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旅游

漳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东山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年代:明、清座落地点:东山县铜陵镇桂花街简介:俗称“演武亭万福公”,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建,原是用来收葬东山岛先民无嗣或无主尸骨,并筑祠坛祭奠其亡灵。明景泰三年(1452),铜山水寨开始抽丁戍卫台湾、澎湖,清统一台湾后,东山先后出戍台湾、澎湖的班兵有40000余人。官兵殉难或病故后,通常先将其骨殖装进陶瓮,后再移回东山葬于此。保护范围:墓区及其附属建筑物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09年,东山戍守台湾将士墓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和榜眼府
  平和榜眼府,位于霞寨钟腾村(原名铜陵村),是漳州市民间仅存的具有清代中期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府第。清朝乾隆辛丑年(1781年),黄国梁钦点“榜眼及第”后,钦封“御前侍卫郎”,竭尽忠诚,功德昭彰。乾隆帝为表其功,于庚戌年(1790年)拨银一万三千三百两,在其故里铜场营建了榜眼府第。平和榜眼府依山而建,坐东朝西,以砖木结构为主,总面积达十余亩之多,殿宇雄伟壮观。院墙之内,各建筑飞檐翘角,装饰华丽,左右主次有致,前后逐落递高,格局完整,气势恢宏。景区周边万亩柚园环绕,还有朝阳楼、余庆楼等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清朝土楼。……[详细]
桥上书屋
  桥上 书屋坐落在闽粤交界边崎岭乡下石村,是清华大学教师李晓东带领学生设计的一件公益建筑作品。书屋里摆着各类书籍,供游客、当地村民空闲时间阅读。桥上 书屋长28米,宽8.5米,主要采用钢制材料建成,铺上木板,围成书屋,腾空横架在小溪上,连接溪两岸乾隆年间的两座古老土楼——“到凤楼”和“中庆楼”。这种现代艺术与古代文明的碰撞,产生了全新的火花。桥上 书屋自建成投入使用后,已获得世界“阿卡汗建筑奖”,英国“建筑回顾”主办的2009年度世界新锐建筑奖第一名等多个世界级大奖,并于2012年入选全球八大环保建筑。桥上 书屋作为建筑奇葩,不仅解决了村里的交通、教育、娱乐问题。给古老的土楼注入新的活力,让缕缕书香飘进土楼农家。……[详细]
304、蔡家堡
蔡家堡
  蔡家堡位于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据史料记载,蔡家堡建于1238年。从空中俯瞰这座古堡,犹如英文字母“U”,古堡四面环水,坐东朝西,东高西低,西侧是开口,楼如“粪箕”外形。古堡城墙总长度约750米,城内有房屋100多间,每间有二到三层,被称为“平民之堡”。每年正月初五,一年一度的蔡家堡“两对狮子走水尪”民俗文化活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详细]
庄上大楼
  庄上大楼位于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建于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约有300多年历史。土楼平面形状呈前方后圆,类似一个马蹄形,南北相距220米,周长700多米,楼高9米。土楼将一个近10米高的小山丘包围在其中,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占地34650平方米,是目前所知的土楼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庄上大楼为明末清初天地会首领叶冲汉祖居地,也是该村叶姓客家人聚居地。楼内曾住180多户,1300多叶姓客家人,是居住人数最多的土楼。因此专家们一致认同它是名副其实的土楼之王。……[详细]
七星土楼群
  在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的故乡平和县坂仔镇,老人们时常说起“北斗镇铜壶”、“七星伴月”等口口相传的俗语。当地在做土楼保护与开发规划时惊奇发现,镇区附近排列着的七座土楼:环溪楼、宾阳楼、庆阳楼、薰南楼、黄墘楼、后厝楼和五美楼,呈北斗七星之状排列,点缀在万亩柚林蕉海之中。坂仔的北斗七星土楼群是因其位置所定的,七座土楼分建在铜溪两岸,从五美楼到环溪楼的建设,时间跨度80年,到兴建最后一座环溪楼时,其楼联即包含“北斗祥光”、“南山佳气”等字眼,道出了北斗七星土楼群的形成。有心人近日发现,林语堂故居与七星土楼群在方向、位置上的联系同北极星与北斗七星在方向、位置上的联系都吻合。这七座土楼和林语堂故居串点成线,形成“七星拱北极”的景象,蔚为奇观。……[详细]
太极古村
  在平和县秀峰乡五凤山山脉上,环抱着一个3.6平方公里的古村落——太极村,它大致形成于明万历至清顺治、康熙年间,历代加以完善,是平和原朱氏富族聚居区。由当年因避战乱而逃至此处的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18代子孙朱宜伯根据上大峰的自然条件、山川地形,以“聚山通泽气,山泽通处是乾坤”精心筹划,始建而成。在古朴和现代的建筑交错中,一条“S”形的溪流由东而西,把一片绿劈成南北两半。正好为一条阴阳鱼的界限,古村落由此分割成“太极两仪”,溪南“阳鱼”、溪北“阴鱼”鱼眼处各建有一座圆形土楼:南阳楼和聚奎楼。从高处来看,全村宛如一个道家阴阳太极图,笼罩着浓厚道教神秘色彩。1927年朱德攻占平和,到过福塘村,目前村里设有朱德纪念馆陈列有历史图片、实物等数十件,包括朱德还赠送的手电筒。2012年11月被福建省委党……[详细]
九峰古镇
