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信阳市旅游

信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红军攻克三河尖战斗遗址
  红军攻克三河尖战斗遗址位于固始县城北25公里处三河尖镇黄营村。1932年2月,红四方面军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红军反围剿战争中第二大战役商潢战役胜利后,红四军北上围攻固始,攻克淮河重镇三河尖。三河尖地处淮河中游,航运发达,是大别山山货、农副产品外销和日用工业品购进转运的货物集散地,商贸云集,贸易繁荣,素有小上海之称。国民党不仅在三河尖驻守一个营的正规军,还驻有税警营、警察等武装。按照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命令,红十军王宏坤团,十二师一部由十二师师长陈庚指挥,攻打三河尖。按照命令,红军在固始独立团和赤卫队配合下,分别从固始东南黎集和西南瓦庙集出发,在夜幕掩护下,沿史河、灌河向北直奔三河尖。经一夜急行军,红军于拂晓前在桥沟集地区集结。王宏坤前锋团在青泥滩消灭敌人一个连,俘虏80多人。在三河尖西南制高……[详细]
固始县苏维埃政府遗址
  固始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座落在固始县南部30公里处的武庙集镇锁口村。1930年10月,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从松岭岗(现陈淋子镇大营村)迁到锁口村王家楼。王家楼依山傍水,分为南、中、北三个院落,县苏维埃政府设在南院,革命法庭设在中院、政治保卫局设在北院。县苏维埃政府设在王家楼及附近村庄相继建立了工会、妇女会、独立团、军区指挥部及造枪局、红军医院、经济合作社、列宁小学等机关。直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多。在两年多时间里,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辖8区45个乡,纵横100多华里,人口20多万,领导全县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巩固红色政权,实行武装割据,开展扩军工作,取得诸多成绩。在几次反围剿中,全县有5.6万多人参军参战,3.5万多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区数万间房屋被毁。19……[详细]
大荒坡烈士陵园
  位于马岗集乡曾营村境内的大荒坡烈士陵园是我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5年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省政府授予大荒坡烈士陵园“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称号。位于固始县西南26公里的马岗乡曹营子村。1927年12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中共豫东南特委在大荒坡南1里处的曹营子召开了固、商、潢三县县委负责人会议,决定举行大荒坡农民武装暴-动,夺取当地大豪绅张秋石的0,建立农民武装。1928年3月18日,在中共河南省省委委员、豫东南特委书记汪厚之等亲自领导下,由固、商、潢三县党员,潢川七中的部分革命师生和当地农民武装百数人举行了大荒坡农民暴-动,攻打反动豪绅张秋石老巢——张上寨。因情况不明和受“左倾”路线影响,暴-动失败。汪厚之、范易、龚怡情、王老五等十八……[详细]
陈将军祠
  陈氏将军祠。陈氏将军祠是为纪念唐代平抚“啸乱”,安定东南边陲,创建漳州的“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的祠堂。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陈政之子。自幼聪颖好学,喜骑马、射箭。总章二年(669年),年仅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次年,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仪观二年(67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左郎将之军职。永隆二年(683年),晋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事。经过大小百余次战斗,“蛮僚”啸乱被平定。以后20年无战事,陈元光领兵屯垦,兴办农业和文化事业。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建议在泉、潮设州立县,以便长治久安。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刺史,建立漳州,并建漳浦、怀恩两县。陈元光治理漳州,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民,烧荒屯垦,兴修水利;办庠序、兴书院。同时在州内设36个保……[详细]
固始白鹭园
  白鹭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胡族铺镇国有杨店林场,位于县城以西25公里,沿312国道或信阳叶公路均可到达。是休闲度假、科普考察于一体自然保护区。有林地面积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3%。湿地植物80多科1073种,木本湿地植被12类。兽类13种,其中属古北界种7种,两栖爬行类19种。已确定的鸟类128种,占河南的43%,全国的12%,是我国淮河以南内陆平原上罕见的水禽栖息、繁殖地,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为主,鹭鸟类达3万多只。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详细]
