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铁东区旅游

铁东区旅游景点介绍

  井井寮旧址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五一路58号,曾经是昭和制钢所的职工宿舍,目前为五一路手机市场的一部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业遗产专项普查中,被列为工业遗产名录。据《鞍山市建筑工程志》记载,旧址建成于1920年,当时是日本职员宿舍,外形属俄式建筑。据《昭和制钢所二十年志》记载,旧址是由东京建筑会社建造。解放后,井井寮被作为鞍钢第一职工宿舍使用。原来共有类似的建筑三座,现在只剩下这一座。其总占地面积为3163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北京方面的专家曾多次来鞍对这栋建筑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这栋楼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新艺术运动特征。该楼始建于上个世纪初,是原沙皇俄国兴建的中东铁路的职工宿舍。日本侵略者进入鞍山后,将这座楼作为昭和制钢所的职工宿舍。后来又成为鞍钢第一职工宿舍。上世纪90年代这……[详细]
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
  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位于今鞍山市铁东区迎宾街21号。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混结构。旧址呈“⊥”形,该建筑为地面二层,地下一层,建筑内为地板地,木质楼梯扶手,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这里建成后作为昭和制钢所经理办公及住宿的地方,还作为高级俱乐部使用。现为鞍钢集团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详细]
巨型玉石造像
  坐落于玉佛阁内的“释迦牟迡-渡海观音”玉佛,由1960年发现于玉乡——岫岩的玉石王琢成,重260.76吨,七色一体、色彩斑斓、雕琢细腻、光泽瑰丽,当之无愧为世界第一玉佛。玉在中国之珍贵犹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极具象征的自然之宝,将沉睡32年的玉石请出深山,并由120名玉雕师历时18个月精雕细琢成举世仰目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项壮举。玉石王的发现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而玉佛的雕琢则是人们以非凡的智慧赋予自然之体以灵性和气质的过程,其间充满了传奇色彩。保护范围:以玉佛为基点,四周1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45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鞍山市博物馆
  鞍山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于1983年(前身是鞍山市文物商店),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鞍山市博物馆隶属于鞍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县(团)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省科普示范基地。现已成为AAA级旅游风景区。2010年7月29日博物馆迁至玉佛苑风景区新址;8月1日,开馆试运行;9月20日,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博物馆外形为仿古式建筑,灰色砖瓦,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内设四个基本陈列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库房、办公区域及休闲区。馆内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展览面积38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万余件,种类丰富,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近千件,在省内同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类别分为陶瓷、铜器、书画、木器家具、玉器、漆器、金银……[详细]
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
  鞍山钢铁厂工业遗产群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钢铁资源、经济侵略中国的重要实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活态保存的工业遗产群,同时也是类型最为丰富的工业遗产群,是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经典,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此次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有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旧址、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井井寮旧址、满洲人公学堂旧址、烧结总厂二烧车间旧址等多处建筑。