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旅游景点介绍

白云楼战斗旧址
  白云楼位于连平县大湖镇盘石村,解放战争时期为大湖区盘石乡地主曾启瑞三兄弟的宅院,座落于大湖圩镇西北向约3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1948年3月,国民党重兵进剿大湖后,国民党连平县政府派遣谢岳臣率县警队、伍桂芳率联防队近百人驻防于此。他们依仗白云楼独特的地理位置、坚固的楼阁和精良的装备,顽固与人民为敌,对九连、大湖地区的人民武装队伍构成了严重威胁。1949年1月中旬,根据中共九连地委的指示,连和县人民政府决定围歼白云楼残敌。27日晚,连和县人民政府县长骆维强、副县长邓基集合东江第二支队三团的桂林队、火花队连同大湖、忠信柘陂武工队及中共大湖工作委员会的全体人员约200多人,星夜进发,直逼白云楼。次日拂晓,四面包围了白云楼,各队战士占据了有利地形,架起-炮对准白云楼6个楼阁,爆破班战士抱……[详细]
禾子坑马刀队战斗遗址
  禾子坑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湖东村禾子坑(大湖镇高速路出口段)。1947年12月26日,中共九连工委根据上级指示,作出了“大搞”斗争的决定,号召九连全区人民行动起来,组织起来,拿起武器与国民党-派作坚决的斗争,提出“一手拿-,一手分田”的战斗口号。后来,大湖、三角联合成立了武装工作队,曾文如任队长;大湖、三角地区各农会组织还分别成立了民兵组织共有1000余人。1948年1月,邓基、曾文如等人亲临下底屋,指导曾海弟、曾王贵等人组织了马刀队,仅几天时间就发动了近200人参加马刀训练。其它各地农民也先后自发地成立大刀队,如附近的山圹村蔡屋、油溪镇的马屋等,他们日间劳动,夜间在家里祖堂安上一个“仙公”神位,烧香发烛,口中念念有词后似练气功般手持大刀进行训练。1948年3月11日,敌人为了把大湖作为……[详细]
何新屋战斗旧址
  何新屋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油村何新屋。当时的何新屋总面积约有6000平方米,居住人口约500多人,周围有7米高的围墙,四方还有12米高的楼阁和非常牢固的大门,只要把大门关上,没有重武器装备的敌人,难以进入屋内。何新屋靠近路边,路过的敌人近在咫尺,方便进行袭击。1948年3月30日,敌人在洋塘岗受到我军有力阻击后不敢恋战,拼命往何新屋方向逃跑。得知消息后,农会会长何恩寿即召集民兵布防,民兵们信心十足、毫无畏惧,持-坚守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等待敌人经过,伺机给予打击。当敌人经过何新屋时,守在东门狗洞的民兵何娘健、何娘珍两人使用一台2米多长、4公分口径的大抬-(土炮)上足-,装上几十粒手指大的铁珠,还有一些烂锅铁的碎片,率先向路过敌人开了一炮,当即击毙敌人一个。敌人随即散开用轻、重机-向楼阁窗……[详细]
上石板滩反围剿战斗旧址
  上石板滩反围剿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湖西村上石板滩屋。1948年,大湖地区农会组织、妇女组织、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敌人加紧了对九连地区的围剿。1948年4月1日,连平县“剿匪”大队长谢岳臣及忠信联防队黄国雄带领100多名敌人,企图消灭上石板滩民兵组织。当天早上7时,敌人来势汹汹,直扑上石板滩屋。得悉情报后,上石板滩民兵队长曾松发立即召集民兵研究对策,准备痛击来犯之敌。9时左右,敌人从四面包围了上石板滩屋,上石板滩民兵相互配合,迎击敌人。当时上石板滩民兵装备较差,-都仅有100多发,主要是以土-为主,但民兵们对敌人毫不畏惧,机智地与敌人进行周旋,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下午6时左右,正当民兵与敌人打得难分难解之际,欧阳珍率领数十名桂林队战士前来支援,敌人见势不妙,慌忙逃回忠信。此战毙敌2……[详细]
解放忠信镇战斗旧址
