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东城区旅游

东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袁崇焕祠和墓
  袁崇焕祠和墓位于崇文区东北部,东花寺斜街,原广东义园旧址,其庙位于区东南部龙潭公园东湖畔。袁崇焕(1584-1630),是明末抗击后金、保卫山海关和北京的著名将领,战功卓著。后因崇祯帝听信谗言,被冤杀。后人为纪念袁崇焕,先后修建了祠和庙。祠堂和墓碑约建于清代初期,俗称佘家馆,面南向,大门上原有后人题写的“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匾额。祠堂正房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上嵌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叶恭绰敬题“明代粤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祠堂后即为袁崇焕墓。原有坟丘,高约2米,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拱桌。墓地周围以砖砌花墙,种植四季常青的松柏。现仅存墓碑和墙壁上的部分石刻。位置:位于崇文区东北部,东花寺斜街袁崇焕庙是……[详细]
342、夕照寺
夕照寺
  夕照寺,位于北京市广渠门大街,古寺夕照寺就在夕照寺中街里。在北京的众多寺院中,一直觉得夕照寺的名字是最富有诗意的。夕照寺是东南城最整洁的寺院了。寺院创建年代不详,也有人说寺建于明时,为西山浙僧分院。寺名“夕照”取自燕京八景里的金台夕照。据赵吉士育婴堂碑记云:夕照寺清代顺治初已毁,仅存屋一楹,雍正年间文觉禅师元信退居于此,将殿宇整修一新。夕照寺夕照寺在乾隆年间曾进行修缮,清嘉庆三年蓄款重修,庙占地约20余亩,殿房共108间。夕照寺坐北朝南,由山门殿、大雄宝殿、大悲殿、东西配殿、方丈院、后院、砖塔、停灵房等组成。其山门殿上有石额上题“古迹夕照寺”。夕照寺内最负盛名的就是大悲殿的壁画了。大悲殿左壁为大兴王安昆所写的梁朝沈约的《〈高松赋〉并跋》。右壁是画家陈菘(寿山)所画的《古松图》。陈寿山是天长人……[详细]
343、蟠桃宫
蟠桃宫
  目的地介绍蟠桃宫位于崇文门东大街东口。是北京有名的道观之一。明代始建,清康熙元年(1662)重建后殿。明、清两代直至民国年间,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日有庙会,称“蟠桃盛会”。蟠桃宫正名叫“护国太平蟠桃宫”,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元年(1662)重修,是北京的著名道观之一。其位置在原东便门之内,护城河南河沿。面向正北,山门三间,前有石狮和旗杆各一对。山门券洞上的石匾额书“护国太平蟠桃宫”,左、右墙壁上嵌有“蟠桃盛会”四个绿边琉璃大字。正门两侧还各有旁门一座。蟠桃宫庙宇并不甚大,连山门在内共有三层大殿,进山门即为灵官殿,殿后两侧有钟、鼓楼,正殿为王母殿,四壁墙上有一座鳖山,上面塑着从四面八方来给王母娘娘祝寿的群仙。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在《山海经》和《穆天子传》等古籍中都有关于西王母传……[详细]
老车站食街
  目的地介绍  繁华的前门大街有一家老车站食街,它与以往的商场食街截然不同,设计独具匠心的它在喧闹的都市中装扮成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火车站”。   进入老车站食街,乘自动扶梯缓缓而下,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恍惚间便回到了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银白色的灯光映衬着木质的桌椅,铸铁雕花的椅子腿儿泛着青光,在炎炎的夏日里显得十分古朴、清凉。一尘不染的仿旧砖墙上悬挂着昔时的明星照片、广告和北京民俗的老照片,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正述说着旧日的情怀。木头电线杆子、老飞机、火车头模型,甚至钢轨、车厢、枕木…都成了食街老车站的装饰。   每每到老车站就餐,环顾四周,总少不了碰到情侣们窃窃私语,在此读书看报的学生,偶尔也会在角落中发现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在此闭目养神,从脸上的表情来看,老车站似是激起了他对童年的记忆。“煎炒……[详细]
北京法华寺
  目的地介绍法华寺位于崇文区法华寺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及同治年间重修,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清代法华寺一带是驻扎八旗军队的地方,称营房,顺治十八年(1661)改设正蓝旗教场。该寺为崇文区重点保护文物。位置:位于崇文区法华寺街法华寺其建筑有山门,三层大殿和东、西配殿。山门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山门两次间为棂窗,正间券门上有匾额“大兴法华寺”。其后三进大殿均面阔三开间,并有前廊。东、西两侧配殿亦为三开间。除主要建筑外,东、西还有跨院,房屋数十间,民国年间多已辟为临时停灵的灵房。现钟、鼓楼已无存,仅存山门、三进大殿和部分配房。6、34、35、36、39、39支、41、43、60路法华寺下车北京崇文区……[详细]
正阳门箭楼
  目的地介绍  正阳门箭楼位于崇文区西北部,前门大街北端,系北京城中轴线天安门南端的重要建筑之一。于1988年1月31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阳门箭楼是北京最高大的箭楼。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楼两度失火被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箭楼被焚毁。1901年开始修缮箭楼,1906年竣工。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交通,政府委托德国人罗思凯格尔改建正阳门箭楼,添建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的弧形遮檐,月墙断面增添西洋图案花饰,1916年竣工。改建后,正阳门瓮城月墙及东西闸门被拆除。   正阳门箭楼从它建成那天起,一直是老北京的象征。1915年改建后,更成了北京人游览的场所。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30年代增设电影院,1949年……[详细]
