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聊城市旅游

    聊城市旅游景点介绍

    冠县烈士陵园
      冠县烈士陵园位于冠县城区滨河西路北侧一干渠北岸。陵园始建于1951年,原址在县城东北一干渠南堤边,1973年迁至冠县滨河西路新址,占地15亩,正门于1983年修建,门高5米,宽8米,为牌坊式砖混结构,门中央上方横写着“烈士陵园”四个金色大字。正门至烈士堂有80米水泥花砖铺面甬道。甬道两侧铺砖面广场2500平方米,广场内有两个20平方米六角花台。园内筑有环形水泥路面,并广植了青松翠柏和多种花卉,四季常青。烈士堂坐北朝南,台基高0.8米,台面912平方米,四周设水泥栏杆,烈士堂建在台基中央,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堂高14米,属歇山式建筑,双层飞檐,叉梁漆柱,花棱玻璃窗。二层檐下,正面中央镶嵌着“烈士堂”金字匾额。烈士堂内正中黑色屏障上 书-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白色大字,左右开月洞门。堂内……[详细]
    苏村烈士墓
      苏村阻击战烈士纪念碑位于莘县张寨镇苏村东500米。1941年1月上旬,鲁西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115师教导第3旅旅长杨勇指挥部队发起潘溪渡战斗,全歼日军一个中队。战斗结束后,日军7000余人,伪军3000余人,配汽车300余辆,坦克、装甲车20余辆,在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从济宁、菏泽、临清、河北大名出动,分6路对以濮县、范县、观城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企图围捕鲁西军区和行署机关。为了掩护军区、行署机关安全转移,按照军区的命令,1月17日,特务营营部率9、10两个连进驻苏村,向朝城方向警戒,构筑防御工事。当时苏村距敌人据点17公里,有数百户人家,村子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丁字街,东通朝城、西通马集,西面的道路已挖成一条半人多深的抗日沟,西南都是开阔的平原,旧有的围墙只剩下一些土……[详细]
    郭屯镇革命历史展览馆
      郭屯镇革命历史展览馆位于阳谷县郭屯镇政府驻地。郭屯镇(原郭屯乡)位于阳谷县的最北端,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26年,共产党员杨耕心在其家乡郭屯乡九都杨村发展党员,建起了阳谷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九都杨支部;1928年1月,杨耕心等组织发动了坡里暴-动-;1938年,郭屯籍共产党员王筱湖等组织成立了鲁西地区第一个抗日区政府,率先拉开了阳谷一带抗日斗争的序幕。为纪念阳谷县的革命历史,挖掘革命人物先进事迹,弘扬优良历史传统,继承鲁西革命精神,郭屯镇党委、政府2007年投资20多万元,在驻地建设革命历史展览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王寅生、杨耕心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坡里暴-动-、鲁西地区第一个抗日区政府的建立情况,刘邓大军渡黄河和阳谷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踊跃参军,为夺取革命胜利做出的巨……[详细]
    中共阳谷县党史展览室
      阳谷县是山东省建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较早的县份,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历史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弘扬红色文化,2009年4月,中共阳谷县委在县委办公楼建起党史展览室。该展览室内容丰富,制作精细,共有图版46块、图片200余幅。展出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旭日东升革命实现。主要展现了从1925年冬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段时间,阳谷县党组织领导阳谷人民英勇奋斗的革命史。第二部分:顺利过渡曲折发展。主要展现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时间的历史。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再谱新篇。主要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阳谷县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共阳谷县委党史展览室的建成,为开展党史教育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场所。……[详细]
    阳谷县烈士祠
      阳谷县烈士祠位于阳谷县寿张镇北门村。烈士祠正门朝西,采用牌坊式建筑,宏伟壮观,正上方正楷横书“英烈千秋”四个金黄大字。迎壁牌坊上 书-写着毛泽东同志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向北是通往纪念堂通道,中间拾级而上,两侧栽植有青柏、万年青等。纪念堂设在祠内北端至高点,坐北朝南,现代建筑,水泥结构,庄严肃穆。纪念堂门厅正上方横书“丹血照汗青”五个金光大字,门厅两侧分别书写“捐躯报国”、“鞠躬尽瘁”。纪念堂内,北侧矗立着17座纪念碑,上面用正楷铭刻着607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英名,其中,现属阳谷县籍烈士166名,台前、梁山两县籍烈士441名。堂内东侧安放着21名解放后牺牲的烈士骨灰。阳谷县烈士祠始建于1948年4月,1982年春翻修改建。烈士祠占地面积9.8亩,建筑面积453.7……[详细]
    张小庄事件纪念碑
      张小庄事件纪念碑位于茌平县乐平铺镇张小庄。1940年6月,中共鲁西第四(运东)地委机关(对外称黄河部),因在博平活动受到限制,计划转移到茌(平)长(清)禹(城)边沿地区活动。13日夜,地委机关及地委党校学员70余人经1天行军进驻茌平张小庄,不慎被日军察觉行踪。14日凌晨,遭到驻茌平、济南等200余名日军的突然袭击。地委领导立即组织突围。因机关人员只有几支-,突围中遭受重大损失,仅地委宣传部长郭少英等10余人突围成功。地委书记刘培桐等机关干部、党校学员和村民共有39人牺牲,党校教务主任秦怀玉等38人被俘虏。事后,当地村民将大部分烈士遗体用大车拉到赵牛河东(今东阿县高集乡)张家楼掩埋。目前,张小庄东南角依旧保留着部分当时地委机关及党校学员过夜休息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大多是青砖石基、土夯山墙、黑瓦……[详细]
