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 > 晋源区旅游

晋源区旅游景点介绍

41、赤桥
  血染的风采-----赤桥赤桥村历史久远,原名石桥,因豫让刺赵襄子未果自刎,鲜血染红石桥而得名――赤桥,又叫豫让桥。豫让生活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之际。为给宿主智伯0,他做了刺客,演绎了一段世人称为义刺的真实历史故事。士为知己者死格言出于此处。《战国策》、《史记》均有记载,唐人胡曾有诗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于今。年年桥上行人走,谁有当年国士心。豫让桥西有古槐、观音庙,前壁上嵌有清同治六年刘午阳所书古豫让桥四字,刻有康熙年间太原知县殷峄的《豫让桥诗》。该村现有保存较好的悟圆寺和多处明清民居。……[详细]
  1988年春夏期间,在位于晋阳古城西北3公里的龙山脚下发掘出土了一座春秋末期的大墓,墓的葬制、规模及陪葬品的丰厚精美,为近年考古所罕见。大墓形制如斗状,木椁的上下铺有石头和木炭,椁的上部,木炭、砾石、夯土层次十分清楚。就是人们所说的石积炭墓。墓主人使用三层套棺,相隔成头箱、棺箱、边箱、足箱,放置陪葬物品,并有三具死者陪葬。大墓的随葬品相当丰富,有青铜器、黄金、玉石、陶器、蚌贝等六大类共3134件。从多方面分析,大墓埋葬时间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25年,是在三家分晋之前,墓主人身份应为晋国上卿。春秋大墓珍贵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春秋时期晋阳的政治、军事、文化,将是有力的佐证。由于晋阳所处位置,受到了北方青铜文化的渗透与影响,有的器物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也为研究春秋晚期中原与北方民族政治、经济……[详细]
  隋代虞弘墓位于晋祠镇王郭村南,1999年夏,村民王秋生在清理门前便道时发现,被国家文物局定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现弧边方形,残存汉白玉石椁、八角形汉白玉石柱、石雕供养人头像等。石椁呈现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特别珍贵的是,在椁座和椁壁四周,雕刻有内容丰富的浮雕图案,且施以彩绘或描金。图中人物、服饰、器皿及花鸟等纹饰带有强烈的中亚民族文化色彩。墓葬石椁主人虞弘,生前为鱼国尉,其先代为鱼国领民酋长,茹茹国莫贺弗,出使过波斯等西域诸国,因出使北齐,被留为官,历任北齐、北周与隋,官至仪同三司,凉州刺史兼监袄教,长皇室侍卫,镇押并部(太原),住于并第,即晋阳私宅,隋开皇十二年(592),死后葬于此处。该墓是迄今为止中原发现的……[详细]
  太原市长春观始建於元朝,俗称上厅观,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乃是丘处机之第五个徒弟,著名道长宋德芳号披云子所建,曾重建龙山昊天观,以及增凿龙山道教石窟。目前太原市长春观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原市晋源区南城角村长春观,位于晋源街道西南,毗邻晋源新区(晋源区人民政府),东邻新晋祠路,西邻旧晋祠路,交通便利、地势优越。长春观始建於元朝,俗称上厅观,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乃是丘处机之第五个徒弟,著名道长宋德芳号披云子所建,曾重建龙山昊天观,以及增凿龙山道教石窟。观内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古松古柏和历代修缮碑铭。新的世纪在党的领导下,由道教祖庭正一派六十六代弟子王罗计道长(原任山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亲力亲为,呕心沥血,运筹帷幄,令长春观在道教界,再铸辉煌。自古至今,历代高道为道教事业做出了无可估量的杰出贡献……[详细]
45、明秀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秀寺
  明秀寺(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王郭村始建于汉代,毁于兵火,明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重建。寺院坐西朝东,现存过殿、配殿和正殿,占地面积为1144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蓝琉璃剪边,施五踩斗栱,正殿和过殿内有彩塑13尊。正殿两山及后墙绘有佛教故事壁画80余平方米。精美绝伦三世佛彩塑及壁画艺术-----明秀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祠南、王郭村西,距晋源新城3公里处。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明秀寺碑记》载:明秀寺始于汉,历载有重修。现存寺院为二进院落。寺内供奉掌握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背衬金龙盘绕五彩佛光,其雕塑及壁画具有极高价值。离寺不远,有台骀庙,为中华张氏儿女寻根祭祖之处。寺坐西朝东,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为1144平方米,现存……[详细]
