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日照市旅游

日照市旅游景点介绍

灯塔旅游风景区
  灯塔旅游风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日照海滨,南与日照港相邻,东面是碧波万顷、一望无际的黄海,北面与万平口(日照市第二海水浴场)相连。因岸边高高耸立的航海灯塔而得名。 灯塔旅游风景区有海岸线2公里,这里有中国北方海滨罕见的天然礁石群.景区于2005年5月向游客开放。其规划设计方案采用的是美国EDSA公司中标方案,深圳北林苑景观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景观设计,日照市建委承担对其进行了整体改造。景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共分海滨休闲、宾馆度假服务和特色商业三大功能区.炎热的夏天,游客可以在礁石边玩水、嬉戏,或下海拾海螺、捡海蟹。秋冬时节,游客可以-岸边观海、听涛。这里海天一色,风光旖旎,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是观海、听涛、看日出的绝妙佳地。每年来此观光游览的游客达200万人次。……[详细]
莒县蟠龙山
  蟠龙山位于莒县小店镇,是一座风姿俊秀的蟠龙山,更是一座记载先烈们丰功伟绩的巨碑。它铭记着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保家卫国而壮烈捐躯的爱国壮举,也铭记着先烈们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它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激励后人奋勇向前的力量源泉。蟠龙山烈士陵园在莒城南20公里的蟠龙山上。以山命名。陵园始建于1944年9月,南北长267米,东西宽107米,面积28569平方米。陵园大门面南,正中影壁上题有山东省早期0员之一的王尽美的生平传略。“烈士祠”内悬挂着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牺牲的2040名烈士英名录。……[详细]
163、浮来山风景区 AAAA
浮来山风景区
  莒县浮来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市,是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距日照市60公里、莒国故城6公里,千年古刹定林寺、千年古观朝阳观、天下银杏第一树、世界之最檀根王等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曾接待过-、-、-、吕正操、王丙乾、钱伟长、张思卿、-、胡绳、彭佩云、丁肇中、赵忠祥、沈力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外名人。在秀奇玲珑的浮来山上,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古藤绕树,松柏参天,美禽栖枝,奇鸟鸣林,令人心旷神怡。莒鲁国君盟于浮来、东晋高僧竺法汰讲《禅定》、慧地校经、昙观送舍利、三丰传丹术……尚有遗迹存在,志乘可查。浮来山地质构造独特,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是山东省四大地质公园之一,也是日照市第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千年古……[详细]
屋楼崮景区
  屋楼崮,又名石牟山、石楼山、屋楼山,位于莒县城东8公里,海拔473米,面积3平方公里。雍正《莒州志》记载:“屋楼山在州东二十里,石径巉岩,望之如楼观。”远望若楼若屋,故有屋楼崮之称。《战国策•齐策》记载的“城阳山”即指此山。山下的“重修福慧庵”碑记云:“屋楼崮峰峦叠翠,浮图插空,如楼阁状。厥维震方属春,春气南动,山光秀丽,若先漏其景,也曰屋漏,为其能漏泄春景也。”屋楼崮史书所见,典籍颇多,《通志》和《绎史》、《太平御览》均以有巢氏所治的石牟山又名屋楼山或屋楼崮,是巢楼之制始起的地方。古有谚云:“浮丘文,马鬐武,屋楼崮上住巢祖”。以此可证,有巢氏居屋楼之说,乡人皆知。屋楼崮由三峰组成:南大崮、中二崮、北三崮。其北麓陡险,峭壁如削,或谓康熙七年大地震时所形成。西南麓有壁峰挺立,高10……[详细]
莒州博物馆(莒县博物馆)
