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旅游
吕梁市旅游景点介绍
山西省
兴县
汾阳市
柳林县
孝义市
临县
离石区
交城县
文水县
方山县
交口县
岚县
石楼县
中阳县
吕梁市文物古迹
吕梁市红色旅游
吕梁市名人故居
4A景区
吕梁市十大景点
全部
吕梁市特产
吕梁市美食
吕梁市地名网
吕梁市名人
[移动版]
341、
如金温泉景区
AAA
如金温泉集温泉理疗、温泉水上乐园、温泉游泳、绿色餐饮、星级住宿等服务为一体,可会务接待、同学聚会、KTV欢唱、开办私人温泉宴会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村;是吕梁首家活水温泉生态度假村,坐落于吕梁市交城县安定村精致而清静的乡间,枕靠延绵群山而建,葱郁林木环绕。西邻古刹玄中幽美壑谷、梵音袅袅,东望卦山卦岳爻峰、奇绝古柏及吕梁英雄广场,有“吕梁东大门,太原后花园”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蕴藏了优质的高锶温泉,让如金温泉一年四季不曾缺席。开放时间全年09:00-19:00……
[详细]
342、
蔡家崖晋绥文化景区
AAAA
兴县蔡家崖晋绥文化景区拥有浓厚的红色背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蔡家崖曾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作为晋绥边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蔡家崖被誉为“小延安”,孕育的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抗战中,只有9万人口的兴县,养育了近4万晋绥党政军革命队伍,全县参军人数1万多人,牺牲3000多人。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讲述的就是晋绥边区的抗战故事。近年来,兴县高度重视蔡家崖晋绥文化景区4A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紧紧围绕“晋绥首府红色兴县”整体形象定位,努力增加内涵、扩大外延。蔡家崖晋绥文化景区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为中心,开发有蔡家崖乡宋家沟民俗文化游,建有“红色一条街”,经营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以及当地特色小吃、农副土特产,……
[详细]
343、
裕丰湿地公园
岚县裕丰湿地公园位于县城西南,建在上明河与普明河两河交汇处,规划占地面积169000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153452平方米,绿地率达90.8%。公园东西长863米,南北宽196米。公园由密林长廊游憩、松涛水榭、滨水活力、湿地生态展示、民俗浮雕和灯塔景观六大景区组成。园内采用多种树种搭配,将乔、灌、草、花有机融合,栽植适宜树种油松、白皮松、国槐、云杉、樱花、辽东栎等花木近60余种,精心打造绿化美化景点。园内碧水环绕,松柏葱郁,环境优美,风景靓丽,是县城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公园名为裕丰,喻意富庶宽裕,丰隆腴泰,国裕民丰之意。园立西南,灯耀岚州,共证天上云间今日风光独好、岚州儿女明朝同创辉煌。地址:吕梁市岚县岚河北路……
[详细]
344、
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
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是2016年5月经山西省文物局、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由吕梁市政协委员、吕梁市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吕梁市形意拳协会主席高宇峰先生创办,法人代表高花花,馆名由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上将题写,是一所主要以传播红色文化、传承吕梁精神的民办的非国有博物馆。现馆藏文物一万多件,展品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革命先驱至新中国解放时期吕梁革命英雄的红色遗存,所藏文物大部分是由吕梁本土征集而来,因此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能够真实反映吕梁革命老区历史的活的教科书”。被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晋绥革命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基地”、被中共吕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是见证吕梁革命辉煌历程的最新文化客厅,是传承吕梁红色文化,展现吕梁魅力的新“名……
[详细]
345、
横泉老爷庙
横泉老爷庙位于方山县峪口镇横泉村中,坐北向南,南北长33米,东西宽27.8米,占地面积917平方米。据庙内新建碑文和正殿西廊墙题记记载,该庙创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公元1990年、1992年、2004年和2007年均有修缮,现存正殿主体结构为民国遗构。单体建筑,二层砖木结构。一层为三孔砖劵窑洞,东侧有楼道可通往二层;二层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出廊,前檐柱头科与平身科斗拱均为一斗二升。……
[详细]
346、
于成龙故居
于成龙故居及墓地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故居)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横泉村(墓地)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清代山西永宁州人,顺治十八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巡抚和总督等地方官,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清端”,被康熙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故居即为其幼年至44岁考取贡生之前在此居住,现存三座宅院。始建年代不详,现由其后人居住。第一座宅院,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原为四合院,现被后人分为三个院落。现存正房与大门,正房是由方砖垒砌的拱券窑洞,共10孔,其中西侧7孔为原建筑,东侧3孔是后人新修。第二座宅院,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为四合院。现有正房、东西厢房、西厦房。正房为砖垒砌的拱券窑洞,共4孔,平顶;东西厢房为单坡硬山顶;西厦房在西……
[详细]
347、
宿皇寺
宿皇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吕梁市临县第八堡乡麻峪沟村宿皇寺自然村东20米据民国6年《临县志》记载,宿皇寺原名皇宿寺,为观音寺的下院,后更名为宿皇寺。创建年代不详,元至元、明天顺、成化、隆庆,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1861~1875)屡有重修。现存建筑除正殿为明代遗构外,余皆为清代建筑。寺坐北向南,三进院落布局,现存文物建筑14座,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韦驮殿、正殿;中轴线两侧各建有钟、鼓楼,二进院东西配殿、东西掖门,三进院东西僧房、西偏殿、东耳殿、东耳房。寺内存碑刻5通、经幢2座,正殿内两山墙及后檐墙存有佛教题材壁画,梁架上存有彩画。正殿为寺内主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前檐带廊,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外檐斗栱七踩三下昂,前檐明间装隔扇门,次间为槛窗,木构架上均饰彩……
[详细]
348、
麻家堡关帝庙
