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见龙围与炮楼
  见龙围与炮楼位于龙门县地派镇渡头村。古围垅屋“见龙围”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占地面积2630平方米为三堂、二横、一围龙结构,是晚清举人、两广学务处查学员刘士骥的故居。见龙围是刘士骥祖父刘学荣所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落成,刘士骥出生于此。走进“见龙围”,只见门楼有两层高,卷拱门上设有木栅栏。穿过门楼踏入围屋,可见不少房屋,但基本上都上了锁,有些已倒塌。围屋中轴线有一座刘氏宗祠,这是一座三进的祠堂,修建得很精致,里面还有旗杆石。围后建有一座三四层楼高的碉楼,超过2米的夯土墙基和青砖到顶的修砌,都显示出当时刘氏族人的富有。相比“见龙围”,有5层高的炮楼修建得较晚,始建于咸丰三年(1853年),主体坐东北向西南,楼高22米,青砖墙到顶,占地400平方米,平面呈“器”字形,四周有200……[详细]
262、凌风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风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石正镇潭头村。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嘉庆十九年(1814年)潭头万安桥碑记载有到凌风塔的路线和凌风塔的风景分析,建塔时间不会晚于嘉庆年间。凌风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高35.5米。楼阁式砖塔,塔梯为壁内折上式。塔首层在西北方正面设门,每层均用菱角牙砖与挑檐砖叠涩出檐,各层每面均留窗洞。游人可循阶梯上至最高层。原塔内第二层设有魁星帝君塑像,已毁。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嘉应州官黄者虎,巡游到马山天吊岌时,发现石窟都,即现在的石正镇,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少见,肯定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的好地方,于是命令手下在岌上停轿,并响锣三声,以示尊敬,身在盆地群山合围之中,却听不到大山之回音,甚感奇怪,于是回到府衙翻阅史书资料查考,却意外发现石窟都学子近数十年来频赴科却考屡试不第,大有文章,经细心……[详细]
邹坊文祠
  邹坊文祠,俗称八角亭,坐落在平远县 仁居镇 邹坊村村口。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鳌编写之《平远县志》记载,该文物乃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邑人刘企贤等倡建,当时地名三枫树,清代设私塾,春秋两季则在此祭祀天地,祈求太平,风调雨顺。又因处于河口出口处,亦有“镇水”之说。民国期间在此办过小学、设过邹黄乡公所、邹坊乡公所。解放后曾为邹黄公社、邹坊公社、粮食仓库、邹坊大队、邹坊管理区、邹坊村委员会址至今。文祠主体为木质框架结构,共四层二厅十六间,平面六角形,主柱四条,六角形石质柱基,三层重檐,攒顶尖,穿斗式梁构架,顶呈宝葫芦状。是广东较为罕见的四层砖木楼阁式祠堂建筑。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鳌编写之《平远县志》记载,该文物乃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邑人刘企贤等倡建 ,当时地名三……[详细]
梅州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城东山状元桥畔,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梅州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今梅州)知州王者辅任内所建,距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历史。建筑占地16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55.5平方米。书院由主体建筑大门楼,前堂、中堂、后进共三重,两横栋屋组成。东山书院是梅州古老的书院之一,由王者辅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创建,已漫越了二百六十多个春秋。东山书院为“三进二横”的建筑结构,其前吸周溪水之清新,后袭东山岌之灵秀,邻傍状元桥之重彩。乾隆年间,梅城境内共建有九间书院,城中有四,即培风书院、东山书院、崇实书院和周溪书院。如今梅城仅存东山书院。从古老的书院到现在的东山中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是梅州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东山书院脉承着嘉应州弥足珍贵的……[详细]
福禄岌民居群
