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枣庄市旅游

枣庄市旅游景点介绍

皇城古迹
  皇城古迹位于莲青山西侧的密林深处,是莲青山的景中之景,面积33万平方米,四面高峰耸立,山势险竣;形成古皇城的天然屏障。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周敬王之女文静公主与大将耶律元达相爱并私定终身,周敬王与大将有隙,故不赐婚于之。为了纯真的爱情,文静公主不恋权贵,不畏父威,带领大将和重兵私奔到莲青山,择其山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并按皇宫的格局,建有外城墙、内城墙、三宫门、御桥、前殿、大殿、后殿、点将台等,并在莲青山四周设立了五营四哨,形成了古城的独特风景区。……[详细]
旱海奇观
  莲青山南部山峰均为花岗石结构,这种独特的岩石结构造就了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岩石裸露,山峰锥立,远远望去,犹如一望无际的大海,古人称之为“旱海”。“旱海”由两条南北走向的主山脉构成,中间形成盆地,面积约1000公顷。从地质学上讲,“旱海”由变质岩系组成,岩层发育为太古泰山群时期,后经长期风化、雨水冲刷等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又因“旱海”内巨石、奇石遍布,景观异常独特,人们又把这一奇特自然现象称为“旱海奇观”。畅游“旱海”,一定会为那一朵朵浪花般的“奇石”而惊诧不已。它们有的像人,有的像物,飞禽走兽无所不有。沉睡千百亿年的石头,稍加思维便活灵活现在人们的面前,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犹如神斧天工雕凿,令观者由衷叫绝。如悱恻缠绵、惺惺相惜的情侣石;如群仙相聚、开怀畅饮的聚仙石;如从天而……[详细]
峡谷览林
  莲青山西侧有一峡谷,称为通天大峡谷,总长6公里,谷底深,谷两岸林木葱郁,杂木林丛生,以天然林为主,放眼望去,碧海绿涛,山林叠翠,风光秀丽,人们可延两岸山脊游览山谷,纵观-。其中,东侧脊顶部有天然观谷台,三面悬崖峭立,顶部岩石平坦,可容纳五、六百人坐此观谷。观谷台上杂木丛生,奇树异木,似天造地设的盆景,耐人把玩寻味。谷涧林涛鸟鸣,娓婉动听。……[详细]
  青崮峰是莲青山的一座险峰,悬崖峭壁,风光无限。从莲青山的游览中线可直抵此峰,山体由整体的花岗岩构成,顶端五块巨岩矗天并立,东侧形成三处巨大的摩崖石壁,分称为大崮、二崮、三崮,像三面石镜挂立在山峰上,面积共10万余平方,十分壮观,可供游人攀崖而上,摩崖周围树木繁茂,苍翠欲滴。青崮峰南侧有古代白莲教兵寨遗址,石寨墙至今犹存,是莲青山观树、观石、观景、登高远望、游人探险的一大佳景。……[详细]
摩顶奇秀
  摩天岭是莲青山的最高峰,主峰海拔603米,从莲青山南北麓两处入山,上山攀行8公里,均可至此峰顶,山峰挺拔,岩石奇秀,整个山峰被丛林所覆盖,一片郁郁葱葱,站在极顶,晨眺日出,暮望余晖,夏观云涛,俯览丛林,有“人在云中游、一览众山小”之感。山顶部有奇石多处。一块直径百米的花岗岩巨石像莲花一样绽开,莲青山也由此得名。岩石上有晋朝书法家王羲之题写的“仙爱青峰岭”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顶峰东侧有一块约300吨重的巨石,形似仙僧,盘坐于石崖之上,当地人们称为“半仙石”。传说古时莲青仙爱峰有两位僧人,一老一小,常居山中采集人参、仙药饮食,一次在老僧离寺采药时,寺中小僧偷吃人参化仙而去,老僧返回寺中,喝了人参汤,化为半仙石留在山上。沿摩天岭峰顶往北游览,可见凉马棚、跑马岭、栓马橛、饮马泉、如来石、浴女池、北大……[详细]
孟尝君陵园
  孟尝君陵园位于官桥镇南1公里,薛国故城内东北隅,原有小山似的大坟丘,据史书记载是齐相孟尝君文及其父靖郭君田婴之墓。北魏郦道元《山水经注疏》中写道:“靖郭君、孟尝君冢在城东北隅,郦氏以目验得之。是孟尝君封于薛即葬其地。战国时期,齐威王的少子田婴随父驾前任职,经常带兵出征。齐宣王九年(公元前312年)田婴被任命为相国;齐泯王三年(公元前299年)封于薛地。田婴去世后,他的儿子田文继承其父的封爵,仍居薛邑,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以“好客养士”而闻名天下。他善于用人,广招天下贤士,宁肯毁家产也要厚待宾客。因此,各地志士贤人纷纷前来相投,门下食客多达3000余人。孟尝君名声佳誉天下,列为战国埋藏著名的四君子(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之一,被齐泯王任为相国。孟尝君对门客不……[详细]