麻家堡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文水县南庄镇麻家堡村据庙内清代碑载,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年(1830)、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三十一年(1905)均有修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过厅、正殿,两侧建有东西耳殿、东西碑廊、东西配殿、东西厢房、钟鼓楼。庙外南侧依中轴线建有戏台,与庙宇相对而立。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庙内现存清代重修碑10通。正殿内东西山墙、东西耳殿山墙及廊墙绘有工笔重彩、水墨连环人物壁画40㎡。正殿为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出廊构架,明间前出六檩歇山卷棚抱厦一座,抱厦与正殿檐下斗拱形制相同,均为各缝梁架上有三踩单昂,如意形昂嘴,云形耍头,额枋下均……
[详细]
349、
开栅能仁寺
开栅能仁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吕梁市文水县开栅镇开栅村中能仁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石碣记载,乐楼、关帝殿为清代重建。2002年村民集资对该寺进行了修缮。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至北分别为乐楼、关帝殿、正殿,关帝殿两侧建有耳殿,乐楼两侧建有东西侧门。现存正殿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遗构。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前出廊架构。柱头斗拱三踩单昂,蚂蚱头耍头。关帝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出廊架构,前出卷棚顶抱厦,抱厦面宽一间,四檩卷棚构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龙头耍头。乐楼石砌台基。高1.8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前歇山顶后卷棚式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龙头耍头。楼之两侧各建东西侧门一座,石砌台基,面阔一间,进深四椽。一斗二升雕花……
[详细]
350、
柳溪寺舍利塔
柳溪寺舍利塔(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柳林县庄上镇辉大峁村李家庄自然村据塔周《永宁州柳溪寺新建舍利塔记并铭》碑载,柳溪寺舍利塔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一年(1766)。原为柳溪寺附属建筑,现寺毁仅存塔。塔坐东朝西,通高约23米,八角八层楼阁式砖塔,由塔身、塔基、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平面八边形,由条形砂石垒砌;塔身平面八边形,八层,逐层收分,各层檐下仿木构砖雕额枋、斗栱、椽飞、勾滴等,每层檐下斗栱均为三踩单翘,一层西面设拱券门,塔内中空,各层叠涩穹隆顶,循壁内设双螺旋式楼梯可登临塔顶,二至六层各面均设拱券窗,七至八层东西南北四面均设拱券窗;塔刹为八角攒尖顶,其上叠置仰莲、宝瓶、宝珠收刹。塔东侧存清代《永宁州柳溪寺新建舍利塔记并铭》碑1通。塔内存残石碣4方。山西楼阁式砖塔自宋代以来多为双套筒楼板……
[详细]
351、
三多村寂照寺
三多村寂照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孝义市高阳镇三多村据碣载,寺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代曾有修葺。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两侧观音殿和伽蓝殿,由北向南两侧依次有龙王殿、祖师殿,罗汉殿、地藏殿,二进院东厢房、西厢房,一进院东厢房、西厢房、东禅房、西禅房。现存建筑中山门与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伽蓝殿与观音殿内保存明清壁画30余平方米。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檐出廊,单坡硬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对前单步梁用三柱,五架梁与三架梁之间由柁墩承托,三架梁上置脊瓜柱、角背、叉手承托脊檩。大雄宝殿砖砌窑洞三孔,前插廊式,单步梁插入券墙中,形成单坡硬山顶。观音殿、伽蓝殿形制相同,均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单檐硬山顶。梁架为三……
[详细]
352、
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
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年地址:吕梁市岚县岚城镇岚城村1938年10月至12月,八路军一二〇师驻进岚县,司令部设立在五龙庙。贺龙、关向应、甘泗淇、周士第等--均居住于此。一二〇师驻岚期间,组织抗日自卫队,成立农救会,协助牺盟会建立游击大队,举办军政训练班,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坐北面南,南北长41.20米,东西宽19.50米,一进院落布局,原为一处完整的庙宇,建有正房、南房、东房与西房,现仅存正房、南房、西房,均为清代遗构。近年来在旧址东侧新建围墙与院门。旧址院内长有古柏6株。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作为八路军在岚县区域的抗日活动指挥中心,在岚城村驻扎期间,全面指挥八路军一二〇师阻击日军,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参与抗日,成立……
[详细]
353、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曲峪镇前曲峪村李鼎铭(1881-1947年),原名丰功,生于陕西省米脂县桃镇桃花峁。李鼎铭作为党外民主人士,在军事、教育、哲学、医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精兵简政”军事思想的提出者,是“三三制”民主政权参政议政的先驱者,是中西医结合的首议者,是北方民族史研究的首创者,是教育救国的倡导者。1947年,李鼎铭曾在前曲峪村工作和居住。前曲峪李鼎铭旧居,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长25米,南北宽21.50米。194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东渡黄河驻扎临县的军事战略,是解放战争西北战场上一项远大的军事决策。李鼎铭作为陕甘宁边区副主席,在东渡黄河后居住于临县前曲峪村,面对国民党经济--的严峻革命形势,以多病之躯在临县驻地参与推行多项军事政策、经济……
[详细]
354、
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1947年8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奉命东渡黄河,移驻临县,习仲勋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住在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即现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亦称习仲勋旧居。贺龙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住在与南圪垛村一河之隔的沙垣村;期间,召开财经会议、联席会议、政务会议,动员群众支援前线,出色地完成了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坐北面南,二进院落布局,其中:一进院居于北部,包括一进院正房、一进院东窑房、一进院南厢房及大门;二进院居于南部,包括二进院过门、二进院北厢房、二进院东窑房、二进院西厢房。中共中央西北局驻临县期间,召开财经会议、……
[详细]
