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旅游

临汾市旅游景点介绍

永和红军井
  位于乾坤湾乡于家咀村西半山腰。1936年4月底到5月初,东征红军红一军团先遣部队率先驻扎在于家咀村,为解决群众和部队饮水困难,遂勘察凿井蓄水,一直使用至今。为表达对红军的感恩之情,村民们将该井称为“红军井”,经提升改造,“红军井”成为精品红色旅游景点。……[详细]
342、阁山
阁山
  又称乌龙山,位于县城西南22.5公里,海拔1235米。东西两峰相连,形似元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永和县志》记载:“北齐河清三年(564年)有乌龙见于此,地极险要,与黄河相表里,常有军警驻扎,以资捍卫。”1936年,东征红军回师时,红一师三团曾在此阻击尾追之敌,现有“阁山阻击战”纪念碑一座。……[详细]
奇奇里村
  位于永和县城西部,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奇奇里村开创了影像艺术带动贫困山区旅游扶贫之先河。全村地域面积1074公顷,7.3公里的旅游公路盘山而过直抵乾坤湾,景区内建有黄河步道,玻璃栈桥凌空飞架,红枣采摘唾手可得。配套建设多功能户外拓展基地一座,黄河秋千、攀岩璧、高空探险、真人CS以及篮球比赛等户外娱乐功能健全。……[详细]
阴德河古村
  阴德河村位于永和县乾坤湾乡西北部的黄河岸边,距离乾坤湾景区仅15分钟车程,是唯一可以在乾坤湾上俯瞰到全村景色的村子。以前叫鸭子河村,如今依然保存有匈奴式窑洞,整个村落布局也隐含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阴德河村是四方标志物——朱雀发祥地。阴德河村相传是四方标志物朱雀的发祥地,这里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这里有博大精深的德孝文化,这里有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村内有跃进大鱼池、同根老槐树、德孝文化墙、民俗博物馆等景点,目前,正在规划村内旅游路线,新增纳入了月城遗址、古村落、爱心枣林、黄河沙滩等景点,形成完整的乡村旅游体系。村内有8户16孔窑洞农家乐,既可寻味乡村窑洞的居住体验,又可享受宾馆式的现代化优质服务。……[详细]
345、赵家沟
赵家沟
  赵家沟主席路居地位于永和县坡头乡赵家沟村,1936年3月29日,毛泽东、彭德怀在赵家沟发布《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为一致抗日告全国民众书》,要求停止一切内战,不分红军-,共同一致,联合抗日。……[详细]
346、双锁山
双锁山
  双锁山位于永和县城东南15公里处,因两山对峙而得名,民间俗称石门山。海拔高度1520多米,因南唐巾帼名将刘金定在此安营扎寨抗辽保国而闻名天下。山上有刘金定庙、观音石窟、打子屋、财神庙、招亲树、点将台天桥、放哨台、饮马槽等名胜古迹。特别是观音石窟是唐代所建,十罗汉像栩栩如生。……[详细]
永和红军崖
  位于望海寺乡永和关附近黄河岸边的石崖上。1936年6月,红十五军团81师241团6连掩护主力撤退后,剩余的12名勇士被数倍于己的敌军围困在高山上。经数天激战,弹尽粮绝的12名红军战士登上石崖,投河就义。……[详细]
三北防护林
  20世纪70年代起,历届永和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矢志不渝,接续奋战,探索运用PVC管输土回填、索道运送苗木等技术,在60°以上的石质山地植树造林76万亩,把荒山荒沟变成绿水青山,是黄河乾坤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称为三北防护林生态“教科书”工程。……[详细]
马家湾鳌头
  马家湾鳌头位于乾坤湾乡马家湾村,是一条延伸到黄河古道的石头山梁,山梁长约300米,宽约30米,远远望去,山梁的东半部分呈椭圆形,像是乌龟的龟壳,越往西,山梁越窄,就像是神龟长长的伸着脖子远眺黄河。……[详细]
350、回师楼
回师楼
  位于乾坤湾乡于家咀村西,为纪念东征红军回师西渡而建。楼高14米,占地面积150㎡。碉楼风格,片石砌筑,简洁雄伟。一至三层为展厅,四层为瞭望台。登楼远眺,--河山奔来眼底,历史云烟尽入襟怀。……[详细]
永和棋盘山
  棋盘山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海拔1241.3米。唐置楼山县于此,因与楼山相对,曾名北楼山;又因山顶有一大石,石上有一棋盘,故名棋盘山。该山峰远观拔地依天,高耸入云,峭岩壁立,气势雄伟。近看顶部地势开阔平缓,建有石寨。……[详细]
永和梯田
  永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全县国土面积1212平方公里,境内3大山系9座大山,大小2500多条沟道纵横交错;35万亩耕地中,70%以上都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山多、沟壑多,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起,历届县委、县政府在这309平方公里的芝河源头,陆续投入1亿8千余万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机修梯田6万7千余亩,营林造林10万8千亩,封禁治理11万8千亩,坝滩联治5千亩,贯通道路65公里左右,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勤劳质朴的永和人民,硬是在残塬沟壑之中开辟出了一片绿色生态园。好多专家看了永和的梯田后说:“永和的梯田惊天地、泣鬼神!风光独美!这是北方最美的一块梯田。”……[详细]
永和黄河乾坤湾景区
  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自北向南形成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白家山湾、仙人湾、于家咀湾7个大湾,统称乾坤湾,是我国目前河流中规模最大、最密集、发育最完好的干流峡谷型蛇曲群,是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中华文明重要地标的核心区。黄河乾坤湾景区位于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晋陕峡谷,由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阁山、东征村、于家咀村、仙人湾、于家咀湾、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博物馆七部分组成。乾坤湾河山相依,岩壁耸峙,鬼斧神工,得自然之雄浑,极天地之大观,呈旷世峡谷奇景。河湾之上保存了从中生代三叠纪、新生代第四纪及黄河形成等地质演化的记录,展现了鄂尔多斯地块的古河湖环境及古地理演化特点。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在此象天法地,推演太极八卦,开创华夏文明之先河。景区一峡带两湾,一园携两馆,自然……[详细]
