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揭阳市旅游

    揭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万竹园生态旅游景区
      万竹农业生态园座落在被称为“中国竹笋之乡”的埔田镇,占地面积约200亩,园内有旅游景点80处,是一处市级旅游景点。万竹园位于县城曲埔路段和汕梅高速埔田镇出口38米处,距离县城4公里,是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该园以竹文化生态自然为主题,保持原始的自然景观,让人们领会到自然生态和农家生活的乐趣。园区景点有八骏腾跃、丽日丹霞、云翠长廊、珠帘情话、云楼竹径、九曲回廊、昔日农家等。园中有动物表演,有儿童游乐场、水上世界、英雄渡等。该园还特邀云南省少数民族长期表演歌舞、特技。万竹园第二期扩建项目有潮汕民俗景屏、大型娱乐场、田园风光、二十四孝、游泳池等景点,整个园区旅游配套项目逐渐齐全,成为粤东地区新的旅游景点。该园是广东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省“活力广东”优秀旅游景点、省旅游休闲示范单位……[详细]
    汾水战役烈士陵园
      位于玉湖镇竹杆山,是集思想教育、军事训练、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竹竿山主峰建立南昌起义汾水战役烈士纪念碑一座,原-副主席-为纪念碑题写碑文。整座纪念碑占地234平方米,碑身纯石体结构,高14.42米、底座宽4米,分二级台阶,周围加栏杆,是潮汕众多烈士纪念碑中一座较为壮观的建筑物,2002年被广东省定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被省政府定为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烈士陵园已建成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英烈门、纪念亭等,同时还修筑了环山公路和在周围种植500亩龙眼,烈士陵园对外开放,接待了省内大批干部、群众,学生前来瞻仰。……[详细]
    石母双峰古寺
      位于桂岭镇区北部,双峰寺历史悠久,乃潮汕三大名刹之一,始建于南宋,明朝时移建于榕城。1994年开始在桂岭石母山按原来规模、格局重建。至2009年,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并建成双峰寺主体结构,是集旅游、朝拜于一体的名刹。……[详细]
    揭阳吉祥寺
      位于206国道地都镇乌美神山北面,是揭阳市境内明清时期的名刹之一,也是古地都四大寺院之一,有600多年历史,1988年开始修葺。其大雄宝殿为古宫殿式的土木结构,竖石柱36根,匾额“大雄宝殿”四字乃全国佛协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手书。殿中大佛金身塑就,灿然耀眼,是广东大型大雄宝殿之一。……[详细]
    165、德安里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安里
      德安里位于洪阳镇区,是清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3年),分老寨、中寨和新寨(新德安里)三部分。老寨俗称“百鸟朝凰”,中寨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里面有祠堂、佛堂、官厅、书斋、卧室、莲池、餐厅、库房、后七座等房屋733间,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外修“护寨”河,是罕见的府第式巨形建筑群。整个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称建筑艺术一朵奇葩。德安里的建筑,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厅亘、五间过、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五壁联、独脚狮等。在潮汕见不到或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德安里整个建筑组群由三部分有机联系组成,每一部分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富于特色的建筑组群,一组“百鸟朝凰”、两组“驷马拖车”,每组里面又有多座独立的造型结构……[详细]
    南岩文化风景区
