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营口市旅游

营口市旅游景点介绍

宝泉山老爷阁
  宝泉山老爷阁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正黄旗村宝泉山上,建在海拔82米的顶峰。老爷阁为正方形四柱式四角攒尖花岗岩建筑,高二层共10.52米,分基座、一层、二层和刹杆四部分组成。基座边长为530米,四根八楞形石柱立于台基之上,全部建筑便承在其上,基座四面各有四级石阶通往台座之上。一层檐盖斜坡无瓦垅雕琢,石板上抹水泥斜面,四角有龙首垂脊,龙首稍稍翘起,下挂惊雀铃(只存挂环)。二层四根八楞形柱坐于石梁之上,柱内侧琢石槽承阑额,阑上承交叉石梁,梁上有随梁枋,随梁枋中间石横又搭口字形枋的四角,上承半圆形瓜柱四个,承工子梁和石板屋顶。二层阁的四面有高89厘米石板围墙,正面有石门,宽94厘米,石板高16.5厘米,门柱高116厘米;北面有一石板牌位,高184厘米,宽107厘米,中间楷书阴刻大字“关圣帝君之位”,两侧……[详细]
永兴寺钟亭
  永兴寺钟亭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头台子村学校操场,东200米是哈大公路,西5.5公里是渤海湾。钟亭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岗岩石建筑,方向西偏北1度。四角由四根间距185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撑梁架和歇山式亭盖,下部有二级花岗岩砌筑石基座,高126厘米。有七级台阶可通其上。亭座上有190×130厘米的凹池,深22厘米。建筑整体通高530厘米。上部石檐最宽处为310米。四柱下端砌在基座内,上端袒露,高218厘米,柱顶为方形垂穗状,柱的顶部内侧面有凹口,承接阑额,额上承交叉石梁,无额枋,方形梁头探出26厘米,梁上铺石板为屋盖雕琢作望板、滴水、瓦当、筒瓦等形状,无檐椽、飞椽、连檐等。每面22个滴水和21个瓦当。东西坡为斜折式,由三块石板横向雕琢铺盖,从下至上分别宽32、63、74厘米;南北歇山斜坡,由两块石板横……[详细]
南关明清一条街
  南关明清一条街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前进社区,是盖州市的优秀近现代建筑群。 南关明清一条街在盖州钟鼓楼以南,长约265米的辰州路两侧,其中东侧为17栋古建,西侧为8座古建,两侧共有9座江南二层0式建筑,占地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结构为大木架砖石,有石制或木制挑檐,青瓦顶。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的盖州是东北第一个港口城市,河船可溯大清河直达盖州的南关外,南方商贾云集盖州,城内商铺相连,会馆兴建,成为辽东最繁华的城市,南关明清一条街就是当时最兴盛街道之一。 2004年盖州市人民政府(盖政[2004]15号)公布南关明清一条街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73号)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3]185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详细]
盖州财神庙
  盖州财神庙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东市社区红旗大街路北,盖州古城东北部,西距古城址30米。财神庙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为座北朝南的一进院落,由正殿、东西配殿、五圣祠组成。正殿是建筑主体,为七架梁前后廊建筑结构,亦称五架梁前后各出1米架,复合式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长10.5米,宽13.3米,在正殿前为六架卷棚结构的厅堂建筑。正殿与前面的厅堂间无任何隔断,墙壁把两个建筑包在一起,成为一座复合式建筑,只是在正殿前檐柱与厅堂后檐柱间有穿插枋连接,在穿插枋上安有荷叶墩,支撑两檐间的排水天沟。厅堂为梁式建筑,在前檐设有十攒斗拱,成为柱与屋顶间过渡部分,由于正殿与厅堂都为硬心式建筑,故无转角斗拱。斗拱为三昂,斗口为0.07米。厅堂原檐柱间无隔断,现槛墙与门窗应是为了防盗和防寒而加的防护。东……[详细]
山嘴六角塔塔址
  山嘴六角塔塔址位于盖州市徐屯镇山嘴村,塔基占地南北约24米,东西约15米,面积约有360平方米。在塔址前有无头石佛像一尊,碑额及无头碑座各一块,塔基残存高度约5米,对面河岸也有大量石质塔构件,根据塔的建筑形式及构件的纹饰风格等,将该塔定为辽代塔,为盖州市的优秀古建筑标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我地区辽塔的实物资料。 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73号)公布山嘴六角塔塔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3]185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以山嘴六角塔塔址中心为基点,四周各外延15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东15米、西15米、南15米、北15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仁泰洋行旧址