  一、基本概况莒州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山东三大县级博物馆之一,位于莒县县城振兴东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占地面积28.99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2009年9月8日正式开馆启用。新莒州博物馆的各项功能更加完善,馆藏文物经过重新整理和分类陈列,重新焕发出久远的文明之光。莒州博物馆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共收藏文物20000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00余件。有十二个展厅,新馆的展览陈列以莒地出土的文物和博物馆的历年收藏为基本素材,吸收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莒县特色的现代化展陈。新馆展陈由基本陈列、馆藏精品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组成,共七个专题陈列。展厅分别为历代石刻厅、文心雕龙厅、近现代革命史厅、东夷序曲厅、文明曙光厅、莒国春……[详细]
166、石臼
石臼
  石臼位于日照市区东部,是日照的海隅要塞。其东南两面濒临黄海,西南面是三峰并立、势如笔架的奎山,北面是以雨后悬流如丝而得名的丝山,两山隔海相望,势如旗鼓之状。石臼始建,按口碑记传始于北宋之前,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于莒县置日照镇。石臼时隶属日照镇。元佑三年,随日照镇一并划归胶西县(今胶州)辖于密州。南宋时期的金朝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改日照镇为日照县。石臼,又是隶属日照县的三个半镇之一。光绪《日照县志·古迹》记载:“明统志谓日照新辖四镇,有石臼、涛雒、沙沟及梁乡之半。”考石臼之称,有传是以原来村后大片裸露花岗岩上遍布“碓臼”状穴而得名;也说,宋时李宝破金兵屯兵处,用石臼杵米而得名;又以海岸向东南突出,形成岬角或曰半岛,故又称石臼岛;自明初建置“备御千户所”……[详细]
李崮寨旅游风景区
  李崮寨风景区位于街头镇境内,林壑幽美,景色宜人,奇秀之资,不让五莲、九仙二山。李崮寨原名尼姑寨,明朝时,有尼姑在此结茆建庵,因而得名。相继又有和尚进山筑寺礼佛,香火绵绵,使尼姑寨盛名远播。后来,有李姓道士来此修练,尼姑寨由此更名为李固寨,进而衍化为李崮寨。在文革期间,李崮寨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范,1967年至1969年来此参观学习的达68万人,其中,阿尔巴尼亚、新西兰一些友人达100多人前来观摩。李崮寨的主要领导人刘太臻成为红及全省乃至全国的学毛选积极分子,到各地作经验介绍达300多场次,并出席了全国九届人大和党的九大两个会议,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时至今日,无人商店、知青点历经几十年风雨飘摇不倒,真实记录了当年李崮寨的风采。不断有学者、知名人士前来考证参观。更兼这里群山连绵,林木茂盛,……[详细]
丁公石祠
  丁公石祠在九仙山前的叩官镇丁家楼子村前,系明代嘉靖进士惟宁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建造。有石祠三间,全部用石料砌成。东西长9.1米,南北宽5.13米,高4.73米。正中一间有龛台,北座横刻“羲皇上人”四个字。东西两间镶嵌9方小型大理石碑(现存8方,正中一方在战乱中被盗),刻有《柱史丁公石祠堂记》、《九仙山丁宪副先生祠堂歌》、《游览诸公留题》等,记载了当地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石祠南10米处,有一石坊,宽335米,高578米,黄白色长方形花岗石条构成。前额镌有“仰止坊”,右书“赐进士中宪大夫湖广副使前巡按直隶监察御史丁惟宁字少滨主人题”,左署“万历三十八年孟冬吉旦男辉斗述”,背面镌有“山高水长”。石坊正面左、右正面左、右石柱丁惟宁题,丁辉斗书的楹联“一咏一畅百年之逸兴,勿伐勿剪绵千……[详细]
169、海上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上碑
  人们大都知道古都西安有碑林,知道泰山有刻石,但知道海上有刻石的恐怕就不多了。岚山海上碑是目前沿海地区仅存唯一的古代碑刻文物古迹。她位于岚山渔港码头西侧,为海边天然巨石凿琢而成。上有苏京、阎毓秀等名人题书的石刻。苏京,安东卫人,明代进士,官至监察御使,建宁兵备道。他书写的楷文:“星河影动,撼雪喷云”,横刻于碑上,气势非凡。阎毓秀,山西榆次人,武进士。清代康熙十年任安东卫守备。题楷文:“难为水”,“万斛明珠”,“砥柱狂澜”。海上碑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了,请你立在碑石边沿上,远眺大海波涛,近看惊涛拍岸,不仅能充分领略到“撼雪喷云”之意境,而且可以真正体会到脚踏坚石,“砥柱狂澜”。的气概。内心是否汹涌,思绪万千呢?……[详细]
170、磴山 AAA
磴山