      南岩文化风景区坐落于南溪镇登峰村的飞凤岭,是著名的佛教“岭南禅宗”圣地。“南岩远眺”为普宁古八景之一。南岩古寺内有钟鼓楼、万佛塔、四面佛亭、飞凤亭、甘泉亭、洒甘露观音亭、金刚圣母殿、济公殿、伯公宫等景点,有缅甸玉石雕像、佛像、菩萨像、诸天、罗汉等201尊,万佛塔佛像浮雕20008尊,还有巨幅九龙壁,玉狮和玉象。……[详细]
    盘龙阁寺
      位于梅林镇东南面的龙师岗上,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9),是市内建筑规模最大的庵寺。寺分上下两庵,主体建筑是单层高阁,周围有“三亭一峰”相呼应,即拱辰亭、紫气亭、金华亭和天乙峰。寺中的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寺中所有雕像均为汉白玉雕刻而成。寺四周有龙山、龟山、蛇山、象山、狮山、虎山环绕,山形逼真,栩栩如生;还有盘古温泉、绿水浮舟、慈航普渡、佛阁晨钟、狮子卧莲、紫气东升、金山论坛、金池跃鲤、禅洞圆通、-顶印、拱辰留迹、金华迎圣、西方暮鼓、金鸣啼更、天潭放舟、鲤跃龙门、僧鞋表记、佛阁龙泉等盘龙十八景。……[详细]
    后山遗址
      后山遗址位于池尾镇塘塔埔村后山东南坡。1983年10月县文物普查队发现,同年12月,广东省博物馆、汕头市与县文博部门联合发掘,共开探方9个,面积200平方米。出土石石奔、石镞、石磋磨器、水晶石器、陶壶、陶罐、陶豆、陶釜、陶盂、等古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鸡形陶壶是后山遗址的典型器物。发掘清理长方形土坑墓10座,墓均为东西向,骨骼已朽,有陶器和石器等随葬物。后山遗址属粤东新石器时代末期或进入早期青铜器时代的过渡类型的文化遗存。……[详细]
    虎头埔古窑址
      位于广太镇绵远村虎头埔南坡,1982年6月县文物普查队发现,1982年10月,省、地、县文博部门联合发掘,共清理了15座窑,出土大量的印纹陶片,比较完整的有陶罐3件,窑用鹅卵石7件。陶器和陶片是泥质灰陶,器形大多为罐壶类。主要特点是高领、鼓腹、圈底、矮圈足,外壁通体饰各种印纹,有条纹、长方格纹、曲尺纹、圆圈纹、叶脉纹、编织纹等。窑形大致可分为平面葫芦形、平面圆形和平面方形三类。平面葫芦形窑共9座,为平面呈“8”形的横穴式窑,依山势而构筑,以草拌泥作窑底、窑壁。这类窑一般长约3.50米,宽1.50米,分为窑室、火膛、火道三部分,窑室在上,火膛在下,中间连接火道,窑室中部有一红烧土台,用作放置陶胚。经考证,虎头埔古窑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揭阳雷神庙
      揭阳雷神庙位于揭阳城隍庙之右,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二十与二十一世纪之交(1997—2003)再度重建。最早最详尽记载揭阳雷神庙的是刘业勤纂修的《揭阳县志》。其卷二《庙宇。雷神庙》条云:在解元坊(即今城隍街一带—彭注)。康熙初,知县胡鹤翥创建,并给庙前香灯铺四间、蓝田都溪头乡租谷三十石为住持灯油日食之费。庙后建龙起书院,供佛,旁祀知县胡鹤翥。乾隆四十四年,知县刘业勤重建,董事例职刘荣。清以前,揭阳没有雷神庙。所以创建,缘于清康熙初,碣石总兵苏利叛乱,沿海为之震动,朝廷指派省兵驻扎桃山(今属揭东县炮台镇),防范其沿榕江内扰。当时担任揭阳知县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胡鹤翥负责运送军输品,夜宿桃山驿馆。没有料到随身携带的官印竟被盗贼偷去。束手无策之际,有随行人员……[详细]
    翁梅斋墓
      翁梅斋墓位于揭东县地都镇桑浦铁场山南坡。墓始建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坐东北向西南,破坏严重,除神道碑、牌坊保存较好,其余墓地建筑所存无几。墓区入口处为神道碑,碑亭为四柱翘檐尖顶,穹顶阴刻太极八卦图。碑高3米、宽1.5米。碑由吏部尚书严嵩撰文,礼部尚书徐阶书丹,礼部尚书盛端明篆额,碑文千余字,记述墓主及其儿子的有关情况(见第五章第一节)。碑亭至兜池为300米神道,其间依次有两座石碑坊,第一座位于碑东50米,其上刻赐葬祭文,第二个牌坊在祭文坊北100米,其上雕刻着麒麟和飞凤。神道用规格花岗岩石板铺砌,两旁置石虎,石羊各一对。神道尽头的兜池周围环以石栏杆。过兜池为“御葬”坊,三重三开间,上刻“御葬”二字。“御葬”坊至“玄城”坊间为墓地通道,通道两旁依次置列石马、石翁仲、望柱各一对。过望柱,是……[详细]
