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鞍山市旅游

鞍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鞍山仙人台风景区
  “东北明珠”之称的千山风景之一,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仙人台景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景区素以山高、石怪、奇松、庙古、塔多、径幽而著称于世。历来名人词客游踵所至,不少留题,所谓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重峦叠嶂、古松参天,是旅游最佳好地方。仙人台是千山最高峰,海拔708.3米,有千山庙高还过五佛顶,山高不过仙人台之说。台顶有峭石,向东伸出约10米,状如鹅头,三南深涧,其顶狭小,上轩南极八仙石像,中刻棋盘,盖取八仙庆寿仙人弈棋之义。历史传说编辑传昔有吕洞宾曾在此下棋,故称仙人台。另传丁令威成仙后化鹤飞来。峭石东下刻菩萨坐像一尊,上额有清人涂景涛题写仙人台三个篆字。在此南眺渤海,北望古城,东看凤岫千障,西俯辽河炊烟。令人赏心悦目。游览千山有“不到仙人台,就等于白来。”这样的谚语。相传很……[详细]
鞍山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鞍山人民公园,是鞍山最大的街心公园.原名人民广场,始建于1983年,面积约四万四千平方米,是鞍山大型-的场所。1999年,鞍山市政府对该园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人民公园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35000平方米,各种乔灌木800余株,模纹造型近5000平方米。从俯视角度看,公园中的广场、道路的形状酷似一把流淌着铮铮乐响的吉他,象征着鞍山市民对健康、高尚的文化休闲活动的向往。公园中间设置下沉式广场,周边配音乐柱14个,设健身器材十余组,广场内可容纳万余人,年接待游客量30余万人次,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详细]
烈士山公园
  烈士山公园烈士山公园座落在城区的中南部,是全市人民瞻仰和纪念革命先烈的惟一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共分为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等4个分区。纪念区以烈士山峰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为97.5米。烈士纪念碑高21米,碑基三面刻有汉白玉浮雕,正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公司、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副主席、第一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为纪念碑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背面碑文主旨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抗日战争时期和为解放鞍山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烈士们无限忠于人民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光荣的英雄事迹万古长存,永垂不朽”。250级台阶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使游人的感情随台阶上升而深化。在该区的东侧,有烈士纪念馆,那……[详细]
二一九公园
  二一九公园鞍山市二一九公园座落在鞍山市区中部,以1948年2月19日鞍山市解放纪念日命名。二一九公园东依山青林茂的东山风景区,西临交通便利的繁华市区,素以真山真水闻名遐迩。园内山水相映,风景秀美,观赏动物繁多,游艺设施齐全,规模宏大,综合性强,每年接待游人达300万人次。全园分为水上游览区、花卉区、儿童游乐区、湖东区、动物区、游乐园等区域。其中由劳动湖、西湖、游泳湖等组成的水上游览区总面积为24公顷,湖上有大小岛屿5处,风格各异的桥、廊、亭、阁21处;位于湖中心的环翠岛上建有长478米,面积741平方米的览月廊和绿廊。花卉区占地5.2公顷,有各类观赏花卉174种5000余盆。衬以雕塑、喷泉、瀑布、山石长廊等,形成规则式花卉观赏区域。主体建筑为1960年建成的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花卉温室,总面……[详细]
