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市旅游

绍兴市旅游景点介绍

百鸟乐园
  百鸟乐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大禹陵景区,毗邻会稽山索滑道西站。总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占地近三万平方米。饲养来自世界各地7大类百余品种近万只鸟,是目前国内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百鸟乐园。主园区由占地25000平方米的巨网凌空覆盖。园内山坡平谷相间、林幽树密,建有茶楼亭阁等园林建筑;辟有天鹅湖、鸵鸟园、鸳鸯洞、相思谷、观景长廊、鸟语花香等10个赏鸟与休闲区域;设有人鸟对话、雀鸟剧场、斗鸡观摩以及孔雀东南飞等娱乐参与项目。百鸟乐园是一个融观赏、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功能的大型生态旅游景点。地址:绍兴市越城区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大禹陵风景区类型:动物园游玩时间:建议1-1.5小时电话:0575-88361317;0575-88362420开放时间:8:00-17:……[详细]
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位于胜利西路563号,古越藏书楼西约一百多米。全称大通师范学堂,原为贡院,清代改为豫仓,清末是著名革命团体光复会在浙江的活动大本营,活动基地。学堂原有50多间房屋,坐北朝南的平房建筑,占地3098平方米,建筑面积1754平方米。整体布局分三进,第一进为门厅,正中悬挂的“大通学堂”匾额系赵朴初先生题写。第二进为礼堂,现为光复会史迹陈列室。第三进在1982年正式对外开放时被辟为徐社,介绍徐锡麟的生平事迹。东侧第一进西首第一间,原是秋瑾工作室和被捕处。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徐锡麟、陶成章等,以响应清政府发展教育、倡办团练为名,积极培养和发展光复会骨干,后为组织皖浙起义,徐锡麟以所捐道台的资格去安庆任职,打入官场。去安徽前,徐锡麟派王金发去上海,同时请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一道组织与领导起义活动……[详细]
绍兴太平桥
  太平桥是一座由石拱桥和石梁桥相结合的长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清咸丰八年(1858)重建。全长40米,由一孔拱桥和八孔梁桥组成,拱桥高高隆起,净跨8.4米,桥宽3.5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脚内侧铺设有石板纤道路,桥上行人,桥下行舟背纤,宛然古代立交桥。桥南、北两面均铺设石阶,下置平台,南端经平台分东、西两面下坡。拱桥的北面连接着梁桥,靠南面的三孔较高,渐次降低,每孔跨径约4.8米。整座桥形状高低错落,状若龙首朝天,翻腾水面。设计者既考虑到大船只进拱桥,又兼顾小乌篷船可进低矮的梁桥分流,是河网地区一桥多功能的特有形式。太平桥不仅造型别致,而且桥上的装饰艺术也独具匠心。桥顶四根望柱上各雕蹲狮一只,雄狮足踏绣球,雌狮怀抚幼仔,呈现出矫健、威武、强壮的神态。此外,桥坡两侧的望……[详细]
东浦古镇
  东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域内东面的青甸湖,就是古鉴湖的残留部分。大家都熟悉绍兴的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当他因年老向高宗皇帝辞官回乡时,高宗赐他“镜湖判溪一曲”,故后人将鉴湖称“镜湖”。李白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曾写道“一夜飞渡镜湖月”。因其水清如镜,又称“照湖”、 “鉴湖”。此外还有“庆湖”、“贺家湖”、“南湖”、“长湖”等名称。最早的时候,绍兴是一片近海的低洼地带,时常水灾泛滥。东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筑堤储水,汇集了会稽、山阴县36条小河的水。形成一个长80公里,周围179公里,面积约2百平方公里的古鉴湖,比现在的西湖大30 倍,分布在山阴、会稽两县境内,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古鉴湖湖面宽阔,有巨大的蓄洪能力。湖堤有闸门,又筑有闸、堰、阴沟、涵洞等排……[详细]
仓桥直街
  仓桥直街位于越子城历史街区内,府山东侧,是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民居为主要内涵,集居住、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道。仓桥直街还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称此老街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老街主要有河道、民居、石板道路三部分组成。老街中环山河是越子城的重要历史遗迹,位于老街的中心线。北起胜利西路,南达鲁迅西路,全长2.2公里。自北而南,依次架有仓桥、龙门桥、宝珠桥、府桥、石门桥、酒务桥、西观桥、凰仪桥等传统古老石板桥,平添水城氛围。河道两旁以水乡民居为主,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其中有各式台门43个,集中反映了绍兴的传统建筑特色与民情风俗。街道两旁开设有很多传统商店与餐馆,为让游人尽可能多地了解绍兴风情习俗,当地有关机构还在街道中开设了越艺馆、黄酒馆、戏剧馆与书画馆等。地址:浙江……[详细]
越王台(越王殿)
  越王台在浙江绍兴市城内府山东南麓,相传是越王勾践阅兵的地方。后人为纪念勾践而建。初建于宋嘉定十五年。搞日战争时被炸,1981年重建,越王台傍山而筑,富丽堂皇,气宇轩昂,飞檐翘角,朱梁画栋,富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台前东、西首各陈列着柏树和松树化石,据传系外域进贡之物。大殿正中是越王勾践、大夫文种、范蠡三尊石刻塑像,上方悬挂着一块“卧薪尝胆”的匾额。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府横街258号府山公园内类型: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575-85117080门票信息:门市价:8.0元……[详细]
