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旅游景点介绍

  秋成公祠位于厚街镇河田社区南坑三巷2号旁,年代为清。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8.5米至40米不等。面积:3973.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厚街镇河田社区南坑三巷2号旁。……[详细]
  通政陈公祠位于厚街镇桥头村祠边村七巷1号,年代为清。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5米至18米不等。面积:2888.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厚街镇桥头村祠边村七巷1号。……[详细]
  观察黎公家庙位于中堂镇潢涌村德本坊大街五巷2号,年代为清。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7米至15米不等。面积:172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中堂镇潢涌村德本坊大街五巷2号。……[详细]
  浮竹山叶氏宗祠位于寮步镇浮竹山村水围13号,年代为清。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0.2米至9米不等。面积:673.38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寮步镇浮竹山村水围13号。……[详细]
  竹园发祥祠位于寮步镇竹园村,年代为明清。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0.5米至14米不等。面积:1089.0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寮步镇竹园村。……[详细]
  东莞中学黎村办学旧址位于谢岗镇黎村宗祠路168号,年代为1944年。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米至23米不等。面积:4545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谢岗镇黎村宗祠路168号。……[详细]
  榕树岭遗址位于谢岗镇大龙村石洞,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东、西、北延伸1米至5米不等,南至路边。面积:1743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谢岗镇大龙村石洞。……[详细]
大片尾游击队税站旧址
  大片尾游击队税站旧址于2004年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大片尾游击队税站旧址进行了摸底,在认真做好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采集的基础上,对文物点进行了摄像工作并制作DVD视频资料;2011年,对大片尾游击队税站旧址进行修缮。近日,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公布,大片尾游击队税站旧址入选。据介绍,大片尾游击队税站旧址位于大片美村大围,建于清代,为一栋一院一进四间的砖木结构民居建筑,原为大片美村陈氏家祠,又名“陈家厅”“五郎家塾”,占地面积约151平方米。1943年12月,东江纵队成立后,游击队不断壮大,为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证部队供给,决定成立路西税务总站。大片尾村游击队税站属于路西税务总站的分站,贾华任站长,带领陈林、莫明、莫兴、陈小明等人,负责连平圩、大……[详细]
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旧址
  东莞县博物馆旧址位于莞城街道的东莞人民公园内,1928年由时任东莞明伦堂委员长的徐景唐倡建,1929年始建,1931年建成,1932年正式开放,名“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是广东较早创建的博物馆(仅次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建馆之后,因购书之款及其他经费无着落,旷置年余,门封窗破。1931年东莞县县长陈达材下令由县财政拨款1600元做修缮、购置用具之费。1932年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正式开放,一楼作为博物馆部,举办禽畜动物标本陈列,有少量陶瓷藏品;二楼作为图书部,设有图书阅览室;另设有印书部,委托东莞名人编书,由东莞博物图书馆印刷发售,或利用旧版片重印东莞古籍。抗日战争时期,东莞县博物馆旧址曾经是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的策源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东莞县委在此举办首期党训班。1959年恢复……[详细]
节度陈公祠
  节度陈公祠,是为纪念 桥头立村始祖陈誉而建,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公祠坐东南向西北,为三间四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142.2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碌灰瓦筒,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彩绘、壁画、陶塑工艺精美。公祠首进外置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大门两侧的对联可大致知晓桥头村的历史,两侧各有一青云巷,前廊两侧设麻石塾台,门额嵌“节度陈公祠”石匾,正脊为陶塑博古脊;二进为三开间牌楼,歇山顶,灰塑牛角脊,正脊立鳌鱼,垂脊立陶塑狮子,明间门额匾刻“名宦乡贤”,中间两柱脚有抱鼓石;三进设有屏门,灰塑博古脊,左右八角拱门边廊;四进后堂摆设陈氏祖先神台。节度陈公祠历经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1997年重修,其典型的岭南宗祠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2004年被确定为东……[详细]
寮步香市文旅夜间集聚区
  按照“景区全域化、文旅融合化”的思路,突出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等业态培育,以“全力打造香市文化和旅游集聚区”为抓手,将文商旅集聚与夜间经济、消费升级、城市更新有机结合,推动“游客变夜客、游客变顾客、游客变常客”,全面点亮夜经济、升级新消费。……[详细]
东莞三十三文化创意休闲街区
  广东33小镇位于东莞市东城区东升路33号,是以文化创意为主题,充分融入艺术元素,集时尚体验消费、创意办公、艺术酒店、展览演出、美学空间、创客空间等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在“三旧”改造(原乌石岗工业区)基础上建立的复合型文化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15万㎡,用地面积17万㎡,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该园区整体分为文化创意展示区、文创商贸休闲体验区与创客商务区三大功能区。其中创意展示区涵盖有休闲会所、小型活动展厅、书画交易中心、艺术培训等组合业态。其中,规划中的33艺术空间占地1万平方米,致力拉动东莞书画交流、艺术创作与收藏市场。目前,已牵手北京荣宝斋,设立荣宝斋画院东莞创作写生基地。而儿童教育培训MALL将集结教育培训、儿童主题乐园、儿童零售店、儿童主题餐厅,形成多功能、……[详细]
东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馆
