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克修公祠
  克修公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大地村桥头组。建于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坐西北向东南。由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两堂两层四横一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49.4米,总进深60.3米,共计房屋75间,占地面积约297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42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三合土夯墙,均木质挑、水墨描绘花卉等图案墙裙、印花三合土地面。大门为一进,硬山式、人字山墙、麻石条大门框,上方题“克修公祠”,两侧楹联“克勤克俭;修德修身”。下堂为敞厅,石基木柱构筑双面鎏金木刻穿花人物、花卉等图案木质屏风。下堂与上堂之间左右两廊对称。上堂比下堂高一台阶,石基木柱与木质屏风构筑神龛,供奉汤氏先祖牌位,屏风上饰人物、花卉等图案彩绘。堂屋后左右两侧有方形、圆形两口日月水井。花胎宽大平坦,铺筑八……[详细]
钟家围屋
  钟家围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乐干村九栋。据当地钟氏族人钟进发等介绍,建于清代。坐西向东。由堂屋、横屋等组成,为九堂两横两枕屋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35.8米,总进深111米,共计房屋193间,占地面积约3973.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916.8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墙基三合土田骨泥夯墙、木质挑。堂屋分为上五堂下四堂,中间用天井分隔。下四堂:大门施麻石条门框,门框上方饰祥云浅浮雕;第一堂圆形石基木柱支撑构筑屏风;第一堂与第二堂之间左右两廊厅对称,中间天井方正;第二堂己倒塌;第二堂与第三堂之间左右两廊厅对称,中间天井略长;第三堂为敞厅,第三堂与第四堂之间左右廊厅对称,中间天井略小;第四堂为敞厅堂。上五堂为两层结构,分前三堂一枕屋后两堂一枕屋,前三堂:大门麻石门槛木质门框;下堂……[详细]
283、萱德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萱德楼
  萱德楼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矮岭村。由钟孟鸿续重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坐西北向东南。为三横两层走马楼杠式布局,总面阔27.3米,总进深31.6米,共计房屋41间,占地面积约862.8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5.97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垒墙。正立面大门上方题“萱德楼”,落款:清咸丰六年进士贺寿慈书;东大门上方题“耒经巢”,落款:清台湾巡抚丁日昌敬题;外罩飘檐式大门、窗,麻石条大门框,麻石金钱万字窗。通屋为拱劵式通廊住房结构,分上、中、下廊。下廊为门廊;中廊为过廊,琉璃花窗三合土隔扇;上廊为敝廊厅,后有上铺三合土下砌麻石条的楼梯通往二层。左右次间为敝厅对称。二层形同一层,内容有所不同,穿斗与抬梁式木质梁架,木质楼板,护栏用木板和三合土墙混合构筑。东横屋“耒经巢”内设一花……[详细]
霞黄黄氏家庙
  霞黄黄氏家庙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建于清代,1998年、2007年曾重修。坐北向南。由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四堂六横三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91.5米,总进深98.3米,共计房屋158间,占地面积约899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7988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垒墙、简易木质挑。正立面呈凹肚形,麻石条大门框,上方题“黄氏家庙”。第四堂圆形麻石柱支撑构筑屏风。第四堂与第三堂之间左右两廊对称,中间天井宽阔。第三堂为敞厅,比第四堂高一台阶,圆形麻石柱多柱支撑。第三堂与第二堂之间左右两廊对称,中间天井宽大。第二堂为敞厅,比第三堂高一台阶,麻石柱多柱支撑,抬梁式木质梁架。第二堂与第一堂之间两廊对称,抬梁式梁架,中间天井较小。第一堂比第二堂高一台阶,石基木柱与木……[详细]
天褒节孝石牌坊