355、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沙垣村194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任命贺龙为联防军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7年8月,当国民党23万大军围困陕北、进犯延安之际,贺龙、习仲勋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部东渡黄河进驻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和边区政府机关就近驻扎在山西省临县沙垣、南圪垛一带。当时,贺龙住在沙垣村,习仲勋居住在南圪垛村,以叶剑英、杨尚昆为领导的中央后委机关也驻扎于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旧址为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长60.60米,南北宽59米,分为四处院落,分别为:上院、下院、卫生所院、伙房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在1947年国民党大举围困陕北、进犯延安的极端困难之际……
[详细]
356、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时代:1942年地址: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内北坡晋绥分局旧址,位于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内。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正式成立,驻北坡村,关向应任书记,林枫任副书记,委员有贺龙、周士第等人。晋绥分局成立后,对党政军民各级领导机构进行了精简,重新调整了行政区划,统一了党政军组织的辖区,实现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加强了党组织、政权和国防建设,为克服经济困难,加强对敌斗争,恢复和扩大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北坡晋绥分局旧址内的建筑均建造于清代,坐北面南,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82平方米,现存4处院落,分别为:上院、东院、中院、下院。北坡晋绥分局旧址作为晋绥边区中共最高领导机关的驻地,统一领导了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三个地区的党政军民各项工作,与数百米外的……
[详细]
357、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2年地址:吕梁市兴县蔡崖乡蔡家崖村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晋西北政府及军区所在地,军区司令部驻扎在蔡家崖牛家大院。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驻扎蔡家崖,军区主要所属机关及附属机关在此办公。该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48平方米,建筑面积835平方米。现存为清代遗构,共有三院,均为砖砌。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政府及军区所在地,是抗战相持阶段领导边区人民进行艰难抗战、开展大生产、加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重要的实物见证。晋绥边区党政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蔡家崖-和战斗时间最长的将近十个春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晋西北地区的民主建政工作及生产-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详细]
358、
晋绥日报社旧址
晋绥日报社旧址时代:1940年地址: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社旧址位于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原名《抗战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为了统一根据地宣传工作,中共晋西区党委于1940年9月18日创办了机关报——《抗战日报》,贺龙亲笔为之书写了“人民呼声”的题词。《抗战日报》于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内容主要是社论、国际国内新闻、地方消息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导地方的工作。晋绥日报社下设部、总编室、采访通讯部、采买供给部和印刷厂。晋绥日报社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推动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宣传阵地。晋绥日报社是晋绥日报宣传精神文化的物质依托,是统一根据地宣传工作的载体,是有特色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
[详细]
359、
贺昌故居
贺昌故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06年~1920年地址: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贺昌同志于1906年1月19日在东窑出生,1918年考入离石县高级小学,1920年随其父到太原并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1923年春调离太原赴团中央工作。他先后参加过太原、安源、北平、天津、上海等地青年和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领导筹划工作;1927年任团中央执委、劳动部长;1929年任中央南方局宣传部长,广东省委书记,与邓小平组织策划了广西百色起义和创建红七军及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曾兼顺直省委书记;1932年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5年在江西会昌与国民军的作战中壮烈牺牲。贺昌故居,坐北向南。东西长24米,南北宽28.4……
[详细]
360、
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0年地址: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石安村1940年1月,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孟门镇石安村成立,下设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财政局旧址、司法科旧址、税务科旧址、公安局旧址等机构。抗日战争期间,石安村为离石的抗日指挥中心,组织发动群众建立了抗日救国各救会组织,以抗日救国为宗旨,动员全县人民抗战,先后有2200余名青壮年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为保护延安和晋绥分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9月中旬县政府机关迁出石安村。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一块可靠巩固的抗战大后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组织领导抗日反顽、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把一个穷乡僻壤的晋西建成了一处沸腾着抗日救亡的热潮、回响着--涛声的一个团结、民主、进步的抗……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吕梁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吕梁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吕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吕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吕梁市A级景区名录
·
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吕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