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同治《徐州府志》载,康熙六十年(1721)始建为义学,雍正十一年(1733)徐州知府李根云改建为书院。原有宜福堂、紫翠轩、文昌阁、四贤祠、白鹿洞、望湖亭等几十间房舍,著名学者冯煦曾为云龙书院山长,进士王钦霖、刘庠当过教师,其学生韩志正曾当选为孙中山大总统时的中华民国国会议员。著名人物张伯英、徐树铮等曾在此就读。辛亥革命后,书院为战争所破坏,夷为废墟,前后共存182年。遗址内存白鹿洞,1996 年发现乾隆元年(1736)徐州知府李根云手书的“云龙书院”匾额,长1.94 米,宽0.54 米,楷书,字迹浑秀端庄。2014年,云龙书院在原址重建。重建的云龙书院位于云龙山西麓半山坡上,由北向南共有七进院落。中轴线依次建有门头、大门、二门、穿堂、讲堂、文昌阁、宜福堂,均为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饰以深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