鞍山站前广场
  鞍山站前广场 鞍山站前广场,座落在铁东区,位于鞍山火车站东侧,经2001年改造,拆除中间有轨车道,广场已由现“中”字形变成“口”字形。她是以购物、娱乐为主的休闲广场。总面积34600平方米,其中铺装32200平方米。雕塑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朋”字造型高16米,线条飞动,恰是彩带;色彩变幻,犹如彩虹,体现鞍山人的热情好客与乐观豁达。写实造型的人物群像既点明优秀旅游城市的特征,又与“朋”字有机融合,突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思想内涵。喷泉主题为开拓、进取、创新。20种水型按音乐不同自由组合,变幻无穷,形成有声有色有景的艺术效果。通过气势磅礴、活泼欢快的喷泉,造型新颖独特的雕塑,可远观可近憩的树阵景观,增强人与环境的亲和性,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鞍山人民迎八方来客的宽广胸怀和安乐祥和……[详细]
岫岩宝泉寺
  宝泉寺座落在岫岩镇北3.5公里的兴隆街道办事处洋河沿村,位于兴隆山半山坳处,北倚青山,面临大洋河,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宝泉寺原寺建于1835年,即清道光15年,当时由40多名会首集资兴建。寺下院前有一泉池,水势旺盛,水质清澈,甘甜爽口,经检测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元素,是稀世宝泉,故寺以宝泉命名。寺中原只建有一座供奉玉帝的大殿,故俗称“玉皇庙”。后又陆续建起大雄宝殿、灵宵宝殿、千手千眼佛堂、弥勒佛堂、会经堂等。县佛教协会设在寺内。该寺每年四月十八举行庙会活动,吸引大批僧众、居士和游人前来,香港、台湾僧人和居士也常光顾。宝泉寺已成为岫岩县内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详细]
大洋河漂流
  大洋河漂流距岫岩县城4公里左右,全长12.5公里,共分为3段。第一段起点在大洋河东桥下500米左右,终点在小虎岭口子街村民组,全长5公里;第二段起点在小虎岭口子街,终点在小虎岭第四村民组,全长3.5公里;第三段起点在小虎岭第四村民组,终点在小虎岭第一村民组,全长4公里。顺河漂流而下,急流处波涛滚滚,皮筏如脱缰野马,缓流处波光粼粼,皮筏似闲庭信步。两岸青山状如翠屏,山映水中,水绕山行,恍如漂入仙境。真是“筏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除漂流服务外,大洋河漂流区还开展农家乐旅游接待项目。游客漂流完毕后可到农家院小住,自己亲手采摘一些绿色瓜果蔬菜,品尝具有满族特色的风味小吃。在口子街,天是蓝的,水是净的,空气是清新的,蔬菜是绿色的,人是真诚的,生活是惬意的……大洋河是岫岩境内最大的河流,是岫岩的母亲河……[详细]
卧鹿山效圣寺风景区
  卧鹿山风景区位于岫岩县城南26公里的杨家堡子镇松树村境内,以峰秀、庙奇、景美而著称。山中有一长约百米、形似卧鹿之背的青石脊,传说古时有一骑黑鹿的道人居住山中,死后化身青石脊,卧鹿山因此而得名。卧鹿山山势险峻,秀色可掬,景点随处可见。石制古庙——效圣寺效圣寺座落在卧鹿山脚下,因其历史久远而被当地人成为老古庙,是目前辽宁省内现存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制古庙。效圣寺原是一座三间房舍的草堂古庙,始建于唐。1981年辽宁省文物厅拨款进行全面维修,新建东廊房三间,修仿古山门一座,建花墙长60.4米。后又在西面建廊房三间。这座巨型庙宇,全是石质结构,正殿三间长9.15米,宽5米,高5.4米。除门窗外,墙体、廊柱、梁架、屋顶、殿脊、吻兽等皆用石料雕制,贸隼插接而成。石庙东西山墙由61块条石砌成,庙后墙65块条……[详细]
对桩石风景区
  对桩石风景区属城市近郊景区,四面环山,中间为小盆地,占地约15平方公里,位于鞍山市区东南15公里处的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这里系千山山脉、千朵莲花山南麓,以峰秀、石峭、谷幽、松奇、花盛而著称,四季景色各异。这里几千年前的名字叫葫芦峪,又因有卧佛而改名卧佛峪。后因南北两座山峰上各竖立一石柱遥遥相对,故称其为上对桩和下对桩,山下的两个自然村落也因此得名上对桩石和下对桩石。2003年行政区划合并,上、下对桩石统称为对桩石村。对桩石村还因盛产南果梨而闻名,南果梨祖树就在该村。对桩石风景区最壮美的景观,当属后山上的“锅鼎石”。自从有了这个村子,“锅鼎石”就坐落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绿树环抱的高山之巅,有五、六块圆形大石堆在一起,其中三块大石支起一块扁形巨石。由于大石垒叠如锅鼎,故称之为“锅鼎石”。沿……[详细]