    茌平县烈士陵园
      茌平县烈士陵园位于茌平县振兴街道田庄。1974年5月,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茌平县革命委员会在振兴街道田庄(原城关公社田庄)建立了茌平县烈士陵园。茌平籍著名烈士吴亚屋、李玉等人的骨灰移入烈士陵园。1998年,县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翻修扩建,陵园保护面积达到7860平方米,其中纪念堂建筑面积568平方米、办公室建筑面积249平方米。陵园北面靠近田地,东面、南面皆是居民房屋,西临一条小路。园内植有柳树、松柏等树木,有小假山一座。纪念堂内陈列遗物3件,存放着32名烈士的骨灰。每年清明节期间,全县都组织悼念烈士活动。茌平县烈士陵园是茌平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来陵园进行重温入党誓词和入党宣誓活动。……[详细]
    徐河口三英烈士墓
      徐家三烈士纪念碑位于茌平县胡屯镇徐河口村西南1公里处,是为纪念徐宝珊、徐宝璧、徐宝珍三兄弟而建。徐宝珊(1909—1942),山东省博平县人(今属茌平县)。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受过高校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宝珊被附近20多个村庄推举为“联庄会”会长。在博平党组织的发动和引导下,他很快组织起一支二三百人的抗日武装,后被编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32支队2团3营,任营长。1938年春,徐宝珊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任博平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对外称“博平行署主任”。2月,3营扩编为筑先纵队第7团,徐宝珊任团长。七团长期活动于茌(平)博(平)高(唐)清(平)一带,打击日伪军,逐步壮大起来。1940年6月,7团被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新8旅24团,徐宝珊任团长。1941年春,……[详细]
    中共高唐历史展览馆
      中共高唐历史展览馆位于高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念广场西侧。2004年5月,中共高唐历史展览馆开工建设,次年4月竣工,2008年7月1日正式开馆。展览馆坐西面东,建筑面积为991.38平方米,有两层高大的台基,均建有民族风格的汉白玉护栏,护栏柱上雕以云纹,护栏板浮雕梅兰竹菊图案。馆体巍然屹立于台基之上,威严庄重。展览馆整体为平顶,顶部中间为圆形穹窿顶,钢架结构,覆以玻璃幕。正门两侧墙壁上饰有表现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斗争内容的四幅大型铜制浮雕。馆内展览面积近600平方米,展出图片700余幅,分为平原日出、革命新篇,顺利过渡、探索前进,改革开放、铸就辉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高唐儿女五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高唐党组织诞生、发展、壮大,并带领全县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详细]
    高唐纪念广场
      高唐纪念广场位于高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城路与滨湖路交叉路口西南角。2004年5月,县委、县政府投资569万元,修建纪念广场,2005年4月竣工,广场占地4.7公顷。整个广场建筑坐西向东,硬化、绿化面积各占二分之一,分东西两区。东区为休闲娱乐区,西区为革命传统教育区。广场中部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高19.28米,寓意高唐谷官屯暴-动-发生在1928年。纪念碑的底座宽阔坚固,由960块花岗岩叠砌而成,象征高唐县面积960平方公里。底座分上下两层,建有汉白玉护栏。护栏柱上雕以云纹,护栏板浮雕梅兰竹菊图案。纪念碑四面均有石砌台阶。拾级而上即达纪念碑下。纪念碑底部.东面刻国徽,西面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南北两面刻青松浮雕图案。纪念碑南面的空地上立有一组人物……[详细]
    六二七纪念园
      六二七纪念园位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韩集乡政府驻地东4公里处张会所村东南大约1公里处。1944年6月27日,日伪军4500余人对运东地委机关所在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南从聊城太平庄,北从博平、茌平,西从聊城东朱庄,东从东阿牛角店四面围击。根据地军民被迫向张会所村靠拢,包围圈越来越小,群众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日伪军在张会所村东南的空旷田野里对被包围的村民进行了残酷大屠杀,134名抗日军民被杀害,是为六二七惨案。同年7月,茌平县抗日政府建造了六二七惨案纪念碑。1976年,中共韩集乡公社委员会、革委会为纪念碑建亭。1984年6月,纪念碑亭被列为地级保护文物。因多年风雨侵蚀,亭损严重,韩集乡党委、政府顺应民意,筹资募捐,于2009年6月建成六二七纪念园。纪念园坐南向北,南北长54米,东西宽40.8米,总……[详细]
      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位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韩集乡迟桥村东首。运东地委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冀鲁豫边区建立的一个地级机构,最初辖聊城、茌平、博平、清平、齐河、东阿等县,与当时的鲁西北地委同时存在。运东地委于1939年春在博平小李庄成立,1940年迁驻茌平南部迟桥、大白一带农村,1948年6月迁驻聊城,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后并入聊城地委,地委建制撤销。今韩集乡迟桥、大白一带是运东地委、专署、军分区的常驻地,在此,运东地委领导全区300万英雄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建成于2009年6月。纪念馆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由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馆名。纪念馆第一展馆面积60平方米,馆内灯光设计独特,大红地毯铺地,设有……[详细]
