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旅游

肇庆市旅游景点介绍

北岭山砂岩石臼群
  广东省地质局七一九地质大队与肇庆市的地质专家在肇庆市的北岭山盘古坑进行考察时,发现了由50余个石臼组成的石臼群,其中最多的一组有18个。这是在肇庆首次发现砂岩石臼群。石臼一般在完整、平直的基岩上出现,而北岭山上出现的这些石臼,却是在陡峭的沟壑中,较为罕见。专家推测,这些石臼是第四纪后、六七千万年前产生的,是水夹带砂石在基岩地带的凹陷处,经过漫长的不断旋转打磨形成臼。专家们介绍说,石臼群在广东境内极少,北岭山特有的石臼群地质现象将为地质研究增添新的课题,石臼群奇特的景观将为广大地质爱好者、旅游爱好者、探险爱好者提供一个好去处。石臼群周围的北岭风光更是优美,令人陶醉。……[详细]
邓兆祥故居
  邓兆祥故居在端州区厂排一街35号,为普通的砖木结构民居,占地面积91平方米,由两间住房和一小天井组成。邓兆祥,1903年4月1日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肇庆镇双木棉村(现肇庆市沙街)。11岁考进黄埔海军学校。1949年2月25日,他与爱国官兵在吴淞口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号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行列。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邓兆祥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海军服役长达70余年,堪称世界海军之“最”;他有过驾巡洋舰起义的壮举,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慰勉和接见;他曾担任过基地、舰队、海军副司令员等要职,为人民海军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担任海军副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详细]
孑遗植物
  村边有棵奇怪植物,树干粗围4.6米,就连两个大汉子也合抱不过,它枝叶茂盛,郁郁苍苍。据专家介绍,这是一棵非常珍稀的树种,叫孑遗植物。俗话说,“人老就精,树老就灵”,这棵珍稀树被村民们世代有意识地保存下来,相传这棵树很灵验。平时,附近四乡八邻都有人到来参拜,祈求纳福消灾。……[详细]
324、汶塘井
  汶塘井建造于清康熙十年,井口宽1.2米,井深3米余,清澈见底,井底沉有水松板,作用于防止井水喷射。井面用花岗岩石条、石板和青砖砌成,泛着青光幽深,井水是侯家淘米洗衣的源头活水,几百年来一直饮用。相传乾隆七年,井泉尽涸,无水播秧。四周村民便到汶塘开渠引水,造成争斗,立夏过后早造无收,饥民又来汶塘抢谷。一天夜里,待哺的孩子由于饥饿而声泣,当时井水溢出井口,居然成了香喷喷的白米饭。孩子们充饥后,就特别聪明和孝顺,人们拜此井为“心泉”。……[详细]
侯文威花园
  侯文威花园与住宅连成一片,在“士佳书室”主座后面,有宽阔通道分隔,自成一座。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多次扩建。内有古居、楼阁、百花亭、金鱼池、回廊等古建筑,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现仅留有大屋一间,小屋两间,门楼一座,其余已毁。门楼完整地保留有花岗岩石柱、石墩和朱木色彩,楼面用青色、黄色琉璃图案瓦盖檐;门楣刻有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的花鸟、走兽、鱼虫图案;墙体两边各有一幅两平方米长方形的灰塑,图中佳果、神禽人物色彩鲜艳,是汶塘保留最完美的图案。……[详细]
  士佳书室是汶塘村侯氏族人在清代乾隆年间为纪念始祖侯士佳而兴建。整体建筑座西向东,由前、中、后三座组合而成的合院式建筑布局。大门、前厅、后厅三座之间有天井间隔,天井两侧有廊庑,硬山顶配镬耳式封火山墙。山门正脊有高约30公分的灰塑花卉装饰,并刻有“文章华国”字样。建筑物总长35.20米,宽10.70米。门前刻有楹联: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居九重十八间。这座集宗祠、书室于一体的古建筑,具有团结宗族、读书育人、维护人伦秩序的多重作用,成为全村伦理教化的礼制中心。……[详细]
七星北斗汶塘村
  封开汶塘村四周是山,水秀山青,汶水长流,是集传统文化、“风水地理”,休闲渡假于一体的生态、环保旅游景点。全村现有人口近四百人,靠种植水稻为主。得名据传,汶塘村因村前有一口“汶水”塘而得名。据查考,“汶”字古越语中的一个译音字。如果译成现代汉语,“汶”近似“喷”,也就是说,有一眼地下泉水涌喷出地面上来的意思。地理位置如日月星辰布局,士佳书室有一联写道:“东星山,西屏山,南北青山,山山顾祖;前汶水,后峡水,左右绿水,水水朝宗”。汶塘村村民侯姓。据《侯氏宗枝》记载,汶塘村侯姓是侯村侯姓的一个分枝,约在明代万历年间从侯村搬迁到这里开枝散叶。……[详细]
周其鉴故居