  东莞唯美陶瓷博物馆是东莞市第一家镇级的“国”字号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家陶瓷行业博物馆、首个由企业兴建的产业资源类博物馆。唯美陶瓷博物馆全称“唯美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集陶瓷、书画艺术品展示与企业建筑陶瓷发展历史、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于一体,全面展示了中国历代建筑陶瓷和唯美陶瓷风采。作为企业文化的有利衍生和拓展,唯美陶瓷博物馆的建成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不仅是东莞市建筑陶瓷行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对于其他优势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唯美陶瓷博物馆位于高埗镇北王路的唯美陶瓷总部,占地2万多平方米。博物馆共三层,内有展品、藏品近8万余件,分为唯美陶瓷馆、唯美历史陈列室、唯美壁饰展、唯美装饰展、唯美创作礼品作品展、中国建筑陶瓷史展厅、陈复澄唯美艺术馆及陶艺馆等8个展厅,展示马……[详细]
东莞市钱币博物馆
  东莞市钱币博物馆是一座弘扬货币文化、普及金融知识的金融专题博物馆。2002年由东莞农商银行(原东莞农信社)投资创办,2012年新馆建成开放。现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2400平方米,全馆藏品约12000件(套),展出钱币及银行历史实物3000余件(套)。东莞市钱币博物馆自创办以来,一直免费对外开放,是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委会副主任单位、中国钱币学会省级理事成员、广东省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银行与博物馆委员会会员单位,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十大民间收藏馆”称号。博物馆位于东莞市鸿福东路2号东莞农商银行大厦西侧,内含中外钱币文化展馆、东莞农商银行行史展馆及临时展厅。馆藏文物中外钱币文化展馆,展厅陈列面积1800平方米,……[详细]
石龙镇博物馆
  东莞市石龙镇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1031件/套,开展教育活动3次,参观人数2.91万人次。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详细]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广深铁路石龙铁路南桥旧址位于东莞市石龙镇。1907年,清政府借款修筑广九铁路广州—深圳段,英国修筑九龙—深圳段,1911年全部筑成通车。线路由广州站向东南,在石龙越东江及其支流,经樟木头,抵深圳市,过深圳桥到香港九龙,长179公里,是大陆与香港联系的唯一铁路线。广九铁路可以说是联系粤港两地的生命线。解放前至今,香港大部分的物资都是依靠大陆供应,而广九铁路是供港物资的主要运输通道。广深铁路石龙南桥在抗战时期屡遭日军的轰炸,建国后又历经几次大修,原铁轨仍保存完好。但因承载等级不足,已经停运。1994年,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建成通车,该桥在1995年曾得到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007年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建成通车,连通广深三、四线工程,接京九铁路。这样,广深铁路石龙南桥、石龙南特大……[详细]
雁田抗英指挥部旧址
  雁田抗英旧址位于凤岗镇雁田村,包括邓氏祠堂和抗英炮台旧址。邓氏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雁田邓族为纪念南宋皇姑赵氏而建。该祠坐北向南,三间三进,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面宽15米,进深34米,二进为三间三楼牌坊。抗英炮台旧址,位于雁田村南边望恢岭上,为土炮台,炮台和战壕环绕整个望恢岭顶。1899年,雁田人民在武进士邓辅良的率领下,以东罗新厅为抗英指挥部,组织义军,购置武器,在雁田南边望恢岭上修工事,筑炮台,阻止英军北侵。现炮台已塌,炮台遗迹和战壕尚存。地处东莞东南部凤岗镇,南距深圳盐田海不到二十多公里,地形主要以丘陵和山地、冲积田为主。地处亚热带南部,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潮湿多雨。雁田村四面环山,中部平坦,中间有雁田河、水贝河流经沙岭汇合,灌溉便利,适宜种植水稻,开发鱼塘。山多为小山丘,坡……[详细]
石龙公园史迹
  石龙中山纪念堂位于石龙镇中山公园内,GPS坐标:北纬23°0646.3,东经113°5107.4,海拔高程5米。纪念堂坐北向南,为二层砖木石结构,后改钢铁金字架。长42.2米,宽26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纪念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1934年由石龙乡民集资兴建,1937年落成。1925年2月,为讨伐盘踞在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广东革命政府组织了第一次东征,因石龙水陆交通发达,商贸繁荣,靠近广州,孙中山带领东征军进驻石龙并把大本营设于石龙,多次来到石龙指挥作战。在第一次东征中,东征军击溃了陈炯明的军队,但此时广州发生了杨希闵等军阀的叛乱,东征军不得不回师广州,结束了第一次东征。期间孙中山于1925年3月因病去世。孙中山与石龙人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他逝世后,石龙人民为缅怀他的革命业绩,把石……[详细]
  东莞中学旧址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东正社区,年代为民国。2019年4月19日,东莞中学旧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为东正报功祠、教学楼旧址3栋……[详细]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家团结》报社遗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家团结》报社遗址位于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GPS坐标:北纬22°5300.4,东经113°4828.8,海拔高程41米。该遗址为一座泥砖民房,面阔11米,进深9.3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硬山搁檩结构,典型的“金包银”砌法。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大岭山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大家团结》报于1941年1月由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创办,杜襟南任社长,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敌后游击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该报为油印版,最初为16开,后改为8开小报本,每个星期出版一期,共出版了20期,主要进行抗日游击宣传,报道国内外新闻及东江地区抗日斗争情况等。当时报纸的新闻来源前期主要靠地下党从香港带回报纸获取信息,因此周期较长,后来则利用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