    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位于揭西县五经富镇大北山区大洋乡,海拨600~1000米的高山盆地之中。有一条长14公里的盘山公路连结通往县城河婆镇的漳公路。是集旅游、度假、休闲、会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拥有长寿乡之称的揭西大洋乡,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云雾缭绕,仿似仙境,有“三坑一潭”,百丈悬崖,也有如画茶园,潺潺流水和高山湖泊等人造和天然景观。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就有英、美、法、德等国传教士、商人将大洋乡视为“宝地”,在此建有别墅、教堂、学校。它们依山伴水、环数十亩翠湖而建。在度假村里早看朝阳升起、晚观夕阳西下、月下漫步湖边小径,是您远离都市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去处。1999年被广东省旅游局评为旅游度假好去处。度假区控制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最高蜂鸟岽峰,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19℃,……[详细]
    石内河漂流
      石内河漂流位于揭阳市揭西,是广东省旅游局推荐的百家生态保健旅游点之一、位于粤东揭西县城东南约7.5公里。漂流全长约4.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置身于天然氧吧,在清山绿水中乘坐着双人充气船,顺流而下,错落起伏,时时有惊,处处无险,急流险滩将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引发无穷的乐趣。 石内河还有另一番世界奇观--冰臼群,距今三百万年以前的大冰川遗迹。整条河都躺着千姿百态的奇臼怪石,既奥妙又神奇。予人遐想与启迪。数量之多和保存之完好,在国内外实属罕见。……[详细]
    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学宫)
      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学宫)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口东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大规模重修。现存建筑组群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采用高台基宫殿式的三路五进、左右对称建筑布局,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鲜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1957年3月20日由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位于揭阳市区韩祠路口东侧,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穿过热闹繁华的揭阳进贤步行街,猛然呈现眼前的是古色古香的揭阳孔庙,让人仿佛身处错乱的时空。位于揭阳榕城中心韩祠路口东侧的揭阳孔庙,庄严肃穆、飞桷凌空,被人称为“岭东……[详细]
    惠来西来寺
      西来寺位於广东省惠来县西三十五里龙溪西畔溪西镇上村,是入潮古道。《惠来县志》记载,唐大颠和尚得法於石头希迁禅师,在元和年间入潮,经过龙溪溪西乡的时候,恰遇乡民天旱祝祷雨,大颠和尚即发心求雨,如若无雨则自梵。精诚所至,克期雨至,村民都称大颠为“-”。后立祖师堂,世代奉祀。明嘉靖四年邑候杨孟训募建僧舍,塑大颠圣像,称祖师庵,香火旺盛。清顺治丁丑年,竭石镇守将陈万权增建前亭;康赜丙申年,邑候佟世后重修寺宇;乾隆壬戌年,知县杨宗秉、游府马锡宁又增筑墙垣;戊戌年龙江守府陈登奎、杨昌再修。己亥年邑贡生蔡士池撰《重建龙江西祖师庙序》,记修建因缘。历代文人吟诗撰联,为数甚多。寺内并有乾隆十七年《县主张太爷禁示牌》,记载了贡生蔡振声、蔡士江父子营建西来桥等善举。西来寺正殿为大颠祖堂,旁有联曰:“大师龙溪万古尊……[详细]
    揭东凤山寺
      揭东县新亨镇凤奎村罗山(又名琅山)东麓的凤山寺,原名凤奎庵,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1981年起修建,1989年至1993年扩建。1988年9月获登记开放。古刹倡建者是清代海阳县(今潮安县)黄云师,后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其胞妹明春募捐扩建,再由黄圣莲、徐圣香继承常住。现有大雄宝殿、地藏阁、观音阁、藏经楼。寺内珍藏《大藏经》一部。凤山寺始建乃属四点金建筑结构,上下二厅各伴两房,上厅供奉释迦牟尼佛、消灾药师佛、阿弥陀佛,下厅立屏雕,供弥勒佛菩萨与韦驮菩萨,双背相靠,余乃僧房客舍。同治十二年扩建巷包围墙,围墙中建山门,进门乃一旷场,旷场东西各建一小斋,东斋为厨房食厅,西斋为迎宾室、僧房。巷包为四房一厅,东厅供观音菩萨,西厅供地藏菩萨,余为僧舍和仓库。1989年,凤山寺扩建为……[详细]
