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湛江市旅游

湛江市旅游景点介绍

邓氏墓群
  邓氏墓群位于雷州市北和镇标角村委会中央村后坡,始葬于宋代,墓群存有元代石封墓5座、土堆墓2座,墓群前建有纪念亭。主墓邓仁奭墓为土堆墓。邓仁奭,宋代进士,官至光禄大夫。南宋景定三年(1262)任雷州司户参军。任满择居雷州开基立业,繁衍生息,支族遍布雷琼。墓地存有清代雷州解元王定九撰写的《潮阳邓氏始祖神道碑文》、《遗训碑》、《古禁碑》3通。这对研究朝廷命官开拓雷州和宋元墓葬风俗很有价值。2012年12月公布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鸽寨遗址
  白鸽寨遗址,明清代建筑,位于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通明村。曾是明代广东沿海六大水师营寨之一(其它五个分别是:柘林寨、碣石寨、南头寨、乌兔寨、白沙寨),现属湛江市太平镇通明港村。此地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三面环海,海面辽阔,是明清时代水师重镇,也是军事要塞。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在今广东省湛江市郊区通明港设寨(名白鸽寨)驻水师,拒倭防盗。清顺治八年(1651年)于此设镇守水师。康熙九年(1670年)于此筑土城、设官署、建炮台。 地处广东湛江城月河和通明河汇合处的通明港村,古称白鸽寨,曾经是明清时期水师重镇。该村共有四十八个姓氏共七千多人,村民间和睦相处,互通婚娶,亲密无间。据史书记载,明朝隆庆年间,倭寇贼船侵袭沿海,大肆烧杀掳劫,百姓惨遭匪患。为抵抗防御倭寇,朝廷便在通明港村沿海驻扎水师,……[详细]
锦囊所城遗址
  锦囊所城遗址,明代建筑,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锦城村。据《徐闻县志》记载:锦囊所城,县东百里,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安乐侯吴杰创建,是一座用长方形条石和砖垒砌而成的城堡,城周围四百八十丈(1600米),高一丈八尺(6米),厚一丈六尺(5.3米),城池长六百九十六丈(2320米),宽六丈(20米)。设东西南北城门,各门有城楼,城垣四角有瞭望台,炮台及烽火台。锦囊所城建城前叫新安村。相传吴杰建城时,建了一半青石全打光了,无石筑城。一夜梦见一白发老者拄杖而来,献上锦囊一个,他醒后打开一看,里面有文书:“城西北港,土下有石,揭土烧砖,砖可砌城。”翌日吴杰亲自查勘,发现城西北门港渡头坑全是粘泥土,是烧砖的好材料,果应此验。他命令士兵筑窑烧砖,遂将城名命为“锦囊”,并让士兵在城砖上写上“锦囊所城”……[详细]
苏二古村
  苏二古村位于湛江市遂溪县建新镇,是黄姓聚居地,原名荔枝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广东后曾两次踏进该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意即“苏东坡二进荔枝村”。该村历史悠久,有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树,也有铭刻历史脚印的千年古井。村里的古民居建筑群是粤西地区保存最好的古建筑之一,全村共有40多座的古民居,风格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是村里的主要特色。……[详细]
林召棠故居
  林召棠故居位于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拱门巷。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砖木结构的平房,由于年久失修,现仅存两房和一小厅,现为状无第六代孙居住。林召棠(1786━1872年),吴川吴阳霞街人。乾隆五十一年出生于此,道光三年(1823年)的癸末科殿试被钦定一甲第一名。传林应试写字时,因运笔过快,不慎使“本”字竖笔带起小钩。按例试卷错字要作废。而道光皇帝审阅林的试卷时御笔朱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误笔,无关学问。”点林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出任陕西、甘肃两省正主考,誉满陕甘。次年托病辞官还乡,在广东肇庆端溪书院讲学15年之后,回家乡吴阳,寄庐于金莲庵,终老泉林。1983年吴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梧村垌农民武装起义旧址
  梧村垌农民武装起义旧址 位于廉江市吉水镇梧村垌村。遗址原是刘氏宗祠,占地面积800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两进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硬山顶。 1927年7月27日,中共廉江县支部按照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关于组织秋收暴-动的指示,由周永杰、梁安成、罗自琦、刘邦武等人率领廉江县农民自卫军300多人在这里宣布成立并组织武装暴-动,宣布成立廉江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和廉江县工农革命军。7月29日,与前来“围剿”的廉江县反动-激战,牺牲10人,敌众我寡,于7月31日撤离梧村垌村,转移到西莲塘村和燕山村,暴-动失败。 1981年廉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粤桂边区委旧址