中国玉雕会展中心
  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座落在岫岩县城北出口西侧,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博览中心共有珠宝玉器精品屋1800家。会展中心拥有3万平方米的大型玉都广场,广场上有花岗岩铺设的地面、音乐喷泉与休闲绿地,可容纳上万人的大型会展活动。会展中心内部设有酒店、会议厅、商务中心、写字间、玉雕博物馆及餐饮、娱乐等多功能设施,是世界最大的珠宝玉器销售和玉文化传播中心。在玉雕会展中心,您可以买到称心玉雕作品。1800个铺位,随您任意挑选。从重达几十吨的玉雕作品到小到寸许的微型小件,有传统的工艺品,也有旅游工艺品、养生保健品等各类品种上百种,且玉雕题材内容广泛,绝无雷同。材质不同、价格各异的玉器能满足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具有极大的收藏及增值意义。进入玉雕会展中心无需门票,您可以随心所遇的游逛于莹碧……[详细]
音乐喷泉广场
  音乐喷泉广场位于县城西北部火车站前,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主要由雕塑、音乐喷泉、活动场地、草坪绿地、娱乐设施等部分组成。雕塑主题为“春的呼唤”,由三株不锈钢制作的“春苗”组成;音乐喷泉以团结向上为主题,15种喷水造型配合灯光变化,绚丽多彩。……[详细]
仙人咀温泉
  仙人咀温泉位于县城西郊前营子镇仙人咀村。温泉出水温度47度,水中含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属碳酸钠型水质,长期洗浴,对人体消化系统等疾病有治疗效果。仙人咀温泉水已被引进县城,供镇内多家洗浴中心和近千户居民使用。温泉区建有度假村,各种服务设施齐全。电话:0412-7863333交通提示:从县城可乘专线车直达,发车时间早8点20分,中午11点20分,下午1点20分,票价2元;也可乘出租车,票价10元。……[详细]
沟汤温泉
  沟汤温泉位于县城西北的哈达碑镇沟汤村,古代被称为“神水”,有500多年历史。该处温泉出水温度最高可达48度,水中含有17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长期洗浴,对风湿等病症有显著疗效。温泉区建有元茂温泉山庄,山庄总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内设疗养浴池、桑拿浴池、封闭式游泳馆、宾馆等,是集疗养、洗浴、游泳、休闲、娱乐、宾馆、会议为一体的山庄。电话:0412-7902299交通提示:从县城可乘专线车直达,发车时间上午9点,下午1点40分,票价5元。旅游提示:温泉开放时间为早8点至晚11点,中途可到哈达碑玉器市场赏玉、购玉,从温泉至巨型玉体约17公里,30分钟可达。……[详细]
罗圈背水库
  罗圈背水库位于岫岩南部洋河镇境内,水域面积370平方米,蓄水量6000万立方米,是鞍山地区规模最大的水库。从空中俯视,外形恰似一个巨大的罗圈,所以得名“罗圈背”。目前是国家A级风景区。水库四周山峰秀丽,山水相依,水天相接,风光宜人。水域内放养草鱼、鲢鱼、武昌鱼等10多个品种的淡水鱼。水库旁有2处度假村,可开展垂钓、捕虾、冲浪等娱乐活动。电话:0412-7933099交通提示:1.从县城乘坐至丹东、东港的长途班车。(发车时间上午6点20分、7、8点30分、10点,下午2点),到大楼下车,票价8元,然后步行1.4公里即到。2.从岫岩乘坐至洋河镇小客到洋河镇下车,票价7元,然后坐出租车到景区,费用20元左右。……[详细]
卧鹿山风景区
  卧鹿山风景区位于岫岩县城南26公里的杨家堡子镇松树秧村境内,以峰秀、庙奇、景美而著称。山中有一长约百米、形似卧鹿之背的青石脊,传说古时有一骑黑鹿的道人居住山中,死后化身青石脊,卧鹿山因此而得名。卧鹿山山势险峻,秀色可掬,景点随处可见。石制古庙——效圣寺位于卧鹿山下,因其历史久远而被当地人成为老古庙,始建于唐,原为草房,清嘉庆年间改建为石结构。是目前辽宁省内现存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制古庙。当地人称“老古庙”。效圣寺正殿三间除门窗外,墙体、廊柱、梁架、屋顶、殿脊等皆用石料雕制,贸榫插接而成。寺四周墙体用条石砌成,石制廊柱力顶柁梁,巨大的石瓦严丝合缝地覆盖在屋顶上。寺内供奉的佛像也全部用石头雕成。更令人称奇的是,寺内屋脊的第二根脊檩能预知天气情况,每当要下雨的前一天,这根脊檩上都会出现一小片湿润,……[详细]
鞍山市龙泉湖风景区