  福禄岌民居群(含含镇东楼、竹林居、崇本楼、州司马第、本立居、季立居),是隐藏在城市中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泮坑村福禄岌,由镇东楼等六座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组成。民居群中,以镇东楼为最,这座由马来西亚华侨熊举贤兄弟六人合力在民国时期建造的楼房,历时长、楼层多、造价高,在当时粤东地区来说是极具影响力的,所以起名“镇东楼”,就连门匾都是时任广东省主席吴铁城所题写。镇东楼为六杠三进三层结构,在民国时期的梅州客家建筑中,楼层多以两层为主,而镇东楼突破这个界限,采用了三层结构。镇东楼最终以32万两白银的总造价完工,对比当时梅江桥花费12万,联芳楼花费24万,就说明了镇东楼对建造的要求之高!而在福禄岌古民居群中,还有州司马第、季立居、本立居、竹林居、崇本楼等五座建筑,这些建筑既有……[详细]
266、通议第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议第位于湖寮镇新寨村,是新寨旅外侨胞蓝镜清在南洋做生意赚钱后,于清光绪33年(即1907)所建。通议第是典型的殿堂式围龙屋,坐东北向西南,硬山式,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阴阳瓦面,共有房间104间,总面宽58.5米,总进深52.3米,占地面积3100㎡。通议第的主人蓝镜清曾在该房屋创办学校,已培养输送近千名大学生在祖国各个岗位上工作。在蓝镜清的影响下,其后裔中有大学生28名、硕士16名、博士3名。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67、荣槐楼
荣槐楼
  荣槐楼位于五华县转水镇三源村,由原广东政使司温荣槐建于清乾隆期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面宽五间三栋进深,左、右各建一幢横屋,背后围龙屋包围,门前照墙,横屋斗门,砖木结构,大门前有“荣槐楼”三个字,下厅中央有两石雕柱,中厅前后有木雕刻穿花屏风,整座屋至今保存完好。荣槐楼有光荣、悠久的革命历史。1925年3月,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率领东征军讨伐逆贼陈炯明,在进驻五华华城镇时,推举出生在荣槐楼的民主人士温其藩出任五华第一任县长,组建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发动群众和五华师生参加革命。在任期间,清廉自率,铲除-,革新县政。其后,败退的陈炯明残部突袭五华,洗劫其家,嘉应人士特赠“善政善教”匾额赞扬。解放战争期间,原中共中南局党委书记古大存领导的五华县革命武装部队曾多次驻扎于此,以“荣槐楼”……[详细]
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
  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坐落于粤、赣、闽三省交界的梅州市平远县境内,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总投资20亿元,依托“世界第一天然大佛”独特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集“祈福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园。整个旅游产业园由生态观光旅游区、祈福养生区、客家文化商旅风情区、休闲运动度假区四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程旼公园、石龙寨、大河背、温泉度假村、商旅风情景区和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等。其中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程旼公园、石龙寨景区、温泉度假村、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已初具规模。广东平远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是“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的主要景区,是梅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旅游局签订了共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广东省发……[详细]
井下吴屋
  井下吴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井下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为乡人吴昆亭所建。井下吴屋面阔43.3米,进深51.72米,占地2252平方米,整屋座东北向西南。主体为三堂三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占地2252平方米,共64间11厅6舍。前面有平坦耕地,周围有潺潺溪流。堂屋后有高起半月型“花台”,花头与主体合起来形成一个半圆。左右各建外门楼一座,右门楼前原有半月型池塘,屋前右侧原竖有光绪十七年进士石楣杆,左侧建有水井一口。吴屋整体设计紧凑玲珑,左右对称,层层深入,步步升高,泥砖墙,杉木顶架,瓦块天面,是典型的客家围建筑。穿透式梁构架,方柱、柱间、厅门设雕花屏风,起分隔空间和装饰作用,主体一、二进为三合土地板,三进及横屋、天井均为青砖地底,中堂横屏上绘有“杖履春多”彩画,中、下堂横屏上……[详细]
李坚真故居
