕先生生平及“书画文献”这一核心,展出具有代表性曾熙书画作品真迹复本(包括书画创作和临书作品),展览精选先生之翰黑书札,强调书法与中国学术文化的……[详细]
曾木斋故居
  曾木斋故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上架乡古楼村4组,建于清光绪年间,座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屋高两层,宽五间,硬山顶,左右出三字山墙,建筑面积440平方米。该故居为民间独体建筑,锁筒子屋样式,屋后倚香府当山,门前临无名港,远望对面岭。通面阔20米,进深22米,曾木斋故居基础布于高0.7米的台基上,前设檐廊,立檐柱两根,檐内大门居中,设双开实踏门页,入大门为中堂,堂后设神龛,两侧设门与次间相通,屋上无梁架,山墙搁檩,盖双坡硬山瓦顶,两侧出三字山墙封檐。1876年,曾木斋在这里出生并度过大半生革命生涯。该屋一直由其后裔居住,并负责日常保养及维修,整体基本保存完整。屋上大面积的清水墙面、平直的三字山墙、四分五水瓦顶、锁头形样式等,表现出典型的地方风格和湘南营造形式。曾木斋故居是与曾木斋有着直接联系的……[详细]
贺恕故居
  贺恕故居位于耒阳市太平圩乡寿洲村3组。贺恕故居建于1898年,建筑占地面积332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瓦覆面,属明清时湘南典型民居房。房屋结构基本保护原貌。现由其侄子保管使用。2019年,贺恕故居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萧石月故居
  萧石月故居位于衡阳市常宁市兰江乡,年代为清。一栋幽静的青砖宅子,外部青砖墙面、屋顶小青瓦依然显得格外干净,这便是萧石月的故居,修建于1895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故居地势平整,东南紧靠萧家祠堂,北倚风光无限的开阔田园,西与平坦的村道相连,选址十分讲究。座向和主次对称,面东南而坐西北,外型朴实大气,排列整齐,为典型的湖南农家建筑风格。房屋结构雕梁画柱,工艺精美,建设起来既取材便利,又坚固牢靠、规模宏大,结构封闭为一体。整个古建筑占地面积约545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悬山山顶,屋面为双坡瓦面,面阔三间,洞口屋形制,整体保存完整,为典型的湘南民居建筑风格。房屋的正面、东南面墙均由青砖垒砌,内墙大多为土砖木结构,小青瓦面,歇山顶,两端有樨头,门槛门墩为红砂石质,正门两侧墙体有回字纹花卉木雕纹饰……[详细]
伍若兰故居
  伍若兰故居始于建清代光绪年间,属于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见证革命烈士--伍若兰成长的重要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价值。故居是一栋627.4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天井式民居。因房屋年久失修,疏忽管理,屋内杂草丛生,部分屋基频临坍塌。后经伍若兰烈士亲属十余年的奔走呼吁,伍若兰故居修缮保护工程终于在5月25日全面启动。耒阳作为湘南起义的指挥中心和主战场,起义军移师井冈山的首发地可以说居功至伟。今年恰逢湘南起义90周年,市委高度重视,罗琼书记多次调度,希望相关单位和负责同志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底气、带着任务去积极作为,既要对耒阳的历史负责,又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对耒阳的未来发展负责,既要对得起耒阳这片红色热土、对得起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耒阳革命先烈,也要对得起上级党委政府对耒阳的关心厚爱。日前……[详细]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政治处旧址(梁氏祠堂)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政治处旧址——梁氏祠堂位于衡阳市耒阳市水东江街道办事处,年代为1928年。2019年,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政治处旧址(梁氏祠堂)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屋袁家古建筑群
  袁氏一族在今常宁市罗桥镇下冲村兴建新屋袁家,建筑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民居发展最兴旺的时候有300多户,形成极具袁氏特色的完整古村落体系。2019年,新屋袁家古建筑群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金南新屋里古建筑群