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旧址于1933年建成,俗称“大白楼”。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砖石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约为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27平方米。该建筑是日本侵华时期在鞍山建立制钢所时的办公楼,当时称“本社”,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国民党管理鞍钢的机关办公楼,解放后作为鞍钢机关办公楼,一直使用至今,它是鞍山解放的见证,同……[详细]
鞍山烈士纪念馆
  鞍山烈士纪念馆位于鞍山市中心的烈士山公园内,始建于1952年,为城堡式仿古建筑。此纪念性史馆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题写馆名。1985年,鞍山市政府与鞍山钢铁公司共同投资,对烈士纪念馆进行易地扩建,将原来位于烈士山正门西侧的纪念馆改建到现在的馆址。1998年,鞍山市政府又投资对纪念馆进行改扩建,建筑面积由1080平方米扩展到4000平方米,并增加了展览内容,更新了陈列形式,增设了一个多功能电影厅及六个临时性展厅,除固定式展览每天对外开放外,还经常举办或联办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展览。纪念馆建馆50多年来,从只有两个陈列厅几十张图片的小型陈列室发展到有9个展览厅、近千件文物和图片的大型现代化展览馆。馆内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的3500余位烈士的史料、照片、遗物等,并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手……[详细]
千山无量观
  千山无量观为道教著名宫观,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十公里的千山北沟,亦名无梁观,传因初建时无梁而得名。清代康熙六年(1667),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刘太琳创建,后屡有修缮。观内外主要建筑有老君殿、三官殿、慈航殿、南天门、八仙塔、祖师塔、葛公塔等;老君殿创建于清代康熙初年,嘉庆、道光及同治年间均有修葺,殿内供奉太上老君塑像;三官殿系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7)创建,因祀三官大帝而名;慈航殿,原名慈航阁,中供慈航道人圣像。观前山腰间有一石台,台上置石桌石墩,四周环以短石垣栏柱及石板,相传昔日常有仙人羽客栖集于此,故人称“聚仙台”;台东有八仙、祖师、葛公三塔。沿山门拾级而上至西峰,峰顶石台,名振衣岗,岗北山峰,古称拜斗台,昔为观内道士朝拜北斗之处。观之周围峰峦叠嶂,松海环绕,有南天门、钟楼、万年松……[详细]
鞍山科技馆
  鞍山科技馆原名鞍山科学会堂,是已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于1986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当时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结构为二层群楼环绕九层主楼建筑。经过二期工程和后续改造,现在鞍山科技馆共设有常设科普展厅、阶梯式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微机室以及各类大小会议室和教室。科技馆现有在职职工44人,机构设置有馆长室、办公室、展览科、信息管理科、教育科、综合管理科和展品开发制作部等部门。科技馆是普及科学与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宣传教育设施,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长年对社会开放,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是我国科技和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之一。鞍山科技馆成立至今,始……[详细]
千山古建筑群
  时代:明至清地址:辽宁鞍山千山区主要包括千山风景区的五大禅林及无量观等明清寺庙古建筑群。大安寺、龙泉寺、中会寺、祖越寺、香岩寺被称为千山五大禅林,其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大安寺以建筑规模雄旷著称于五寺之首。龙泉寺初建年代已无法考证,据寺内现存碑记,后山佛堂建于明嘉靖37年(公元1558年),东庵建于明万历25年(公元1597年),现存建筑多经清代重修或增修。香岩寺是千山创建最早的寺庙之一,寺内有元代皇庆二年(1313)“雪庵和尚金公塔铭”碑是千山现存最早的古碑。中会寺因地处五寺之中,北有祖越寺、龙泉寺,南有大安寺、香岩寺,且五寺僧多-于此,故名“中会寺”。祖越寺前有两座石塔为金元时建筑,寺内有大缸两口为明代遗物,寺内前崖石壁上刻有:“明隆庆三年巡辽侍御题”的“独镇群岳”及竖刻“含泽宣气”四……[详细]
东山城市森林公园
  东山城市森林公园位于鞍山城区东侧,总面积975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46公顷,水域面积22公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城市森林公园。这里青山绿水,塔亭相映,山路蜿蜒,步移景异,登临山颠,可远眺千山雄姿,近观钢城全貌,令人领略到山在城中、水在山中、宅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神往意境。 ……[详细]
