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洲 > 埃及旅游

埃及旅游景点介绍

古采石场和方尖碑
   介 绍  距阿斯旺市区两公里处有一个古埃及的采石场遗址。采石场沿尼罗河而建,约有6公里长。这里专门出产一种粉红色花岗岩,据说古埃及的石料都是从这里开采后通过水路运输到各地的,在几乎所有的埃及古代遗址中者曾发现过这种花岗岩。   采石场遗址中有一块著名的方尖碑,制作于新王国时期。这是一块没有完成的碑,由于在石头顶部发现裂缝,就停止碑刻,将它遗弃在采石场里。其实只要将其竖立起来,它将是全埃及最大的方尖碑,长41米,超过了十层楼的高度,重达1267吨。   碑身上设有阶梯供游人登高远眺。埃及阿斯旺……[详细]
阿斯旺大坝
   介 绍  阿斯旺大坝最早于1898—1902年建造,用于灌溉和发电。到60年代,该坝已不能适应土地灌溉和电力供应的需要,于是埃及政府在旧坝上游6公里处开始修建现在的大坝,于1971年完成。目前,大坝的发电量能够保证全国大部分的用电需要。   阿斯旺大坝高111米,长3830米,宽40米,将尼罗河拦腰截断,从而使河水向上回流500公里,形成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纳赛尔湖。它可以平定洪水,贮存足够用几年的富余水量。80年代尼罗河流域曾发生严重干旱,苏丹及埃塞俄比亚发生饥荒,但埃及却因有此大坝而幸免于难。   门 票/开 放 时 间 参观时间:上午七点至下午5点埃及阿斯旺……[详细]
埃斯那神庙
  介 绍  埃斯那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南埃斯那镇(Esna),是供奉库努姆神(Khnum)的神庙,所以也称作库努姆神殿(Temple of Khnum)。库努姆是一个长着羊头的男子,头上的双角硕大弯曲,传说他是古埃及的创造之神,因为他用尼罗河的泥浆在他陶工轮子上塑造了人类及所有的生物。库努姆来自于阿斯旺(Aswan) 的Elefantine岛,在那儿守卫第一大瀑布,所以也被看作是洪水之神。   埃斯那神庙建于公元前1500年、十八王朝时,托勒密王朝时再完整重建。由于古代尼罗河泛滥使地面变高,神庙都已埋在地下,参观时还要走下阶梯才行。现在还留下的是曾被当成谷仓、棉花仓库使用的列柱大厅,这里最值得参观的是墙上的浮雕、铭文,记载了世界与人类生命的源起,以及托勒密王朝的活动情况。还有许多有关库努姆神故事的……[详细]
哈采普苏特陵庙
  介 绍  哈采普苏特陵庙(Temple of Queen Hatshepsut或Deir El-Bahari)位于底比斯卫城的最北端,在帝王谷和帝后谷的中间。哈采普苏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她是除克莉奥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为法老的女性。哈采普苏特将自己的陵庙建在峭壁上,以一种优雅的效果显示其统治的长治久安。陵庙分为三层,刻有许多富含深义的浮雕。   哈采普苏特是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在其夫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她作为太后为年纪尚幼的图特摩斯三世处理朝政,之后自立为女王。她注重贸易,通过和现在的索马里地区的贸易往来,来获取香料。这些场面也反映在葬祭殿的壁画上。作为女法老,哈采普苏特有强硬的政治手腕,与其养子、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争权。在她去世后,图特摩斯三世采取了报复行动,将陵庙中有……[详细]
125、帝王谷
帝王谷
  看 点 帝王谷内主要开放的墓室有:  1、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现拉美西斯三世应用事迹的浮雕:讨伐敌人、捕杀野牛等。第2院落内有由24根石柱组成的列柱室,顶部保存有色彩鲜艳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内的2根柱子上绘有奥塞里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尔神、荷鲁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图坦卡门(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墓室正面的墙上,绘有以奥塞里斯神形象出现的图坦卡门王,以及其继位者阿伊王。  4、荷莱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内有精美壁画。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红色花岗岩制成的石棺。  7、塔乌塞尔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画。  9、……[详细]
卢克索神庙
  介 绍   卢克索神庙(Temple of Luxor)距卡尔纳克神庙三公里,是阿蒙神在奥贝多祭典时在尼罗河畔的行宫。神殿门前可看见一小段“公羊之路”的遗迹,路旁满是羊头的雕刻。神庙的大部分工程是由第十八朝法老阿蒙诺菲斯三世完成的,后来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门和庭院,并在门口竖立了六尊他的塑像,现存三尊,和巨大的方尖碑一同耸立在神庙前,方尖碑本是一对,右侧的那一座在1838年被穆罕默德·阿里和法国换来一个时钟,换走的方尖碑现在就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   进入神庙,第一扇塔门之后是两排列柱环绕四周的中庭,北部入口处的柱廊尤其美观,14根柱子均高约14公尺,柱顶芦苇草茎的造型非常优美,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严。神殿里许多法老王雕像的脸部被刮伤捣毁,是因信奉基督教时要藉此摧毁人民对法老王的崇……[详细]
127、哈布城
哈布城
  介 绍  哈布城(Medinet Habu)就是拉美西斯三世的陵庙(Temple of Ramesses III),在科普特时代,这里有一座具相当规模的城市。   该陵庙保存得较为完好,其面积仅次于阿蒙神庙,它是法老统治时期的最后一座大型建筑工程,也是埃及最后一段富饶时期的纪念物。这里原先是皇室居所,第一进院落是举行仪式和娱乐的场所,第二进院落在托勒密和罗马时代被教堂所占据;此外,这里还有三座多柱厅,第二座大厅的外左侧就是拉美西斯三世的墓室。神庙的外墙上刻有著名的全景浮雕。埃及卢克索……[详细]