  仁泰洋行旧址位于站前区站前社区。该洋行又称俄罗斯洋行,据《营口日本人发展史》一书记载:“此建筑为当年的油坊。1921年10月竣工。”1975年地震后重修,仍保留了俄式建筑风格。此建筑坐北朝南,虎头石基,“人”字架顶,前脸基础好,官邸式建筑。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高9米。2003年在原址重修,原文物本体已消失。1998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办发[1998]20号)公布仁泰洋行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旧址四周墙体外延5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南至辽河大街中心线,西至营口旅社,东、北各5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营口老监狱旧址
  营口老监狱旧址位于西市区清华街道办事处永强社区,是营口近代衙署建筑的代表。 1909年,锦新等处分巡兵备道在营口设立罪犯习艺所,1915年建造老监狱,沙石混凝土构筑,十分坚固。关押犯人的近代司法建筑营口市内并不多见,仅此一处,是营口近代社会司法文明的象征,1916年改为奉天第四监狱。房舍平面呈十字形,分四翼,用“严”、“正”、“公”、“平”分别代表四翼加以区别,内设分房间、杂居间及工厂等,另有把角楼一座。现在所遗存的“L”形状的二层楼房,就是建于1915年的把角楼一部分遗存,为二层红砖砌筑,高9米,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 据《营口大事记》记载:“1915年(民国4年)7月,奉天监狱营口分监建成,恩麟任分监长,后为地方法院、检察院办公址。”该建筑风格独特,是营口历史沿革佐证。 1998年营……[详细]
火神庙旧址
  火神庙旧址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渡口社区,建于1840年,是营口近代较早的庙宇建筑之一。 在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尚未使用之前,水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命脉,近代社会的一个时期内,辽河便成为东北地区主要交通通道。作为东北经济的大动脉,辽河河口的营口(当时叫没沟营)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依靠十分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外地的多家商号来营口经商。外地资本家来营口经商约开始在1820年左右,到了1839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三义庙,表明当时营口的商人势力已经很强大,随着商业集镇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逐步增加。至1840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火神庙。火神庙的建立,说明营口人烟已稠密,初具了城市形态。 此庙为道教场所,庙宇建筑独具特色,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高7米。据《营口大事记》记载:“1900年,义和团以西……[详细]
营口土城子遗址
  土城子遗址位于老边区二道镇土城子村,处于一望无尽碧波粼粼的盐场盐滩区内,经发掘出土的瓷器、钱币证明,此城为辽金时期人类居住址,亦为当时海盐交易场所,沿用至元代,明初渐废。营口临海盛产盐,盐业生产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本地区重要的经济命脉,在辽金时期更是手工业生产基地,金代设有辽东盐使司垄断盐制征收盐课,成为金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土城子”城址即是那时人类活动留下的重要遗迹。“土城子”城址位于市老边区二道沟乡二道沟村东约5公里处,这里原是土城子村旧址,近年来因修建盐池而被西迁至二道沟。据文物普查资料记载:城址坐落在高出地平面3米的一台地上,现被盐场盐池包围,城址南北长800米,东西宽450米,遗物丰富,在此范围内发现过大量的瓷器口沿多种,瓷碗、盘的圈足及白釉印花等北方瓷系的瓷片。货币有北宋时的“皇宋……[详细]
藏山洞穴化石点