  解放忠信镇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忠信圩镇老街一带。1949年3月初,东二支主力三团由郑群亲自指挥,在高陂寨击溃国民党保一团两个连和连平县警队谢岳臣部之后,整个东江上游的形势发展很快。5月中旬,保十三团团长曾天节率部起义,使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东二支部队转战东江上游,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摧毁了这些地区的-据点,分布于东江各地的国民党-军队也已紧缩河源城一带。面对这个大好形势,九连地委以及连和县人民政府作出了拔除忠信-据点,解放全忠信的决定。同时指派连和县副县长邓基指挥,吴文辉带领忠信柘陂武工队为主力,进军忠信。5月下旬,邓基回到柘陂;5月22日,邓基在华南小学召开会议,对解放忠信圩镇作了部署。5月26日拂晓,各部队按已定方案进入伏击区,--要道路口切断援兵来路。曾坤燕和吴扬分别带领一个班……[详细]
攻打“阳隆和”战斗旧址
  攻打“阳隆和”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三角镇阳江村。“阳隆和”是解放战争时期连平县三角地区最大的官僚地主集团,为首者欧阳达三。欧阳达三在阳江村建有三栋大新屋,后建的一栋四角楼屋,楼高墙厚,异常牢固。国民党三角乡联防队80余人长期驻扎四角楼屋与共产党和游击队为敌,在三角一带捕杀共产党游击队及其家属,配合国民党军队围剿、追击共产党游击队10余次,气焰十分嚣张,是我党在大湖、三角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开展武装斗争的最大障碍。“阳隆和”嚣张的-气焰,激起当地军民极大愤慨,我党在对其劝降不果之后,决心武力铲除“阳隆和”。1947年12月中旬,部队根据侦察得来的情报,派出珠江、九江、鸿雁3个中队200多人直奔大湖;下午4时,部队到达大湖湖西三口塘集中,郑群作了战前动员和战斗部署,随后兵分两路直扑“阳隆和”。敌发现……[详细]
洋塘岗战斗遗址
  洋塘岗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三角镇洋塘岗(忠定公路三角路段左侧约300米处)。1948年,大湖地区农会组织、妇女组织、儿童团组织、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敌人因而加紧了对九连地区的“围剿”和“扫荡”。1948年3月,敌人在塔岭战斗,未能一举拿下大湖地区,贼心不死,企图卷土重来。3月30日,敌人兵分三路合围大湖、三角一带,实行报复性的“扫荡”。九连工委在此之前获悉了敌人要“扫荡”大湖的情报,遂作了周密部署。3月29日晚7时,邓基命令曾宗、欧阳珍率民兵主力中队开往三角待命,晚上12时,民兵主力中队开往洋塘岗,布伏于旗山。30日凌晨4时许,朱亚石、何生各带一个班,埋伏在接近公路的矮坡上。不久,即发现从小柘到穿心亭一带公路有敌大队人马匆匆而来,保一团及县警队走在前面,共约1000余人,分几路并进。敌……[详细]
余屋反围剿战斗旧址
  余屋反围剿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三角镇阳江村余屋。1948年,大湖地区农会组织、妇女组织、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敌人因而加紧了对九连地区的围剿。1948年3月,敌人组织力量,企图将大湖、三角的革命武装彻底消灭,然后直插青州、热水,与九连主力部队决战。3月29日,地下党组织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反围剿战斗,邓基在会议上号召各村民兵做好准备,粉碎敌人的阴谋。三角乡农会第10分会会长余旺兴会后立即赶回余屋,召集民兵开会,传达了会议精神,并针对当时形势进行了战斗部署。3月31日,天刚蒙蒙亮,官照洒、莫秉彝带领国民党军队的两个连和忠信联防队包围了余屋。敌人自恃兵强,企图速占余屋。坚守在余屋内的20余名民兵,利用地势,用土-土炮顽强地顶住了敌人的进攻。战斗持续到中午12时左右,敌人未能攻占余屋,反被……[详细]