  民国广宁周其鉴故居位于广宁县东乡镇新楼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式,通面宽11.6、通进深10.1米,建筑面积117.16平方米。砖木结构,两坡瓦面,两侧山墙三隅青砖到0,两隅青砖到顶。侧开横门。周其鉴(1893━1928年),广东农民运动著名领袖之一。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曾任广东省农会西江办事处主任、广东省农民协会执委会常务委员、北江工农革命军副总指挥、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委员等职。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到清远,因当地反动地主告密而遭逮捕牺牲。1992年故居进行全面修缮。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羚羊峡森林公园
  广东羚羊峡省级森林公园于2003年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建立,位于肇庆市东郊,距广州80公里,景区建成后将和七星岩风景区、鼎湖山风景区形成“金三角”旅游线,实现当年革命前辈陶铸考察肇庆时提出的构想。羚羊峡两岸是栏柯山和羚羊山,据万历《肇庆府志》(叶春及著,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官至户郎中)记载,“灵羊—旧志古传,高要峡山有灵羊,每出鸣,风雨随至,峡因此得名”。又称肇庆峡。古时在羚羊东南和西北两面都是西江河道,构成两个峡谷,称双羊峡。到唐朝,羚羊山西北峡谷淤塞,成为旱峡,东南面峡谷称作零洋峡,后改洋为羊,称零羊峡,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李绅在《游石室新记》中写作羚羊峡,长7.5公里,宽200-400米,平均水深48米,最深达77米。自唐代开始,肇庆“小三峡”(羚羊峡、大鼎峡、三榕峡)已成为著名胜地,……[详细]
汉谋图书馆
  介 绍 位于端州区宝月台,该地为肇庆八景之一的“宝月荷香”。早在宋代,任端州知郡事的包拯便在这里建立星岩书院,汉谋图书馆的前身就是星岩书院的“众绿厅”。清代时星岩书院改为包公祠,后又改作魁星楼,至民国初因年久失修坍毁。 1917年,新加坡华侨陈祝龄捐资重建魁星楼。1935年,肇庆籍的-高级将领余汉谋捐资改建并赠一批古籍,因此更名为“汉谋图书馆”。该楼高二层,绿琉璃瓦歇山顶,砖木结构,总面积为400平方米,楼四周设有圆柱回廊。该图书馆面对宝月湖,周围环境清幽,是读书的好地方。 广东肇庆市……[详细]
龙一村贝丘遗址
  龙一村贝丘遗址在鼎湖区龙一村,离鼎湖山景区2.5公里,于1984年被发现,遗址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有新石器时代墓葬27处,出土的器物有石铸、陶器和骨器。陶器造形简单,有夹沙和泥质二种,有些泥质陶片先施白色陶衣,再给上储红色勾连纹图案,并配有接孔和曲线刻划纹;骨器中的骨笛是广东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首次发现。墓葬都是竖穴土坑墓,葬式以侧身屈肢葬为主,还有双手反捆俯身屈肢葬和蹲踞葬;大部分为单人葬,也有双人或三人合葬。该遗址为研究广东地区原始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肇庆市鼎湖区龙一村东北面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肇庆阅江楼
  阅江楼又名嵩台书院。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年代不详),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阅江楼。明末清初之际,该楼一度塌毁。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阅江楼基本形成现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缮。民国期间,该楼屡遭日机轰炸,后楼、西楼破坏尤为严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将楼面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积248平方米。楼高两层,分南、北、东、西4座。其中北(后)楼比南(前)楼高,东、西两楼等高。4座楼通过4座耳楼衔接通连。南北两楼为歇山顶,屋……[详细]
肇庆西江
  西江流经肇庆全境,它的北岸为肇庆市区,南岸为高要城区,这段江面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可以乘船游览。西江的主要景点都包括在羚羊峡、大鼎峡和三榕峡这“三峡”中,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砚渚清风”。相传当年包公离开端州时,百姓感念他的功绩就赠给他一块端砚,两袖清风的包公坚辞不受,将其扔进西江中,结果砚台化成小岛。当地人为纪念包公,称小岛为“砚州岛”,并在岛上建了包公祠。后人称这里为“砚渚清风”。此外,“西江三峡”还有羚峡归帆、桃溪夕照、白沙夜月、榕峡钓台等景点。西江水质优良,江水青碧,盛产肥美河鲜,一年四季,来此旅游的客人都能品尝到西江出产的美味河鲜。类型:河流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狮岗炮台