河南人民检察博物馆
  全国首个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人民检察历史博物馆——河南人民检察博物馆在信阳新县落成并正式开馆。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和信阳市市长郭瑞民共同为博物馆揭牌。新县曾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人民检察制度的主要发端地之一,人民检察制度的第一国家公诉人诞生于此。河南人民检察博物馆展厅共分植根红土、伟大开端,继承发展、崭新篇章等八个部分,时间跨度从1931年至2011年,展出面积1800多平方米。河南人民检察博物馆分别展出八十年来河南省人民检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史料、 图片、档案资料895件,收藏检察文物120多件。……[详细]
河南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纪念园
  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是河南省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也是中国煤矿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起义建立了工人武装,并建立了红色政权和赤色工会,是工人和农-合革命并且取得成功的典范。杨山煤矿因此被誉为“红色煤矿,工运摇篮”。纪念园于2011年被推选为固始县十大名片,2012年列入大别山红色旅游规划和河南省红色旅游重点发展规划,2013年5月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11月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固始县首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园现有五个展厅和一处起义旧址,总面积420平方米,收集和展出革命史料30余万字、图片160多幅、实物90多件,展品丰富,图文并茂,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卓绝的杨山煤矿工人革命史,长期以来,纪念园经常开展……[详细]
箭厂河革命旧址群
  箭厂河乡位于鄂豫两省的结合部,与湖北省红安县毗邻,距县城12公里,乡政府驻箭厂河。箭厂河清朝以前名叫百步桩,因过河无桥,竖石桩90余个,故得名。清初,该乡王大屋有个名叫王学举的明末武进士,联名周围武举18人共同抗清,在此练兵,设厂造箭,因此取名箭厂河。箭厂河是鄂豫皖工农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在这块血腥苦雨的土地上,发生过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斗争史实,以吴焕先、程儒香、肖国清、程怀天等为代表的一代英雄儿女,同敌人浴血奋战,他们无私无畏,顽强斗争,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把自己的鲜血洒在了与敌人斗争的战场上。1927年,农民赤卫队长共产党员程儒香,不幸被捕后,民团团总方晓亭伙同敌人应歧部,对他严刑审讯,数九严寒将他的衣服脱光,四肢钉在墙上,他毫无惧色……[详细]
郑维山将军故里景区
  将军石游览区位于新县泗店乡西南部的狮峰顶山麓。一条山脊自巍巍将军石绵亘而下,地势开阔,气象雄浑。两边秀林葱翠,泉水叮咚,鸟语啁啾,山花烂漫。立于将军亭,向东南了望,清风拂袖,白云荡胸,楚豫相接,田畴盈野,新楼蔚起,炊烟袅绕,令人心潮起伏,思绪腾飞。将军石周围是一代虎将郑维山幼年放牛,少年站岗、放哨之地,也是将军投鞭从戎、纵横天下的起点,最后,还是将军英灵归宿之地,即骨灰撒放处。那巍巍高耸的将军石,就是将军忠魂铁骨的象征。如今,这里更是游人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拜谒之地、游览之处。从泗店启程,轻车沿着逶迤起伏的沥青路面飞行,约摸20分钟,就来到将军的故里——群山环抱的屋脊洼。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古典牌坊式的大门,门上是全国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沈鹏的题联。郑维山将军的故居就座落于大门后碧波荡漾的水塘旁……[详细]
曹门革命红学旧址暨吴焕先烈士故居
  曹门革命红学旧址暨吴焕先烈士故居,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有砖木结构的房屋两排11间,座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房前有一长方形院落,吞字大门开在院墙西北,大门上方悬挂着“吴焕先故居”匾额。1983年,对旧址前排南起3间进行了修复,并举办了吴焕先烈士生平事迹陈列。1985年,在陈列室树立起吴焕先烈士塑像,展出了李先念、徐向前、程子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纪念吴焕先烈士牺牲五十周的题词。其它房屋仍为吴姓村民居住。1986年11月21日,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焕先,1907年生于四角曹门村,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即弃学回到家乡撒播革命火种,兴起农民运动。同年秋,成立了新县第……[详细]