罗汉圣地
  座落于辽宁鞍山二一九公园湖畔,东山风景区内。与著名的玉佛苑合璧为一处,构成完整的佛教文化场所,又是一处综合性旅游场所。其外部环境以古代建筑、古典园林为主体,整个布局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亭、台、楼、阁、殿、宇错落有致,金壁生辉。园林中春兰、夏蝉、秋菊、冬雪四季景异,与佛教文化、艺术相交融;拜祭台上矗立着6.19米的露天滴水观音创东北之最。每天香烟缭绕,会让您流连忘返,如置身于净土之中。全长近千米的罗汉洞内,五百罗汉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填补东北佛文化空白;全长873米的《五百罗汉图》又创世界之最;济公膳圆楼,精心烹制历代皇室、民间、寺院传统斋膳精品,为东北地区所独有。……[详细]
东山风景区
  东山风景区位于鞍山市区东部,北起山嘴子,南到营城子,东始魏家屯,汪家峪,西连秀丽的二一九公园伸入城区,总面积743公顷。  景区内有大小山峰25座,丘谷沟壑11条,有静湖、嘹美塔、奇秀岗、杏花坡,槐树沟、雷达山、观鞍亭、卧波桥等景点15处。 东山风景区是玉佛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鞍山市目前占地面 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块城市森林绿地。 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誉的东山风景区,犹如一扇绿色屏风耸立于市区东部。植被覆盖面积93.6%,被称作“森林天然氧吧”。这里山峦起伏、环境幽雅;这里风格独特、景色各异。瞭美塔、古岩石、静湖等自然景点,使人留恋忘返。杏林春晚亭、-凝翠亭、暮春观雪亭等人文景观,让人乐不思蜀。特别是位于景区环山路4.8公里处的瞭美塔,塔身为钢结构,内设螺旋踏步、外设螺旋踏板……[详细]
千山天应宫
  千山天应宫 天应宫是根据我国民俗文化中吉祥民神传说所建的一处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主殿:三星楼(福、禄、寿)、财神殿、喜神殿。配殿:月老(婚姻之神)、男耕女织(民间爱神)、施财济世、赵公明(武财神)、关帝圣君(忠义财神)福、禄、寿、喜、财为我国民俗文化中吉祥之文字。福:幸福、和美、洪福齐天;禄:仕途、学业、高官厚禄;寿:康健、平安、福寿绵长;喜:好运、快乐、喜事连连;财:金钱、物丰、财运滚滚;福、禄、寿、喜、财神预示着能赐给人们吉祥、美满、祥和、物丰、“普降吉祥、同施五福”满足人们美好希望使善男信女们有求必应,享受快乐人生。另外塔林也是其一著名景点。织女星又称“天孙”即天帝的孙女。共有三颗星星呈棱状,位银河西与东岸的牵牛星相对。是民间追求自由的爱神。早在春秋成书的《诗经》中就有了牛、女二星之……[详细]
鞍山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鞍山人民公园,是鞍山最大的街心公园.原名人民广场,始建于1983年,面积约四万四千平方米,是鞍山大型-的场所。1999年,鞍山市政府对该园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人民公园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35000平方米,各种乔灌木800余株,模纹造型近5000平方米。从俯视角度看,公园中的广场、道路的形状酷似一把流淌着铮铮乐响的吉他,象征着鞍山市民对健康、高尚的文化休闲活动的向往。公园中间设置下沉式广场,周边配音乐柱14个,设健身器材十余组,广场内可容纳万余人,年接待游客量30余万人次,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详细]
烈士山公园
  烈士山公园烈士山公园座落在城区的中南部,是全市人民瞻仰和纪念革命先烈的惟一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共分为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等4个分区。纪念区以烈士山峰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为97.5米。烈士纪念碑高21米,碑基三面刻有汉白玉浮雕,正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公司、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副主席、第一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为纪念碑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背面碑文主旨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抗日战争时期和为解放鞍山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烈士们无限忠于人民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光荣的英雄事迹万古长存,永垂不朽”。250级台阶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使游人的感情随台阶上升而深化。在该区的东侧,有烈士纪念馆,那……[详细]
二一九公园
  二一九公园鞍山市二一九公园座落在鞍山市区中部,以1948年2月19日鞍山市解放纪念日命名。二一九公园东依山青林茂的东山风景区,西临交通便利的繁华市区,素以真山真水闻名遐迩。园内山水相映,风景秀美,观赏动物繁多,游艺设施齐全,规模宏大,综合性强,每年接待游人达300万人次。全园分为水上游览区、花卉区、儿童游乐区、湖东区、动物区、游乐园等区域。其中由劳动湖、西湖、游泳湖等组成的水上游览区总面积为24公顷,湖上有大小岛屿5处,风格各异的桥、廊、亭、阁21处;位于湖中心的环翠岛上建有长478米,面积741平方米的览月廊和绿廊。花卉区占地5.2公顷,有各类观赏花卉174种5000余盆。衬以雕塑、喷泉、瀑布、山石长廊等,形成规则式花卉观赏区域。主体建筑为1960年建成的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花卉温室,总面……[详细]
