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新乡市旅游

新乡市旅游景点介绍

鲁堡遗址
  新乡鲁堡遗址位于该市凤泉区鲁堡村东北处。鲁堡遗址被发掘出罕见秦汉墓群,有遗骨下葬时屈肢,或为殉葬者。对此考古人员分析,此为当时风俗习惯,为仰身屈肢葬,这在以前考古发掘中很少见。根据地层推测,多数为战国至汉代的墓穴,部分则可追溯至龙山时期。1963年6月,鲁堡遗址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普照大禅师石塔
  普照大禅师石塔:石雕喇嘛塔。是开山主持佛光普照大禅师的迁化灵塔。为嗣法门人佛心妙觉大禅师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29)二月十五日所建。纯石结构。五层,通高4.9米。塔座和塔檐为八角形,塔身为鼓形。塔基由双层须弥座构成。下层须弥座大半没入地表之下,仅露八角形的上枋,上刻伎乐飞天。上层须弥座的束腰部分刻四个壶门,每门内各刻一只卧狮,壶门之间刻饰牡丹花。下枭刻覆莲一周,上枭和上枋雕刻单瓣仰覆莲两层,每层八朵。上层莲瓣中各雕一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呈禅定像。塔身高0.80米,共置佛龛上下两层。上层龛为尖拱形,四面八方共设七个龛。北方无龛,南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佛为结跏趺坐在须弥座上,二弟子双手合十立于莲座上;东南龛内雕一力士;西南龛内雕一天王;东龛内为骑象的文殊菩萨;西龛内为骑狮的普贤菩萨,手持如意状莲……[详细]
  王法明造七级浮图位于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马屯村同和寺旧址。始建于唐开元三年(715)。原为七级石塔,俗称小石塔。一九六三年六月被公布为河南省级保护单位。“文革”中遭破坏,仅存三级,残高一点八米。下为整块青石砌成的三层正方形按比例收分的如意塔基座,塔身第一层保存完整,由塔体和塔檐组成,塔体分为两层,下层是唐代石刻,南面辟龛门,龛内浮雕一佛二菩萨,龛门两侧有花卉和人物图案,龛门上方有王法明造七级浮图题记。塔体其它三面均线刻佛像,供养人及题记。塔体上层是宋代重修石刻,有天圣三年(1025)、庆历五年(1145)重修浮图题记。上面塔檐为整块方形青石,每面刻有花卉图案。塔身第二层仅高十四厘米,正中雕一小佛龛,四周有花卉图案。塔身第三层已残缺不全。……[详细]
  山彪镇墓地,战国,位于卫辉市唐庄镇山彪镇西北地。1985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约在3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埋藏着大量战国时期魏国墓葬,1928——1935年曾出土许多战国器物。1935年7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馆联合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大墓1座,小墓7座,1959年出版了《山彪镇与琉璃阁》发掘报告。大墓在墓区西北,小墓分布在大墓的东南两侧约100米处,墓的形制多为长方竖井,无墓道。大墓的墓底铺一层石块,上置木椁,椁周填石子,外层又填木炭,椁内放棺,棺内有尸骨及衣物出土青铜器1447件,其中有编钟两组,列鼎、 、壶、鉴、盘、匝、勺、铜镜、车马饰、匕和兵器等。尤以用红铜丝镶嵌的水路攻战图铜鉴最佳,驰名中外,为战国青铜器中佼佼者。器表面分了三层画像图案,292人以舟和鱼等图象,组成徒卒战、舟师战、短兵……[详细]
齐州故城
  齐州故城,时代为北朝,现存城垣东西长458米,南北宽419米,总面积191902平方米,该城位于获嘉县县城西南12.5公里,张巨乡杨洼村正北0.5公里,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从历次的调查看,现存城墙的断层均系夯筑而成,并在夯层内采集到大量的陶片,主要器形有:陶罐、陶盆、陶缸、板瓦、筒瓦、汉五铢钱等。陶质均为泥质。陶色为灰色和红色。主要纹饰有:粗细绳纹、蓝纹、弦纹、素面等。其制作工艺主要为手制、轮制和模制。该城址是豫北地区现存唯一的一座南北朝时城址,且现存四面城墙较为完整,如能进一步的科学发掘和开发利用,将是豫北地区一颗耀眼的明珠。……[详细]
同盟山遗址
  同盟山遗址该山(坛)为昔年周武王率师伐纣,在商郊牧野举行战前誓师的盟台,史料记载为诸侯兵捧土封之,即《尚书·牧誓》所载的牧誓之所,也是武王军举行牧野大战现存于地表的唯一物证。其文化层丰富,考为龙山文化至商周文化遗址,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侯演武场”、“诸侯井”、“周武王饮马池”、“姜太公校阅台”等古迹遗存与该山(坛)相依相连,交织形成了追溯牧野战景、寻古探幽的千古景观。……[详细]
  延寿宫 位于汲县西关下街环城河畔。为明代潞简王寝宫。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分东、西、中院。东院为守庙道人住处,中院为天爷庙,西院为马厩、仓库。后院有三面楼房,是道人诵经之处。现宫为县县城关第三中学。……[详细]
