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埶墓位于簸箕山顶部,1994年2月发掘,规模较大。墓上原有封土并有石块垒砌墓垣。墓北侧28米处有一俑坑。墓圹为石坑竖穴式,墓口长方形,南北长3.6,东西宽2.6,深8.1米,竖穴墓道共有9层封石封填,竖穴东西两壁下各有一浅龛,内放置随葬品。墓室位于竖穴下,葬具为套合的一棺一槨,棺室偏东南,为单人葬,头向南,随葬品放置在棺内及棺椁间西侧、北侧的边箱、足箱中。墓主人腰下出土了一方龟纽金印,印文为“宛朐侯埶”,表明墓主的姓名、身份。刘埶为刘交的第六子,地封宛朐(今山东菏泽)。景帝三年曾参与了“吴楚七国之乱”。对于他的死有两种说法,是因谋反被诛杀或是-。因此该墓葬在结构、葬制等方面与其它同类型的墓葬有不同的特征。墓0-土随葬品100余件(组),可分为陶器、铜铁器、金银器、玉石器及骨器等,较之其它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