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旅游

    漳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后坂天主教堂原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位于漳州市龙文区后坂村,地处九龙江与马灶路之间,背靠漳州污水净化处理厂,东看旅游胜地云洞岩,是漳州地区天主教的发源地,有近1600名教徒,是龙文区政府文物保护单位。近年进行了重建,占地约600平方米,双层楼中楼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欧派哥特式建筑风格,钟楼塔尖高达33米,成为后坂村最高建筑和天主教堂的标志。堂内装饰辉煌,配以精致的雕刻工艺,呈现出一派富丽而又不失高雅神圣的氛围。教堂以北是一座装饰新颖的“神甫楼”,总建筑近900平方米,3层结构,作为教堂的办公楼及附属用房。还有一座近600平方米的3层建筑,是后坂天主教会为当地提供的社会福利场所,既作为天主教老人的活动场所,也供教外老人在此进行休闲娱乐。后坂天主教堂起源于明万历二十九……[详细]
      洛滨大庙原是漳州古代府属著名的三大庙之一(另为芗城浦南松州大庙和华安浦西大庙)。为明代正统戊辰科进士郑和与明代永乐乙未科进士陈坤奇之子一同创建。于明正德年间建成三进大庙,后崩毁,1986年重建二进新庙宇,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明制装饰,庄严古朴。……[详细]
      霞贯石楼群之日升楼。日升楼位于龙文区郭坑镇霞贯村社尾处,为方形两层楼,占地面积460平方米。该楼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兴建人系林果园之子林源泉。林源泉经营海运,从月港至日本、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地,来回贩运货物,有13船队,由于生意兴隆,赚了不少银钱。但林源泉一心想为故土家乡霞贯留下自己的一份贡献,因此在山下找了一块好地,建了日升楼。……[详细]
      霞州石楼群位于龙文区郭坑镇郭坑村霞洲社,由景良楼、仰凤楼、黄氏古民居等构成,建于清中期,与霞贯石楼群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风格为同一类型。……[详细]
      长桥是楼内最初的名字,长桥城又称“釜山城”,现在得名“桥头古城墙”,属于龙文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崎下桥位于龙文区步文街道办事处板上村山头顶社,始建于元代,石结构、历代有维修.东西走向,横跨九龙江支流九十九湾溪,杯长38米,宽2.6米,原桥面选用长6、宽0.6、厚0.7米的花岗岩石材.四条并列铺设,现加铺条石和水泥,影响了古桥的美感,桥墩以条石砌成,计四墩四孔(原五孔)。该桥建筑结构形式与著名的江东桥类似。古代崎下桥是通往省城、岭南的南北交通要道,桥下舟楫可通月港。桥北至今尚存呆古驿道。……[详细]
      华佗庙位龙文区蓝田镇湘桥村,是福建省惟一供奉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庙宇。据漳州文史资料记载,湘桥村华陀庙始建于明末清初,历经几代重建,保存完好,当地人称华陀为“华元仙祖”,其庙曰“仙祖庙”。庙依湘江畔而建,门口种着几棵古榕,为土木结构,占地近一亩,坐东北朝西南。庙有二进、一天井,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边有连廓连接前后殿。其“畚”字窗,精雕细刻,巧夺天工,是砖木混用,-为砖,烧制成“龙”纹图案,惟妙惟肖,而内径所用的材料是青石,典雅庄重。主殿正间供奉华陀仙祖,两旁供奉水仙遵王、关帝,左右两间供奉蔡妈、夫人妈。主殿左右墙壁分别书有“忠孝”、“廉节”每字大约两米,用笔苍劲有力,结构严谨,相传是明末抗清英雄、大书法家黄道周所书。……[详细]
      林文穆公里门位于龙文区蓝田镇洞口村,林文穆即明崇祯间东阁大学士林釬,文穆是朝廷给的谥号,牌坊为南北坐向,石仿木结构,高4.8米,面阔6.8米,四柱三间冲天式。该坊是林釬的门生所建,立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左次间字板题刻“崇祯壬午岁季冬谷旦,赐进士第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从二品服俸掌詹事府门生李绍贤”,右次间字板题刻“赐进士第漳州府推官门下晚学生曹广、赐进士第龙溪县知县门下晚学生刘鸿嘉同建”。该坊为目前所发现的漳州唯一仅存的明代里坊,坊为林釬逝世6年后而立。该坊是一座划分地域的界牌坊,牌坊里侧是洞口社,外侧梧店村。……[详细]
      林釬墓在洞口村内。林釬墓为糖砂夯筑,前立双望柱(墓笔),保留明代形制。从墓碑字刻看,是林釬夫妇与母亲陈氏的合葬墓。其后数十步,有一古墓,前立双望柱,据村民说,是林釬父亲之墓,墓碑阳刻“翰林院编修英惠林先生神域”。……[详细]
      蓝田古石楼座落在龙文区蓝田村蓝田社,建于明崇祯年间,系民间为了抵御倭寇而建,以花岗岩条石垒砌,总面积2700平方米,楼高10米,长55.5米,宽48米,墙厚1.5米,有两口水井。1949年后,部分石墙的条石,被挪为集体修水利等用途,仅遗存约4米高。石楼平面呈四方风吹辇型,楼的四个角都留有四座碉楼,平面结构与一江之隔的马洲土楼相同。墙门顶尚存有明崇祯四年(1613)吏部主事陈天定题刻的青石匾额,南门额书“溪山日丽”,西门额书“井里春深”。……[详细]
      西院村慈德宫位于芗城区芝山镇西院村院内自然村,2021年,西院村慈德宫被列为芗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建筑滴水位起外延,四至各2.5米为保护范围。……[详细]