  李坚真故居坐落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黄金镇径双村蕉头窝,李坚真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曾在2005年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李坚真故居是我国著名的妇女运动先驱、华夏女杰李坚真成长成才、参加和开展革命工作的策源地,她曾在蕉头窝居住长达20余年,现已成为广东省境内尚未开发的一个非常具有人文价值和自然景观价值的处女地,是一个未开发的“小九寨沟”。故居坐西向东,是泥砖结构的平房,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由“独脚门楼”和左右两边的“锁头屋”组成,内存放有李坚真部分生活用品和两封家书。故居的门坪下面有一口古井,井水清甜可口,泉水终年不断。古井旁边有一棵由李坚真亲手种下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油茶树,现依旧枝繁叶茂。在故居右边通往黄金的古村道山岗上至今仍生长着逾百年檀树……[详细]
兴宁古城墙
  兴宁古城墙位于梅州市兴宁市兴田街道办事处。史料记载,明成化三年(1467年)冬,兴宁知县秦宏奏报朝廷核准重建县城,改土垣为砖城,翌年夏建成。城高1.85丈、周长626丈、雉堞903个,环城掘濠,深0.7丈、宽2丈。嘉靖四年(1525年),加建四个城门楼,并更名东门为平远门,西门为阜成门,南门为迎薰门,北门为拱辰门。现存兴宁古城墙绝大部分为明成化年间所建。建国初期,城门、城墙仍保存完整,1958年后,城濠逐步填埋,现大部分墙基仍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城墙上开始有单位和居民兴建厂房和住宅。现南门(迎薰门)保留最为完整,北门仍保存内门,东门和西门在文革时期被拆除。从现有保存可以看出,古城墙建筑材料底部是窑制青砖,顶部为夯土墙,厚实坚固,虽历经五百多个春秋,砖块上“城砖”两字依然清晰可见。兴宁古城……[详细]
兴宁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事处文星村长陂岭。兴宁文峰塔建设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已有200多年历史。相传建塔前,兴宁近三十年未占科甲,县令仲子履认为山川文气不足,倡导主持兴建此塔以兴文风。文峰塔正门朝北,塔分十层,高三十八点六米,一说通高四十五点八米。塔基面积一百五十平方米,第一、二层方形,以上八角形,顶部葫芦形。每层墙体均有方形、扇形、拱形等不同形状的塔孔。兴宁文峰塔塔梯为壁内折上式,各层有木楼板。塔的设计和施工,为潮州名匠承办,建筑工艺水平较高。每一层都有窗户,整座塔有各式各样的窗户。因战争破坏和自然破坏,许多窗户已经只剩下窗框,八至十层仅有窗户,翠绿色,形状不同,非常精美、别致。此塔系青砖砌筑,结构严谨稳重,造形挺拔秀丽。兴宁文峰塔于1980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详细]
定昌公祠
  定昌公祠位于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村,是该村罗氏二十四世祖定昌公祠堂,占地总面积485平方米,始建于民国一十七年(1928年)。其精雕细刻之美,新颖别致之奇,艺术品格之高,不愧是“宝贵的文化瑰宝”。日前笔者特意邀上好友踏上参观古建筑的旅程,去领略其独特的魅力。该祠堂系砖木结构,建筑坐北向南,是一座长方形的典型三进祠堂。大门匾额“定昌公祠”四字苍劲有力,采用贵重的麻石打造而成,特别是那副大门,据说当时的工钱是110担谷。匾额的背后刻有定昌公祠碑记,记载着相关的内容。大门的两侧立有一对潮汕人喜欢的石鼓。公祠内分门厅和正厅,中间是一个约30平方米的天井。上堂前檐屋顶为卷棚式结构,屋顶梁架为抬梁式七步架梁,架梁由木瓜承重,镶嵌有月梁,雕有垂莲,雕刻精美,工艺精湛绝伦。屋顶屋脊处均缀有龙、凤、花、鸟等吉祥物……[详细]
  群丰大夫第位于梅州市梅县丙村镇群丰村。群丰大夫第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古镇。它也是唯一被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群丰大夫第与其它客家围屋一样,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五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具分工,中间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庆典、宴客之处,气势雄伟,具体又分上、中、下三个厅堂和四十八间房屋。上厅最高,中厅最大,可摆放二十台宴席。两边各有四行横屋,加上后面半圆形的围屋共有390多间房屋及近百的杂间,主要是卧室、厨房、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围屋的大门前有一块长方形的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详细]
275、驾虹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驾虹桥位于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古镇标志之一是明代建成的石桥———驾虹桥。荒草萋萋下的桥身仍坚固无比,令人由衷赞叹古时工匠的智慧,偌大的一座石桥,所有的石块均是靠特殊的技艺巧妙地咬合在一起,未使用任何粘合剂。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仁居红四军第一纵队革命旧址