  藏山洞穴化石点位于大石桥市南楼镇,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点。 洞穴所在山体系前震旦纪辽河群圣水寺组石灰岩、白云质大理岩、泥质灰岩所组成。周长约500米,海拔高度为110米。洞口向东,在山的东南方向,距当地地面有20米左右。洞口堆积有六层,未发掘至底,没有化石和其它遗物。 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兔形目的鼠兔,啮齿目的鼠类,灵长目的硕猕猴及食肉目的动物群。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用火痕迹。有明显人工加工痕迹的旧石器若干件,石制品接近金牛山A和C点。古气候由温暖向干冷转变。 1990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90]38号)公布藏山洞穴化石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即以藏山为中心,周围10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延30米为Ⅴ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虎石沟万人坑
  虎石沟万人坑位于大石桥市南楼镇圣水村,在小圣水寺的虎石沟里。展厅由主馆和两个副馆组成,虎石沟万人坑的面积约500多平方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这里进行了挖掘,建起了“虎石沟万人坑展览馆”。1991年进行了修缮,1997年重建副馆,2004年大石桥市政府全面重修主馆及副馆。走进展馆,首先进入人们眼帘的是尸旁有尸,骨下有骨,遗骨成堆的实况,真令人怵目惊心,仅在140平方米的地表面上就露出174具遗骨,挖掘不足3米深。竟露出七层遗骨,在这些惨死的同胞中有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抗联战士和地下工作者,有的是抓来的矿工,有的是被打成的“政治犯”、“思想犯”、“经济犯”、“嫌疑犯”的无辜的百姓。从1939年到1945年这7年间被日本侵略者破孩致死扔进万人坑的同胞至少有17000多人。万人坑里最引……[详细]
三道河石棚群
  三道河石棚群位于盖州市九寨镇三道河村,当地亦称为霍家窝铺石棚,在1987年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20多座遗存。 石棚群全部排列在霍家窝铺北一条东西向的山岗及其朝阳的山坡上。这里大部分的石棚保存现状不佳,几乎倾倒或坍塌。出土遗物包括石斧、玉凿、陶罐、壶等以及陶器残片和有孔石刀。在一座保存较好的石棚处,可见四壁石和铺底石,它的盖石呈椭圆形,出土了石斧、石凿、石刀陶罐和火烧人骨等。此石棚群大约建造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同属于本地区“巨石文化”遗存。 1990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90]38号)公布三道河石棚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以每座石棚及石板墓为中心,向外各延长20米为保护范围;再外延100米为Ⅴ类建设控制地带,保持地形地貌。……[详细]
熊岳城北门
  熊岳城北门位于鲅鱼圈区熊岳镇光华社区,坐落在熊岳河北岸,河由东向西流入渤海。东3.5公里是望儿山,西7.5公里是渤海辽东湾。熊岳城北门是明代熊岳城的残存,对研究考证明时的建筑、城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门当时称“绥德门”,城墙现残存东西长39.24米、宽12.19米、高8.53米。城基高0.55米,用石条垒砌,其上为青砖砌成的城墙面,白灰勾缝,墙心由黄沙土筑成。该门为券顶式,高5.3米,长12.19米,宽4.3米。门外设瓮城。《辽史.地理志》载:“熊岳县,西至海一十五里。傍海有熊岳山,是辽始建之卢州”。《奉天通志》卷八十七,建置一,城堡载:“熊岳城,《盛京通志》:县城(盖州城)西南六十里,即熊岳县故地。周围三里九十九步。南、北二门,初置城守章京。雍正五年,移盛京副都统一员镇守,兼辖复州、宁海……[详细]
34、岳州城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州城
  岳州城坐落在大石桥市金桥镇岳州村内,又称耀州城,由于城墙坍塌形成了一处高台地,城址遗迹较明显。出营口市区再过大石桥北折,展现在眼前的乡村景色美不胜收。挥之不去的是一路回放脑际的古诗:“车马匆匆过耀州,晓风凉意似新秋;孤城废久存墟里,破壁颓垣剩故楼;州名不知何时变?人民或是昔时留;我来不敢停骏问,恐话沧桑也白头。”诗人魏燮筠(1812~?),清朝著名书法家,辽宁铁岭人。这首诗写于清咸丰年间,是他在经过耀州城时的感叹。诗人这次路过耀州所赋诗词,无疑加深了世人对古城的印记,在当时也算是一受人关注的重镇。对耀州城的记载散见于一些史籍。《奉天通志·建置·城堡》载:“城(海城)西南六十里,周围二里三百步,南北二门”。《奉天通志》搜集一些乡土志书而成,成书在清康熙年间,其记载的城与耀州实际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详细]
英守沟遗址
  英守沟遗址位于大石桥市汤池镇英守沟村,分布在村民居住区和周汤公路两侧。 英守沟遗址面积约近百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深达1.6米。周围环山,西500米是大清河,遗址地带为一处小平原,地表为黄亚粘土,种植高粱、黄豆等农作物。暴露的遗物有陶拍、陶瓦当、各种陶瓦及陶器口沿二十几种,灰陶、夹沙红陶片多种,陶豆把十几个,为汉代遗址。在遗址东北、东南的山上皆有汉墓。 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84]108号)公布英守沟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90]38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遗址北从周家青寨子村南交界处,南至英守沟村路西居民区南40米,东从山脚下,西至河流岸边内为保护范围。……[详细]