太山龙泉寺
  太山龙泉寺太山龙泉寺(第四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太山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内的太山之阳。寺院坐北朝南,南北长129米、东西宽49米,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据史料及寺内碑刻记载,太山龙泉寺的始建年代应在唐武周时期(690~705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建,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清乾隆年间又进行了修缮和增建。寺内除现存明、清时期建筑外,还保存了唐武周时期的碑刻、佛塔地宫及其出土文物。太山龙泉寺依山而建,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中门、大雄宝殿、观音阁和莲花洞,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厢房;寺院东侧还有太山龙泉寺唐代塔基遗址及龙神祠。其中大雄宝殿、观音阁、莲花洞等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为二层建筑,下层为砖砌窑洞,上层为木构部分,面宽五间、进深……[详细]
晋源文庙
  晋源文庙晋源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办晋源东街晋源阿育王塔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古城营村东。原为惠明寺附属建筑。据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原府志》记载,始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年),为当时晋阳古城内惠明寺院建筑,塔屡建屡毁。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原址上重建惠明寺和阿育王塔,将原九层砖塔改建成喇嘛式。现惠明寺已毁,仅存阿育王塔,占地面积196平方米。晋源阿育王塔为单层砖砌喇嘛塔,通高约25米。塔下为石砌方形塔基,边长13.8米。其上砖砌叠涩呈方锥平台基座,高1.65米。塔身为圆形覆钵状,上承相轮十三层,上置琉璃华盖承宝顶。晋源阿育王塔反映了明代喇嘛塔的建筑形制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3年5月,晋源文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晋源阿育王塔
  晋源阿育王塔(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办古城营村晋源阿育王塔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古城营村东。原为惠明寺附属建筑。据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原府志》记载,始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年),为当时晋阳古城内惠明寺院建筑,塔屡建屡毁。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原址上重建惠明寺和阿育王塔,将原九层砖塔改建成喇嘛式。现惠明寺已毁,仅存阿育王塔,占地面积196平方米。晋源阿育王塔为单层砖砌喇嘛塔,通高约25米。塔下为石砌方形塔基,边长13.8米。其上砖砌叠涩呈方锥平台基座,高1.65米。塔身为圆形覆钵状,上承相轮十三层,上置琉璃华盖承宝顶。晋源阿育王塔反映了明代喇嘛塔的建筑形制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3年5月,晋源阿育王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蒙山开化寺遗址
  蒙山开化寺遗址时代:唐、宋地址:太原市晋源区罗城街道办寺底村开化寺旧址位于蒙山北峰,始建年代不详,因寺后有岩石,故称大岩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凿寺后岩石为佛像,在寺南约800米处建寺,赐额开化,后大岩寺改为开化寺后寺,新建寺为开化寺前寺。开化寺遗址现存大佛身躯与连理塔两处遗迹。大佛身躯高约60米。连理塔始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坐西朝东,两塔间隔1米,总高8.3米,因塔基相连,故称“连理塔”。两塔均为砖结构方形楼阁式单层塔,边长3.3米,由塔座、塔身、塔顶3部分组成。南塔门楣题“化身佛舍利塔”,北塔门楣题“定光佛舍利塔”,现存为宋代遗构。2019年,蒙山开化寺遗址入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0、晋阳湖
晋阳湖