  天褒节孝石牌坊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龙潭村。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坐北朝南。由坊座、坊身、坊顶组成,为四柱三间,三层三檐,东西对称,南北两大面,均麻石质构造,通高7.30米,宽6.90米,深1.35米,占地面积10平方米。整座牌坊由四根0.32米见方的方柱支撑,并将牌坊分隔为中门和东西侧门。柱底东西两侧由葫芦形抱石鼓夹持。坊身逐内收,到坊顶聚合为约0.5米高宝葫芦矗立于顶盖的中脊上,在各层的脊头和岔脊上有云纹飞檐。支撑牌坊的4根大石柱均刻有“我心真匪石”、“圣泽竞如天”等褒扬联文词句。明楼前面刻立此牌坊的因由,后面阴刻“松节冰心”。次楼前、后面明间均阴刻“天褒节孝”;左右次间前面为浅浮雕凤凰,后面为浅浮雕麒麟图案。边楼前、后面明间均阴刻“圣旨”;左右次间前面为石雕官员像,后面为石……[详细]
粟坝围屋
  粟坝围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石峰村。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建于清代。清嘉庆年间始建第一围,1943年建第二围,1954年建第三围。1990年重修。坐西向东。由泮池、外大门、围墙、堂屋、横屋、花胎、围龙等组成,为两堂八横三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91米,总进深77.2米,共计房舍221间,占地面积约70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242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墙基田骨泥夯墙。下堂为敞厅,石基木柱支撑构筑屏风,上方悬挂“内阁中书”木质牌匾,上款:清光绪三十二年仲夏月,下款:翰苑 罗翙云敬贺。下堂与上堂之间左右两廊对称,中间天井较小。上堂为敞厅堂,比下堂高一台阶,石基木柱与木质屏风构筑神龛,供奉罗氏先祖牌位。花胎平坦宽大,卵石工整。三排围龙呈半月形包围堂……[详细]
蕉岭水口塔
  水口塔又名文奎阁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高思村水口文阁岌上。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坐南向北。由围墙、塔身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布局,总面阔16.31米,总进深16.31米,通高约20米,墙厚约0.26米,占地面积约266平方米。塔身为五层结构,八角攒尖顶,三合土夯墙,外批荡沙灰水泥,外面墙壁逐层向上收窄;塔身每层均开有塔门,第一层塔门麻石条劵顶,其余塔门为拱劵塔门,第二层塔门上方题“文焕天人”;第三层塔门施飘檐,上方题“天光云影”;每层均开窗,一层为4个圆形窗,二、三层为4个圆形窗和拱劵窗,四层为2个拱劵窗,五层为2个圆形窗;层与层之间外面用砖拼4道凸棱,其中由下往上第三棱呈齿状;塔内木质楼板,沙石青砖夯筑楼梯成螺旋形状上升。围墙沙灰夹石……[详细]
石寨青云塔
  石寨青云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据《蕉岭县志》记载,建于清嘉庆年间。1998年石寨村村委筹资进行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八角形布局,由塔基、塔身组成,高28米,墙厚0.95米,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正立面为拱券式塔门,上方镶嵌阴刻“青云塔”大理石碑。塔基为十六边形,三合土铺面。塔身为七层结构,外墙逐层向上收窄,沙灰夯墙外批荡沙灰,每层开四扇方窗;内均木质楼梯、楼板,第六层楼板三合土铺面,楼梯呈螺旋式上升,第七层塔沿有青砖齿轮状装饰;塔顶施葫芦形塔刹。青云塔最独特之处是整座塔无屋檐,直冲云霄,施工精巧、造形美观,故称“青云塔”。对于研究蕉岭县境内古塔建筑文化和工艺技术具有一定价值。1985年经蕉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旗形石桅杆
  旗形石桅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徐溪村。建立于清同治三年(1864)。坐西北向东南,由五节麻石构件组成,通高约13米,底部正立面宽约0.69米、侧立面宽0.35米,占地面积约4平方米。楣杆底部由两块夹石匣扣住,左侧夹石阴刻“大清同治三年甲子岁例授奉直大夫光禄寺署正加二级钟永煌立”,右侧夹石阴刻“钦加同知职衔钟怀薰由从九捐陛国子监典薄钟合顺立”;第二节为圆形麻石柱,上阳刻腾龙、老鼠、祥云图案;第三、四、五节为圆形石柱,柱体节渐小;每节连接处为漏斗形石平台。对于研究清朝时期当地客家人“崇文重教”、“光宗耀祖”,又激励后人发奋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10年经蕉岭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下坝高拱圳
  大下坝高拱圳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矮车村。建于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2001年重修路面。东北——西南走向,蜿蜒曲折约2公里,圳面宽约2米,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圳道共有42拱洞,每个拱洞高3.20米,宽1.40米。圳道前段约340米由拱桥和灌溉圳道组成,左侧为行人道,右侧为灌溉水圳;后段约1660米为水圳。该圳是集灌溉、交通、防洪于一体的混泥土拱桥圳道,当地俗称“高拱圳”。高拱圳保持现状较好,现仍灌溉农田400亩,是蕉岭县境内唯一的集灌溉、道路、防洪于一体的水利建设工程,对研究蕉岭县境内民国时期的水利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2010年经蕉岭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郊状元桥