128、帝后谷
帝后谷
   介 绍  帝后谷跟帝王谷相似,都是一个个地下墓室,不同的是它们不是法老的陵墓,而是第十九、二十王朝期间 法老们的王后、妃嫔和其它王族成员的陵墓。帝后谷的墓室中主要是欣赏墙上的壁画,当中最特别的是1995年才开放的那菲蒂王后墓室(Nefertari Temple)。   那菲蒂(Nefertari)是传说中埃及历史上最美丽的皇后,也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宠幸的王后,墓室内画满他俩出双入对的壁画。为了保护墓室,每天只限150名游客进入,同一时间最多10人在内,并限时15分钟,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不允许拍照的。  门 票/开 放 时 间  那菲蒂王后墓室100埃镑。埃及卢克索……[详细]
门农巨像
  介 绍 门农巨像(Colossi of Memnon)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原野上的两座岩石巨像。原来是“阿敏何特普(AMENHOTEP)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巨象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坐像是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身后,原来是他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座建筑,并把他做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建筑物已经完全被破坏了。   人们认为石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门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门农像。罗马统治时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现了裂缝。每当起风的时候,门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但后来经过修补之后的门农像,就再也没有唱过歌。门 票/开 放 时 间  参观巨像无门票,但这里有出售帝王谷、帝后谷套票的售票亭。埃及卢克索……[详细]
卢克索博物馆
  介 绍  卢克索博物馆位于卢克索神庙以前1公里处,它的藏品包括了古埃及、希腊、罗马、科普特和伊斯兰时代的文物,但最珍贵的还是法老时代的东西。   在该博物馆的藏品中,包金牛头像是稀世珍宝,牛是古埃及人的崇拜对象,这尊像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另外,这里还藏有从图坦卡蒙墓中发掘出来的灵床、船只模型;塞索斯崔斯三世时期的兔耳;阿蒙诺菲斯三世的黑色太阳石及其半身像。 门 票/开 放 时 间 门票:30埃镑,学生半价;照相另收10埃镑。 参观时间:9:00~13:00;16:00~21:00。埃及卢克索……[详细]
卡尔纳克神庙
  介 绍  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北5公里处,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因其浩大的规模而闻名世界,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达30多公顷。卡尔纳克神庙共有三部分——供奉太阳神阿蒙(Amun)的阿蒙神庙,供奉阿蒙妻子战争女神穆特(Mut)的神庙,以及孟修神庙,两旁满是狮身人面像的甬道则直通卢克索神庙。   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内有高44米,宽131米的塔门。大柱厅宽102米,深53米,其0有134根巨型石柱,气势宏伟,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长15米,其上足可容纳50个人站立。晚上有声光表演,用五彩的灯光变幻映照着遗址,配有解说词和音乐,向游客叙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 门 票/开 放 时 间  门票:20埃镑,学生半价。  娱乐:声光表演33埃镑。  参观时……[详细]
阿蒙神庙
   介 绍  阿蒙神庙(The Amun Temple of Karnak)位于卢克索镇北4公里处,是卡尔纳克神庙(Karnak)的主体部分。许多游客都把阿蒙神庙当作卡尔纳克神庙的全部,其实卡尔纳克神庙共有三部分——供奉太阳神阿蒙(Amun)的阿蒙神庙,供奉阿蒙妻子战争女神穆特(Mut)的神庙,以及孟修神庙,两旁满是狮身人面像的甬道则直通卢克索神庙。   阿蒙神庙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始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此后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断增修扩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门楼、三座雄伟的大殿。   阿蒙神庙的石柱大厅(如图)最为著名,内有134根要6个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顶上据说能站百来个人。这些石柱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令人赞叹。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它们记……[详细]
圣安东尼修道院
  介 绍  圣安东尼修道院(St. Antony Monastery)是埃及第一座基督教修道院,位于北距赫尔格达51公里的Zaafarana/Koreimat大道上,在一座面向红海的高山脚下,建造与公元4世纪的修道院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基督教修道院。附近还有一座位于Raas Ghareb/Zaafarana大道的圣保罗修道院(St. Paulas Monastery)   圣安东尼(251~356)是法老时代最著名的隐士,他原本是一个普通农民,后来于275年在埃及沙漠地区的山洞里开始了25年与世隔绝的修道生活,于305年开始广收门徒。埃及红海沿岸……[详细]