188、六度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度寺
  六度寺位于汲县城西北20公公里太公泉乡六度寺村坛山。寺为唐开元初(714年)所建,宋、明重修。现仅存山门、中门、边房、正殿,保存尚完整。……[详细]
  宋金战场遗址位于汲县城西北20公里太行山余脉苍峪山口,两旁山势陡峻,中间有面积约数十亩之“黑龙潭”。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曾住此处与太行义军会合,截击金兵。此为当时战场所在,后潭渐淤塞,今已建成塔岗水库。……[详细]
汲城旧址
  汲城旧址位于汲县城西南9.5公里孙杏村乡汲城村,以原城四周为界。周长4,522米,东长1,122米,南长900米,西长1,000米,北长1,500米。为后汉顺帝时县令崔瑗修筑。现存城墙长200米,高约5米。原城门楼刻石“东观东海”尚保存完整。……[详细]
潞王府遗址
  潞王府遗址 位于汲县城内东部。潞王府为明万历年间在原汝王府旧址上修筑扩建而成。北自望京楼后街向南一直到南门里椿树圪垱街,东自城墙向西至教场街,占地约2万平方米。府内建有望京楼,东北角建有看花楼,其南有从江南太湖运来的太湖石砌成的假山,再南筑有供王妃们梳洗整容用的梳妆楼。王府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清代,现仅存望京楼和皇城后街等处残破旧府墙。……[详细]
  孔子击磬处位于汲县城南关。亭高约5米,门楣上有“玉振遗韵”石刻。亭内有御碑一座,刻“孔子击磬处”5字。碑刻诗一首,为乾隆皇帝手书。……[详细]
  牧野古战场遗址位于新乡北,淇县南之汲县境内,从新乡市北郊起,沿太行山和卫河走向,穿越县城,至淇县三道城墙处(即朝歌周围的夯土城墙)。史载,文王死后四年,武王出兵伐纣,并有许多小国和八百诸候自动前来会合,但没有立即前进,两年后(武王十一年),武王以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与南方各族武装大举伐纣。武王的队伍顺利前进,在距纣都朝歌西南的牧野誓师。纣王闻之亦发兵七十万(一说十七万)。双方大战于牧野一带。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纷纷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王走,反入登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0死。周武王斩纣王头,杀妲已。这场战争的胜利,商师阵上起义是主要原因,他们欢迎周武王来拯救自己,“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周立商灭,时为前1066年。……[详细]
  河洼文化遗址 位于汲县西北7公里河洼村,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7,500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属仰韶文化。发现的有灰坑、陶器、陶片、石器、骨器等遗物,以及圆形房屋的柱窝遗址等。……[详细]
  合河石桥 位于新乡市西12公里。因丹河、百泉河、石门河、黄水河等在村北汇流入卫河而得名。明嘉靖元年(1522年)村北卫河上游修三孔石桥一座,万历元年(1573年)又把原石桥下移210米重修,今尚存。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南下部队一部,曾经此桥。……[详细]
张故城遗址
  张故城遗址位于新乡市西7公里。西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宰相昌嘉不愿内属,起兵反,武帝出师讨伐。次年,武帝行至此地时,恰逢南越叛乱平息,吕嘉被俘,路博德派人送米吕嘉首级,武帝大喜,即把汲县的新中乡(今张故城)立为县,定名获嘉县。隋代,获嘉县西迁后此处称故城。明初,张氏在故城西建村庄,故称张故城,后人写为张固城。村东有汉获嘉县城遗址、汉代赵越墓,南有传说为墓,铁路南有汉代墓群。……[详细]
古鄘城遗址
  古鄘城遗址位于新乡市西北12公里店后营,传为周代庸国都城。史书载村南有普渡桥,桥东有石碑一座,上刻:“大家店周围为古鄘城”9个大字。1978年群众在大家店村西头路北挖出过2座古城砖垛。现店后营西南有凤凰台,南门外有明代百户侯王干饮马池。是为新乡县最古老村庄之一。……[详细]
  李大召遗址位于新乡市西8公里的李大召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龙山文化遗存十分丰富,采集到的有石斧、石铲、石核等,以及陶器、蚌器和窖穴、灰坑遗存。现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洛丝潭遗址位于新乡市西南5公里的洛丝潭村,面积约1万平方米,出土有陶器、石器等文物,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现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封丘东岳庙
  东岳庙大殿在封丘县陈桥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