鄂豫皖军委无线电台旧址
  位于新县城东南2公里处的林冲村钟畈。1931年5月,苏区首府在新集建立后,为了能同中央和中央苏区等地保持联系,鄂豫皖军委决定在钟畈建立无线电台,电台由宋侃夫、蔡威等人负责,共有工作人员十多人,当时,只有无线电发报机二台,发电机一台,军委还专门派一个排负责保卫工作。后来,缴获敌人的电台多了,红军每个师都配有一部,军委在此还办了一个无线电训练班,为各师培训工作人员。这部电台的建立沟通了鄂豫皖地区同中央的直接联系,能够随时收到中央下达的指示、命令以及向中央汇报根据地各项工作情况,同时,这部电台还可以与中央苏区和湘鄂西苏区相联系,并可以直接指挥鄂豫皖红军在各地作战。它为鄂豫皖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33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后,旧址被敌人破坏,房屋被毁。鄂豫皖军委无线电台旧址原为钟氏祠堂,……[详细]
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闵家山。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后,鄂豫皖省委于11月底在檀树岗重建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副军长徐海东,全军约5000人。他们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坚持根据地斗争。1933年7月,红二十五军军部设在这里。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房屋墙壁上至今仍保存有时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的郑位三亲笔书写的“为保障秋收秋耕,坚决扩大红二十五军,打破敌人的新进攻”和“十月革命开辟了中国工农群众的一条出路”等标语。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列为省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原为闵氏宗祠,前后两排,占地378平方米,共有房屋14间,砖木结构,是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保存基本完好。……[详细]
鄂豫皖军委兵工厂旧址
  位于新县陈店乡高湾村佛尔寺。1930年1月1日,鄂豫边区特委将早在1929年建立在郭家河乡麻布、陡山河乡陈冲等几个修械所集中起来,迁往柴山保佛尔寺,命名为“鄂豫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前排为机修车间,后排为造枪车间,两侧为工人住房。4月,改名为“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全厂共有职工60多人,阮德成任兵工厂党委书记,1931年5月中央调朱淑平任党委书记,熊明灼任厂长。1931年4月,厂址由佛尔寺迁到檀树岗附近的熊家咀,并在红安、光山、麻城、陂孝北县境设立了四个分厂。1932年4月,总厂又由熊家咀迁到柴山保王湾。兵工厂修配0、制造撇把枪、子弹。在当时只有一般的烘炉、风箱、锤子等简单手工工具。1931年9月红军打开油尖山寨,缴获了敌人一个小型造枪厂,接收了24名技术工人,生产撇把枪和来福枪。……[详细]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
  位于新县陈店乡河南湾村东侧。第七军和鄂东特委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徐朋人等发现这里位于鄂豫交界处,是军阀统治的空隙地带,并有数座山寨,境内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复杂等许多有利条件。因此决定以此为依托,坚持革命斗争,并在附近的清水塘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清水塘会议,决定开辟柴山保,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创建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第七军在柴山保一带往返游击期间,将司令部设在水口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原为一寺庙名,为水口寺,坐西朝东,前后两排房屋各3间,南北厢房各1间,构成一个四水归池的天井小院。除前排房前墙为砖墙外,其余均系木柱土墙结构的灰瓦房,大门开在前墙正中。占地面积123平方米。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对旧址进行了维修,1996……[详细]
  鄂豫皖省苏维埃列宁高等学校旧址位于新县郭家河村,距县城30公里。旧址原为王姓地主庄园,共有房屋54间。1931年,鄂豫皖根据地迅速发展,急需各方面人才,因此,边区政府在此建立了列宁高等学校。校长杜孝生,选任教员、教官十余人,开设有政治、语文、数学、军事等课程。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1932年春学校迁往新集。先后共为根据地培养了800多名军政干部,有的同志后来成为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中间两排和北首耳房27间。1992年对旧址进行了重点维修,并在前排大门侧墙上镶嵌有一块大理石保护标志。……[详细]