  金南新屋里古建筑群位于耒阳市蔡子池办事处金南村1组,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前后伍明山(1727-1807)始建,后多有修葺,系清代官邸建筑。坐西朝东,砖、石、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封火墙,墀头爪角飞翘。四进二厢,面阔五间,各进均置于台基上,呈前低后高布局,自东而西依次为槽门、前厅、中厅、后厅。一、二进间为宽敞的庭院,其余各进间置天井,天井周施檐廊。第二进梢间照面墙各施一汉白玉镂空雕花窗,分别雕有“俭”和“师”字,前面两端施耳房,面向中轴线辟耳门。金南新屋里系清代官邸建筑,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前后伍明山(1727-1807)始建,后多有修葺。坐西朝东,砖、石、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封火墙,墀头爪角飞翘。四进二厢,面阔五间。由东至西依次为槽门(也称外大门)、前厅即门厅(也称内大门)……[详细]
712矿旧址群
  712矿旧址群中国第一颗-铀矿原料来原地七一二矿旧址群,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大明村。1955年8月,中南309队第四航测队发现大浦铀矿床。195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批准创建大浦铀矿山,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由苏联援建156个工业建设项目之一。矿山对外曾称湖南五矿,1964年改称712矿,同年为我国“五九六”第一颗-的成功0-提供了优质核原料。1985年国家为了保存有限的核能资源,决定终止铀矿开采。至此,矿山共生产出金属铀1759吨,为我国核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衡东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七一二矿矿部尚保存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420米的规模,分布仿苏联式建筑200多栋,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些建筑均排列整齐,……[详细]
  向道龙墓,系向道龙与其妻合葬墓,位于衡东县白莲镇马房村闵家冲组人形山,1912年由黄兴倡修立碑。该墓座北朝南,长4.2米,宽3.7米,封土堆高1米,底径3米;墓围为花岗岩,呈圆形,共立三通汉白玉墓碑,碑文为楷书体,载墓主生平。1993年,衡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向道龙(1860-1899),字洗凡,号良骏,清咸丰十年(1860)生,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东县)白莲乡闵家冲人,辛亥革命先驱。十五岁补博士弟子员,由于反对科举制度,被清政府革除功名。中法战争之后,清廷日益衰败,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这时的向道龙决心弃文从武,后受孙中山和“兴中会”的影响,逐步树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理想信念。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十月,向道龙联合沙泉的彭集生、彭钟泰和白云岭的印……[详细]
59、箭楼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箭楼院
  晏家下边屋箭楼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南湾乡新南村十组,坐西朝东,占地约5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代早期大修。院落由二部分构成,即宅院和箭楼。宅院:占地约400平方米,宽三间,深三进,砖、石、木结构,屋高一层,整体由一字墙大门、下天井、中厅、上天井、后堂、后院、左侧横屋组合而成。院中覆盘式柱础、狭窄的天井、紧凑的空间布局,表现出鲜明的明代晚期风格。箭楼:两栋,占地约10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当地俗称高楼,其中一栋建于后院,座西朝东,另一栋建于后院左侧,面对后院侧墙,两栋结构基本一致,均宽三间,深一间,高三层,一层正面出门,二、三层墙周出箭孔,屋上四周采用青砖斗拱出檐,盖双坡瓦顶。该两栋箭楼拱券形大门、条形箭孔、青砖斗拱等,均表现出典型的明代样式,也充分展现了该建筑的防御性功能……[详细]
咸塘高桥
  咸塘高桥又名龙溪河五拱石桥,位于衡南县咸塘镇高桥村组,为半圆拱连拱石桥。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嘉庆十六年(1811)修葺。东西走向,横跨于湘江支流龙溪河上。长约96米,宽5.6米,五孔等跨,净跨10米,拱高约8米。桥身以红砂石构筑,拱券内壁分别嵌有清雍正丙午(即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建桥碑记和捐修碑,拱券石外侧浮雕花卉、卷草、八宝、铜钱等,构图精美,桥墩处高浮雕镇水护桥甲士,栩栩如生,其中一甲士头侧刻有造像纪年。桥面以红砂石板铺筑,两侧施石质栏杆,栏杆距桥面边沿35-40厘米。每侧栏杆立48根望柱,柱高60厘米,柱头呈圆球状,桥端柱头为瑞兽圆雕。栏板高40厘米,素面,其中一栏板镌“禁止:车行、晒谷、晒豆、卖柴、堆淤、堆物”,均阴刻楷书。桥头码头施垂带踏跺,保存较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