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六安市旅游

六安市旅游景点介绍

霍邱文庙
  霍邱文庙位于霍邱县城关镇文化街。文庙古建筑原名孔庙,又名学宫、圣宫,习惯称黉学。霍邱文庙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增建学宫,明正德六年(1511年)增建明伦堂,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尊经阁。清嘉庆三年(1798年)扩东西两庑14间为18间,嘉庆六年(1801年)扩大成殿3间为5间。霍邱文庙有戟门5间、东西两庑18间、大成殿5间、明伦堂5间、尊经阁上下两层共10间。整个建筑为抬梁式,五架梁或七架梁,硬山墙,青砖、灰瓦、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24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是皖西地区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群之一。保护范围:东至东厢房后墙南北延伸线往东5米,南至棂星门东西延伸线往南5米,西至西厢房后墙南北延伸线往西5米,北至尊经阁后墙东西延伸线往北……[详细]
红墩寺遗址
  红墩寺遗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淮河之南。该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到西周不同时期的堆积。尽管地表散落有新石器时代和西周时期的遗物,但我们选择的采样点却未见西周时期的文化层堆积。根据采集到的新石器时代陶片观察,其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夹蚌和夹炭陶,火侯不一,应有早晚的差别。该遗址曾进行过试掘,发掘者认为第一期文化比侯家寨上层阶段略早,相当于侯家寨遗址早晚之间的阶段,距今约6000年,如若是,则红墩寺第一期与濉溪石山子遗址大体相当,第二期文化相当于侯家寨上层,是属于侯家寨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在红墩寺的土块和红烧土中,共发现了11个样品,12个稻壳的印痕,其中可以判断其粒型的有8个,全部为粳稻。另有4个标本因残缺较甚无法判断其粒型。198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霍邱红墩寺遗址进行了发掘,布方……[详细]
  白鹭洲古墓葬群位于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女墩村境内。是六安古墓葬分布密集地区之一,也是国家和省文物部门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区域,古墓葬群墓葬时代从战国延续到宋代。该墓群延续时间长达两千余年,出土的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艺术价值,为研究六安战国至宋、明时期的社会、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及墓葬制度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是六安历史的见证。自上世纪90年代初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为配合经济建设,省市文物部门开始在开发区进行勘探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历年来,已发掘各类古墓葬数千座,出土文物上万件(套),对研究六安古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范围:皋城东路以北,前进路以南,正阳路以东,经三路以西,占地面积约为120亩。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5米,南20米。……[详细]
六安古城墙
  年代为明清。六安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为六国,汉属六安国;城墙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六安城墙自洪武13年建砖垣以来,因战事连年而防卫修城不止。1514年(正德9年)知州李衮修城,扩大了城池范围,加强防御措施,政绩卓著,六安名士潘锐写有《修城记》载于史册《六安州志》。1553年(嘉靖3年)六安知州邵惠久同邓向荣于北门之西辟“便储门”取运道达舟之便。1517年(隆庆5年)知州唐可封改题“文昌门”。1579年(万历7年)知州扬际会为仓库安全之计封闲便门。1581年(万历9年)知州李懋桧加修仓库高墙,复开“文昌门”,在东南西北四门各建三间角楼,四马道垣内安装炮台8个,八门古铜将军炮为防御用。1635年(崇祯8年)兵乱不断,墙体屡遭炮轰,安庐道张亮移驻六安,命州事通判罗杰修治毁坏城……[详细]
毛坦厂老街古建筑群
  毛坦厂老街古建筑群位于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东南部。时代为明、清时期。老街为东西走向,总长1320米,总建筑面积41624平方米。街东、街西各有一座闸门(街头堡)。东闸门距石笋河50米,龙舒河从老街西、北流过。街道用青石条与鹅卵石铺砌。建筑主要为店铺、民宅、西楼、庙宇等,建筑结构为木结构屋架,青砖墙体,小灰瓦屋面,风火山墙,临街店铺为铺板门,部分建筑有0-,一般每户有2—3进房屋,基本保存完好。老街自东向西分别有窟窿巷、牛皮地巷、刘华宜巷、井窿巷、花眼墙巷、大杨树巷、谭油坊巷与老街相交。老街整体建筑层次分明,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大别山区古民居特色,这在江北是仅存的。(1)毛坦厂老街重点古建筑。保护范围:老街道路中心线东20米,南50米,西50米,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30米,南……[详细]