    琉璃寺烈士陵园
      琉璃寺烈士陵园位于高唐县琉璃寺镇徐庙村东部。因建在徐庙村,也称徐庙烈士陵园。1939年3月初,中共鲁西区党委和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129师关于开辟泰西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决定以黄河南岸的大峰山为依托,南向平原,开辟运河以东平原抗日根据地。1939年3月4日,先遣纵队司令部机关和中共鲁西区党委机关,由冠县东南庄出发,经堂邑北部,到高唐县琉璃寺、许楼(时均属茌平县)等地与津浦支队、青年纵队第3团会合。5日黎明,先遣纵队和鲁西区党委机关准时到达指定地点。鲁西区党委、先纵机关、先纵第2团一部及青纵3团第1营驻琉璃寺村,津浦支队驻距琉璃寺东北5公里的陈营和吴营,先纵2团一部驻琉璃寺西的牛庄,青纵3团团部和第3营驻许楼,青纵3团第2营驻许楼北面的郝庄。在我先遣纵队集结的同时,驻济……[详细]
    后田庄六十二烈士墓
      六十二烈士之墓位于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100米。后田庄村处在山东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在抗战时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1938年,这里就成立了党支部,组织了一支11人的小游击队,名叫“东临支队”。不久,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改名“长迩支队”,1939年编入卫河支队,1940年初编为八路军先遣纵队1团3营10连。1940年2月7日,10连奉命开往南宫,参加打击顽军石友三部的战斗。经过13天激战之后,10连乘胜追击时,与来自河北省邯郸的3000余名日军遭遇。日军将10--士包围在馆陶县赵官寨村的一座民楼内。全连62位战士在教导员孙树声、连长王德林指挥下与日伪军血战一天一夜,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百余名。凶残的敌人调用飞机轰炸并纵火焚楼。22日,10--士仅剩16人。在弹尽粮绝,又无外援的情况下,……[详细]
    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
      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城街道,年代为1947年。1938年,聊城早期的党支部之一——北杨集党支部建立,赵春华任支部书记,赵春湖任副书记,翟修安任委员。北杨集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党员和群众成立农民互助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破坏日伪通讯交通活动。由于敌人的告密,1940年4月2日,日本驻聊城宪兵突然包围了北杨集村,赵春华、赵春湖、翟修安、王宪伦、张子杰、翟林臣、耿玉明7名党员被日军当场杀害。为纪念革命先烈,表彰他们的英雄事迹,北杨集村李兰东等24名村民捐款修建革命烈士纪念亭,1947年春破土动工,同年5月建成。解放后,地方政府及民政、文物部门对纪念亭进行了修缮管理。北杨集烈士亭筑于高出地面0.5米的台基之上,为两层四面有门的方亭。亭内竖有赵春华等烈士的功德碑,石碑正……[详细]
    隆兴寺铁塔
      隆兴寺铁塔位于聊城市城区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为生铁铸造13层,高约15.8米。由塔身、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身用生铁仿木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塔下基座占地16平方米,上有石刻佛教浮雕孔雀、麒麟、龙凤及乐舞人物等各类图饰。塔四面有门窗、斗拱、瓦拢、房檐等,只供观瞻,不能攀登。铁塔不论在建筑风格,还是在石雕艺术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聊城府文庙
      府文庙位于聊城市道署东街路北,是供奉孔子及历代儒学圣贤的庙宇,府儒学也附设于这里,也称府学、庙学。明洪武初重新修建,经数次扩充,至乾隆十六年(1751)已具相当规模。主要建筑有戟门、东西庑廊、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拱桥、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忠义祠、明伦堂、至道斋、据德斋、游艺斋、号舍、馔堂、射囿、观德堂、万寿观、教授宅、训导宅等等亭堂斋舍百余间,并有宫墙环绕。废府、贬孔后,改建为学校,三十年代中期有第二高等小学、联立师范。……[详细]
    韩氏家庙
      韩氏家庙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许营镇韩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10月,韩氏家庙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堂小学革命遗址位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于集镇孙堂村,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孙堂小学革命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谭氏家庙(含谭家林)
      谭氏家庙(含谭家林)位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凤凰街道办事处谭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10月,谭氏家庙(含谭家林)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