  中共粤桂边区委旧址 位于廉江市青平镇香山村陈氏宗祠。建于清末,坐南向北,三进,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1948年4月,中共粤桂边区委在香山村陈氏宗祠成立。下辖广东南路15县、市,广西22县、市,共37个县、市。书记梁广,委员冯燊、黄其江、温焯华。1949年3月,中共粤桂南地委也在此成立,下辖8个县。书记黄明德,常委李郁、林克武、周斌、赖鸿维、邹优宁、李鸿等。自1949年2月,粤桂边区委和粤桂南地委为准备迎接解放,接收城市和建立人民政权的需要,在这里先后举办了5期青年政治训练团(班),培养干部600多人。学员学习期满后,统一分配到粤桂边区各地,充实各地党政军骨干力量。 旧址1958年,祠堂大部分被毁,现已修复。 1981年廉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旧址
  廉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旧址位于廉江市长山镇鲫鱼塘村西南。原是鲫鱼塘村西南面一处广阔草坪。1949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和中共华南分局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在此宣告正式成立。毛主席、朱总司令发来贺电。粤桂边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梁广、副司令员唐才猷、政治部主任温焯华、参谋长杨应彬、下辖8个支队,共25000多人。作战地域包括当时粤、桂两省边区39个市、县1000多万人口。纵队下属的第一支队,也同时在此成立。1981年廉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位于吴川县梅菉镇先锋街的营盘。为高州镇台下设专管梅菉的分府,内驻兵勇,门外有马房,故称“营盘”。建于清末,两进院落式,砖木结构,通进深24.4米、面宽三间19.8米,两边为厢房,建筑面积383.2平方米,门前有一广场约200平方米。1926年初,中共党员黄学增受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派遣,以中共南路特派员和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前来梅菉,领导南路15县及梅菉、北海两市的革命斗争。1926年3月7日,以黄学增为主任、韩盈为书记、苏其礼为委员,在此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与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南路特别委员会于营盘合址办公。目前,旧址建筑物外形尚存,内部已破残。1983年吴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详细]
湖光岩摩崖石刻
  湖光岩摩崖石刻位于湛江市郊区湖光镇湖光岩风景区内楞严寺正殿顶部巨石上,“湖光岩”三字系南宋丞相李纲题。湖光岩之湖,本为火山口湖,旧名陷湖、净湖、镜湖。道光《遂溪县志》载:建炎三年(1129年)“丞相李纲谪雷,爱其景致,题湖光岩三字与琮师,勒于石。”陷湖自此得名湖光岩,渐成粤西名胜。“湖光岩”三字,楷书,字高约0.9米,上款“建炎三年”,下款“李纲题”,是李纲在粤罕见手迹。原字本为阴刻,1976年,管理人员擅自以纸筋灰按笔划填充使似阳文,又在字四周加框边似匾,有失原风格。1986年与楞严寺同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乐民所城
  乐民所城位于遂溪县乐民墟北面1公里处。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安陆侯吴杰创建,曾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是明清两代雷州西海兵防要塞,并管辖调神湾、博里湾等15处沿海炮台、烟墩,任务是防倭寇和防盗。其现存平面为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墙周长1797米,其中西墙最长,达530米。城墙高4.7米,宽8.2米,外表用砖、石构筑,中间用土夯实。置东、南、西、北四城门,门为拱顶,宽3.5米,进深8.2米,内高2.8米,外高4米。城门上有望楼,城墙上有雉堞。现墙体仅存夯土部分,南门被拆除,其余三个门被损毁。城内尚存明代《清虚道院碑记》。1995年遂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徐闻潮州会馆位于徐闻县徐城镇民主路。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年间重修。坐西向东,三进四合院式布局。原有门楼已于1939年被日本飞机炸毁。现仅存中堂、后厅和右廊房。中堂面宽、进深各三间,穿斗式梁架,硬山顶。梁架间驼墩、瓜柱和圆盆形座斗,精雕细刻,具有明显的潮州建筑特点。1999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雷州韶山戏台
  雷州韶山戏台 位于雷州市附城乡韶山村镇潮庵前。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四十八年重修。坐南朝北,平面方形,属亭阁式戏台。台用石砌。前台边长4.6米、宽5.7米,四角设石柱,瓦面歇山顶,三面敞开。后台即化装室,长6.8米、宽3.6米。戏台建成之初,以演外地戏曲为主,亦演当地雷歌剧(姑娘歌),至今仍可使用。1999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雷州苏公亭