千山盛景
  千山位于滕州市南部柴胡店境内,距市区约20公里,因山头众多而得名,夏禹时奚仲在此造车,死后又葬于山下,故又名奚公山。“千山松柏苍欲滴,霞映幽洞水自流”,峰回路转,别有洞天。山脚下,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的万亩梨园“花开似银”;延绵十余里的河滨大道,白杨参天,怀抱观梨亭,游艇码头,摩崖石刻,玉皇顶,老北宫,黑龙潭,黄莲洞、迷宫岩奇石等景观,神秘奇异。登山远眺,波光粼粼的薛河,郁郁葱葱的园林,袅袅炊烟的村落,经纬交错的阡陌,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尽收眼底。沿千山头东行不远,便是吕祖祠。该祠为二层石砌0式建筑,各阔三间,配房两间,院内有甘泉一处,祠前有石碑数座,传说这里便是吕洞宾-成仙的地方。沿千山头向西,有居千山七十二泉之首的黑龙潭。水面广约60平方米,深不见底。潭水终年溢流不息,清澈甘甜。每逢夏秋,……[详细]
前掌大遗址
  前掌大遗址位于官桥镇3公里的前掌大村,面积约20尤平方米,西距薛国故城1公里。1978年至2001年,前掌大遗址先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10多次发掘,清理墓葬100多座,累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特别是1994年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兵器、玉器、酒器等被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5年至1998年,又发掘出五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车马坑,因而轰动考古界,据考古证明,前掌大墓葬群是西周早期薛国贵族基地。……[详细]
千年古塔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详细]
滕州市博物馆
  滕州市博物馆坐落在市区龙山路82号,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是一座故色古香的仿古式建筑。主楼10层,登上顶层可瞭望市区全景。管内现收藏文物13000多件,其中有60余件定为国家一级珍品,曾多次到国外展览。以7300年前“北辛文化”文物,商周原始青瓷器、青铜器、精美的玉器构成滕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突出特点。馆内设有史前文化、商周文化、兵器、铜镜、钱币、书画六大展厅。史前文化厅,主要展出的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的文物,石磨盘、石镰、石铲、鹿角镐和栗类颗粒,证明了早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了一个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文化部落。质朴、古拙的北辛陶瓷,造型优美、制作工艺精堪的大汶口文化陶瓷,造型和制作工艺完美统一的龙山文化陶瓷器等,构成了东夷文化陶器素雅精……[详细]
墨子故里
  滕州是墨子故里,每一个滕州人都引以为荣。这正如著名学者、墨学专家蔡尚思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中所说的那样:“墨子的大部分思想与精神,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是无比伟大的,中国出了一个墨子,是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在滕州1485平方公里土地上,你能体验到滕州人的热情好客,善良淳朴;你能目睹滕州人的文明有礼,俭朴勤劳:你能领略到滕州经济建设的繁荣昌盛,城市变化的日新月异;通过这些,你还能感受到墨子“爱利万民”思想的再现,“以义为利”行为的延续,“悦行忠义”品质的发展,“强本节用”美德的弘扬。……[详细]
岩马湖景区
