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惠州市旅游

惠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惠州会展中心
  惠州会展中心是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公共建筑,由香港中洲集团投资兴建。地址位于市区江北。属于惠州“三馆一中心”项目之一。惠州会展中心为单层多曲面网壳结构,可设1138个标准展位,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米,总重量达3960余吨,其中铸钢600吨,节点为多杆件多方向相交于十字板融透焊接连接及铸钢件连接,焊缝总计13216条,要求均为一级,且在平均标高30米处悬空作业,吊装难度大。惠州会展中心造型是云海伏波,当时设计单位共提供了三种方案供市民选择。其中,方案一名为“云海伏波”,其轻盈、飘逸、充满动感的波浪状屋顶,如同东江上空飘浮的云朵。大气、现代、富有韵律,显示了惠州这座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在新时代大背景下不断创新的城市气质;飘逸的檐口造型,宛如机翼,振翅欲飞,喻……[详细]
岚派古村
  岚派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景形容惠城区芦洲镇岚派村并不为过。静立东江畔的岚派村,质朴山村风光正好:清代古宅古色古香,民风淳厚爽朗,村道蜿蜒洁净,白墙黛瓦掩映,野静风清,绘就一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山水古村画卷。乡村游推荐:东江垂钓、摸蚬、野炊,古宅游玩等;特产:淮山、土鸡等。地址: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详细]
23、湖镇围
湖镇围
  湖镇围距博罗湖镇对面一公里多的地方,有一座至今保留完整的古村落,叫湖镇围。湖镇围村口有个四十多亩的大湖塘,呈弯月形环护着古村落。原先按北斗七星的天象设有七座土墩,墩高十米,村人称七座土墩为“七星”,湖塘为“月”,故称七星伴月。地址: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湖镇村内……[详细]
赤岗古村
  赤岗村仲恺高新区潼湖镇赤岗村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约1511年),虽然历经500余年风雨的侵蚀,但村中的古民居却较好地保存了下来。村中建于清代的美乾书室于2008年重修,让这座历经岁月侵蚀的书室焕然一新。呈“井”字巷道连接古民居,房子基本完好但少有人住。赤岗古村民居排列整齐,每5间或7间一组,屋顶均为硬山顶,土瓦砖墙,连接这些整齐民居的是呈“井”字交错的巷道。巷道由厚石块铺成,经过长年风雨的洗礼,其表面都已变得圆润平滑。地址:惠州市惠城区潼湖赤岗村民委员会……[详细]
黄屋古村
  黄屋古村(潼湖镇黄屋村)隶属仲恺高新区潼湖镇,坐落在潼湖镇南面中部位置,毗邻潼湖湿地,于明末约1522年建村,至今约490年,村内现仍保留有明清时期民居500多间,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村内有古石巷道2000多米。沿着一条弯曲的水泥村道一路深入脚下的大青石板,约两米宽的小路弯弯曲曲向下延伸。黄屋村的探寻之旅由此开始。书室的青砖清水墙,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着厚重的历史韵味。如今,黄屋村的许多老房子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一些房屋屋顶垮塌,墙面斑驳。倒是条条青石板路显得坚实厚重,承载这里几代人走过的时光。地址:惠州市仲恺潼湖镇的南面中部位置……[详细]
溪美古村
  溪美村在近年被评为广东古村落之一,其200年树龄以上的古榕树有42棵,其他古树名木加起来有100多棵,加上古榕树总数差不多150多棵,在整个惠州市,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也可以称得上是古榕之村。溪美古村的民居、祠堂、古井、池塘等古建筑保存完整,各种古民居和雕饰壁画吸引眼球。地址:惠东县铁涌镇……[详细]
罗浮山宝积寺
  罗浮山宝积寺,是禅修的道场,在宋朝已经声名远播,祖师曾经开示:“金马银鸟自由飞,五色经幡宝积回。”意思为:1000年后,汽车飞机世界各地奔飞,宝积寺五色的吉祥经幡飘扬广度有缘众生。曹洞宗为禅宗南宗五家之一,其理论源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法系,于良价禅师和他的徒弟本寂禅师发扬光大。宝积寺据《博罗县志》记载:当年古寺设有御书阁、藏太宗、真宗、仁宗御书及景德赐佛衣、嘉估藏经等。因历史变迁,宝积寺早已被毁,只留古迹。据史料介绍,罗浮山“宝积寺”创建于公元357年,因其位于罗浮山山峰“九观十八寺”之一的轸星座之翼,形如“变应玑积、铨德钧物、犹如宣宝器”,故名“宝积寺”。晋朝以后成为岭南佛教传播中心,隋唐进入鼎盛时代。公元502年,天竺三藏智药禅师在广州光教寺元年(公元705年)印度高僧般刺密谛与怀迪大师合……[详细]
功武村古建筑群
  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为清代建筑。建筑群包括五宅、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等。现存古民居房屋上千间,院落10余座,其中五宅第和廖氏宗祠的梁架、木雕、灰塑水磨青砖墙体及正街店铺的曲尺柜台,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2002年7月17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正街街道路面青砖铺地,左右店铺的建筑格局。由于村外置码头(货运码头、客运码头),正街便是一个生意兴隆的商埠。现存的店铺中,有一间名曰“畅记”的店铺,仍保存旧时的木板店门、曲尺柜台和近店门而砌的“铺踏头”。在“畅记”杂货店中,有两张黄蜡石板凳,石块光滑,好像打过蜡似的。用手摸摸木凳上的黄蜡石,手感到凉爽。据村里的老人说:黄蜡石可治病,生痔疮的人,只要在黄蜡石凳坐些日子(冬季天气寒冷,要在黄蜡石石面上铺一块……[详细]