      松柏山遗址位于芗城区芝山镇康山村,2021年,松柏山遗址被列为芗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本体外延,四至各10米为保护范围。……[详细]
    13、城守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守营位于芗城区巷口街道新华东路巷口中心小学校园内,2021年,城守营被列为芗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建筑滴水位起外延,北、南、东侧各至5米,西至2.2米为保护范围。……[详细]
      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位于芗城区南坑街道新华北路与漳响路交叉口,2021年,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被列为芗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延,四至各12米为保护范围。……[详细]
      漳州电大校园丹霞史迹位于芗城区西桥街道新华南路40号漳州广播电视大学内,2021年,漳州电大校园丹霞史迹被列为芗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延,四至各5米为保护范围。……[详细]
      小芦溪点编旧址秀芦陈氏家庙位于平和县芦溪镇秀芦村,年代为1937年。系芦溪陈氏开基祖庙,1935年重建,现存建筑由半月池、前坪、门厅、前天井、中堂、后天井、正堂、化胎及右横屋组成,左横屋存基址,占地面积3937平方米。1937年9月4日,根据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国民党军政当局合作抗日协定,闽西南人民抗日红军第四、五支队和永定、永东、永埔、永和埔等县人民抗日义勇军在小芦溪接受点编,改编为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第二大队,史称小芦溪点编,标志着闽西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部队在秀芦陈氏家庙及周边土楼驻扎三十多天,并在秀芦陈氏家庙多次召开干部会议及群众大会,次年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北上抗日。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祖厝柚园上……[详细]
      向文书院位于平和县安厚镇白石村,年代为清。俗称安厚文祠、文祠庵、朱子祠。据《平和县志》记载,书院主祀朱熹和王阳明,配祀文昌君。始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由县令胡邦翰主持重修,次年落成,现存建筑保持清代风格特征。坐南向北,两层楼阁式建筑,歇山顶三川式屋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260平方米。附属文物有历代碑记三方、古井一口。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坪埔崇兴楼位于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年代为清。俗称“八卦楼”。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屡有重修,保持清代风格。坐东朝西偏南,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61 平方米。平面呈正八边形,外墙青砖清水砌筑,设西侧正门和南侧偏门。楼内沿每边设一单元,共八单元;每单元三开间,全楼两层共48 间,有三部木楼梯可供上下。楼内设通廊,中部八角形天井,西侧水井一口。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环楼墙外檐滴水位起,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19、后眷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眷楼位于南靖县金山镇后眷村,年代为清。当地卢氏族人聚居之所,著名海商卢项出资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坐北朝南,两层砖木建筑,建筑面积3626平方米。外墙基条石垒砌至一层窗台,上部用青砖清水垒砌,硬山顶瓦屋面。楼正面开大门和两个边门,余三面各开两门;楼内中部为大天院,两侧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二进合院,共“五院九门十八厅”。全楼共计房间108个,二楼有内通廊四面贯通,设五部梯道上下。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外檐滴水位起,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隆教蓝氏家庙种玉堂位于龙海区隆教畲族乡红星村,年代为清。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由平台名将福建水师提督蓝理、金门总兵蓝瑗回祖地主持重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道光二十一年(1841)由漳台各地蓝氏后裔捐资重修,是漳州地区畲族蓝氏的肇基大宗祠。坐东北朝西南,主落由前厅、主堂和天井两边廊房组成,两侧各有一列护厝,前有祠埕,占地面积831.6平方米,建筑面积694.2平方米。主堂悬山顶燕尾脊式屋面,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外檐滴水位和祠埕前沿起,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