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旅游

平顶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鲁山文殊寺
  文殊寺位于鲁山县西南部的四棵树乡平沟村,由于该寺建在海拔1112米高的俺窟沱山,又名“俺窟沱寺”。据清道光二十五年《重修文殊庵俺窟沱寺》碑记所载:“鲁邑西南偏山坳之间,旧有文殊庵俺窟沱寺,白云为藩,青嶂为屏,绿竹映阶,银杏封宇,即古之丹邱殊林无以过之。”据传,唐武宗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日本高僧慧萼带着他在五台山敬请的一尊观世音菩萨像,乘船回国,当船行至浙江普陀山东南新罗礁时,被水面上突然出现的数百朵铁莲花围着,慧萼领悟,是观世音菩萨不肯离开中国到日本,立即祈祷应允:建“不肯去观音院”,铁莲花迎面退去。慧萼带观音菩萨像,途经石人山,曾在文殊寺小憩。后人为纪念不肯去观音,建庵普陀寺即今日文殊寺。寺中五株千年古老银杏树,枝繁叶茂,人称活化石。浓阴庇护下的文殊寺,占地十余亩,据寺内现存的两块石……[详细]
豫西革命纪念馆
  豫西革命纪念馆(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鲁山县老城大街中段、县委大院西侧。纪念馆的楼房始建于1891年,当时,挪威一些基督教人士来到鲁山传教,在这座楼相邻的西南建了一座教堂,取名“福音堂”。此楼为配房,是牧师和传教士居住的地方,人们称它为“牧师楼”。楼房为砖木结构,西欧建筑风格,是鲁山当时最漂亮的建筑。1947年鲁山解放时,传教人员离去。这里成为豫陕鄂后方工作委员会领导人的驻地。福音堂成为领导机关召开会议的地方。1948年,刘邓大军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走出大别山向豫西转移,于4月中旬来到叶县、鲁山、宝丰一带与陈谢兵团会师。邓小平首次来到鲁山在这里住了半个多月,之后每次到鲁山都在此住宿。鲁山是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早在1928年就把革命火种播在了这快土地上。1929年,建立了中共鲁山特别支部……[详细]
郏县山陕会馆
  郏县山陕会馆位于西关大街,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又名山陕庙,也有人称其为关帝庙。会馆坐北朝南,大门两旁站立一对高大石狮。迎门是一座照壁,馆内有前后殿、戏楼、钟鼓楼等建筑。进门是三间面北戏楼,戏楼建于会馆的山门之上,台下为出入会馆的通道,歇山式台顶,这里可容纳3000多人同场看戏,是会馆最热闹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戏班都来这里演出,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三节更要演戏娱神。全国很多地方的戏班都在这里演出过,对于众多-商人来说,也许千里行商的乡愁,只能在聆听家乡戏中得到安慰。戏楼檐下是精美的木雕,花卉、禽鸟、人物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前檐下枋木均采用透花木雕,富有地方色彩的斗狮图,或舞或斗,惟妙惟肖,檐牙起翘,螭龙含珠,金鳞闪闪,屈曲盘旋于蓝天绿檐之中。戏楼两侧是钟鼓楼,高4米,双层飞檐,凌……[详细]
244、临沣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沣寨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据《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称“水田村”。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该镇地质资源丰富。处域东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岗、洼五种地形。曾列入《名山记》的紫云山一峰秀出,紫云环绕,山林叠翠,山泉叮咚,“紫云晴雪”被列为郏县八大景之首。临沣寨被专家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详细]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纪念馆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纪念馆位于郏县广阔天地乡广阔大道北侧,占地3100平方米,建于2001年,2002年8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广阔天地乡过去叫大李庄乡,后来因为有了毛主席的批示才改为广阔天地乡(公社)。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知青运动,全国先后有1800万知青投身于这股洪流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当年,广大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这里成了他们向往的地方。该乡为了铭记这段历史,2001年在距郏县县城西南3公里处兴建了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知青园,2002年10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知青园内的景点有毛主席塑像、-手迹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广阔天地博物馆、知青旧居、知青井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纪念馆,馆舍环境优雅,是为了纪念毛主席的亲笔批示,展示知青文……[详细]