高陂寨战斗旧址
  高陂寨,又称高陂街,位于连平县髙莞镇河西村,忠信圩镇至高莞水库公路约11公里处西侧,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连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青州的前哨和屏障。1949年1月,连和县人民政府在青州山塘成立;3月3日,我军又解放了连平髙莞的高陂。高陂寨平面为长方形,面积约5000平方米。寨的四面筑有高6米、厚50厘米的石、石灰夯土围墙,厚实牢固,易守难攻。我军结合形势需要和地形特点,留下了一个小分队在高陂寨保卫胜利果实。1949年3月3日当天,国民党连平县县长黄伯强和“剿匪”大队长谢岳臣获悉高陂被解放的消息,气急败坏,连夜从县城赶往忠信,纠集驻扎在忠信的国民党保一团第三营第十一连、十二连及连平县警队和地方地主武装,组成800余人的-武装,企图偷袭高陂寨,再进攻青州山塘,摧毁我新生的连和县人民政府。同日,我东二支三……[详细]
新溪马屋反压迫战斗旧址
  新溪马屋反压迫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油溪镇新溪村马屋,屋后为马屋祖山。油溪镇新溪村马屋,解放前居住着20多户村民,马屋背后的山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1943年春开始,-地主黄明州、黄亚芳依仗权势,强行在马屋背山开采煤矿,煤浆流入马屋农田,造成农田污染,土地无法耕种。马屋村-名到国民党连平县政府控告,黄明州等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请连平县联防队长谢岳臣派一个排的兵力驻扎矿山,镇压马屋民众。1944年初,马屋民众不堪忍受-地主的压迫,毅然组织青壮年学习马刀术,准备反击敌人。国民党县政府闻悉此事,于1945年2月2日晚上,派遣100多人的兵力突袭马屋,马屋民众挥舞大刀,左右拼杀,砍死敌人40多名,砍伤50多名。3日中午12点钟左右,国民党保安团从和平调来一个连的兵力,用火力疯狂扫射马屋,当场打死马屋……[详细]
曲塘坳伏击战战斗遗址
  曲塘坳伏击战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元善镇曲塘坳,即省道官灯线连平至陂头公路17公里处。从坳顶至山脚有3公里,是斜度较大的盘绕公路,有九曲十三弯之称,两边尽是悬崖峭壁。1946年3月,北江支队队长邬强率领300多人,从英德县东部转移到新丰县边境地区的梁坝。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北江支队给养困难,缺衣缺粮缺药,生活极其艰苦。为了尽快摆脱困境,支队队部决定由北江支队主力大队长郑卫灵、新丰游击队大队长郑大东率曾炽辉中队70余人,突击外线,开赴新丰、连平边境的隆街,逼近韶(韶关)兴(兴宁)公路沿线,寻找战机截击敌人,解决部队给养的燃眉之急。3月下旬的一天,郑卫灵、郑大东部到达溪东下塘后,就在韶兴公路附近侦察获悉:敌人有4辆军车,约一个连的兵力在翁源龙仙镇驻扎,次日将途经连平前往兴宁。得此情报后,郑卫灵……[详细]
贵东反击战遗址
  贵东反击战遗址位于连平县陂头镇大华村茶头庵附近,范围约500平方米。1948年8月1日,国民党驻翁源周济时部一个团700余人及连平联防队等,兵分三路对陂头镇大华、塘田、三坑村等地实行“扫荡”。三水为第一路;塘田、三坑为第二路;水口为第三路;三路敌军重点是围攻大华村一带。北一支队第五大队和地方民兵共40多人,由叶镜指挥,在大华村北面的茶头庵附近英勇反击来敌。我军人数比敌人少十几倍,装备也远远落后于敌人,第五大队采用了麻雀战方法,化整为零,分散出动,打击敌人。激烈的战斗从上午8时持续至下午4时,后突降大雨,第五大队的战士和民兵乘大雨掩护之机安全撤离。敌人恼羞成怒,将大华单竹坑、大坑等80多户农民的猪、牛、被帐、衣物等财物全部洗劫一空,还在池塘里撒石灰毒鱼,将民房烧毁。此战我军共击毙敌连长1名,士……[详细]
黄梅斜战斗遗址