王羲之墓
  金庭王羲之墓在嵊州城东20多公里的金庭乡瀑布山。金庭是书圣王羲之晚年养生之处,卒葬于金庭乡瀑布山下。据《剡录》载:“王右军墓,在县东孝嘉乡五十里。”今墓为1984年重修,向南,圆形,条石青砌,墓前铺青石平台,中立石碑,碑阳镌刻“晋王右军墓”,上覆以方形石亭,单檐歇山顶,此处有古柏蔽日、瀑布挂潭,青山环抱,碧溪蜿转,秀色可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羲之晚年移居于剡之金庭(今浙江嵊州市金庭镇),与当时名士谢安等在此寄情山水安度晚年,去世后即安葬于瀑布山下(史传此地为道家的洞天福地之一),在墓的下方原有一规模宏大的“金庭观”,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因该观结构巧妙奇特现已无法复建,今嵊州市政府正投资数千万元划地保护墓地、动工兴建“书圣园”,以后这里将成为继兰亭后的又一书法圣地,这可是书法界的一件喜事。金庭……[详细]
斯氏古民居
  斯氏古民居为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大型宗族建筑群。位于浙江省诸暨市斯宅乡东白湖旁,占地1.3公顷。现存民居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共有十四处之多。最具代表性有斯盛居、发祥居、华国公别墅。斯盛居约在1798年由里人斯元儒建造;“笔峰书屋”建于1822年;发祥居建于1802年前后,为斯元儒胞兄元二所建;华国公别墅是斯国华的家庙,学塾也设在其中,其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斯氏古民居各个组群皆有高墙围护,构成各自独立的建筑组合空间,内部由若干合院组成,布局对称,轴线明确,斯氏古民居是我国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是中国古代江南民居建筑技术、美学和生态学的完美结合,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伦理宗法的重要实物资料。……[详细]
绍兴周恩来纪念馆
  绍兴是周恩来的故乡,绍兴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市区劳动路369号,系依托周恩来祖居、故居这处具有明清风格的台门建筑而建,坐北朝南,平面呈三条轴线布局,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恩来祖居“百岁堂”位于今绍兴劳动路,旧称宝祐桥河沿,掇木桥头。浏览八字桥街区,周恩来祖居已在不远。沿长桥直街向西,穿过中兴路,走进劳动路不久就可以看到-祖居。如果你乘坐公交车在解放路城市广场站下车,就应该先参观-祖居,然后再游览八字桥街区。祖居是一座坐北朝南,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瓦房。祖居台门上方“周恩来祖居”五个大字为-同志所写。祖居原名“锡养堂”,因-祖上曾有一位王氏寿至百岁,浙江巡抚授“百岁寿母”匾额而改名为“百岁堂”。祖居的房屋经过几次修缮,但风格与结构基……[详细]
峰山灵迹风景区
  日本国教的发源地——峰山道场,据考证,日本宗教界的鼻祖最澄法师于唐初来华学法,终于在上虞峰山灌顶授法,后回国创立日本第一大教派——日本天台宗。峰山道场由此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为日本宗教朝拜的圣地。地址:上虞市百官街道梁巷村公交上虞东站——峰山……[详细]
卧龙山景区
  上虞市卧龙山景区座落于市蒿坝镇,卧龙山山势起伏,自东向西连绵数十里,曲折起伏宛如长友踞卧,主峰金刚峰海拔高320米,山岙有座普净寺(始称普净莲社),建于南宋年间,屡经废兴,清乾嘉年间重加修复,八十年代修复三圣殿、大悲殿、地藏殿、新塑释迦文佛玉佛及千手观音、弥勒、普贤等诸菩萨,寺庙现占地面积50亩,庙内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和念佛堂,建有专门的图书馆、伽蓝殿等,建筑门类齐全,环境幽静,现已成为对外开发宗教活动场所。站立寺内高处远眺,曹娥江绕出山右,如一条银带蜿蜒东流,归入钱塘江口,实乃避暑之佳境,修净之圣地。景区地址:上虞市曹娥街道蒿一村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价格:无联系电话:0575-82152253交通状况:可乘坐7路公交车。……[详细]
堆高山景区
  上虞市堆高山景区地处浙东黄金旅游带,景区内有建于明代中叶的秀峰庵,历史悠久。传说庵内的梵香颇有灵气,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现经少林高僧释行吉大师扩建为秀峰寺,建筑群相贯38000平方米,高达2.8米的缅甸玉佛为镇山之宝。堆高山景区苍山翠岭、延绵起伏,小溪流水、飞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势磅礴,小龙瀑古藤横锁,冬来老藤悬雪,颇具古意,胜龙瀑更是林木参天,青藤挂壁,石洞幽深。一条玉凤溪蜿蜒3800米,有石阶随溪而行、依山起伏。溪边有盛长樱桃、柿树等野生群落,有百年榆庄、紫微、高达4米的枸骨等,沿途拾级登高、步移景换,以山、水、林为特色的秀丽景色美不胜收,今人心旷神怡,为都市族渴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而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处。景区地址:上虞市章镇龙浦乡益丰村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价格:无联系……[详细]
上虞长塘桃花源
  上虞桃花源地处上虞市中西部,位于长塘镇桃园村,距上虞市区12公里,上三高速东关道口及104国道五里牌路口往南6公里直达景区。桃花源生态旅游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为0.8平方公里,这里山林茂密,植皮丰富,四季鲜花飘香,笋果满园,园区内除满目青山和桃、李、柿、竹等5000余亩竹林外,还有封闭安静的桃源湖、龙潭湖,水域面积近400余亩,生态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桃花源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由浙江省会稽山旅游度假区会同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设计所依据山水自然资源特色设计规划,按照桃花源产业结构变化和资源分布特点,景区划分为“三区二线一中心”的基本布局:即桃源湖核心区,田园风光区,龙潭休闲区和特色农业游览线,湖光山色游览线以及旅游观光休闲服务中心。具体景点开发内容包括:松竹双栖、竹林人……[详细]