严和店窑址
  严和店窑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镇严和店村,分布在蟒川河西岸、北岸,窑址东西475米,南北555米,面积约263625平方米。该窑址始烧于北宋早期,北宋晚期达到鼎盛,元代时仍在生产。1950年、1956年、1958年、1964年国家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冯先铭、叶喆民先后到严和店窑址进行多次调查;1985年、198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曾先后两次到该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窑址内文化层厚达2—2.5米,遗物、遗迹丰富,清理出有烧瓷窑炉、澄滤池、灰坑等。严和店窑生产的青瓷器皿造型端庄秀丽,古朴典雅,器形有斗笠碗、敞口碗、粉盒、瓜棱罐、灯、盏等为多。胎质呈香灰色,胎质坚密,胎釉之间均饰一层酱褐色护胎釉,下面遍布斑斑小点,犹如俊梨之皮;釉面隐纹纵横,恰似蟹过留痕。有些釉面呈细碎规则的冰裂纹,构……[详细]
舞钢二郎山景区
  二郎山景区位于舞钢市石漫滩水库南岸,紧邻市区,是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之一,景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观百余处,有雄伟壮观的观景台,高耸入云的玉皇金殿,琼浆漫溢的龙王壁瀑布,幽雅静谧的忘忧谷及娱乐休闲的情人岛等,是国家AAAA级景区。相传,二郎担山赶太阳行走至此,造就了尖山、平山、长岭山等七座山峰,形成了今天的二郎山。二郎山景区有五顶国际、国家级桂冠:是国际龙舟赛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皮划艇训练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每年都有龙舟赛、水灯节、槐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游客云集于此,观二郎山水,看秀甲钢城。1.景区开放时间24小时(注:此信息仅供参考,一切以团购网站和二郎山景区最新信息为准)2.取票地点:景区售票处3.特殊人群预定标准:A.免费政……[详细]
孤石滩水库
  孤石滩水库是淮河支流澧河的发源地,平顶山市第三大水库。面积1.035万亩,深度平均水深7.97米。孤石滩水库,位于澧河上游叶县与方城县交界处,控制流域面积285平方公里。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是全省主要暴雨中心及多发区之一。1958年开工,1959年冬大坝合拢。1960年6月,大坝小断面施工达到设计高程,因施工质量差,1961年决定大坝扒口缓建。1970年许昌地区革委提出规划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以不淹没方城县拐河镇为原则,确定总库容为1.5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704亿立方米。设计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卵石坝,最大坝高30.3米,坝顶高程160.3米,防浪墙高1.2米,坝长494米,台地坝基表层为砂卵石,厚6~8米。采取粘土截水槽防渗;左坝头表层为沉积层,其下岩石有溶洞,做粘土包山……[详细]
文集遗址
  文集遗址位于平顶山市叶县常村乡文集自然村西南。遗址大体处于澧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总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化局组建考古队,对叶县文集遗址进行了较长时间与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1300平方米。共发现各类遗迹1470多个,有建筑基址、房基、灰坑、窖藏坑、灰沟、道路、地灶、火池、砖池、水井、地道、墓葬。其中,最为重要的遗迹绝大多数都位于金代至元代初年的文化层之间。文集遗址是一处自唐代延续至元代的,在金代发展为较大规模的民间商品流通、交易场所——集镇一类的遗存。遗址中较为清晰而明确的地层关系和丰富的遗迹、遗物,必将增进我们对中原地区金代瓷器的认识和了解,为研究这一地区唐代至明代的历史文化面貌,尤其是金、元时期民间……[详细]
小李庄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南北朝小李庄遗址,位于宝丰县杨庄镇小李庄村。遗址东邻小店村,西接冀庄村,南邻小李庄村,北至大温庄村。该遗址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应河由西向东自遗址北部穿过。遗址东西长约1250米,南北宽约8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遗迹从早到晚可分为仰韶、二里头、商、西周、汉代、南北朝等六个时期,尤以仰韶与商代最为丰富。5月10日,记者来到小李庄遗址,探寻尘封地下数千年的古村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煤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夏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煤山公园内,洗耳河西岸台地上。整个遗址呈立状,高出周围约4米,东西直径220米,南北直径230米,文化层厚度约4米。地势北高南低。断崖上袋形、敞口灰坑多见,文化堆积层次明显,地表还散存有大量的龙山、二里头以及商代、西周、汉代陶片及螺壳、鹿角等遗物。由于古代人类长久居住而山体地层呈黑灰色,故有“煤山”为名。遗址的绝对年代为夏代,距今4500年左右,文化性质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煤山类型,对研究夏代人活动范围有重要价值。晚期煤山一、二期,上面两层为二里头一、二期。各期的遗物基本为石器、陶器和一些骨器生产工具。石斧多近柱形仅磨刃部,石镰作弯月形通体磨光,石凿通体磨光、单面刃,石刀呈方扁状多有钻孔。另外还出现有少见的玉戈、玉铲。生活器皿可分为炊具、盛具,均……[详细]