营口县解放斗争纪念馆
  营口县解放斗争纪念馆位于大石桥市青花街道办事处站前社区蟠龙山南坡上,是纪念为解放营口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们。 营口县解放斗争纪念馆的前身是日本人修造的神社,二战日本投降后,他们的神社也随之灰飞烟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在营口县解放斗争纪念馆里将永远得到人民的敬仰。 营口县解放斗争纪念馆面南的大门两侧,在门柱上敬题这样的联语: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花岗岩铺设的台阶直通馆前。馆内前为陈列室,后是灵堂。陈列室内有步枪、手枪、手表、纪念章和名章等革命遗物三十余种,墙上悬挂着宋光、丁隽一、那学、李旭、张福聚等烈士的遗像。2004年,大石桥市民政局将馆内烈士遗像和实物迁到烈士陵园。 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84]108号)公布营口县解放斗争纪念馆为市级文物……[详细]
前砬山烽火台
  前砬山烽火台位于大石桥市金桥镇前砬山村南,建在海拔22米的砬砬山顶。砬砬山为一缓坡小山丘,其四周为黄土平地,烽火台目标十分明显,远处可观。此处为建造烽火台的最佳选地。台保存的基本完好,可为我市境内同时代烽火台的参考,根据结构、特点和建筑材料综合分析,此台应为明代所建。台基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其上是大块青砖建造的台身,白灰勾缝,最上部分的垛口仍可见。方形台通高12米,底边长为10米,由底向上逐渐内敛。烽火台遍布我市境内,其遗址、遗迹如今仍可寻。整体布局为两大体系,一是沿海岸线走势南北相连,形成了辽东半岛没有边墙的边墙之军事防御体系,烽火台顺海岸贯通半岛南北,并与关内沿海烽火台相连,是我国烽火台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地区由南至北依次建在:盖州市归州乡三台子、熊岳仙人岛、鲅鱼圈区墩台山、沙岗子望……[详细]
盖州望海寺
  望海寺位于盖州市陈屯镇青龙山上,这里就是著名的熊岳八景之一的“喇嘛古洞”,洞内建有石庙望海寺,又名喇嘛洞庙。 寺向西面对大海,花岗岩材质砌筑,硬山式,面阔、进深各三间,正面有八楞形檐柱四根。檐柱上刻楷书楹联,上联是“青龙山顶透云霞瑞映庄严法界”,下联配“望海寺中通水月光临活泼禅机”。殿门中间写着“佛光普照”,左为“万世师表”,右为“妙应无比”。同石柱有联书“禅心到处观自在”、“慧眼开时见如来”。柱头、柱脚、柱础有仙桃、石榴、莲花等石雕。庙内有壁画,工笔彩绘,惟妙惟肖。望海寺曾于1731年改建,后又在1878年、1892年等多次修缮,1992年恢复原貌。 1983年公布望海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84]108号)公布望海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详细]
烟筒山山城
  烟筒山山城位于盖州市徐屯镇韩家沟村,为高句丽时期所建山城。出盖州市向东南行十公里,便来到了烟筒山前,烟筒山因山而得名,又有俗称如:灶突山、灶洞峪山、娘娘庙山、灶突峰、灶王峪山等。山周长约有四公里,海拔二百五十米。山颠为一南北走向的独峰,其两侧光滑似壁,山势极其险峻,在峰下半山腰平坦处有古城墙、古井、庙址及石刻等遗迹。烟筒山山城选择了这处平坦地势居险而建,北、东、南城墙依石崖陡峻处叠砌而成,西城墙凭借自然山险。全城呈不规则的南北长形制。南北长140米,东西宽65米,面积近万平方米,包括外城、内城和主城。石筑城墙由大小石块组成,大者长一米有余,小块仅0.1或0.2米,墙高10米,宽2米,现在保存有5米高。城门一座设于西城墙中部稍偏北处,保存较好,宽2米,进深2.6米,高2.5米。铺顶石板长2.2……[详细]
40、崇山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山寺
  崇山寺位于盖州市梁屯镇刘堡村,其又名清庙重山寺。崇山寺西邻七盘岭约一公里,北依庙后山。寺院坐落在山前平坦的台地上,方位南偏东50度。崇山寺原为两层大殿,现仅存后殿,建筑形制属清代大木小式硬山青瓦顶五脊式建筑。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阔2.55米,次间均为1.90米,进深5.75米。檐柱四根,柱础覆盆式,金柱八根,檐椽22根。探出大额枋0.55米,飞椽探出檐椽0.28米。椽枋、额垫板均有二龙戏珠、狮子、麒麟、花卉等彩绘纹饰。雀替已不存在。檐柱与金柱间距0.80米,中有抱头梁、穿插梁。寺门上也有彩绘,三架梁与四椽袱间有双步梁。三架梁与四椽袱横跨明间有佛龛,佛龛木质彩绘雕花分为三组,佛龛长2.25米,宽0.74米。后山墙设有供形后门。室内共有壁画20幅,保存较好。东山墙8幅,山尖脊两倾呈三角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