  晋阳湖位于省城太原市南端金胜镇内,东靠晋祠复线路,西临全省最大的太原第一热电厂,南接历史悠久的古晋阳城和驰名中外的晋祠旅游胜地。建国初期人工开挖的一电厂蓄水池,现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水域面积5.1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400万立方米,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称中国北湖,比杭州西湖略小,比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大。湖中盛产鲢鱼、鲤鱼、罗非鱼等鱼类,全年水产量236吨。晋阳湖周边地区土地广阔,交通便利,湖面微波荡漾,岸边杨柳成荫,水上娱乐项目游艇、汽艇、垂钓、游泳等设施齐全,饮食住宿服务业众多,是理想的旅游渡假地。随着金胜撤乡建镇发展小城镇经济,晋阳湖地区规划了九区一园(即:水上娱乐区、泳区、垂钓区、中心服务区、绿色食品加工区、观光农业区、观光水产养殖区、别墅区、观光园艺区、莲花园),供国内外客商选……[详细]
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晋国世卿赵简之的家臣董安于选择了西依龙山、东临汾水的有利地形,建筑了“城高四丈,周回四里”的晋阳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曾为战国时越国的都城、北齐时的陪都、北汉的都城、唐代的北京,享有“龙城之誉”。三家分晋、西汉戍边、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肇基、五代战乱,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和晋阳古城有着密切的关系。晋阳古城在从建到毁的1500多年当中,一直是我国北方军事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民族交融的大舞台。特别是隋唐五代时期,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城内规模宏大,军防体系健全,商业文化发达,俨然与长安、洛阳、开封等地并列为国内著名的大都市。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宋灭北汉,一炬焚烧晋阳,继而引汾水灌之,古城被夷为平地。晋阳古城虽已在中国的版图上不复……[详细]
52、蒙山大佛 AA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山大佛
  比乐山大佛早162年的大佛------蒙山位于开化沟内,主峰海拔1325米,是晋阳佛教圣地和避暑胜地,古开化寺、甘泉寺、北汉皇帝刘知远避暑宫等曾有辉煌的历史。东魏孝静帝曾敕佛教净土宗始祖昙鸾住大岩寺(开化旧名)。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历五帝24年始成。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佛超山峦,高遏云天,气势非凡。据史称,佛高二百尺(约66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早于乐山大佛162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目前,虽佛身清晰,但蒙山大佛头像已毁,佛身残破,蒙山大佛正在蒙难!大佛对面存有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建造的连理塔。地址:太原市晋源区罗城寺底村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电话:0351-6159898开放时间:8:00……[详细]
53、漫山阁
  又名弥勒阁。北汉时已有弥勒大阁,明正德初年(公元1505年)又建高阁,以护石佛,现存大阁为1986年重建。阁倚壁而立,三层四重檐歇山顶,气势雄伟壮观。阁内造像分上下两层。上层坐佛一尊,高八米,足踏莲花,头顶苍天,比例和谐,衣纹流畅,容貌端庄。下层中间立十一面观音、文殊、普贤各骑青狮、白象分其左右,造型精美,技巧娴熟,为唐代雕刻艺术中的珍品。漫山阁又为天龙八景之一“佛阁停云”,古人有诗曰:“高阁灵虚拥碧云,烟林万壑望中分。乘风直上三千界,长啸犹夷帝阕间。”……[详细]
晋祠龙山滑雪场
  太原市晋祠龙山滑雪场位于龙山风景名胜区内,与晋祠风景区及天龙山风景区一起构成了颇具魅力的精品旅游线路。春季: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夏季:屏峰黛力,松柏成荫,气候凉爽。秋季:满山林密叶茂,红叶遍山,景色宜人。冬季:银装素裹,空气清新。是距太原市最近的一家大型旅游滑雪场,自驾车者仅15分钟车程,就能转换角色,游走于城市与大自然的浪漫交替。滑雪场造雪面积为1.8万平方米,另有1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服务设施,雪场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中国人体质特点设计的初、中、高级雪道依山而建,总长度达500余米。使初、中级以上水平的滑雪者能够充分展示滑雪动作,是滑雪爱好者理想的雪道。同时为满足不同游客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还配备了安全刺激的雪地摩托车、雪地自行车及老少皆宜的雪上飞碟嬉雪区。……[详细]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太原市境内,批建于1992年,总面积26766.9公顷,园内植物生长茂密,共有各种植物66科169属213种,各种动物55科197种,森林覆盖率达70%。