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李金发故居
  李金发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上村,这里依山傍水,一派田园风光。其故居叫“承德第”,是李金发的父亲李焕章到非洲毛里求斯经商取得成功后回乡兴建的。房屋右侧是一个农家书屋。这个农家书屋由梅县文化局于2010年设立,摆放各类书籍,为游客提供一个阅读的环境。著名诗人李金发在“承德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李金发才华横溢,以别具一格的象征派诗风在中国文坛树立了自己的丰碑,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者。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琪翔故居(仪园)
  黄琪翔故居坐落在梅县水车镇先锋村,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黄琪翔将军的故居。这是一栋建于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中西结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仪园”。黄琪翔故居的平面布局为纵向中轴对称。建筑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为南洋建筑风格的楼房,后为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独特。949年,胡琏兵窜梅时纵火焚烧前楼,烧成残垣断壁。但历经60年风吹雨淋日晒,至今仍然异常坚固,其建筑质量之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详细]
梅县邓仲元旧居和仲元小学旧址
  邓仲元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白沙坪。粤军上将邓仲元故居建于清末,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回廊式二层楼房。门楼坐西南朝东北,楼宇周围有花园护墙,两边对称,辟有外门,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混凝土框架结构,木梁顶架,灰瓦天面,上下层为内阳台式券廊。1993年11月全面修葺。1987年 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04、宝善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善居位于平远县大拓镇丰光村。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关西世胄
  关西世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为杨琼所建,堂号为“植槐堂”。整个建筑外形呈“田螺形”,坐北向南,硬山顶,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两横两副横一后楼,共有房间124间,总面宽70.01米,总进深81.75米,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整座建筑用青砖建造,三进院用天井相隔,天井用鹅卵石铺地。金柱上木下石,廊柱柱础为四角形和鼓形,金柱柱础呈八角形,分别雕有麒麟、狮、鹤、鹿等瑞兽,梅、兰、菊、竹等祥花,暗八仙等图案。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巷道3米;西至村道3米;南至门坪村道30米;北至屋后水塘沿3米。……[详细]
大埔太史第
  太史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系“一腹三翰院”之一杨黼时所建。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二横屋,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抬梁式架构,大门用石门框,门额上 书“太史第”三字,上堂悬挂“礼耕堂”金色大匾。上堂右侧挂一幅拓印“圣旨”,太史第左侧建有书斋“撷英斋”。该建筑规模宏大,是典型的殿堂式围龙屋。……[详细]
笙曹筱筑
  笙曹筱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北村,建于民国时期,为旅新加坡侨商萧笙曹所建。坐北向南,三进院落二横屋,占地面积1596平方米。由中堂及西厢对称横屋构成,取中轴平衡,左右对称,方正工整,有18个小天井,构成“九厅十八井”格局。门楼正上方浮刻商衍鎏(广东番禺人,是光绪三十年我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探花”。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题“笙曹筱筑”四个大字,另题一门批“西岩拥翠”;上厅镌刻林森(林森,福建闽侯人,曾任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国民政府主席等职)题“谷昌堂”三字,堪称“一屋两名书”。……[详细]
侯南村中议大夫第