  岩马湖位于山亭区北部冯卯镇境内,面积近3万亩,水深在0.5-17米之间,是山东十大水库之一,枣庄市最大的人工湖。她就象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连绵不断的群山之中,内有民间传统与现代景观和谐统一的休闲场所-驻驾山庄,有枣庄市最大的天然溶洞-嶂山溶洞,是一处旅游休闲的理想选择。岩马湖东西两面山峦叠嶂,风光优美。风和日丽,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大风刮目相看过,波涛汹涌,对面珠山岛恰似一条巨鲸浮出水面,观后使人有置身海边之感觉,顿生豪气。如能在岩马湖上荡起一叶轻舟,将会尽情领略到广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渔家风光、蜿蜓壮观的大坝所带来的田园般的感受。 岩马湖一年四季碧波荡漾,风景如画,日落西山时最为迷人。每逢傍晚,太阳西下,斜阳铺泻,青山倒映,花木入湖,鱼舟点点,花伞锦簇,湖面碧波在落日……[详细]
龙床风光
  沿原半湖乡政府门前公路西行,穿过务后村,约有2公里的路程见一座古石桥,过桥南行,然后顺山体边缘崎岖小道前行200米,便可看到龙床风光。龙床风光由龙床瀑布、龙床奇石、龙床峡谷三部分组成。龙床瀑布宽35米、高13米,远远望去,似白色绸缎悬挂山涧。瀑布之上,水绿如蓝,两岸美景倒映水中,如诗如画。瀑布之下流水潺潺,花岗岩石光滑洁净,水中游鱼清晰可见。瀑布南侧山壁下方有一方形巨石,长10米,宽5米,石面平整光滑,瀑布顺石而下,形成一面小瀑布,与大瀑布交相辉映,相映成趣,此处便是传说中的“龙床”。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抗击王莽,因寡不敌众,兵败抱犊崮山区,单骑突围到原半湖乡务后村前,刘秀发现王莽大将吴汉率兵正迎头杀来。刘用灵机一动,沿山涧而下,突然发现山涧东岸,沧壁之下,有一宽阔岩石上,上能蔽日,下能……[详细]
214、沧浪渊
沧浪渊
  乘车至原半湖乡水泥厂,然后沿厂前公路西行约10公里,便可领略到被称作“邑中胜景”的沧浪渊。《峄县志》载:“有沧浪渊,县北六十里,车稍山下,相传为孔子听沧浪歌处。......尤为邑中胜景。”站在谷底眺望,远处迎面有两座峭岩屏立左右,犹如雄关隘口、险峻异常。两壁之间有一圆锥形水潭,将山口牢牢守住,这就是“莲花池”。攀着北侧的峭壁前移十余步,里面豁然开朗。正前方有一深渊,直径约20米,水色碧绿,水面如镜,此处便是沧浪渊。渊四周峭崖屏立,正面有豁口,一泓涓流飞滴而下,坠入渊中,发出细弱清脆的响声,涤人心肺。渊周巨壁上,生满紫藤,形状各异松柏在悬崖夹缝间傲然挺立,顺西面的岩石可攀到壁顶。俯视深渊,但见壁立树匝,险绝异常。难怪孔子游至此处边赏美景边聆听沧浪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详细]
215、巨龙山
巨龙山
  巨龙山沿枣徐公路路旁树立的“巨龙洞”标志,蜿蜒向东行驶4.5公里,穿过杏峪村,来到巨龙山停车场,只见巨龙山3座山峰连成一线,像一道黛色的屏障,重峦叠嶂,嵯峨秀丽。相传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打天下时,由于南征北战无法照顾家中年迈体弱的0,只好为其备足衣食暂时放在此山一洞中“寄养”,因而此山得名“寄母山”。由停车场沿羊肠小道,绕岩石、登台阶,向南爬行上山,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行至500米处,见到两座山峰相距约10米,屹然耸立,直冲云霄。令人称奇的是两座山峰轮廊相似,且峰体都有一孔,这就是传说中七仙女曾经玩耍过的荡仙架。细看之后,才发现西侧山峰实际上是由3座山峰并紧合并而成。东侧山峰峰体出现多处长约10米的裂痕,峰底页岩似历尽沧桑,不堪重负,已开始出现剥落,给人以岌岌可危之感。相传,当年杨……[详细]
  出黄龙洞洞口,拾级而下至停车场,可看到一株千年古杨,枝繁叶茂、高耸云天。再从熊耳山东麓出发,顺双龙路西行约1.5公里,在熊耳山山脚下可见到一条贯穿东西的大河,名叫“伽西河”。从地质学上讲,由于西伽河支流两岸分布着朱砂洞的灰岩,所以才造就了熊耳山的缓坡地段。河上横着一道长30米,宽6米,高10米的大桥,下有数个拱洞,河水漫过,形成一道几十米宽的水帘,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煞是壮观。河水常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山峦、浮云倒映其中,山风袭来,使人顿生惬意。沿坝涉水过河,步行半公里,对面山麓的石壁下便是牛鼻洞。手足并用攀援10多米来到洞前,可见到牛鼻洞有两个大小相似的洞口,中间隔一道灰黄色沙岩,两洞夹一岩,远远望云颇似牛鼻。屈身钻进洞口,不远处便是一圆形拱顶大窟,洞体宽敞,洞内前侧有一道裂隙,从中射……[详细]