  鄂豫皖边区红军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统一的服装。特区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在新集城北洞下坪建立了一所五一模范工厂。管理员五××,收发员熊作海。招收工人300多名,其中大多数是女同志。厂内设布织布、印染、缝纫等车间,有织布机、缝纫机和弹花机十部。专给红军做衣帽、鞋袜、被服。由于工人们的积极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到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时,部队都穿上了统一服装。……[详细]
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境内,规划总面积2788.53公顷,共分为三大片区,即大苏山片区、龙首山片区和王母观片区,区内森林面积2573.81公顷,森林覆盖率92.3%,主要景点包括王母观风景区、净居寺寺庙、蓝天生态茶叶公司和蓝天度假村等。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15年01月被中国林业部正式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17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确定名单。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3%,植物有133科、436属、891种,主要分布有马尾松群落、杉木林、栓皮栎群落、枫杨群落;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兽类40种、爬行类30种、鸟类16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0多种。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地理坐标和四界范围:(一)大苏山片区,面……[详细]
北向店战斗旧址
  北向店战斗旧址,位于光山县北向店乡何小寨村。1947年12月14日凌晨,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中原局机关到北向店何小寨宿营。敌整编第十一师13000余人,抢先到达北向店,高庙山以南一带,敌我双方都于14日凌晨在北向店一带宿营。敌我宿营地交错,而敌人兵力明显处于优势,形势万分紧急。刘伯承司令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处险不惊,从容镇定,指挥部队沉着应战。一纵二旅抢占北向店一带有利地形,掩护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原局机关转移。战斗十分酷烈,从14日凌晨一直打到傍晚,二旅四团于张大湾,八团于五虎岔羊,五团于同兴集竞日拼杀,敌人在炮火掩护下,成团成团地攻来,都被二旅打退,阵地上树断枝飞,塘鱼炸的漂满。二旅以4000兵力,抗击了优势装备的敌人三个旅13000余人数十次的进攻,歼敌3000人。北向店战斗是一场出其不意……[详细]
  鄂豫皖苏区税务总局旧址,位于新县城关首府路,座东朝西,有砖木结构的房屋两栋,每栋四间,加上偏房,共十一间。解放后新县税务局就一直在此房内办公,为配合革命传统教育,税务局向上申报,2000年由河南省国税局投资40万元将此旧址全面修复,室内举办有复原陈列。 1930年,随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的展开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军需、民食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物力、财力支援革命战争,打破敌人的经济-,党和政府开始注重运用财政、税收杠杆,调节各阶级收入。按照土地革命总路线的要求,把负担的大头放在剥削阶级身上,对不同阶级分别采取没收、征发、捐款、征税等办法,获取财政收入,并把重点放在税收方面。9月17日,鄂豫皖特委发布《关于征收累进税问题的边界通告》,这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最早的税收……[详细]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旧址,在新县城关首府路西的一所宅子里。原有房屋60余间,座西朝东,北临小西街,南与县电影公司相连。解放初至九十年代此旧址房内均由居民居住,房内乱改乱建严重。1999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对旧址进行了修复,按原貌复原了-住室、办公室及各委办的用房。现为三排两进院,均系灰砖瓦房,共18间,前排5间临街,檐墙很高,因设保卫局时将原房前檐后移三米,北起第三间有一个向东的拱券(xuàn)大门,其余4间各有一个拱券窗户,门框和窗框都用条石雕成,并装有铁窗棂。东檐墙还保留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枪眼。这些都是当时驻扎保卫局时改建的,前排进深4.9米,中排进深7米,后排进深6米,中排北起第二间为前后通道,前院宽2.3米,后排院宽6米,两院北边都有配房,中排为格扇门窗,前院为局长办公室及保卫人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