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海淀区旅游

海淀区旅游景点介绍

香山八旗高等小学
  香山八旗高等小学,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香山正黄旗八旗印房对面,全称为香山健锐营八旗高等小学,最早是一所为香山健锐营子弟教授满语及骑射等技艺的官学,建于清乾隆年间。香山八旗高等小学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占地约12.7亩,有房九十九间,分为三进院落。1999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齐白石墓
  齐白石墓,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魏公村小区北侧,此地原为湖南义地中齐白石私人墓茔地。齐白石,名璜,号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杰出的中国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7年齐白石逝世后安葬于此,墓为南北向,占地约88平米。200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齐白石墓迁至金山陵园。……[详细]
周云端塔
  周云端塔,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2公里处,建于明弘治三年,为“僧录司左善世兼大慈仁寺开山第一代主持并大觉堂上周云端大和尚灵塔”。周云端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密檐式实心塔,高约15米。塔基为双层须弥座,座上有斗拱平座及三层砖雕仰莲。周云端塔是海淀区现存的保护较为完好的明代塔之一。200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塔庵塔
  白塔庵塔位于西三环中国画研究院内,始建年代不详,现仅存孤塔。相传为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逃出南京,削发为僧,晚年来到北京,寺后葬于西山,并建衣钵塔。该塔塔高25米,为藏传佛教中密宗覆钵式砖塔。塔基为砖石混合型单层须弥座,座上雕刻有六层青石仰莲,塔身四面均有佛龛,内刻石佛座,十三天由环形石料垒砌而成。塔刹为青砖砌筑,顶刹部位安置两吨重铜制华盖及宝瓶,十分精美。1983年中国画研究院出资重修,辟为院址,与周围的仿古建筑相映生辉。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鹫峰山庄
  鹫峰山庄,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北安河村西,鹫峰原名秀峰,海拔约450米,为燕山山脉的支脉,山顶有数株古松挺立,如一只雄鹫兀立而得名。山下有秀峰寺,坐西朝东,有殿三进,殿房数十间。秀峰寺南是我国近代自建的第一座地震观测台—“地质调查所鹫峰地震研究室”,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地震观测台站之一。秀峰寺前有响塘庙,是清咸丰九年,醇亲王府的孙殿亭等人集资修建,为宫内太监养老休憩之所。相传响塘之名为慈禧太后御赐而闻名。1999年海淀区将鹫峰山庄、秀峰寺、响塘庙、地震台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彩和坊24号院
  彩和坊24号院,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彩和坊南端,建于光绪年间,为清朝著名太监李莲英在海淀镇修建的三处宅院之一。该院原来大门坐东朝西,进门后南侧为车马房,现尚存三进四合院落,东跨院原为花园,现无存。2000年,海淀区卫生局投重资对该处宅院进行了全面修缮,是海淀镇现存的较为完好的宅院。1999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恩慕寺山门
  恩慕寺山门,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西门外,其北侧50米处为恩佑寺山门。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乾隆时,皇太后长期居住于畅春园,后于乾隆四十二年病逝。乾隆皇帝“昭承家法”,在恩佑寺旁建恩慕寺。现存建筑只有一座山门。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恩佑寺山门
  恩佑寺山门,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西门外,南侧50米为恩慕寺山门。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此处原为清初畅春园的清溪书屋,康熙晚年常宴寝于此,后死在这里。雍正皇帝“为圣祖仁皇帝荐福,建恩佑寺于畅春园东垣”。寺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现仅存一座山门。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淀法华寺
  法华寺,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魏公村民族大学西侧,建于明万历年间,历史记载甚少,余皆不详。法华寺风格独特,建筑布局严谨,精巧别致,现存殿房30余间。寺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共有殿三进,分别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山门殿正中有匾额,刻有“敕赐法华禅寺”等字。大雄宝殿为硬山式建筑,原供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像,殿前有月台,东西有配殿,现保存基本完整。200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0、高粱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粱桥
  高粱桥,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的高粱河上,是北京现存的一座著名桥梁。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筑建,为全石筑架,南北走向,因横跨高粱河,故名之为高粱桥。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源闸桥
  广源闸桥,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底区紫竹院街道辖区,东与紫竹院公园相通,西靠延寿寺、万寿寺。广源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89年),俗称豆腐闸,是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住持修建的白浮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闸。该闸是元代通惠河上游的头闸,其结构大体分为闸门、闸墙和基础三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闸口宽约13米,长约6米。历史上,广源闸不仅有调节河水流量、控制水位高低的作用,而且在闸上铺设木板,又具有桥的功能。广源闸是元代以后帝、后们出京游玩的重要转船处。因广源闸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自元代后历朝都对其精心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广源闸仍为木桥,1979年落架大修,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置栏杆。又于1998年北京治理长河时进行了修缮,将南侧的桥墩拆除了1/3,重新更换了水泥桥面,增加了汉白玉栏杆。闸……[详细]