  岫岩冰湖山庄(龙泉湖风景区)位于鞍山市岫岩县前营子镇燕窝村,占地3700多亩,主要由拓展训练营主题公园、满族风情博物馆和休闲、旅游、采摘、度假场所等组成,是集游览、度假、住宿、娱乐、拓展训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冰湖山庄拥有辽沈地区项目最全的拓展训练基地之一,训练项目设计环环相扣,涵盖高空、地面、水上以及真人CS激光丛林野战等数十种项目,例如攀岩、空中断桥、太空行走、毕业墙等。冰湖山庄主营农家和满族特色饭菜,可同时容纳五百人就餐、百余人住宿。岫岩冰湖山庄(龙泉湖风景区)强调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将重点打造集满族文化、玉文化、龙文化和山水文化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区。交通路线:走丹锡高速在岫岩南下,右拐7公里即可到达;……[详细]
龙潭湾风景区
  龙潭湾风景区地处岫岩县龙潭镇境内,因湾内有深水石潭,传说深潭藏龙而得名。该景区面积2.5万亩,现为国家AA级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龙潭十八湾,最具特色景点当属龙潭湾。龙潭潭面呈桃形,潭中为巨型石帮石底,上流之水从峡谷石缝涌往桃蒂,在潭中旋转后自桃尖泻出。潭水深8.2米,水质清澈、甘冽,含多种有益人体元素,潭面60多平方米,积水近500立方米。潭定西两侧叠石成崖,高15米。狮子饮水湾、金龟湾、珍珠湾、鸳鸯湾等湾湾相连,湾湾都有新奇景,湾湾都有故事传。龙潭湾风景区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林内的针叶林、阔叶林交融,尤以天女木兰花著名。龙潭山中草本植物1200多种,其中野生药材300多种,山野菜80多种。林下盛产猴头蘑等30余种珍贵菌类食品。龙潭湾历史悠久。红石遗址面积10……[详细]
海城三学寺
  三学寺坐落于海城的西南隅,始建于明代。整个建筑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藏经楼)、东西配房和禅堂等组成。建筑面积为219.4平方米,占地面积大约5700平方米。明代宝征年间重修。其建筑面积形式为歇山式殿顶,九脊。山门前刻有两尊石狮,伟立山门两侧,显的巍峨壮观。近年来,由于该寺主持方丈对寺院不断刷新,并有道士诵经,年香客游人达1.8万人次左右。每到农历初一、十五两日,香火较盛。三学寺在东北地区是唯一一家的佛学院。 前殿、后殿均为歇山式建筑,系砖木结构,藏经楼二层,为硬山式建筑。整个建筑布局协调,巍峨壮观,木雕工艺精美,色调明快;五脊六兽,二龙戏珠等砖雕艺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前殿长15米,宽10米,高14米,明宣德年间修。歇山式殿顶九脊。山墙压在山面额之下,架德脚实,垂檐飞出。殿檐……[详细]
海城析木石棚
  石棚位于海城东南17公里的析木镇姑嫂石村南山上,是由六块打磨光滑的花岗石板组成。一块铺地,三块为立壁,一块做棚顶,一块小石板为南门。棚顶的石板最大,长约6米,宽约5米,厚约0.5米,高约2.7米。其建筑形状很象一间小屋,故称石棚。石棚分为上、下两座,山上的为嫂石,山下的为姑石,故称姑嫂石。相传,古时候,当地住着一户人家,姑嫂在一起生活。嫂子很贤惠也很勤劳,承担了全部家务,小姑子却好吃懒做,而且经常打骂-嫂子,时间久了,嫂子不堪忍受小姑子的辱骂和-,跑到山上化为石棚。小姑子追悔莫及,便在山下化为石棚。石棚规模宏伟壮观,被称为巨石文化,有的壁石或盖石重达几十吨,它的开采、搬运和架设,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种建筑物,它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状态具有……[详细]
高山铺战役遗址
  1947年秋,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根据中央战略决策,-司令员和-政委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4万余人,转战千里,长驱直入大别山,揭开大转折历史序幕。蒋介石急忙调兵追截,纠合22个旅的野战部队要予“聚歼”!刘邓审时度势,决定利用蕲春境内高山铺一带的有利地形,创造条件,诱敌深入,围歼尾追之敌。10月25、26日,刘邓指挥我军一纵十八旅、六纵第五十二团和中原独立旅用“拖刀计”将敌整编四十师(相当于军)及整编五十二师八十二旅,引入高山铺狭谷地带围击聚歼,共歼敌1.26万人。这次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第一次重要战役,极大地震慑了大别山的蒋军各部,从而使大别山迅速变成我党我军逐鹿中原的前进基地,从此拉开了战略大-的序幕。高山铺战役遗址于1992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战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