鞍山站前广场
  鞍山站前广场 鞍山站前广场,座落在铁东区,位于鞍山火车站东侧,经2001年改造,拆除中间有轨车道,广场已由现“中”字形变成“口”字形。她是以购物、娱乐为主的休闲广场。总面积34600平方米,其中铺装32200平方米。雕塑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朋”字造型高16米,线条飞动,恰是彩带;色彩变幻,犹如彩虹,体现鞍山人的热情好客与乐观豁达。写实造型的人物群像既点明优秀旅游城市的特征,又与“朋”字有机融合,突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思想内涵。喷泉主题为开拓、进取、创新。20种水型按音乐不同自由组合,变幻无穷,形成有声有色有景的艺术效果。通过气势磅礴、活泼欢快的喷泉,造型新颖独特的雕塑,可远观可近憩的树阵景观,增强人与环境的亲和性,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鞍山人民迎八方来客的宽广胸怀和安乐祥和……[详细]
18、中会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会寺
  中会寺:在千山大安寺之北。寺前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碑记:“襄平南千山之山上,自唐敕建古刹有五,中会居其中。”故名中会寺。寺内建筑分主殿、前殿、禅堂、水亭、后阁等。寺宇前临海螺、净瓶二峰,背依犀牛望月峰。明人诗中所谓,“花香浮塔院,霞影落立岑。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即咏中会胜景。根据重修记载,中会寺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几经水火,多次重修,现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风格.中会寺分上下两殿,前殿临涧,后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后殿外,还有天地楼、韦驮楼、钟鼓楼、禅堂等。殿内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绘。中会寺位于千山中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居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僧侣多-于此,故名中会,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会寺的建筑,明显的有新旧之分,新的建筑为毗卢宝殿,它是中会寺最宏伟的建筑,历经……[详细]
千山大安寺
  大安寺位于千山南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系鞍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寺内现存的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万历十二年(1584年)、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碑文中可以看出,中会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灾害,多次重修。山门为歇山式建筑,砖石结构,面阔一间,大脊雕二龙戏珠,两端有大吻。石券门楣上横刻“敕建大安禅林”六个字。山门两旁是石砌断崖,门外两旁有石狮一对,是民国24年(1935年)方丈童灵所立。韦驮殿在山门的北上方,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有回廊。殿内奉泥塑弥勒、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正殿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大脊砖雕图案,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七铺作三重昂斗拱。回廊为六棱石……[详细]
千山大佛
  在辽宁省鞍山市的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北沟中心部位,坐落着一座天成稀世巨型弥勒大佛。这尊大佛的问世,吸引了中外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信徒和居士。每逢初一、十五,进山朝拜者人山人海,香烟缭绕,真可谓古干朵莲花山的一大盛事。大佛地处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的东南方,距著名的庙宇南泉庵东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大佛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圆圆光亮的大头高如三层楼房,长满绿苔的浓眉之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摆放位置适宜,比例恰到好处。大佛左手分开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右胳膊上方还端坐着一尊南极寿星,从整体看去是向右倾坐的姿态。在其胸前还天然形成一只捻珠,其长短比例及位置非常神奇,迎着阳光还可以看到圆圆的珠环。大佛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