112、妙云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云寺
  妙云寺建于乾隆年间,建成后赐给了山东巡抚贵泰,至清末,贵泰的后人将家庙卖给了驻藏大臣张家,张家不信佛,将寺中泥胎偶像倒,作为别墅使用,取名“石居”,并换上“石居”石匾。1937年“七七”事变后,“石居”曾被协和医院占用,20世纪60年代曾为海淀修养所。该寺坐南朝北,四合布局,依次为山门、敞轩、正殿及东西配殿。山门、敞轩均为歇山大脊,灰色筒瓦屋面,正殿为硬山筒瓦箍头脊,面阔三间,左右均有耳房,前后出廊,旋子彩画,据资料称正殿后有石灰岩假山,院内有无字碑两通,现均已不见,山门南有汉白玉石碑两座。2001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立马关帝庙
  立马关帝庙,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蓝靛厂大街东端,院分两进,殿分中殿、正殿两层,全盛时殿堂禅房共40余间。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慈禧太后的大太监刘诚印主持,建成之后大太监崔玉贵献香火地680亩,宫中年老病衰的太监,可栖居于此。该庙祀奉的是关羽,因山门左侧之殿塑有一匹红色马,即“赤兔马”,故名。200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孚郡王墓
  清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之墓,又称九王坟。园寝中的石桥、碑亭、仪门、享殿等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孚郡王墓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墓坐西朝东,南北宽80米,存有石桥、碑亭、隆恩门、隆恩殿和宝城、宝顶等。碑亭坐西朝东,高8米,单层歇山式,四周各有一券门,上刻有缠枝莲花纹。亭中立有九王墓碑,高7.5米。园寝北侧建有阳宅,为三进四合院布局。正殿隆恩殿高8.1米,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单层歇山式,一斗三升斗拱,顶为盘龙藻井,长方形青条石台基。墓区有柏树、白皮松147株。1990年被列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至距石桥东端10米与中轴线的垂直线,南、北至围墙及其向东延长线,西端帽墙周围至最下一层挡土墙。2007年文物部门对孚郡王墓古建群的修葺包括对古建门窗、梁柱、殿顶、地面砖瓦的修补以及彩绘的补色等工……[详细]
未名湖燕园建筑群
  未名湖燕园建筑群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校园内,是近代著名学府一燕京大学原址。燕京大学以明代名园“勺园”故址为中心兴建校舍,于1920年开工,1926年建成,是近代仿古建筑的优秀作品。该建筑群以未名湖为中心,呈四周分布。各群组大都为三合院式,总体布局合理,局部尺度适宜,与自然地形地貌结合紧凑。建筑物多为二、三层,主要建筑用灰瓦红柱,石造台阶,浅色墙面,檐下有斗拱梁枋,施以彩画;次要建筑取民居园林形式,湖边水塔为八角密檐式。园内尚留一些明清旧园遗物,也有从圆明园遗址搬来的石刻小品。现未名湖区仍保持初建时的原貌。……[详细]
116、达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园
  达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福缘门地区,原是北洋军阀王怀庆的私家花园,故俗称王怀庆花园,是京郊私家园林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达园始建于民国初年,是王怀庆在圆明园废墟的前湖区兴建的别墅。占地1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一。整个庭院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于一体,湖水山石叠映,亭榭长廊相连,绿树成荫,翠竹葱郁,总体建筑布局巧妙,景色宜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乾隆御笔石碑以及古代遗留的稀有石笋和珍奇太湖石点缀其间,在北京古典园林建筑上可谓独具特色。达园正门朝东,为面阔三楹的歇山卷棚顶建筑。左右为粉墙,中开月洞门,入门可见迎面叠置的高大太湖石假山,峰石玲珑,秀润多姿。假山南侧草坪上立一块汉白玉制昆仑碑。绕过峰石,辟东西甬道,行之可达西部土埠石小山,山麓周围山石散置,其山顶筑单檐六角亭一座。下山北折,有小溪一道,……[详细]
乐家花园
  乐家花园位于海淀镇,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礼亲王别墅,民国初年改为乐家花园。花园由数组建筑物构成,各院落间堆石成山作为屏障,形成封闭式景观,是一处难得的园林佳境。……[详细]
旭华之阁及松堂
  旭华之阁及松堂位于海淀区香山南路南河滩万安山东麓。旭华之阁原为中锋庵遗址。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宗弘历自五台山归京后下诏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布局和建筑建立寺院,并取名“宝相寺”。旭华之阁是宝相寺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西倚万安山,殿制外方内圆,是北京地区仅存的几座无梁殿之一。旭华之阁为重檐歇山,屋顶覆以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阁顶正脊上立有三塔,殿檐悬挂有乾隆题“旭华之阁”的汉、满、蒙、藏四种文体竖排匾额。殿四面各开券窗4扇和1个券门,在殿东门偏北10米处有残碑1块。现为部队仓库。松堂在旭华之阁东北方约200米处,现为香山公园管理处使用,原是乾隆十四年(1749)修建的焚香寺旁的小敞厅,名“来远斋”。坐西朝东,以汉白玉石仿木结构为主,在西侧石枋柱上有乾隆御笔题楹联:“指云际千峰兴怀蜀道……[详细]
  钓鱼台与养源斋位于无,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金代旧迹,元代称玉渊潭。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浚治成湖,重修台座,御书“钓鱼台”三字。台侧建有行宫,正殿题“养源斋”。……[详细]
静宜园(香山)
  静宜园(香山)位于香山,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5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顶峰香炉峰海拔575米,是一座历史悠、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浓郁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开始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斋、轩、榭、舫、堂、馆、廊、坊,并形成28景,将香山敕名为“静宜园”,名列京西三山五园。1860年和1900年惨遭抢劫和焚毁,1949年后陆续修复了大部分名胜。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香山有各种树木多达20余万株,其中古树5800余株,占北京城区古树总量的四分之一。香山红叶是最为著名。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每到秋天,红得像火焰一样。这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