354、望海寺
望海寺
  望海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民国版《永和县志》及碑刻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4)曾予修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65.7平方米,现仅存大殿西耳殿、魁星楼。大殿为石券枕头窑1孔,殿内后檐墙及两山墙绘佛教人物壁画约44平方米,是我县古建筑类文物壁画保存最好的。……[详细]
355、晋国博物馆 AAAA
晋国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位于曲沃县曲村镇,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全省第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曲村——天马遗址”规模宏大,东起翼城县天马村,西至曲沃县曲村镇,南起滏河岸,北达桥山坡。遗址东西长3800米,南北宽2800米,面积近11平方公里。经过北京大学和山西考古研究所近二十年连续十二次大规模勘探发掘,共揭露面积12000平方米,发掘墓葬1000余座,其中周代墓葬800座。在该遗址的核心区域,发现了九组十九座晋国早期国君及夫人墓葬,十座车马坑,发掘各类珍贵文物12000余件,该发现被列为1992、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发掘成果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课题的解决提供了支撑。晋国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393平方米,绿化面积2……[详细]
356、晋园景区 AAAA
晋园景区
  晋园位于曲沃县东城新区中心,占地318亩,主题创意是曲沃出土的国家级宝物——错黄铜宝壶,包括“一心一湖两带”八大景观。“一心”就是晋都文化中心,以影院、剧场为主体,包括会议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老年活动馆于一体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一湖”就是如意湖,面积42亩,设有音乐喷泉;“两带”就是沃水潆洄和林间小溪水景带,花草树木、流水游鱼,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晋园于2012年4月动工建设,2014年11月竣工,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全面彰显晋文化特色的古典园林景区。……[详细]
小善坡古生物化石点
  小善坡古生物化石点位于汾西县邢家要乡小善坡村,时代为旧石器时代,类别为石刻及其他。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发现有树杆化石一个,海生软体动物化石2处。小善坡古生物化石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长约462米,东西长约272米,面积125714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200米,南北长约863米,东西宽约673米,面积579942平方米。……[详细]
寺沟摩崖石刻
  寺沟摩崖石刻位于汾西县邢家要乡寺沟村,时代为元大德元年(1297年),类别为石刻及其他。砂石质,东西宽0.45米,高0.7米,面积0.4平方米。中间刻一“佛”字,下刻莲花,左侧刻一元宝,右侧刻一枚铜钱。并有“元大德元年”、“石中宝”等记载。寺沟摩崖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底座为界,东、西、南、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长约200米,东西长约200米,面积40283平方米。建控地带:(因与寺头遗址、邢家要遗址、寺沟遗址距离较近)以寺头遗址等三处、寺沟元代石刻保护范围为界,向北延伸200米,以寺沟元代石刻、寺沟遗址保护范围为界,向东延伸200米及小路中心,以寺头遗址等三处保护范围为界,向南延伸250米及道路北沿,以寺头遗址等三处保护范围为界,向西延伸200米,南北长约2000……[详细]
要里石佛崖石窟
  要里石佛崖石窟位于汾西县佃坪乡要里村,时代为待定,类别为石刻及其他。坐北面南,自西向东排列共3窟,分布面积约7.8平方米。西窟平面长方形,三辟三龛,正辟像已风化,西壁塌落,东壁存供养菩萨1尊。中窟平面呈马蹄形,正辟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其余壁面均风化不清。东窟残,覆斗顶,正辟像头部残缺,东西壁存弟子像。要里石佛崖石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0米。南北长约129米,东西长约143米,面积18416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北向外延伸至578县道南沿,东、南、西各向外延伸200米。南北约439米,东西约541米,面积226930平方米。……[详细]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位于汾西县对竹镇刘家庄村,时代为1937年——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马王庙、义和桥、贾在中等29个革命故居及民居院落,游击支队医疗驻地(野火台28孔土窑洞),七沟八梁一面坡上零星分布的土窑洞67孔。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刘家庄马王庙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北向外延伸600米;东向外延伸260米;南向外延伸270米;西向外延伸740米。南北长约929米,东西长约1020米,面积941093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北向外延伸1020米;东向外延伸467米;南向外延伸260米;西向外延伸250米。南北长约2200米,东西长约1735米,面积4121734平方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