  中议大夫第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始建于清代,由杨蕴美所建。坐东北向西南,二进院落二横屋,殿堂式布局,总面宽37.9米,总进深38.7米,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面宽三开间,砖木结构,硬山顶,灰瓦面。正立面门楼门额上 书-“中议大夫第”五个大字,苍劲有力,上厅正堂悬挂“怀德堂”牌匾,堂前檐廊采用四架梁卷棚顶,木雕柁墩,抬梁式架构。瓜柱、斗拱、彩饰、屏风等木雕构件色彩艳丽,富丽堂皇,雕刻艺术精湛,整座建筑精巧别致,布局合理,对研究大埔客家民居府第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2015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莲瑞流馨民居
  莲瑞流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该建筑规模宏大,俗称九厅十八井,坐南向北,三进院落二横屋一围楼,砖木结构,有房间68个。总面宽37米,总进深59米,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大门用石门框,龙船屋脊,门额上 书-“莲瑞流馨”四字,中路三开间,上中下堂天井相隔,抬梁式构架,以狮座、瓜墩为承载横梁,雀替为骑马式,进与进之间为庑廊。整座建筑通风采光良好,布局合理,抬梁、雀替、斗拱、斜撑、横枋等木构件雕刻有人物、花鸟、瑞草等彩画,工艺精美,色彩鲜明。2015年12月10日,莲瑞流馨民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10、兰芳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芳楼
  兰芳楼建于清光绪(1908年),是“总理医政”徐华清出资修建的学堂,房间木门全部有精美雕花,楼阁式中堂在五华较少见,兰芳楼对研究五华古建筑和徐华清史料有一定的价值。兰芳楼(原学堂)位于五华县安流镇楼江村,建于清代。座西南向东北,灰、沙、石、土坯砖夯筑墙体,木、桷、桁悬山瓦顶;面宽五间,二进深,左置一横屋;深18.2米,宽26米,中通、回廊、四合院式布局;前设晒坪、半月形水池。总面积:占地约1236平方米,建筑约473平方米。兰芳楼由徐华清出资建造,历经几度修缮。楼内石柱抬樑,各式樑架及构件雕刻、彩绘、壁画图案等保护基本完好,牌匾等文物保存数件。2014年1月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座向前墙至前21米,座向后墙体至后2米,座向左侧墙体至前2米,座向右侧墙体至前2米。面积:约1236……[详细]
种玊上围
  种玊(sù)上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汤南镇是梅州市的“南大门”,距丰顺县城4公里,揭阳市中心25公里,广梅汕高速公路和铁路、国道206线、S224线贯穿镇境,交通较为便利。语言以潮汕话为主,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种玊上围俗称上围古寨,北纬23°43′32.3″,东径116°11′50.1″,海拔14.9米。古寨始建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公元1670年),历经18年春秋竣工。其建筑结构独特,布局新奇,面积一万八千多平方米,城墙根据36天干,72地支共108块围筑而成,呈蟹形,墙体每幅宽高二丈,墙厚0.5米,每块墙设有直径为20公分圆形枪眼,用粗砂、小石子,糯米泥及红糖拌和,迄今坚固无损。古寨有三大门,即正西门、北平门、南安门,均坐东向西,故有“西门古寨”之称。其门板厚达五寸……[详细]
松溪桥与古道
  松溪古道始于西晋末年,是中原人向南迁到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潮汕等地的必经之路,距今1600多年,据说被客家人尊为客家人文始祖的程旼也是从这条古道进入广东,并最终定居梅州的。目前遗存的这段松溪古道位于平远县差干镇,长约6公里,宽5尺,鹅卵石砌面。古代松溪古道上通平远县城、江西寻乌、赣州等地,横接福建武平、上杭,下至蕉岭、潮州、汕头,被称为“一线牵三省”的重要通道。为什么一条小小的道路能“牵动”三个省呢?原来在古代,潮汕一带是重要的食盐产地,江西一带内陆的食盐很多都由潮汕的盐场供给。这些食盐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运往江西的。同时,潮汕平原由于人口密集,本地出产的粮食不足以满足当地的需要,因此也需要从江西进口大米;另外潮汕人喜爱饮茶,更要从福建进口众多好茶。大米与茶也沿着这条古道源源不断运往潮汕地区……[详细]
313、馨梓围
馨梓围
  馨梓围,又名康记,俗称“解放围”,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新陂镇家庄村,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三堂二横四角碉楼围龙屋,外加右侧四横屋,分布面积85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89.9米,进深58.5米,建筑占地面积4459平方米。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详细]
棣华围(刁萃丰)