田坑村古建筑群
  田坑村古建筑群 (俗称“田坑古城”)位于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镇,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惠东境内一座比较大型且保存比较完好的客家古村寨,为四合院式民宅。 2008年,田坑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田坑古城包括20多座建筑及众多房屋,建筑布局对称有序、构思精巧、风格独特,美观庄重,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意味。村内有18条古朴的巷道、围龙屋、碉楼、高耸的城墙以及近400间房厅,都有很高的文化保护价值。 据介绍,田坑古城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陈氏入惠始祖第八世西峰公首次购入部分土地,开始建造房屋。1736年(乾隆初年),陈氏第八代裔孙斋公在“富奏百万,修治黄河”的同时,第二次购入田坑大部分土地,并……[详细]
  廖金凤墓位于龙门县龙田镇凌角塘村丫髻山白坟地。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门鹤湖围
  鹤湖围屋位于广东省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始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为清代晚期建筑,其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四碉楼、一望楼(中心楼)的城堡式客家围屋。围屋前有大面积池塘连接两侧壕沟,三面环水,围后依山,前筑女儿墙,后筑高围墙,建筑长宽均为80米,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共有108间通廊房,东北边仅设一斗门架石桥供出入。2001年5月被录入《南粤客家围》,2003年7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列入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入选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据鹤湖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十五世洪仁公由梅县松源满田村迁龙门永汉莲塘开基,悬壶济世,执医为业,先在下莲塘村建王屋,继建鹤湖围村,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竣工。祠堂三进,鹤湖围村的祠堂中堂正厅上悬挂着一副“树槐堂”的……[详细]
陈百万家族建筑群
  陈百万家族建筑群(含陈百万宅、聘君陈公祠、洛峰陈公祠)位于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这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典型明清岭南建筑风格的古村落,整个古村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古房屋有600多处,整体呈块状排列。保存最为完好的是陈百万故居和四座家族祠堂。陈百万是古时候这个村子的首富,原名陈瑞龙,生于清代雍正4年,他是一位商人。经营“粮油糖,日杂,建材,”等生意。经商成功发财致富而远近闻名,人称陈百万。因为他是陈氏家族中最为出色一位,所以就以他为代表而命名这个古村落。陈百万故居建于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坐南向北,通面阔46米,通进深32米,占地面积达1472多平方米。硬山顶,龙船脊,阴阳瓦。墙下部花岗石砌、上部青砖清水墙。头进大门为凹斗门,入门为下堂,堂中设屏门,两侧为耳房。中间天井地面均用花……[详细]
  三洞社稷坛位于龙城街道办三洞村,建于清代,砖、石结构,坛身青砖砌筑,石质华表柱,是龙门县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个古祭坛,此类祭坛在广东省范围内也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介寿诒谋牌坊
  “介寿诒谋”圣旨牌坊位于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古围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全国皇帝圣旨赐建的牌坊之一。整座牌坊气势雄伟,结构模式美丽壮观,施工技术巧妙绝伦。牌坊是四柱三开门,分三层,高约十米,中间大门宽四米。正门上部正、背面龙凤板分别为竖排阴刻楷书“圣旨”“恩荣”,中间两面均镶御书“介寿诒谋”,据说是当时皇帝亲手谕书,字迹端庄秀丽,笔划刚健有力。牌坊的四根柱子均为方形,石柱上有蝙蝠、八仙过海、双龙吐珠、文武百官、九龙海谆等精美浮雕;中间层有数百个石刻文字,每个约五平方厘米;下层前后有石狮二对,石鼓一对,石狮形态雄威,含珠带笑。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介寿诒谋”圣旨牌坊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沙塘高桥
  黄沙塘高桥位于惠东县白花镇坦塘行政村黄沙塘村。始建于清代,为四孔平梁青麻石质石桥,横跨黄沙塘沥两岸。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21.57米,桥面宽0.8米。桥墩为两组,用两根竖立的长方形石柱,上端榫接一块石板组合而成,两组竖立的石柱之间用两根横置的方石作梁榫接,以增加桥墩的稳固性。桥面用三块宽0.26米、厚0.18米、长4.72~6米不等的石板并排组合而成。桥面距水面约3.8米。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炯明墓