  九峰古镇是漳州市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王守仁于此置县,这里便成了潮汕文化和闽南文化的汇总处,自古称“弦歌地”、民间的音乐、舞蹈、戏曲、书画创作活动丰富多彩且相当普及,历代文人辈出。黄道周在《王文成祠墓记》中,称此间“弦送文物,着于郡治”,“人为诗书,家成邹鲁”。古镇的文化积淀深厚,俞大猷记事碑刻、上坪农民协会旧址等文物,威惠庙、东山寺、龙见楼等古迹无不浸透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古镇除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外,其所在地周边还有“闽南最高峰”大芹山、西岭暮霞、石潭秋月等丰富的自然景观。九峰古镇还是个著名的茶埠,尤以所产的白芽奇兰茶,享誉海内外,“潇洒九乐岭,春山半是茶”。品一口沁人心脾的香茗,陶醉于碧绿的茶园间,喧嚣与烦恼便可荡然无存。……[详细]
黄田古村
  黄田村三面环水背靠大龙山,“面山秀出文峰锐,襟水环流玉带宽”写出了黄田的地理特色,村内保留了龙见楼、咏春楼、衍庆楼等6座土楼,上围家庙、上老家庙、上墩家庙、聚顺家庙等11座家庙,百年私塾敦仁堂、最老村规民约“上围合约禁碑、霞楼合约禁碑”、八卦井、古龙树王、三品按察使土地庙、明清古巷沟渠、碑刻字画等名胜古迹。明清时期出了3位进士、21位举人,乾隆皇帝赐封为“文武世家”,村内还保留了三品按察使土地庙、城隍庙等民间节庆信仰活动。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详细]
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
  “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坐落于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平风景名胜区内,地址在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为了纪念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团和独立第九团在三平寺胜利会师而建的,该馆于1986年10月奠基,1988年11月落成开馆。这次会师是处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的胜利会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目前,它已是平和县乃至漳州市主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2007年12月被省政府命名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首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该馆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九层岩山麓,绿树苍苍,修竹茂密,环境清幽肃穆。纪念馆为双层建筑,一厅二房,小巧别致。馆前平地上栽满茶花、桂花、侧柏、佛肚竹、三角梅、夹竹桃等,四时红绿相间,整年香飘不散。馆前有一亭,竖一块“红军会师纪念馆”,记事翔实……[详细]
诏安文昌宫
  诏安文昌宫位于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古城内县前街东端、夺锦坊北侧,今为诏安县博物馆。此地原为明代漳潮巡检司署,清同治四年(1865)毁于战乱,同治十年(1871)知县罗运端即旧址改建文昌宫注 1,并移祀原在文庙内文昌祠中的文昌帝君于此,现状为1991年维修。建筑占地1190平方米,前有庙埕,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拜亭、正殿和后楼,两侧以廊庑围合成天井。其中门楼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单檐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十三檩,单檐歇山顶,内祀文昌帝君,后楼两层,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内祀魁星1。……[详细]
312、镇海角
镇海角
  想要看浪漫的海景,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情,一定不能错过厦门周边的镇海角。·镇海角在镇海卫伸出海边的凸出地,这里有2座灯塔非常网红,一新一旧,新的还在使用旧的已经废弃,这里也是黄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到达镇海角,眼前是300度海景,脚下是繁花盛开的草地,远处是红白相间的灯塔……清新诗意,恍若置身在电影之中。·交通不是很便利,建议蜂蜂自驾前往,途中景色定会令你陶醉。 用时参考一天交通 在厦门旅游客运码头或东渡码头乘船至漳州港再转乘公交巴士前往 门票 免费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漳州市龙海市……[详细]
云水谣古栈道
  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故里——南靖县梅林镇怀远楼、和贵楼所在的长教风景区,有一条千年古栈道,最近被当地政府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这条古栈道沿溪而建,全长达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沿着这条古栈道自东往西走可先到达和贵楼,再往前走就是怀远楼。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条古栈道,以前不叫古栈道,而叫古幽道,因为它非常幽静。千年以前,生活在这里的简氏族人考进士考状元,都要从这古幽道走到北京赶考。如今,经过千年的磨砺,这古栈道上的鹅卵石已经被脚踩磨得非常光滑。古栈道的中段有一大片古榕树群,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蔚为壮观,共有12棵。其中,位于长教旧圩尾吊角楼旁的两棵老榕树,都有四五百年历史,其地面的树茎要10多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拢。坐在老榕树下,听溪流潺潺,沐乡风徐徐,看淳朴安闲的乡民走过,一种亲……[详细]