  仁居红四军第一纵队革命旧址(含红四军纵队司令部旧址、红四军纵队军需处旧址、红四军纵队后勤处旧址、老东门街红军标语)位于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平远县红军纪念园坐落于当年红四军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的地方——仁居镇东较场,该纪念园是广东第一个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为主题的纪念园,规划面积200多亩,包括展馆区、纪念塔区、纪念亭区、休闲区4个主要功能区。记者在红四军纪念馆看到,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反映了平远革命历史。在红军纪念馆,讲解员陈丽芳指着红军标语墙告诉记者,红四军在平远期间,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在大街小巷书写宣传标语,平远也是广东省红军墙标最多的县。“全省保留完整、字迹清晰、内容不同的红军墙标共304条,平远有123条,其中单仁居镇就……[详细]
277、延庆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庆堂
  杨氏家庙——延庆堂,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有600多年历史。他是百侯杨家的发祥之地,又是净宗二祖的地方。延庆堂坐北向南,占地3672平方米,百侯宗族制内,含新建祠堂、修葺祖坟、制定族规、编修族谱,设立宗族产业等。其中宗族产业专设书亭,用于奖励科举,这是杨氏宗族产业的一大特色!是杨氏科举制度化的经济来源,为杨氏的科举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78、缵椿庄
缵椿庄
  缵椿庄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大光村花树下。由旅印尼华侨汤少岩等三兄弟建于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坐西北向东南。由外大门、围墙、禾坪、堂屋、横屋、花胎、围龙等组成,为两堂三横两层杠式围屋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60.1米,总进深43.1米,共计房屋70间,占地面积约225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220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三合土夯墙,水泥预制门、窗,墙裙水墨描绘福寿等图案。正立面呈凹肚形,方形石基青砖柱支撑与抬梁式木质梁架构筑门廊,麻石条大门框,上方阴刻“缵椿庄”。下堂石基木柱支撑构筑箔金穿花木质屏风。下堂与上堂之间左右廊厅对称,木质穿花屏风,中间天井宽大。上堂为敞厅,比上堂高一台阶,石基木柱构筑木质屏风,屏风上饰“渊明爱菊图”、“英雄独立”等彩绘。花胎高而陡,半围围龙与围墙包围……[详细]
永富祖祠
  永富祖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新泉村淋泉坝。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1984年、1988年两次进行重修。坐南向北。由泮池、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两堂六横三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81米,总进深92.9米,共计房舍111间,占地面积7524.9平方米,建筑面积4957.2平方米。硬山顶、龙船脊、灰瓦面、石灰夹石垒墙。正立面呈凹肚形,大门为麻石条大门框,大门上方题“永富祖祠”,两侧楹联“东山世第;西晋家风”。下堂为敞厅,麻石圆形柱和石基英国“红毛泥”柱多柱支撑,抬梁式木质梁架。中轴线上左右两廊厅对称,上部施门楼式屋顶,两侧前后各塑一对鲤鱼出水槽。上堂比下堂高一台阶,阳刻彩绘木质龙头挑,麻石圆形柱与石灰夹石墙屏风构筑神龛,供奉当地谢氏先祖牌位,神龛上方题“宝树堂”,两……[详细]
路亭古塔
  路亭古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红星村。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清道光三年(1823)建成。坐南向北。由围墙、塔座、塔身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布局,总面阔12.61米,总进深12.61米,通高约32.6米,墙厚约1.85米,占地面积约15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67平方米。塔座呈八角形,高约0.6米,三合土铺面。塔身为七层结构,高约30米,三合土夯墙,外批荡沙灰,外面墙壁逐层向上收窄,塔门为石质券顶,每层开四扇方窗,层与层之间外面用砖拼6道凸棱,其中由上往下第三棱呈齿状;塔内木质楼板,青砖砌筑沙灰批荡楼梯呈螺旋形状上升,共112个台阶,第七层周边有矮围墙,供人凭眺。塔顶施高约2米的宝葫芦塔刹。围墙沙灰夹石垒墙,呈八角形包围古塔。该塔施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