北京药王庙
  目的地介绍药王庙位于崇文区东晓市街。占地20余亩。始建于明末天启年间,为武清侯所建。因明、清两代京城药王庙很多,故又称位于外城天坛之北的这座药王庙为南药王庙,其规模比其它药王庙为大。庙的主要建筑分东、西两部分,西部是寺庙形式:山门门额镌刻“敕封药王庙”,门前原有两尊大铁狮子,进山门有一对大旗杆,每年腊月至正月底,旗杆上挂大红灯笼,旗杆后有报时的钟、鼓楼。东部的建筑贯穿在南北轴线上。与山门并列平行的有一排临街罩房,面对罩房第一层殿是吕祖殿,供奉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其后有文昌殿、真武殿。真武殿后有一座戏楼,戏楼北是药王寝宫,宫内供奉着药王爷和十大名医,在它西边还有一个小配殿,供财神爷赵公明。最后是一栋二层上下开问各七间半的木楼,楼上供奉东王公、太阳公、东岳大帝、灶王爷、南北五祖等几十位神像,多为木……[详细]
万柳堂旧址
  目的地介绍  万柳堂旧址位于崇文区广渠门内。元代右丞廉希宪在右安门外草桥建了一处别墅叫万柳堂,清初大学士冯溥慕其名,在广渠门内建别墅,取名“万柳堂”。   万柳堂占地百余亩。园内堆土山,种植了杨柳和各种花卉。并修建御书楼,楼内悬挂康熙御笔匾额“间廉堂”。万柳堂后归属石文桂,又修建了大悲阁、大殿、关帝殿、弥勒殿,名曰“拈花寺”。   位置:位于崇文区广渠门内   公交车111、60可到。 北京崇文区……[详细]
天庆寺旧址
  目的地介绍  天庆寺旧址位于崇文区东晓市街。其东与南药王庙毗邻,为辽代的水泰寺。元代至元九年(1272)重建时,发现一口废钟刻有“天庆”二字,经考证是辽代年号,因此就以“天庆”为寺名。寺墙上嵌有“天庆禅林”石额,是后世人镌刻。旧址辟为天坛少年之家。北京崇文区……[详细]
南岗子天主教堂
  在人口稠密、胡同弯转的崇文区幸福大街永生巷,有一座哥特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距今已有80年历史的南岗子天主教堂。崇文区现有天主教徒500人左右。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圣母升天节”、“圣神降临节”等节目和平常的宗教活动,都在南岗子天主教堂举行。尤其是宗教的“四大”节日,参加活动的教友近千人次。该教堂是北京东南地区天主教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南岗子天主教堂现占地面积近0.2公顷,除教堂外,附设小德胁撒修女初学院。教堂始建于1910年,由东交民巷天主教堂柯来孟神父、仁爱会修女依搦斯、若瑟会修女夏大姑等人共同筹建。1923年,仁爱会修女们集资2万银元,对南岗子教堂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在放生池胡同(即现在的永生巷)购买坟荒地2.8公顷,新建教堂一座,即南岗子天主教堂。包括圣堂、神父院、厨房……[详细]
金台书院
  目的地介绍  金台书院位于崇文区西部,崇文门外东晓市大街203号。它是清朝中叶(1750年)在京城建立的一所书院。   金台书院的前身系降清明将洪承畴的私宅--洪庄。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京兆尹钱晋锡在宛平、大兴分设义学,收孤寒生童就读。宛平的义学择地长寺,大兴的义学僦屋洪庄。后宛平的义学并入洪庄,名“首善义学”。从此,恬静的庄园有了琅琅读书声,成为京师义学的所在地。   首善义学创办之初,只租了洪氏庄园的一部分房舍,后京兆尹施世纶想买洪庄的空地,将义学扩建为书院,但当时洪庄主人洪承畴之孙奕沔愿意献地办义学,康熙皇帝看了奏折,对奕沔在为嘉奖,并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特赐御书“广育群才”匾额。对此,奕沔只好同意。首善义学于是增建了学舍,扩大了规模。乾隆十五年(1750年)正式改名……[详细]
北京东方广场
  东方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紧邻王府井大街、东单北大街。东方广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商业建筑群之一。东方广场位于北京东长安街1号,坐拥绝佳地理位置,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商业建筑群之一,是北京的“城中之城”。东方广场提供了多种完善设施和服务,其中东方经贸城有8座甲级写字楼,云集了500强企业和龙头公司,东方豪庭公寓有2座豪华服务式公寓,提供优雅、时尚便利的生活服务。……[详细]
北京邮政博物馆
  目的地介绍  北京邮政博物馆位于崇文门内小报房胡同,1997年2月20日北京邮政一百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该馆建在1905年的原大清邮政北京总局旧址,馆舍一排旧式平房,内部装饰简朴庄重。基本陈列为“北京邮政简史”,陈列通过馆藏的300余件邮政史料、用品、设备、证件等文物和1000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介绍了自1897年以来北京邮政的百年发展史。展览向人们显示了北京邮政一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及其在中国邮政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证明了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今天仍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邮政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与北京邮政有关的史料、图片、文物等实物资料,结合展览弘扬了中国邮政艰苦奋斗、顽强进取的精神,并以此培养、教育邮政人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同时为首都市民增加了一个学习邮政历史……[详细]