    177、黄满磜瀑布群 AAAA
    黄满磜瀑布群
      黄满磜瀑布群(又叫黄满寨瀑布群)位于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粗坑村。千米河段上有多级瀑布,其中飞虹瀑布落差高度约60米,宽度约80米。银河瀑布高度约120米,集束奔流。还有三叠瀑、长寿瀑等,飞珠溅玉,声震山谷,瀑面似银帘悬天,瀑下潭水碧清,潭边的海龟石、海龙石等景观栩栩如生。享有“岭南第一瀑”的美誉。号称我国东南第一大瀑布,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广东省地质公园。黄满寨瀑布群自上而下共分五级,分别是:飞虹瀑布、银河崆瀑布、落九天瀑布、三叠谷瀑布、斗方崆瀑布;五级瀑布直奔狂泻,整体落差300多米。每级瀑布形态各异,集天下瀑布之大成,蔚为大观。其中最雄壮的是“飞虹瀑布”,它宽80米、落差50多米,三股水流分别从顶端飞悬而下,盛水时节,更是连成一片,十分壮观。而瀑下潭水碧清,潭边的海龟石、海龙石等景观栩……[详细]
    178、双溪嘴
    双溪嘴
      双溪嘴是揭阳榕江南北河汇合处。这里水深江宽,涨潮时,江水分派奔流,气势磅礴;退潮时,急流汇合相搏,波峰兀起,十分壮观。关于双溪嘴,这里广泛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双溪嘴沉船,石井岩出米。”相传何野云(俗称“虱母仙”)死后,被任命为榕江水神,他决心除霸惩恶,救济贫民,管好榕江。他首先观察了榕江地形,安顿水族,任命狮、象把守榕江江口,又命大象镇守双溪嘴,把榕江整理得有条不紊。不久,人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财主、豪绅的船只常常在双溪嘴沉没,而关埠石井村前的石井岩三峰古寺,却每日都从石缝里流出大米来。原来,凡是过往的船只,何野云都要调查一番,凡是运载不义之财者都要没收。特别是掠夺敲榨农民得来的大米,帆船运载到双溪嘴,何野云就令镇守的神龟将其翻沉,并将大米储积起来,每日有计划地将大米从石缝里流出,以赈……[详细]
    神泉胜迹
      神泉胜迹在惠来县城南7.5公里处,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西临南海,背靠文昌山,是县内龙江、盐岭河和雷岭河汇合出海港口,是粤东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海港。建于明嘉靖33年(155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胜迹繁多,有“三奇”、“八景”之说。(“三奇”即奇物——丝线吊金钟,奇鱼——拜鱼,奇水——甘泉。“八景”指蜃楼海市、海角甘泉、烟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笔高标、晚霞归帆、书院青松、古井通海。) 相传隋朝年间,神泉四面环海,是一个孤岛。唐朝时,岛上已有居民,以捕捞为生。尔后,因泥沙冲积,岛屿与陆地相连,形成了背山面海的地势,居民倍增,逐渐于神山古庙前后创建神前、神后、神山等13个村落,合称“神山巨镇”。海角甘泉位于神泉镇区东南角,宋代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潮汕神童苏福为其题写独脚联“抉……[详细]
    榕石永福寺
      榕石永福寺,位于广东揭阳惠城北郊半公里处榕山,古称“榕石庵,”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崇祯十七年(1644)和清康熙九年、乾隆五十五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建,1989年至1999年重建一新,规模宏大,并改称“榕石永福寺”。1987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登记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是惠来名胜之一。“古榕报石”,有古榕抱石而生,榕则虬枝劲干,石则苔痕斑驳,木石结缘,蔚为奇观。石上曾有一祠奉祀九子母神,明代又于其旁建榕石庵。据今幸存于寺内、清乾隆六年(1741)方世滨《员门碑记》所载,明万历八年,县太学方秉臣,因向倚榕石而建的“九子母(一胎生九子)祠”,求子有验,遂将榕山之粮地捐献,当年便创建榕石庵。又据清《惠来县志》记载:“榕石庵在县城一里处,崇祯十七年知县沈煌建,寇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