  父子进士坊位于南诏镇县前街,建于明代1585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直写字匾(已失落),中镌“父子进士”坊匾,大额坊上镌“嘉靖丙辰科胡文万历丁丑科胡士鳌”、“万历十三年乙酉季冬吉旦立”。楷书、两面文字相同。石柱底层为抱鼓、石狮、雕饰为松鹤、莲瓣、花卉、云纹等图案。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小额坊上为青石雕饰,为其立坊者:钦差提督巡抚福建地方都督院右副都御史沈人种,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甘来学,福建提刑按察司佥事张文耀,漳州知府杨际会,诏安县知县张大器等。该坊于1939年7月被日本飞机轰炸,损坏南侧一根石柱和中下梁一部分,部分雕刻件失落,主体及其余部份保存完好。……[详细]
315、夺锦坊
  夺锦坊位于南诏镇夺锦街,建于明代1488年。坊坐北朝南,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5米,宽7.5米,单檐歇山式加二坡,四柱三间三层。正面坊匾高0.42米,宽0.84米,题刻“夺锦”。坊额题刻“明成化戊子科许潜立”;背面刻“世科”两字,柱直径0.44米,柱头置大栌斗。建筑及雕刻粗犷,部分构件脱落,保存基本完好。附:《诏安县志·建置志·坊表》载:“夺锦坊,为明举人许潜、许判、许选立”。许潜系1488年戊子科举人,为诏安县明代首中举人者,其子许判系1507年丁卯科举人;其孙许选系1510年庚午科举人。“夺锦”、“世科”意即指此。……[详细]
  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着7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夺锦坊、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貤坊、关帝坊。这些技艺高超、精美细腻的历史遗产,融汇了建筑、雕刻、书法、诗词等多种艺术技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贡献杰出者,当朝皇帝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诏安明代牌坊群也不例外。2000年7月,诏安县人民政府已将其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岳庙址
  东岳庙址在南诏镇东关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1593年,1824年曾重修。庙坐西朝东,进深50.79米,宽19.95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由门楼、轩廊、八卦亭、拜亭、正殿、后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十三檩前步廊,大殿前为轩廊连接拜亭,为九檩卷棚式,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明间金柱均为石柱,高0.77米。明间平身科为两攒,次间一攒。正檩上有八卦星间。正殿后为后殿,后殿面阔三间,一明二暗,有个小庭院。正殿保存较好。东岳庙正殿祀东岳大帝,两侧为十殿阎王;门楼两侧,北厅祀关帝,南厅祀注生娘娘;两廊北祀速报司,南祀功德司,后殿祀诸佛。……[详细]
  朝天宫址在南诏镇宫前街,俗称天后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荒废。清康熙间以旧址重建,只有门楼、正殿。清代1720年定为祀典庙。1742年增建妆楼于正殿后,1768年增建戏台于庙前。1806年、1865年、1904年又先后重修。庙坐西朝东,进深32.5米,宽10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门楼、拜亭、正殿、后0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抬梁式,为十三檩前步廊,重檐歇山式。明间斗拱为二攒三层,一斗三升式,柱为八角梭型石柱,直径为0.32米,柱础为八角青石雕花式。屋顶瓦当滴水为琉璃。后0为单檐悬山顶、染架为十一檩卷棚式,窗为云纹石雕,保存完好。庙内保存清乾隆七年修建碑刻一方。1745年刊刻“历朝封天后娘娘祀典”阳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2米,宽1.76米,1764年刊刻“……[详细]
功臣庙址
  功臣庙址在南诏镇东城村,原名祈山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1241-1252年),1779年重建后改称功臣庙。清代1899年曾重修。庙坐北朝南,面阔三间23.2米,进深三间16米。由门楼、拜亭、正殿、西厢房、后殿组成。正殿为单檐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十一檩前步廊。明间平身科四攒斗拱,次间二攒斗拱,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梭形石柱直径0.32米,鼓镜形柱础。正殿祀陈元光部将祈山圣侯欧哲、武德侯沈世纪、后殿祀诸佛。……[详细]
  西亭观音庵坐落于南诏镇县前街西段尾,始建于明代,面积约400平方米。庵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由门楼、天井、正殿组成。正殿为单檐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十三檩前步廊,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梭形石柱。清代扩建后殿,后殿坐北朝南,背倚前殿。殿前天井外阻墙,由西侧门进出。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6米。抬梁式木构架,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庵保持清代建筑风格。前殿祀如来佛、十八罗汉、后殿祀观世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