  磴山寨风景区,位于岚山区虎山镇境内,为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级景区。海拔358米,周长百里。北面有3600亩锦山秀水,曲径通幽,环境宜人,是人们休闲娱乐、览胜陶情的好去处。景区内分布有包含磴山在内的99座山(头),99道沟,72泉,108处自然景观。是江北佛教与禅宗文化圣地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山寨文化”型生态休闲度假圣地。磴山自古被誉为“人间仙境”,赋以“登磴山石凳步步登高”的美好祈愿,是历代众多文人墨客登高临风,把酒赋诗的理想之地。山顶建有磴山寺,明朝初年,江苏东海县寂藏和尚率弟子开山首创,至清朝顺治六年重修,规模见巨。至今,一座“开山前庵和尚塔”仍矗立于林荫之中。寺内有阴阳井,井水清冽甘甜,常年不涸,一长方形养鱼池,池水清明如镜,冬不结冰,暑不显热,池上架脊形石板桥,人临其上,飘然若……[详细]
171、龙门崮 AAAA
龙门崮
  龙门崮风景区地处风光秀丽的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龙门崮山。该景区,东距日照市区28公里,西距莒县30公里,南距镇驻地5公里。龙门崮自然风光怡人。石人、石鸡、龙门石、试心石、情侣石,石石有故事;天洞、仙女洞、望海洞、仙螺洞、文心洞,洞洞皆传说。龙门崮植被茂盛,品种繁多,苹果、山楂、大枣、柿子、李子、梨等经济园林遍野,苍松叠翠,郁郁葱葱;芙蓉、国槐、柞树等生态林遍布与屋峦沟壑中,春华秋实,林茂果香;山下湖光潋滟,流水潺潺,更增添了龙门崮的秀美与灵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门崮神话传说和民间典故颇多。据说刘勰年少时因家中贫困,常到龙门崮鸡鸣寺中读书,在文心洞静心炼文,后著成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龙门崮山顶处一悬峭壁,其顶端有三块立耸立的巨石,似石门门,有一神秘圆洞,就是久传盛名的“龙门”。相传,很久……[详细]
172、奎山
奎山
  奎山,位于日照市新市区南5公里,海拔250米,东濒大海,西携傅疃河水,北与丝山、河山遥对,南与日照前三岛中的平山岛相望。因其周围较为开阔、平坦,一峰独树一帜,拔地而起,势如笔峰,故又名“狐奎山”。几经修撰的《日照县志》一致推之为“一县文峰”。清代进士丁泰登奎山时,题诗作咏,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极为壮观的山水画长卷:“沙浦山无数,来斯刮目看。一拳称砥柱,千古障狂澜。人与星共聚,海随天自宽。登临莫长啸,足底有龙蟠。”奎山胜景以及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着历代游客。其山势奇特,从不同角度观望,形态各异:自东而视,形如猛虎;自西望去,如一令旗;从南望去,犹如雄狮;从北望去,三峰并立,宛如笔架。奎山主峰之巅,六块天然巨石比肩而立,外环内空,恰似一朵硕大无朋的莲花迎风怒放,人们称之为“莲花峰”、“莲花盆”。莲花……[详细]
173、丝山
丝山
  丝山,位于日照市新市区以北12公里,海拔411米,东接大海,西对河山,北延伸到两城镇。山势迥环,遍山溪水,林木葱郁,景-人。因“悬流如丝”,故名“丝山”。沿丝山南麓顺百层石阶拾级而上,可直达顶峰。顶峰有一巨石,远望状若张口向海高唳的鹰嘴。人称“鹰嘴”。鹰嘴前方有一方正平坦的十几平方米的巨石,传说是“八仙”弈棋的一方宝地,称为“石桌”。主峰东,由群峰环围主峰成一条宽约60余米的峡谷,俗称“黑涧沟”,又称“胡同口”,地势险要。相传杨广兵败曾困于此涧。涧的两边是百丈悬崖,光滑陡立。峭壁岩洞中,栖息着无数鸽子、鹰等。丝山北麓,有驻跸岭、驻跸庙。一说这里曾是秦始皇的古战场,曾屯兵于此,故此处至今还有两个古老的村庄,即:东屯、西屯;一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曾驻兵于此,并敕令尉迟鄂公监修“驻跸庙”。清光绪《日……[详细]
日照水库
  座落于市区西部的人工湖——日照水库,建于1958年。按国家规定标准,属大型水库。水库主坝长116米,坝顶高47.4米,最大坝高28米;副坝长285米,最大坝高8米,水库大坝以上流域面积548平方公里,总库容水2.718亿立方米。日照水库,因主要库址属地在东港区西湖镇,又名西湖水库。它虽无西子之美,但也独有韵味。幽碧湖中,群山倒映,涟漪细碎,山水交映,颇具诗情画意。日照水库底部有一深潭,是现在水库的最深处。传说潭中有一洞府,里边住着神仙。人们常到此处询问吉凶、占卜未来,故名占卜潭。传说很灵验,如人们要举办盛大的宴会,缺杯盘碗碟,至潭边一求,玲珑剔透、神气古怪的杯盘碗碟便会漂出水面,送到面前。不过一定要如数奉还。后来有一个贪心的人,留下一只玉杯,自此便谁也借不出了。还传说有一名叫张鑫的人经洞府传……[详细]
175、刘家湾赶海园 AAAA
刘家湾赶海园
  一、景区概况刘家湾赶海园总规划面积5.15平方公里,拥有5.4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落潮时有1.3万亩潮间带,滩平沙细,面积广阔,盛产40余种贝类和蟹类,主要品种有竹蛏、文蛤、四角蛤、香螺、泥螺、马蹄蟹和花旦蟹等。刘家湾赶海园最初的旅游项目是单纯的赶海拾贝,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各内陆城市、河南、北京、南京等地,“赶海旅游”项目已成为我市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从2005年起,为更好地利用这块资源,东港区政府对园区进行重新规划,着重提升景区档次,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景观景点。目前,一期工程园内道路建设、景区绿化已经完成,二期工程主体广场、景点、景观设施建设也已建成。三期工程办公楼、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露天游泳池、延伸到大海的栈道、沙岛浴场已完成规划待开工建设。政府承担的三期工程资金投入预计将达1.6亿元,目前……[详细]