  城郊状元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城郊村县人民小学内。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南北走向。由泮池、石拱桥组成,为横联式砌建券拱石拱桥。状元桥横跨泮池南北两端,桥长11.5米,拱跨2.2米,宽2.92米,拱矢高0.7米,占地面积23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2平方米。桥拱用麻石砌筑,桥墩沙灰批荡,桥面左右两侧设栏板望柱。泮池为半月形,四周施栏板望柱。传说明清科举入选者,均着盛装,胸前戴花,绕泮池一周,跨过状元桥,然后由县官致词表示祝贺。该桥结构独特,造型美观,是蕉岭县境内仅存一座反映古代客家人崇文重教和人文发展历史的代表性建筑,对于研究当地崇文重教的传统客家文化和石拱桥建筑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85年经蕉岭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县级文……[详细]
城郊棂星门
  城郊棂星门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城郊村县人民小学内状元桥前。据石坊碑刻记载,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坐北向南。由坊座、坊身组成,六柱五间冲天柱式石坊,东西对称,南北两大面,均麻石质构造,通高6.60米,面宽12.70米,进深4.07米,占地面积约52平方米。整座石坊由六根0.37米见方的方柱支撑,并将石坊分隔为中门和东西侧门,南面柱底施葫芦形抱石鼓。明间额坊由上下两层麻石板组成,下层阴刻“棂星门”3个大字,落款:乾隆二十年春三月建。左右次间均施三合土墙;左右梢间额坊由上下两层组成,下层麻石板浮雕“鲤跃龙门”等。城郊棂星门反映了古代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理念,是蕉岭县境内唯一一座棂星门,对研究蕉岭县境内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14年经蕉岭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六……[详细]
中共蕉岭县委第一次代表会旧址
  中共蕉岭县委第一次代表会旧址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12月,中共蕉岭县第一次代表会在新铺镇尖坑村上赖屋赖汉文家中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30多人,会议选举产生了由7人组成的“中共蕉岭县委”,徐持担任县委书记。旧址建于清末。坐西北向东南。由横屋、天井、大门等组成,为一横一天井布局,总面阔8.30米,总进深19米,共计房屋6间,占地面积15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94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三合土墙基泥砖墙,前、后、左、右都有门通往屋外;梢间为敞厅,后墙开有小门通往屋后山丘,该厅为当年中共蕉岭县委第一次代表会旧址。该屋记载了革命历史足迹,对于研究蕉岭县革命史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经蕉岭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寨红军路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1929年10月23日晚,朱德率领红四军六、七千人途经此道,后当地群众将此道命名为“红军路”。东南——西北走向。由不规则的山石铺筑石阶,从山脚下蜿蜒于整座对门山,与梅县松源镇圆潭村相连接,全程约5000米,路面宽约1.20米,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1929年10月23日晚,朱德率领红四军六、七千人由梅县松源镇经古道进入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并在石寨村休整一晚。当地村民拿出仅有的少许粮食和当地特产——红菌,并将红菌熬成红菌粥来款待红军战士,朱德称赞此粥味道鲜美。随后,朱德在郭氏宗祠宣传革命政策,号召村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并成立了石寨村农民赤卫队;10月24日早晨,朱德率领红四军由石寨村出发,到达蕉岭县城;10月25日,从蕉岭县城出发,经新铺、梅……[详细]
南磜观察第