帆板冲浪
   介 绍 红海沿岸还有许多沙滩、海岸适宜开展冲浪、游泳等海上游乐活动,也是许多职业运动员进行帆板运动的场所。 推荐冲浪地点: 吉夫顿冲浪中心(Giftun Soul Surfers) 地址:Giftun Beach Resort Hurghada 电话:0020-12-2173083 费用参考:20欧元/小时(含帆板租借费用)埃及红海沿岸……[详细]
135、西奈山
西奈山
  介 绍  西奈山又叫摩西山(Mount Moses),位于西奈半岛中部,海拔2285米,是基督教的圣山,基督教的信徒们虔诚地称其为“神峰”(The Holy Peak)。   据圣经记载,上帝的十二使徒之一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逃出埃及,过红海,到西奈,在西奈山上,上帝亲授摩西“十诫”,即上帝子民必须遵守的十条戒律,包括不杀人、不0淫、不偷窃、不贪图他人财产等。西奈山上建有纪念摩西接受上帝戒命的神庙(Chapel),神庙始建于公元532年,后多次毁坏,又多次重建,现存的庙宇建于1934年,但石料仍是公元532年初建时的石料。山脚下座落着世界上最著名的修道院——圣凯瑟琳修道院(St.Catherine Monastery),这座距今1400年的修道院,尽管远离尘世,仍香火鼎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详细]
沙漠探险
   介 绍  红海西岸以其壮观的沙漠丘陵和华美的山川溪谷闻名于世。赫尔格达有许多沙漠游览中心提供沙漠旅行的游程,大多为半日游或4、5日游,可以选择乘马匹、骆驼或吉普车前往。在风沙莽莽的大漠纵横驰骋,在星光璀璨的夜空下品尝贝多因人的香茶,个中滋味妙不可言。   小提示:在沙漠上奔驰,路况很差,黄沙扑面,一定要购买当地的头巾将头和脸全部包起来,戴好墨镜。   推荐游览中心:  红海沙漠探险中心 (Red Sea Desert Adventures)  地址:Shagra Village,Marsa Alam  电话:0020-12-3993860  费用参考:大漠落日之旅(Sunset Tour)30欧元/2.5小时;沙漠金矿之旅(The Gold Tour)45欧元/半天;荒漠之夜(A Dese……[详细]
苏伊士运河
   介 绍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是世界第三大运河,全长167公里,是一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通道,于1869年挖毕贯通,它的通航使得以往的长途航行大大缩短,拉近了埃及与欧洲的距离。   苏伊士运河长期被列强控制,直到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将其收归国有;1967年埃以战争导致运河关闭;1975年萨达特总统又重新开放了运河。现在,苏伊士运河每天平均开放15小时,有90艘船只通过,承担全世界14%的贸易量,这是埃及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埃及红海沿岸……[详细]
沙姆沙伊赫
     沙姆沙伊赫位于西奈半岛(Sinai)南端,濒临红海亚喀巴湾。历史上曾长期无人居住,1967年至1982年曾被以色列占领,1982年根据戴维营协议归还埃及。   沙姆沙伊赫依山傍海,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两条黄金海岸在此交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细软的沙滩、温热的海水和常年充足的日照。最引人入胜的美景是那几乎没有污染的红海珊瑚礁海域。红海具备珊瑚生长的最佳环境,这里有200多种珊瑚礁和活珊瑚,多种海洋动植物在珊瑚礁上栖息,海底奇观光怪陆离。每年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游览。此地还开辟了潜水探险、帆板冲浪、海滩越野等很多旅游项目。沙姆沙伊赫建有国际机场、许多饭店和旅游村,每年都接待着近200万世界各国的旅游者。Sharm el-Sheikh 必去理由:埃及风姿绰约的旅游城市 景点……[详细]
139、萨法加
萨法加
   萨法加(Safaga)位于赫尔格达以南65公里,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陆连通了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城市,交通便利,是红海地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适宜开展海底游览观光、垂钓、赛艇、帆板冲浪等活动。Safaga 必去理由:埃及理想的度假胜地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埃及[Egypt] 景点所在省、州:红海省 [Red Sea Governorate] 景点所在城市:萨法加 [Safaga]……[详细]
圣凯瑟琳修道院
  介 绍  圣凯瑟琳修道院位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的西奈半岛摩西山麓,即西奈山(Mount Moses)脚下,是4~6世纪时到西奈避难修道的修士们为纪念为信仰献身的姑娘凯瑟琳而修建的。西奈半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公元6世纪后,西奈几经战火,但圣凯瑟琳修道院却完好无损。无论是在阿拉伯人入侵、-东征,还是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拿破仑侵略,乃至当年以色列占领时期,修道院都没有受到破坏,成为当地最富盛名的修道院之一。   修道院的规模很大,从外表看就像一座古城堡。修道院的主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石灰岩建筑,教堂入口的木门取材于黎巴嫩雪松,门上有动物、鲜花和树叶的浮雕,是一位拜占庭艺术家的杰作。门楣上的希腊语铭文写道:“这是通向上帝之门,正义将由此进入。”除了主教堂外,修道院内还保存了不少珍贵文物,如2000幅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