  雷州苏公亭 位于雷州市雷城镇雷州西湖内。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雷州同知孟雷在湖心小岛上创建此亭,以怀念苏轼、苏辙兄弟在雷州同泛舟西湖(原名罗湖)的行踪和情谊。初名湖心亭,后改与众亭,再改为信芳亭、二苏亭,清代更名苏公亭。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海康知县谢邦基重修。建国后又两次重修。亭为砖木结构,方形平面,四面翼角高翘,顶脊塑飞龙。亭周绕以石栏杆,三面环水,北面有桥与湖岸相连。亭北有苏轼石像,亭内仍存陈昌齐、谢邦基等书石额、石联。亭处湖心,与湖水掩映,是雷州西湖内一主要景点。1983年海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横山圩古戏台
  横山圩古戏台 位于廉江市横山镇中心小学校园内。占地15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至民国时期维修,有碑1通记其事。戏台前可容二三千观众看戏,每逢神诞或祭祀节日,有雷歌班、木偶班或粤剧班演出。戏台坐北向南,高8米。台面设四根六角棱形石柱,栏杆高约4米。它是粤西典型的古戏台,现存完好。1987年廉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黄墟古戏台
  大黄墟古戏台 位于徐闻县大黄乡文武火雷庙前。清宣统《徐闻县志》载:文武火雷庙,嘉庆时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其时每逢神诞、年节,乡民积资于此演戏酬神,祈求岁时平安,风调雨顺。古戏台应为嘉庆至光绪年间所建。面宽7.5米、进深11米,台高1.45米,外用石砌,内填夯土。台后化装室和台顶已废,前台演戏部分仍完好,前檐石柱刻联“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山河”。……[详细]
湛江宣封庙
  湛江宣封庙在湛江市郊区太平镇明清两代雷州水师营地白鸽寨故地——通明港村。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白鸽寨把总童龙建,清康熙年间和民国36年(1947年)续有维修。庙濒雷州湾,东南向,四合院布局,通面宽12.3米、总进深48.1米,总面积591.63平方米。沿中轴线置三殿二拜亭、依次为前殿、硬山顶拜亭、中殿、歇山顶拜亭、后殿,均为砖柱抬梁式结构,布纹瓦,绿琉璃剪边。前殿廊柱础作八棱花篮形,门置四抱鼓石。两拜亭各以卷棚顶勾连中、后殿,独立成组。庙内现存明清碑刻7通、嘉庆铁钟1个、石雕惜字亭1座。神龛及坛前木雕有透雕、浮雕、圆雕多种,花卉鸟兽形象各异,反映出雷州半岛明清两代木雕工艺特色。中、后殿神龛楹联为当地名人手迹。中殿联为清道光三年状元林召棠手书,嵌“天后”二字:“海静波恬共仰天恩光普照;民安……[详细]
雷州天宁寺
  雷州天宁寺古称报恩寺,在雷州市雷城镇西湖路北侧。唐大历五年(770年)开山岫公创建,历代皆有重修或拓建,现构为清代建筑风格。寺依山构筑,坐北向南,沿中轴线依次为石牌坊、山门、天王阁、大雄宝殿、藏经阁,两厢为钟楼、鼓楼和僧舍。石牌坊是明弘治年间太监陈荣重修,为四柱三间通天式,坊额有苏东坡手书“万山第一”四字。山门门额有明代海瑞所题“天宁古刹”四字,门内两侧各塑金刚1座。天王阁内塑四大天王,中置弥勒佛及韦陀。大雄宝殿内塑三宝佛及十八罗汉,佛像连基座高7米。藏经阁内藏佛经。全寺房舍50余间,建筑总面积4500平方米,为雷州半鸟第一古刹。自宋以来,贬官、主雷名人多游此寺,或寓居寺内,留下墨迹、诗文。苏轼题坊,海瑞题额,陈振桂题“名山不断名贤至;古寺曾经古哲题”联。明代高僧德清(号憨山)寓居该寺达16……[详细]
湛江灯塔公园
  灯塔公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调西部,东接灯塔路和海东大道,西临沿海,规划建设面积2.7公顷,是坡头建区以来兴建的第一个公园。2005年11月24日动工建设,公园在设计上以“休闲、健身、娱乐”为主题,围绕该主题,设计了健身广场、灯塔广场、林荫广场和入口广场等。每个景区均体现不同的使用功能,为市民提供不同的需要,同时各个广场通过园路和亭廊连接,形成一个动工建设。植物配置以动工建设等特色棕桐科植物为主景树,再配以具有湛江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体现了浓郁的地方风貌。……[详细]
雷州莫氏宗祠
  雷州莫氏宗祠位于雷州白沙镇东岭村。明代休宁县知县莫汝翰倡建,是明末清初柬埔寨和越南著名华侨、越南河仙镇开发者“开国上柱国大将军开毅公”莫玖(1655-1735年)的祖祠。平面为四进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硬山顶,总面宽20.85米、总进深66.3米,占地1382平方米。大门原建有“德泽流芳”石坊,已毁。正厅右壁嵌有明万历年间镌刻的“莫亚崖七十八岁像”,上刻成化举人柯时复撰《莫公像赞》,左右刻明嘉靖进士、南京礼部尚书王宏海题赠对联。第三进魁星楼。后进以铁力木大柱抬梁,气势宏大。全祠共有厅房12间,祠内仍存明万历十九年《海康莫氏族祠记》、二十四年《莫氏嗣宗祠记》、二十五年《莫公亚崖祠田跋》、二十八年《莫氏亚崖祠田记》、二十九年《莫氏世祖祠自叙》等碑刻8通。1999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