  陈炯明墓位于广东省惠州紫薇山上,于文革时被毁,现已修复。陵墓是民国时期的亭式建筑,墓碑高约3米,俯视西湖。碑铭为国学大师章太炎亲笔题字。其墓园历经风雨主体仍未损毁。1990年,被惠州市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对历史的尊重,惠州市于2012年4月出资2100万元人民币修缮陈炯明墓园。墓园占地面积约7754平方米,除对陈炯明的墓冢、墓碑亭进行修复外,还恢复了墓前广场以及墓园陈列室、管理房、雕塑台等。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黄沙小学)
  黄沙小学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惠东县安墩镇黄沙村黄沙小学。其建筑物为三合土泥砖瓦木结构,白墙灰瓦硬山顶为主的“上三下三”普通围屋,始建于1939年,1940年落成。当时是黄沙小学的校舍,有教室5间、教师宿舍2间,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1948年12月下旬至1949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为了贯彻在解放战争期间建立巩固的大块根据地,把游击战争推向新的阶段的指示,由粤赣湘边区党委在黄沙小学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书记、粤赣湘边区党委书记尹林平主持。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南方游击战争的重要指示,对1948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军事、经济、民运等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会议期间,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发来了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详细]
  江厦村碉楼村民打死打伤日军30余人江厦人民抗日斗争旧址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江厦村。旧址为一座四层明清时期青水砖墙碉楼,砖、木结构,高16米,宽6米,长12米。青砖墙身每层外置有大、小不同的枪眼。1944年7月2日下午,一队日军由增城开往龙门县城,行至城郊周田村时,日本侦察兵发现龙门县城已人去城空,大部分居民已撤离到县城附近的江厦村等地,日军因此改变计划,转向江厦村进军。黄昏时分,行至江厦村谭仙公庙的日军被村民发现,江厦村组织青壮年成立了一支自卫队伏击日军,分为两队,一队埋伏在谭仙公庙正面田坎上,一队埋伏在新庄坳小山侧面,同时阻击日军。在这次战斗中,村民使用了土枪、土炮等武器,由于日军不熟悉地形而不敢进村,只占领近处山头进行反击。自卫队员们奋起抵抗,从傍晚一直打到晚上8时,阻击日军近3个小时,打……[详细]
东湖旅店
  东湖旅店抗战时期香港秘密大营救中转站香港秘密大营救惠州中转站旧址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上板塘70号东湖旅店。1938年10月,惠州沦陷,桥西和桥东的旅店几乎被烧光,原有酒店和旅店无法复业。于是,部分有钱人家将幸免的房屋改为旅店,翟雨亭也把自己的洋楼改成了东湖旅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广东沿海沦陷,香港成为孤岛。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随即占领香港。此前为宣传抗日而聚集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成为日军的搜捕对象。中共中央指示南方局周恩来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人组织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的秘密大营救工作。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以及中共粤南省委、中共香港市委等党组织都投入秘密大营救工……[详细]
龙门县商会旧址
  龙门县商会旧址见证新型革命军队发展壮大红四师师部旧址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顶新街16号龙门县商会,始建于清代,为三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78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1927年12月13日,广州起义失败后,由中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和黄埔军校特务营等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共1200多人,突破重围转移到花县县城。12月16日,在花县县立第一小学召开党的联席会议,讨论部队的改编和行动方向。会议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叶镛为师长,宋湘涛为副师长,并选举产生中共第四师委员会,以唐维为书记。12月20日,红四师由王坪进入龙城,师部驻古?口街(今顶新街)县商会,1000多名士兵则宿营在县伯衡小学(现龙城第二小学)。部队领导机关在休整期间还讨论了下一步行动问题,决定部队到海陆丰与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