李楼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夏李楼遗址位于汝州市杨楼乡李楼村西北200米,东距市区约23公里,北距汝河约1公里。遗址附近村民称该地为柏树圪。原为圆形土台,现在为略高于周围地面的长方形坡地,东西宽670米,南北长660米。目前,遗址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基6座、墓葬12座、灰坑15座,复原陶器82件,此外,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遗物250余件。该遗址地层堆积厚达3—4米,局部灰坑深达5米,遗物、遗迹丰富,清理出的房基均为方形,两间或者三间相连;墓葬为竖穴仰身直肢葬,间有少量随葬品;瓮棺葬均为婴儿;灰坑多为袋状、筒状,最重要的发现是在灰坑里发现了较多的稻米,这对研究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种植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成人墓葬与婴儿瓮棺葬的合葬墓,在中原地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墓葬中……[详细]
汝州文庙(学宫)(汝瓷博物馆)
  汝州文庙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市区中部。创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现建筑多为清代重建。汝州文庙(学宫)又称黉学,是古时童生、秀才们学习、聚会的地方,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正德汝州志》记载:汝州学宫学基在元朝忠襄王祠堂,明洪武三年改建为学宫,后于明永乐十四年重修。明崇祯二年和民国五年学宫两次被毁,“殿庑渗漏……墙壁多颓”。文庙(学宫)南北长325米,东西宽50余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东西各附一跨院,其特点为:建筑排列有序,中轴线明显。现有大成坊、文明坊、大成殿、启圣宫、名宦祠、乡贤祠等大小殿堂116间,系明、清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保存基本完整。其中,大成殿系学宫内最大建筑,单檐殿式,面阔五间,进深两间,进深8米,开间面宽4.38米,东西次间面宽3.35米,东西梢间面宽3.1米……[详细]
叶邑故城
  叶邑故城位于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旧县村。北依澧水,东邻烧车河。城内街道、城门、城墙、寺庙等遗址大部分尚保存。城墙周长约9公里。最高约5.5米。叶邑故城春秋时曾为楚国政治家、军事家叶公沈诸梁的封地,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被封为叶县尹,号叶公。叶公被尊为叶姓始祖。叶公尹叶期间修水利、劝农桑。使叶邑地丰民强,成为楚国四座大城之一。今叶县旧县乡尚存东、西陂遗址和叶公墓。叶邑故城地上、地下文化遗存丰富,在古城周围,尚有古冢30-40座,近的临近城池,远的达10余公里;现存部分有的封土较厚,大的高约15米,占地超过10亩。根据已发掘的M1-M3出土的器物包括青铜器、木器、陶器、玉器、铅器等,其中不乏国内精品,墓主级别较高,均为楚国墓。叶邑故城曾于鲁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详细]
应国墓地
  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地区薛庄乡北滍村滍阳岭上。滍阳岭的南段是沙河支流应河的东堤岸,南端濒临白龟山水库,西隔应河与应山想望。这里自古就是“出宝之地”,岭上不断有青铜器和玉器出土,也不断有人在岭上盗挖古墓。1979年,北滍村砖厂在取土时挖出一铜簋,卖给废品收购站,几经周折,被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同志收回。根据铜簋上的铭文,得知是邓国国君之女适嫁应国的陪嫁礼器。从而应国贵族墓地得以发现。邓公簋发现后,先期对墓地进行考古钻探调查,并于1986年下半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管会共同组成应国墓地考古队,从1986年至1997年进行了长达11年的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310多座,其中发现了应国国君及夫人墓近20座;出土各类文物1万多件,其中有铭文的青铜器多达200多件。应国墓地主要是周代……[详细]
元次山碑