  狮岗炮台在端州区北郊七星岩东北的狮岗,建于1920年,是肇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炮台由三个部分组成:岗顶建指挥部,岗上另有两个防御工事。指挥部在岗的制高点,为圆形暗堡,直径2.35米,高l.9米,堡顶丘形,堡内有枪眼、壁龛,南面通道口接坑道,坑道平面为曲尺形,全长24.6米,宽1.5米。岗西北有防御工事,共有暗堡两座,各有坑道连接;岗东北的防御工事则以洼地掩体为中心,呈丁字形;三个暗堡分别在坑道的末端,暗堡的结构与当地其他炮台大致相同。广东肇庆市……[详细]
郡岗炮台
  介 绍 郡岗炮台在端州区西北郊的郡岗,建于1920年,是肇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炮台地处进入肇庆的陆路要冲,与龟顶山炮台遥相呼应,共同控制该地段。 炮台指挥部建在岗顶西麓,以坑道连结于母堡,并以总长560米堑壕连结外围的西、北、东面的暗堡,组成既能整体配合、各个工事又能单独作战的防御结构。炮台指挥部(母堡)平面圆形,直径4.5米,高1.9米。堡内北面有五个枪眼,南面的进出口连接堡外坑道,堡顶固反形,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坑道分露天地段及隐蔽地段,后者平顶,用圆杉木紧密排列,杉顶再夯灰沙三合土。暗堡(子堡)两个,在指挥部东西两端,坑道连结,半圆形,堡内有枪眼及壁龛。外围暗堡布局呈放射状,共三座,分别在指挥部的西、北、东面,堡内亦有枪眼和壁龛设置,外接坑道与堑壕。广东肇庆市……[详细]
  介 绍 景福围局纪念亭在端州区培脚路北侧,东邻景福祠与崇德塔,建于1935年,为正方形结构,每边长7米,亭内主柱四根,檐柱四根。纪念亭内原来竖有“高要县景福围民国五年修复全围纪念碑”和“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涉诸公纪念碑”两块碑,现已移放在肇庆市博物馆的碑廊中。纪念亭现存完好,由肇庆市堤围管理所管理。广东肇庆市……[详细]
护龙祖庙
  介 绍 护龙祖庙在端州区黄岗镇前村,始建于清初,同治十年(1871)重修。四周古树怀抱,环境清幽,有小溪潺潺流过,庙前远眺,田园秀色一览无遗。庙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面积136平方米,大门上方镶嵌楷书“护龙祖庙”石匾,前后殿为硬山顶,面宽进深均三间,建筑物前设“低头牵”,抬梁与穿十混合式梁架结构,两殿之间以平面方形的卷棚顶庙亭相连,亭两侧空地边缘,还用矮墙连贯前殿与后殿,使之浑然一体。该庙是肇庆市端州区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庙宇。1984年公布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广东肇庆市……[详细]
龟顶山炮台
  介 绍 龟顶山炮台在端州区西郊龟顶山上,建于1920年,是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龟顶山在西江大鼎峡北岸,海拔230米,是肇庆西南的屏障,战略地位重要。炮台另配有三座烽火台和一座掩体工事。烽火台也在山顶上,相距36米,直径从3.8米到4.2米不等,青砖垒砌台壁;掩体则位于山顶东北面,在烽火台前沿稍低处,长20米,宽10米,底部离地面1.25米。广东肇庆市……[详细]
安定郡祠碑
  介 绍 安定郡祠碑原存放在端州区东郊渡头村梁氏宗祠内,现由肇庆市博物馆收藏。 碑原名“安定郡祠记”,高0.36米,宽0.50米,楷书,刻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此碑是当地仅存的宋代碑记,碑文记载渡头村梁氏始祖梁燮为宋咸平元年(998)进士,先后两次任端州刺史,他见这里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便将粤北南雄的二十九姓百姓迁至此地生活,这对以后的南雄历次民族南迁影响很大,这块碑对于研究这方面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东肇庆市……[详细]
绥江竹海生态旅游区
  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位于全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广东肇庆市广宁县,是全中国最大的竹海,面积达104万亩。景区占地面积8.13平方公里,空气负离子达9.8万个/立方厘米,竹子制氧量是常绿阔叶林的1.5倍,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新鲜纯氧,堪称南中国最大的氧吧之一。景区内翠竹绵延浩如烟海,构成一幅气势雄伟、景色奇特的天然竹林美景。全年四季均可观竹:春看竹雾、夏赏竹绿、秋览竹浪、冬观竹翠。景区内有万亩竹海“空气维生素”吸吮区和“竹林精气熏蒸区”,特色民族竹寨、竹林茶寮、竹生态园、竹水车、竹吉普车等。景区占地面积8.13平方公里,竹子制氧量是常绿阔叶林的1.5倍,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新鲜纯氧,使您置身于浓浓的纯氧和竹林精气之中,堪称南中国最大的氧吧之一。景区距离广州130公里、肇庆9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