  黄梅斜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陂头镇官岭村。1949年6月20日夜,时为县城解放前夕,国民党连平县县长黄伯强、“剿匪”大队长谢岳臣率部300余人弃城西逃至陂头。为了推倒黄伯强--政府,实现连平全境的解放,中共九连地委发出指示,立即组织力量,追击潜逃的黄伯强残匪。7月上旬,我部队200余人挺进陂头,驻在陂头街-村庄楼下等地,监视黄伯强的活动,为以后彻底击溃连平-势力作准备。9月14日晚,我军兵分两路,围剿黄伯强部。9月15日凌晨,黄伯强和国民党陂头区长谢国周风闻我军进攻消息,落荒而逃(后逃往香港)。天亮时,我部发现敌300余人经李洞坳往南面的方向窜逃。曾坤宜、曾宗率五团一营两个连队100余人跟踪追歼。上午,吴海腾、吴文辉率领一连搜索到陂头黄梅斜地带与敌相遇,随即投入战斗。战斗打响后,敌人龟缩于陈屋内……[详细]
迫降谢岳臣战斗旧址
  迫降谢岳臣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陂头镇金中村麻竹头下屋。连平县城解放后,连平县国民党政府县长黄伯强、“剿匪”大队长谢岳臣等率300余人逃到陂头,准备随国民党败军逃往台湾、香港。1949年9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第十三兵团一部和由杨克率领的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独立第二大队、曾坤宜率领的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第五团第一营进军陂头。黄伯强见势不妙,便撇下随行的军政人员,仅带亲信10余人逃往香港。而谢岳臣则率残部300余人窜上其屋后的胡庵山,负隅顽抗。当时,解放广州、海南岛的任务很重,十三兵团不能在陂头久留,决定留下1个炮排,配合边纵部队围歼谢岳臣部。我军迅速将胡庵山一带进行包围。9月15日,我东二支五团一营曾坤宜率领的部队跟踪追歼残匪,在陂头官岭村黄梅斜与谢岳臣残部相遇,战斗从上午打到黄……[详细]
九连游击区玛丽医院旧址
  九连游击区玛丽医院旧址位于连平县内莞镇湖村左坑温姓祖屋,距九连圩约8公里。旧址包括厅堂1间、住房2间,为黄泥、沙石和竹片混合结构。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其中一间房屋已经倒塌,剩下的也已倾斜。1947年九连地区恢复武装斗争后,部队不断壮大,由于战斗频繁,部队伤病员日益增多。为了医治伤病员,中共九连工委(后改称中共九连地委)决定在左坑温姓祖屋设立“玛丽医院”。医院设立后,先后有多批伤病员在此养伤治病,人数最多时有20多人,伤员基本上是从和平县青州、热水等地送来。因缺少医生,经常请当地民间医生给伤员治疗伤病,九连有名中医杨日梅擅长刀伤、-伤、烧伤治疗,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自制青草药、药粉、药膏为伤员治伤;当地进步青年温阿胜亦经常秘密帮助游击队取药,解放后被评为“堡垒户”。1949年,“玛丽医院”……[详细]
新田径游击队活动点旧址
  新田径游击队活动点旧址位于连平县上坪镇中村村,是山区里的几个山村小屋,北与江西交界。1945年11月,东纵三支队挺进九连山决定分散活动后,支队政治处主任陈一民、第一大队队长邓发率领一个游击小分队30余人迂回于九连山区,后进入上坪开辟革命活动新区。进入上坪后,陈一民等通过地下党组织的关系结识了新田径的进步青年谢善福,在其热心帮助下,游击小分队进入并驻扎于新田径,以新田径为活动据点,四处打击敌人。在当地贫苦农民的协助下,新田径游击队积极开展镇反锄奸,打击--地主等活动。1946年2月,新田径游击队奇袭上坪街,活捉了当地-地主谢汉臣和谢守民,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鼓舞了上坪人民的革命斗志,为后来解放上坪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47年7、8月间,九连游击区部队攻打江西龙南之杨村、白沙国民党据点时,……[详细]