  元次山碑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高中院内。为唐代刺史、诗人元结(719~772年)墓碑。碑铭原立于鲁山县城北青条岭泉坡元结墓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将碑移于此并建保护亭。碑亭为方形攒尖顶灰筒瓦顶建筑,元次山碑位于亭内。元次山碑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63岁时为好友元结亲手撰写并书丹的悼文。全文以寸半见方的楷书写就,字迹浑厚雄健,遒劲秀拔,气势磅礴,充溢着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是颜体的代表作品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次山碑为青石雕刻而成,碑额缺失。碑身为长方体,高1.9米,宽0.95,厚0.28米,右下角残缺。碑文四面环刻,也称四面碑,正背两面各17行,两侧4行,行字数33—35不等,全文1383字。首行题: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元……[详细]
段店窑址
  段店窑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城北12公里梁洼镇段店村东北,是一座唐宋古窑址。瓷窑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文化遗物非常丰富,经过省、地、县多次调查和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1990年两次发掘,获得大量的瓷器和烧制瓷器的匣钵支垫,证明该窑址始烧于唐初,延续至元明,经历1000余年,是河南省烧制瓷器最长的瓷窑址之一。该窑址瓷器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其中有唐钧、宋钧、元钧、唐三彩、鲁山花瓷、宋汝官瓷、三彩珍珠等。其花色有唐代黑瓷、白瓷、黑彩花斑瓷,宋、金、元时期的白瓷、黑瓷、三彩珍珠地、芝麻酱釉等。器形有瓶、盆、碗、盘、壶、碟、棋子、注子、枕、盂等数十种。该瓷窑址烧制时间长、遗物丰富、品种齐全、花色多样、造型优美,在中国瓷器制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段店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详细]
张公巷窑址
  张公巷窑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区东南部,遗址中心区面积约3600平方米,皆被居民住房和城区道路所压。该窑址发现于2000年春,出土有几十片典型的窑具,有盘式、桶式、漏斗式。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在汝州张公巷配合民房改建工程进行小范围的考古发掘,发现一些类似汝窑瓷器、窑具和素烧坯残片。2003年,汝州市文化局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指导下,组织人员对张公巷原探方周围2500平方米的范围实施高密度钻探,并于2003年年底完成了张公巷7户居民的拆迁工作。2004年2~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张公巷东、西两侧分别开挖探方两个,发掘面积124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4座、水井4眼、灰坑79个和过滤池1个,出土了一批张公巷窑生产的完整或可复原瓷器和窑具。出……[详细]
望城岗冶铁遗址
  望城岗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城西南望城岗村后土岗上,东起严家岗,西至贺楼村南,南至望城岗村。遗址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有三个炉渣岗相连。遗址灰层最厚处达6米以上,地表散存着大量的矿石粉、青石、木炭、砂子、炉渣等,器物残范、炉底等冶铁、铸铁遗物随处可见。遗址中部及偏西部处,发现有成排和单一约一间房基大小的烧结炉底,其红烧土层层层重叠。农民在耕作中不断发现冶铁遗迹,路沟边崖曾露出半个小高炉结构,直径2.3米,炉壁由带砂质的耐火砖砌成。还发现大量的铲范、镢范、犁铧范等铸造遗物,另有泥范、铁范等,其中有带“阳一”铭文的铧范。2000年11月至2001年元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揭露面积2000多平方米,发现完整宋代烧瓦……[详细]
宝丰文笔峰塔
  文笔峰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文笔山上,内有文笔峰塔又称文峰塔,明代,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建造为六棱实心砖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顶,无层、无门窗,略似华表,造型别致,风格独特,为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文笔峰塔上方南侧镶嵌碑刻一方,碑文阴刻楷书,主要记述建塔主持人及捐款者姓氏、出身。捐款者有辅佐李自成大顺政权丞相牛金星之名,与香山寺戊辰科状元刘若宰于崇祯三年所撰“重修香山寺观音大士塔记碑”碑阴之“崇祯丁卯举人邑人牛金星”记载相吻合。宝丰县城南五里许,东西横卧着一道土岭,因该岭位于文庙南,于庙南北对应,故名笔山。山巅古射箭台上,耸立一座塔,其塔高约15米,结构下石上砖,六面棱形体,全名曰文笔塔,俗称文峰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兴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