  棣华围,又称刁萃丰,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刁坊镇周兴村,于民国三年(1914年)春动工,历经8载,耗资18万两白银建成,为三堂四横一枕杠四角围龙屋,分布面积10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99.4米,进深77.3米,建筑占地面积6183.6平方米。全屋16个厅,274个房间,有“住不尽刁萃丰的屋”的说法。2009年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2012年10月升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整座屋宇房间较多(楼上楼下均有房间),向来群众有“住不尽刁萃丰的屋”的说法。尚存“棣华围记”。棣华围坐西向东,为1围3堂4横2层高的四角围龙屋,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禾坪1000平方米,池塘400平方米,花头脑1000多平方米。屋内有16个厅、21个天井、274个房间。三面围屋及中间……[详细]
315、长兴围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兴围
  长兴围(花螺墩),位于宁新街道大圳村花螺墩,始建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三堂六横三围围龙屋。分布面积15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107.4米,进深67.8米,建筑占地面积6533平方米。2009年12月,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详细]
兴宁进士第
  进士第,位于坭陂镇汤一村,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历经两代人50年建成。为三堂八横二围围龙屋,外加一横屋书院6间,分布面积近2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150米,进深108.9米,建筑占地面积14835平方米。全屋为二层建筑,一层300间房。2009年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17、善述围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述围
  善述围,位于兴宁市罗岗镇柿子坪村,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为四堂四横四角楼围屋,分布面积439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74.1米,进深49.1米,建筑占地面积3638平方米。有20厅354间房25个天井。2009年12月,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0月升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2月10日,善述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和美屋
  李和美屋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1年)。为三堂六横三围龙的半圆形围龙屋,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屋内有9个厅、112个房间,左右两边均有斗门。屋宇布局较好,大小天井分布合理,采光条件较好。上中下厅较宽,每横屋之间有宽畅的走廊,下花厅有假山、壁画和烫金帘等。斗门很有特色,是双套式二进斗门。屋宇主体建筑较有气魄,大门外有石柱、石鼓,屋檐皆为烫金雕花,中厅挂有匾额“敦本堂”。该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厅挂有清光绪六年瀚樊江陈寿椿所书的“肯构肎堂”横额,为光绪皇帝举亭封翁大人新居落成题此志贺。中厅、大厅和斗门分别挂有新派诗人、书法家胡曦所书的“敦本堂”、“资政第”和“祥迎紫气”匾额。李和美,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宁新街道佛岭,于清光绪六年建成。为三堂六横一围围龙屋,分布面积82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详细]
  有着近400多年历史的世德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铜琶村下店,是一座三堂两横三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建筑,占地近7000平方米。置身古屋,犹如行走在一座偌大的“皇宫”之中,门外有门、屋中有屋的建筑构造,让人顿感这座围龙屋的宏伟壮观。据世德堂23世后人李汉钱老人介绍,世德堂建于1645年,初建时有72天井,36厅,12个门楼,299间房,是其祖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据了解,关于世德堂还有一段历史,据传,明末翰林李二何(李士淳)在皇宫任侍读学士,教明末代皇帝崇祯的儿子朱慈烺读书。清兵入关,李二何见大势不妙,便携皇太子朱慈烺潜逃至福建,后听说侄子李直简在老家松口建世德堂,李二何就回到松口把世德堂里的大部分建筑按皇宫模式进行建造,为使朱慈烺称帝复明时有座行宫。明太子朱慈烺在松口还留下了别的“痕迹”。农……[详细]
大埔县博物馆
  大埔县博物馆位于县城黄腾坑口,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该建筑共三层,第一、二层为展览区,三层为办公区。展区内设有千年古邑、人文秀区、红色土地、民居大观、客风奇葩、粤东瓷都、华侨之乡、绿色希望等8个展厅,以图片、实物、模型、声像等形式展出了大埔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山水风光、风物特产等,充分展示了大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