智毙“大炮焰”战斗遗址
  智毙“大炮焰”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溪山镇软坑村老软坑街(现软坑小学一带)。溪山镇原软坑乡有个小圩场,国民党软坑乡府和联防队就驻设此地。软坑乡联防队队长叶盛焰,绰号“大炮焰”,他仗着国民党匪军的势头和率领有七八十人的-武装,在乡间欺压群众,无恶不作,人民群众对其深恶痛绝。1948年冬,连南游击队飞虎队队长郑俊、指导员张觉率领游击队员在软坑一带活动时,常常听到当地群众对“大炮焰”欺压百姓的血泪控诉,义愤填膺,决意为民除害。1948年12月,郑俊召集游击队员在船洞的一个山庵里开会,研究了捕杀“大炮焰”的行动步骤,准备利用圩日热闹的机会,派人化装混入人群,待机智毙“大炮焰”。12月25日午后,飞虎队员郑班、叶承贵、廖兴、叶长贵等装着买东西的样子,进入了软坑圩。他们镇定自若,拉开一定距离,穿插在人群之中……[详细]
牛形径战斗遗址
  牛形径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溪山镇丰盘村牛形径,临近105国道。1947年春,国民党政府疯狂地推行“三征”--,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此时,叶少雄率领江北人民自卫总队的飞虎队在软坑、东水一带活动,并扣押了溪东乡联防队副队长张少怀,以迫使国民党溪东乡公所放弃“三征”。此举引来张翰轩带领的国民党连平县政府“剿匪大队”、乡长叶少臣带领的溪东乡联防队共200多人对飞虎队的围剿。围剿扑空后,敌人又留下县-中队长何能率20多人、溪东乡联防队30余人,驻扎在溪东乡公所和软坑街,企图围歼我飞虎队。3月1日凌晨,郑大东奉命率江北人民自卫总队80余人抵达软坑,隐蔽在猪仔坑深山,以支援飞虎队粉碎敌人的阴谋。郑大东与叶少雄研究后决定在溪山牛形径设伏,诱歼敌人。次日上午9时前,部队分两路进入设伏地点,同时派出3名战士在撑腰石……[详细]
岑告山战斗遗址
  岑告山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隆街镇岑告村岑告山。1947年8月,江北人民自卫总队指挥机关率领武工队、钢铁连、飞虎队、群英队及东北队共400多人,驻扎在接近马头、百叟的仰凫塘潘屋一带。8月12日,敌人派出四路部队远道奔袭,企图消灭我部。第一路由敌一五二师罗营长带领500余人从新丰梅坑奔来;第二路由敌保安营(其中有一个炮连)500余人从连平奔来;第三路由连平护路大队谢岳臣率匪200余人从西草方向奔来;第四路由新丰政警队100余人从马头、百叟堵截。敌方共1400多人,气势汹汹地奔向仰凫塘,岂料我部队早已获悉情报,转移出了仰凫塘,让敌人扑了个空。敌人扑空之后,在附近展开搜索。为打击敌人,我主力部队分成二路抢占山头制高点:第一路由谢棠、叶萍率领钢铁及群英大队和东北队,抢占岑告穿行最高山头;第二路由叶少雄率……[详细]
解放隆街战斗遗址
  解放隆街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隆街圩镇老街一带。1949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湘边纵队东二支二团,接连取得新连河边区八战八捷、新英翁佛边区十战十捷的辉煌胜利。5月下旬,决定乘胜进军,解放隆街,把新丰城之东、连平城之南所有的敌人据点扫除,以迎大军南下。这时,连平、新丰除县城外,国民党的正规军和保安团已经撤走,只有地方-武装。隆街有以戡建会主任叶少臣为头子的联防队200余人(包括软坑、百叟等5个联防队在内)。1949年5月25日,我部队开始了解放隆街的战斗。在横扫隆街圩镇-之水西、科罗、百叟联防队之后,部队接着向隆街圩镇进发。隆街圩镇有上百间商店,500多居民,是国民党隆街区公所和戡建会的所在地,是隆街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粮荒极为严重,国民党的钞票成了废纸,人心非常混乱,群众渴求解放。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