贺敬之文学馆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同志祖籍为台儿庄贺窑村人,半个多世纪以来,辉煌的文学成就和始终如一的艺术主张,以及在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卓越建树,有口皆碑,蜚声世界。贺敬之柯岩文学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台儿庄古运河畔,整个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2015年扩建改造后展厅面积为1200平方米,分为贺敬之展厅和柯岩展厅,设有展览厅、影视厅、书库、书画厅、讲习所、资料室、贵宾室等。馆内全面介绍了贺敬之及其夫人柯岩的人生历程和辉煌的文学成就,生动再现了一代诗人、作家、戏剧家、文艺理论家的风范。馆内陈列了贺敬之、柯岩藏书一万余册,实物展品300余件,珍贵图片200余幅,并展出了200余幅名人墨宝真迹。是一个资料前面、内容充实、为文学研究提供服务方便,在全国具有权威性的文学研……[详细]
枣庄北郊园林
  枣庄北郊园林坐落在枣庄市区北郊的齐村镇境内,距市中区政府驻地约4公里,开发建设始于1992年,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曾被山东省园林专家誉为“山东少有、枣庄第一”。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西起郭村水库,东至卓山,南临北环城路,北濒-泉,分为中、北、东、西四大景区。……[详细]
枣庄龟山风景区
  龟山风景区坐落在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境内,距枣庄城区15公里。龟山海拔331米,景区面积238万平方米。景区现有景点数十个,较大的有溶洞、观音堂、山寨、木乃伊古墓、九龙石、老鹰石、八卦园、猴山、水上乐园等。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座尘封多年的历史名山,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龟山历史悠久。从殷朝到明清,先人活动的踪迹遍布山顶,镌刻精细的八卦图,香烟缭绕的紫云观,雄伟壮观的古山寨依稀可见。山上峰雄石奇,林木茂密,春天花海一片,秋天硕果累累,一年四季郁郁郁葱葱。山下是周村水库,粼粼波光,叶叶扁舟,美不胜收。山水映照,交相生辉,真是一幅活脱脱的山水画。鲁南第一溶洞更令人连连称奇。溶洞全长600多米,洞连洞,纵横交错。洞内钟乳石倒挂,石笋林立,滴水叮咚,石壁耸立,既奇妙又壮观。尤其是钟乳石和石笋,千……[详细]
枣庄革命烈士陵园
  为纪念各个历史时期为枣庄革命斗争和解放枣庄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业绩,教育子孙后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中共枣庄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枣庄市革命烈士陵园于一九八七年九月筹建,一九八九年三月建成。陵园座落在市区光明广场南侧,占地四十一点五亩,建筑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大门为仿古式建筑,恢弘雄伟,与纪念碑相映成辉,“枣庄革命烈士陵园”由著名诗人、原中宣部代部长、文化部部长贺敬之题词。陵园规划有序,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经过近年来的绿化和建设,已初具规模。陵园内建有“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亭(怀烈亭),占地九百平方米,碑亭为木制结构,仿古式建筑,亭高十0二米,周长一百一十米,纪念碑为青色花岗岩制作,庄重,古朴,深沉,体现了烈士的革命信念和革命意志。亭子四周地面和围栏由白色花岗岩砌成,寓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