孔庙碑林
  位于国子监东面的孔庙,矗立着198块碑刻,记录着元、明、清三个朝代600年来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录取名次。孔庙碑林见证了旧时的科举制度。孔庙碑林中的部分名人于谦,杭州钱塘人,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第三甲第92名。他会试时已考中第一名,因殿试策论指斥时弊,触怒皇帝,被降至榜末。1449年“土木之变”,明英宗兵败被俘,蒙古大军直抵北京城下,国家危亡之际,于谦挺身而出,率军民在德胜门外恶战一场,击退敌军,保住了北京城,后来反被昏庸误国的明英宗杀害。其故居在东单西裱褙胡同,后辟为纪念馆。商辂,浙江淳安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状元,是明朝89科会试两位连中三元者之一(另一位是黄观),曾协助于谦主战抗敌,反对迁都南逃。严嵩,江西分宜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第二甲……[详细]
355、方泽坛
方泽坛
  位于北京旧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地处所。祭坛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二层方坛,北向。坛下环绕有一水池,深八尺余,宽六尺。坛上层面积为六平方丈,下层约十余平方丈,坛面明朝为黄色琉璃砖,清乾隆年间改用方石铺砌。坛的下层东西两侧各有两个石座,放置有五岳、五镇山形和四海、四渎水型,均为东南向。坛外有红墙身黄琉璃瓦通脊顶矮墙两重,矮墙四面各有棂星门,东、南、西各是一门二柱,惟北门是三门六柱。坛东北角有望灯台一座。坛南门外为皇祗室,西门外有神库、神厨、祭器库、乐器库等嘉靖十三年,改名为地坛。方泽坛俗称祭坛、拜台,与天坛的圜丘坛相对应。因坛四周有一条按《周礼》中夏至日祭地于泽中方丘”之说修建的方形泽渠而得名。方泽坛位于坛庙的南北中轴线上,是帝王祭祀“皇地抵神”(俗称祭地)的坛台,也是地坛公园的主建筑。这……[详细]
356、北京钟楼 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钟楼
  介绍  在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旧址为元代万宁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筑于高大的砖石城台上,灰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高约33米,全部砖石结构,精致坚固。楼内原悬有永乐年间(1403-1424年)铸的大铁钟,后改悬有永乐年题款厚约27厘米的铜钟。铁钟今存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钟、鼓二楼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与南面景山遥相呼应,互为借景,是研究北京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实物。  交通  5、60、107、124、734、815、819可达。北京东城区……[详细]
357、正阳门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门
  介绍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包括箭楼和城楼,原由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但一般人们也把大栅栏那个地方叫做前门,所以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门的概念是一个区域,范围是正阳门和它前面的珠宝市、大栅栏等区域。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之一,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详细]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拓宽,并在广场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又分别在广场的西侧修建了人民大会堂、东侧修建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红白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下是……[详细]
天安门城楼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北端,面临长安街。对面是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图案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在中国的明朝、清朝两代是两代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一条笔直的中心御道,穿过端门,直通皇宫正门的午门。御道两侧,按左宗庙、右社稷的传统建制排建。御道……[详细]
360、北京太庙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太庙
  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的广场东北侧。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