尧王城遗址
  “尧王城遗址”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庄子和安家尧王村周围,距日照城17公里,东距黄海5公里,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为主,地表还有商、周、汉代遗存的遗址。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约630米,南北长约825米,总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约2—3.5米。遗址中心部分高出周围地面4—5米,自古至今一直被称为“尧王城”。该遗址发现于1954年,1978—1979年,因修路,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的东沿进行了小部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约300平方米,出土器物近200件。1992—199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与市文化局、市博物馆联合对“尧王城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500……[详细]
七连山风景区
  七连山的神奇和美丽之处在于那无数的山峰高的几百米,低的几十米,有的峭立高耸,有的刀削峻拔,有的伏地而卧,有的群峰相抢,有的悬崖半腰悬立,千姿百态,形状不一七连山坐落在五莲县城以东10华里处,位于洪凝、松柏、街头三乡镇结合部。面积达15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连绵,谷深景幽,奇峰异石,秀水名瀑。它以七个形态不一的山头相连而得名,大滴水景点以鲁东南第一瀑布而著称,翠若绿毯的山间葱郁植被,而文明大江南北。由于七连山的数千巨石山头相连,且造型各异景色优美,与庐山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被人们称为“北方小庐山”。如果足够幸运在很冷的冬天到那里,还可以看到冰瀑奇观。门票·开放时间30元交通五莲汽车站到景区25—30元,大概30分钟。自驾:日东高速--日照口下--五莲--山阳乡--南区--路标,需1小时30分……[详细]
刘勰故居
  刘勰故居位于日照市莒县,是刘勰所生活居住的地方。介绍在山东莒县浮莱山定林寺内。定林寺,相传始建于南北朝,今存建筑为清代重修。主要建筑有大佛殿、三教堂、校经楼等。校经楼原名毗卢阁,相传为刘勰校阅经籍处。刘勰(约465——520)南朝梁人。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然其名未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详细]
179、太公岛
太公岛
  太公岛位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苗家村太公文化度假村东面海域,与第三海水浴场隔海想望。在平时是一座半隐于海下的海岛,只有岛顶和一个逃生塔露于海上。退潮后,整座岛就浮现了出来。可以在上面拾贝、海钓。门票·开放时间40元,包含来往船票和门票。交通市内乘214、219路到汇泉角下车,然后在码头坐快艇前往开放时间全天景点位置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详细]
两城镇遗址
  两城镇遗址位于东港区两城镇,是第一个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1934年发现,1936年发掘。据牛津大学《世界史便览》记载:“公元前3500年—前2000年的两城镇为亚洲最早的城市”。发现龙山文化和周、汉时期遗址400多个,出土各类文物标本3000余件。出土的陶器以黑陶为主,胎薄质坚的蛋壳陶水平最高,造型优美,附加堆纹。两城镇遗址发现成人墓和儿童墓50多座,随葬品主要是陶器。其中一座墓随葬品丰富,有琢磨精致的玉钺、绿松石头饰和蛋壳陶杯等。遗址0土的陶器反映出当时快轮制陶技术已相当发达,尤其是薄如蛋壳的黑陶杯工艺高超,代表了中国史前制陶业的最高水平。石器磨制精致。玉器除钺外,还有圭和刀等。一件扁平长条形平首圭,上部两面琢有形态各异的神面形纹,十分精美。交通可以在汽车总站坐开往两城镇的小客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