叶集江西会馆
  叶集江西会馆位于安徽六安市叶集试验区北街。叶集是皖豫边界重要的商贸中心,有600多年历史。自明清以来,商业贸易尤为繁荣,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六省在此建有会馆,现存的明代晚期建造的江西会馆就是其中之一。江西会馆位于叶集百货公司仓库院内,原建筑有前进戏楼,中有大殿一栋,后殿两旁各有厢房1幢。现存后殿1栋,面阔3间,进深3间,五架梁,抬梁式建筑,硬山、青砖、灰瓦、木结构建筑。正殿为明万历年间建造,清代重修;厢房为清代中后期仿明代建造。占地75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目前也是皖西地区建造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在叶集,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江西会馆”耸立在老街北首,系明朝末期江西客商在叶集进行商务办公及交流之所,也是叶集商贸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其挑角画梁、精美木雕中可见当时叶……[详细]
六安西古城遗址
  六安西古城遗址位于六安市区北6公里城北乡六安西古城遗址内两座古城址相距仅300米,东西对峙,六(安)寿(县)公路横贯其间,后人以其位置分别称为东、西古城。西古城址现存南北长471米,东西宽229米,厚约2—5米。城墙四拐各一大土堆,高约10—13米。经初步勘探,所出实物为春秋至汉代遗物。少数为新石器时代遗物。……[详细]
六安文庙——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旧址
  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旧址位于六安市城关,时代为1938年。该旧址原为六安文庙,现存中、后大殿,东、西廊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宣布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于翌年二月到当时的省会六安就任,组建了“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后改为“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李宗仁兼任,朱蕴山、周新民、沈于修、张劲夫、狄超白、常藩侯等负责具体工作。该委员会是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各阶层人士的代表都有。主要任务是统一领导抗日民众运动,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群众协助政府和军队开展全面抗战。为加强对动委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先后派了张劲夫、周新民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到各级动委会和工作团去工作。 这时动委会的实际领导权掌握在地下党和进步人士手里,使得抗日动员运动在安徽广泛……[详细]
多宝庵塔
  多宝庵塔,时代为北宋。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角形,原有9级,第八、九级早年已毁,现存7级,残高21.6米,底层边宽4.4米,高3.9米。以上各级逐层收缩,呈锥形。多宝庵塔为平面六角形,楼阁式造型、大砖结构的空心塔,现存7级,残高计21.6米。基层每边宽4.4米,高3.9米,各级宽、高逐层缩小,呈角锥形。第七层(即现在的顶部)每边宽3.1米。塔身正面向西,基层有塔室,室门为圆拱形,高3.3米。室内地平面随塔壁转折同为六角形,其每边和角的上方都有仿木作斗拱,承托着叠砌穹窿顶。室内原设置有佛龛、佛像,于“文革-”期间毁去。塔体外部的各级平座(塔檐),均系平砖叠砌挑出,下承以砖雕斗拱。塔心(塔桩)和塔壁(外层)之间,有50至80厘米宽的砖砌梯道,沿梯可盘旋登上塔顶。《六安州志》(清同治本)载:“多宝庵……[详细]
东城都遗址
  东城都遗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城东,距皋陶墓北约2公里,北傍淠史杭总干渠南侧的河套地带。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水经注水》:(淠)水“又西北迳六安县故城西,县故皋陶国也.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县都陂中有大冢,民传曰公琴者,即皋陶冢也。”《括地志》载:“咎繇墓,在寿州安丰县南一百三十里故六城东,东都陂内大冢也”。唐初,六安无领地,南属霍山县,北属安丰县,故称在安丰县南。东城都即《六安州志》所载之“东古城”。同治《六安州志》载:“东古城,州东南十里。”从《水经注》所载的“县都”,《括地志》所载的“东都”,《六安州志》所载的“东古城”,都证实这里曾是古城址。1982年和1983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李伯谦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等有关人员考察,初步认为这个城址年代较早,当在新石器时代末至西……[详细]