天龙圣寿寺建于北齐元年,分布着大小石窟25窟,现存大小石佛500余尊,浮雕、画像1144幅,包含了南北朝、东魏、北齐以及隋唐五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天龙石窟比云冈,塑制较精名稍隐。海盗劫取佛像首,廿一窟无一完整。悬崖瞻视难上下,矮松如龙凤凄紧。古迹修复新余事,记取此时游者影。天龙山,又名方山,是吕梁山脉的分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海拔1700米。天龙山主要以佛教石窟文明于世,共计25窟,虽为数不多,却包含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五个世纪的作品,为我国十大名窟之一。天龙山峰峦叠嶂,泉声淙淙。夏日凉爽清幽,……[详细]
周柏唐槐
  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28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唐槐位于水镜台前,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山西太原市……[详细]
鱼沼飞梁
  看点:晋祠的这座鱼沼飞梁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桥面呈十字型,把圣母殿和献殿连为一体,给人以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飞梁”之意,当在于此了。位于圣母殿前,是我国现存古桥中唯一的一座十字形桥梁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内类型:古迹桥游玩时间:建议10-30分钟开放时间:晋祠开放时间:旺季4月-10月:8:00-18:00;淡季11月-次年3月:8:30-17: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晋祠景区门票内……[详细]
58、献殿
献殿
  •献殿至今仍在使用,每逢重大节日,这里便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献殿位于晋祠内鱼沼飞梁的前面。这座大殿原来是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金在定八年(1168年)创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简洁,出檐深远,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地址:太原市晋源区039省道(晋祠路)悬瓮山麓晋祠公园内。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4月-10月8:00-18:00;11月-次年3月8:30-17: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晋祠景区门票内。晋祠门票:旺季95元,淡季75元。……[详细]
59、圣母殿
圣母殿
  看点:大殿前的廊柱上有8条木雕蟠龙,造型精巧,是宋代木雕中的精品,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雕蟠龙。殿内还有著名的侍女像,形象生动、神情自然。这43尊造于宋代的塑像,是晋祠文物中的珍品。:经过鱼沼飞梁继续向前走,就到了圣母殿,这里是晋祠的主殿。该殿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大殿是一座正方形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内看不到一根承重的明柱,从面使殿内的空间增大了不少,这种奇特的构筑颇为罕见。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公园晋祠博物馆内交通圣母殿位于太原市市内乘公交301路、302路、308路、804路、848路、856路到晋祠公园站下即可。类型:古迹等级:AAAA游玩时间:建议15-30分钟电话:0351-2149649开放时间:8:00-18:00(4月1日-10月31日),8:30……[详细]
晋祠公园
  导 游 :        伏龙山是园内假山,山的半腰,嵌石题书“伏龙山”。山脚有石洞流水,水从石龙口中淌出,流入池中。池旁有两石刻罗汉,池中有石刻天女、麻姑,池边石虎饮水,状貌惟妙,情趣横生。公园中部有德隐斋。西北部有仙翁阁,又称红阁。因阁上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得名。此阁创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一1505年),清代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修。还有北极阁,这座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的建筑,古朴端庄,典雅不俗,底洞门有“古唐邨”题刻。陶然村别居一角,亭秀阁明。 看 点 :        晋祠公园东南部,是公园水乡。这里俗称南湖,水色碧秀,湖上有三孔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