  南磜观察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南磜村。由黄氏十五世祖琼石公(号作楫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清雍正年间建成,历时30余年,故当地又俗称“晚成堂”。2002年黄氏后裔集资重修。坐西南向东北。由泮池、外大门、照墙、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三堂五横前后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79.6米,总进深89.5米,共计房屋173间,占地面积约712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4792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三合土夯墙。正立面呈凹肚形,麻石条大门框。下堂方形石基支撑构筑木质屏风。下堂与中堂之间左右两庑对称,方形石基木柱支撑,抬梁式木质梁架,中间天井宽大。中堂为敞厅,比下堂高一台阶,抬梁式木质梁架,圆形石基木柱多柱支撑构筑屏风;中堂前过廊屋檐下施卷棚顶。中堂与下堂之间的左右两廊厅对称,木质梁……[详细]
林修明故居
  林修明故居位于蕉岭县新铺镇下南山村。建于清末。坐南向北。由外大门、围墙、内禾坪、堂屋、横屋、枕屋等组成,为两堂一横一枕屋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23.5米,总进深29.7米,共计房屋31间,占地面积697.9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32.95平方米。下堂阳刻镏金花鸟、喜、寿等图案木质屏风,屏风上部彩绘“双凤求凰”、“加官进爵”等图案。东、西敞廊抬梁式木质梁架、龙头挑。上堂屋檐下悬挂“五福如意”等图案的木质横屏。枕屋为两层结构,木质楼板、护栏。左、右横屋廊厅抬梁式木质梁架。故居木构件彩绘艺术性高、雕件精美。林修明(1885~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奉命赴广州发动新军起义,次年春节后,参加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2012……[详细]
赖寿官夫妇墓
  赖寿官夫妇墓位于蕉岭县长潭镇长东村沙前岭。为陂角赖姓六世祖墓地,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建于明代。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重修。坐东北向西南。由护岭、垄环、山手、挂旁、踢靴、墓堂、拜台、祭台等组成,一级护岭交椅墓,沙灰夯筑外批荡沙灰,总面宽约30米,总进深约45米,分布面积约1350平方米。坟墓面宽约9.4米,进深约15.7米,占地面积约147.58平方米。墓碑为麻石质,呈长方形,碑高0.88米,宽0.5米,顶部砌成半圆形状,碑阴刻“六世祖考恩荣文德寿官赖公妣慈惠□寿曾大孺人二位坟墓”。祭台底部灰塑云纹和菱形万字图案。左右护岭饰圆形柱墩。墓前约40米处有10条上部兽形缺失的石华表。该墓地规模较大,对于研究蕉岭县境内古墓建筑文化具有一定价值。2012年10月被广东省人……[详细]
喆庐(丘哲故居)
  丘哲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以丘哲的“号”而被称为“喆庐”。“喆庐”建成于1925年,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为四面坡式中西合璧的二层民居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丘哲曾在松口与谢逸桥等开办松口体育学堂,把学堂办成为宣传同盟会政治主张、训练骨干人才的场所。他还利用松口任教的机会,在松口镇开设“公裕源”米店,作为同盟会秘密联系的据点。在大黄村的乡贤馆中设有丘哲的纪念堂“思喆堂”。“思喆堂”是由丘哲的子女捐资兴建的,里面展有丘哲铜像及其生平事迹的介绍,以此来纪念丘哲。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9、玉成围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成围
  玉成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合水镇森洞村九组,由陈氏十四世寿公兴建,始建于民国十一年(1921)。坐东南向西北,为三堂二横一围龙屋,总面阔53.6米,总进深48.9米,建筑占地面积2630平方米,分布面积约4200平方米。经夯墙和木石构架承重,来瓦硬山顶,整体建筑以厅堂为中轴。厅堂两侧为横屋,后面建有半月型的围屋连接横屋。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莲塘村古氏洋楼
  莲塘村古氏洋楼位于梅县区城东镇,这里的竹管塘一带,曾经是连姓族人居住的家园,屋前一口大池塘支荷摇曳,是莲花盛开的水域。虽然,随着时光的变幻,人世沧桑,连姓族人已经迁往他处,这里居住的古姓、叶姓等居民仍然将村庄唤作莲塘。离树德楼不远的西南方,一座具有南洋风格的建筑屹立在山坳小溪旁,与另一栋传统围屋比邻而立,房子的建造者是缅甸古姓华侨兄弟。莲塘村古氏洋楼建于1919年,坐西向东,为中西合璧合杠走马楼,总面阔27.65米,总进深30.85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合瓦屋面,歇山式瓦顶。正立面设连券式门楼。左、右侧立面柱廊式迥廊,琉璃窗饰栏杆。该楼双轴线。东西轴线上设三堂,南北轴线上设上、下堂。二楼为抬梁式。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