称山风景区
  称山风景区位于上虞市西北部,离上虞市区7公里.相传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曾在此山称炭铸剑,大炼兵器,称山由此而得名.景区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德教,礼佛为一体,是理想的游览胜地.景区地址:上虞市道墟镇称山狮顾岙村开放时间:7:30~17:00门票价格:5元联系电话:0575-82041670交通状况:先到上虞汽车东站,然后坐到肖金的汽车.……[详细]
绍兴东山景区
  东山,又名谢安山。原不怎么出名。自从东晋名士谢安隐居此山后,引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渐渐成了我国东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在上虞上浦镇境内,南距上虞城区13公里,水陆皆通。东山,又名谢安山。据《上虞县志》记载,东晋名士谢安41岁前长期隐居此山。东晋升平四年(360年),谢安离开东山从政,成为著名政治家,成语“东山再起”即出于此。唐宋诗人李白、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沿着溪边小路入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块雄踞江边的奇石,这便是李白诗中所说的“谢安石”,又称“指石”。远远望去,犹如人指遥点江天。对岸有块若隐若现的沙洲,溪江环流围成琵琶形状,与“指石”逼真地构成了“指石弹琵琶”……[详细]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位于距市区4公里的省级文保单位——春晖中学内,那里三面环山,湖泊众多、幽静恬雅、自然风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刘薰宇、刘淑琴等前来执教,何香凝、蔡元培、叶圣道、李叔同、胡愈之等前来讲学,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学,一时名扬四海,赢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春晖名人园”就是当初一批名人的居家办公之处,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经享颐的“长松山房”等名人故居,历年吸引了无数的名流前来参观瞻仰。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旱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详细]
英台故里祝家庄
  英台故里祝家庄景区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中部丰惠镇西北,距上虞中心区9公里,是有着“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的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景区东起杭甬运河,西至青龙山,南接玉水河,北靠凤亭山,依山傍水,景色旖旎,核心区域祝府,由前庭、员外楼、英台楼、文心苑、书斋等组成,充分体现了梁祝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独具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地。门票价格:免费开放时间:8:00-16:30景区地址: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祝家村交通路线:上虞汽车东站乘坐公交车632路可达。联系电话:0575—89296809……[详细]
舜耕公园
  舜耕公园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上虞市区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一生。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材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堪称亚洲之最。……[详细]
沃洲湖大坝
  沃洲湖大坝高70米,长211米。原先这里都是潺潺溪流,一旦雨水不均,新昌以及嵊州、上虞一带百姓就要受尽旱涝灾害。为减轻湖区以下沿江的洪灾损失,1978年建成大坝。大坝的建成,也是中国水利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从80年代起又在沃洲湖大坝下游先后建起五座梯级水电站,现在,沃洲湖集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和旅游于一体,造福了百姓。地址:绍兴市新昌县类型:水利工程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320、放生池
放生池
  进大佛寺山门,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即是大小两口放生池,中贯长堤。池岸古树婆娑,天光云影,双塘碧水,莺声婉转,令人心旷神怡。大池面积11500平方米,蓄水28950立方米;小池2800平方米。蓄水8400立方米,大池西倚岩壁,上刻“放生池”三字,每字大22.5平方米,笔力雄健,亦为一景。池边狮牯坪岩壁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自在菩萨”三处摩崖石刻,为西方三圣佛号,佛堂中三像并塑称三圣殿,狮牯坪上这一组佛号无遮无碍,处于光天化日之下,似同佛像一样,引起人们敬意,故也被称为“露天大殿。”相关背景:放生池前身是夹溪塘,原是地势低洼的两个聚水区。从石城山谷东边浴堂湾、罗汉湾中流出山泉,经大佛座前沿山麓积成小塘;石城山谷南边化人湾、石门槛泉水流出积成大塘。清末光绪年间(1875—19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