佛子岭水库连拱坝
  佛子岭水库连拱坝位于六安市霍山县,年代为1952年。2012年,佛子岭水库连拱坝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佛子岭水库连拱坝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大坝主体及主体外缘外东、南、西、北各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各30米。……[详细]
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
  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位于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小街,年代为1933年。寺院后东南两边各有两条山岭。南边一条长300余米,北倚汤汇大河,河似“鲢鱼”,故曰“鲢鱼山”。唐代名将郭子仪四子郭金五平叛乱,战死于大别山,后葬于该山山南,现仍存坟一座,碑一块。东边一条长600米,弯弯曲曲,肖似民间花鼓灯之滚龙,它与另外八条山岭同向鲢鱼山南一小山包,神似九龙朝拜,人们戏称为“九龙戏珠”,因而此山被取名为“九龙山”。据史料记载,该寺建于明初。相传,当时鲢鱼山下梅溪镇为商南商贾云集之地,因汤姓居多,改名为汤家汇。后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三袭河南,该庵被毁。清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由地方名士募化重修,更名“接善寺”。清道光七年至十四年(1827—1834年)又重修扩建。现有房30间,分东西两……[详细]
  舒城县立初级中学南楼位于六安市舒城县,年代为1929年。舒城中学南楼,最初名为“舒城县立初级中学南楼”,始建于1929年,是首任校长王仁峰先生(中国同盟会会员,明星王祖贤的曾祖父)和当时名贤宋竹荪共同募捐兴建的。现为舒城中学校史陈列中心,且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舒城中学之南楼,风雨飘摇中屹立了百年,是舒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被刻印在了校徽上。学校的历史博物馆和每年的书画展都在南楼举行。登上南楼,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仿佛看到仁峰校长那忧国忧民的清瘦脸庞。南楼,无论春夏秋冬,始终亲近着舒中学子的心,历经风雨而不颓圮,古老而不遥远。2012年,舒城县立初级中学南楼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楼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详细]
  双墩孜墓葬位于六安市霍邱县,年代为西汉。2012年,双墩孜墓葬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葬本体及四周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详细]
  春秋塘墓群位于六安市舒城县春秋塘茶林场,年代为春秋。2012年,春秋塘墓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墓葬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详细]
金寨古寨堡群
  金寨古寨堡群位于六安市金寨县,年代为元、明、清。金寨县境内有多处古寨堡,比较有名的有天堂古寨、黄花寨、将军寨等,这些古寨堡自然景观优美,而且当地还流传着许多与古寨堡有关的传说,更让这些古寨堡增添了厚重的人文色彩和历史色彩。2012年,金寨古寨堡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区域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0米。……[详细]
瑜城村遗址
  瑜城村城址位于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瑜城村,年代为西周—汉。2012年,瑜城村城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遗址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详细]
蟠龙城遗址
  蟠龙城遗址位于六安市舒城县棠树乡寒塘村,年代为新石器—汉。2012年,蟠龙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遗址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古遗址城垣外5米。……[详细]
  杨家岗头遗址位于六安市舒城县棠树乡寒塘村,年代为新石器—西周。2012年,杨家岗头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遗址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至古遗址外缘河沟以内。……[详细]
大洪城遗址
  大洪城遗址位于六安市霍邱县,年代为新石器—夏商周。2012年,大洪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本体及四周向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