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周口市旅游

周口市旅游景点介绍

201、平信桥
  淮阳是汉刘邦计捉大将韩信的地方。陈人为缅怀这位富有将帅天才的领兵大元帅,把汉高祖擒囚韩信时路过的吊桥,谓之“平信桥”,城西乡谓之“平信乡”,千古记之。韩信,公元前?——公元前196年。秦末淮阴人。初从项羽,后归刘邦,拜为大将。伐魏、举赵、降燕,破楚将龙且于潍水,定齐地。汉五年与汉师会围项籍(羽)于垓下,籍走自杀,信封楚王。与萧何、张良称汉兴三杰。六年,有人告信谋反,高祖伪游云梦,执之,降为淮阴侯,十一年后为吕后所杀。《史记》、《汉书》皆有传。当人们走到平信桥的时候,思古之忧情,无不为功高盖主者寒心!……[详细]
202、渡贤桥
  渡贤桥,又名“九曲桥”,是1999年配合弦歌台的联体景点,根据一个美妙、神奇的“九曲明珠”故事而建的一新景点。故事说:孔子带领一帮弟子来陈,在未入陈国都城前走得口干舌燥,想找口水喝,来到一个村庄,在村头遇上两个采桑姑娘。低个姑娘望了他们一眼说:“南枝窈窕北枝长”,高个姑娘也望了孔子一眼说:“夫子在陈必绝粮”。孔子听了不解其意,但觉得很不吉利,还未张口寻问,只听得低个姑娘又说道:“九曲明珠穿不过”,高个姑娘咯咯笑道:“着知来问采桑娘”。此景此情,孔子感到非常扫兴,水也不讨了,随即叫子路赶车快走。当他们到陈城后不久,真的绝粮了。孔子想起在未入城前讨水喝时碰上两个采桑姑娘的情景,就差子路寻找那两位采桑姑娘。到了地方,找到了这户人家,开门接待子路的是位老太婆(两姑娘的母亲)。子路向老人说明来意,老太……[详细]
203、太虚观 AA
太虚观
  太虚观太虚观位于县城东3公里的大连乡董阁村,据文献资料记载,淮阳太虚观(董阁庙)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太虚观里的诸神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神,有玉皇大帝、人祖伏羲、白玉奶奶及十大阎王等72神。道观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建有大殿(玉皇大帝)、二殿(太昊伏羲)、后楼(白玉奶奶)、东西廊坊、阴曹地府、十大阎王,诸神俱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远近的善男信女前来焚香拜神祈福,许愿保子,消灾求财求平安。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进了董阁庙(太虚观),不孝也得三年孝。”的佳话。到过太虚观的人都能受到一次深刻的传统道德教育。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政府职能部门对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的重视,为了开发当地旅游产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农民企业家史树廷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太虚观。太虚观气势雄伟……[详细]
回龙禅寺
  回龙禅寺始建于明正统年间,原名回龙观,明朝时期已初具规模。明代进士王天经曾有诗文为证:“河边古寺名高丘,巍峨张气遮头牛,东至重景回龙观,固震西南凤凰头。”民国年间遭到严重破坏,至文革时期毁损怠尽。1995年9月恢复佛事活动。1997年秋经僧人居士等人集资建天王殿一座。2004年春居士范上海急寺院所急,个人发善心出巨资,先后建起大雄宝殿、配殿、东西走廊、山门等,至此,回龙寺成为豫东地区一大佛教活动场所。恢复后的寺院为明清建筑风格。第一任寺院主持为释湛雨法师。……[详细]
205、嵩宁寺
嵩宁寺
  嵩宁寺原名-寺,位于城南30公里处豆门乡张集村,是除西藏外国内唯一一所密宗门派佛家寺院,始建于隋唐年间,距今已一千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是嵩宁寺发展的鼎盛时期,占地200余亩,殿堂楼阁200余间,僧众500余人。乾隆皇帝进香-寺曾御笔亲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匾额。民国年间战争四起,-寺毁于战乱。在俗家弟子王国昌主持下,2002年集资15万元,征地2亩,修复了-寺。现寺内有大雄宝殿、偏殿,供奉如来佛主、阿弥陀佛、药师佛等10余尊佛菩萨,千年古刹又重新绽放出她昔日的佛教之光。……[详细]
206、遇佛寺
遇佛寺
  遇佛寺,位于黄集乡胡王村小李庄东侧,距县城15公里(临蔡镇东北3公里处)。遇佛寺始建于公元638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下旨修建。该寺也因李世民蒙观世音菩萨搭救转败为胜感恩报恩御笔亲题寺名而誉满中原。一千多年来,遇佛寺一直是豫东佛教重地,香火旺盛,香客云集,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有求而来,载誉而归,观世音菩萨在该寺享有至高无上的殊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日寇、-匪军摧毁了遇佛寺。1999年,自幼出家的释妙稳大和尚辞别了修行几十年的太白顶云台禅寺,回到家乡,重建遇佛寺。历尽千辛万苦,遇佛寺才得以重现昔日的辉煌,其功昭日月,德誉中原。遇佛寺宏伟壮观、肃穆庄严、殿宇巍巍、金碧辉煌,走进禅院,但见香烟袅袅、经声绵绵、佛乐声声、钟鼓醒人,是豫东较为完美的佛教道场。释妙稳方丈常年住持、传经说法、广结善缘……[详细]
207、莲果寺
莲果寺
  莲果寺位于县城北25里的陈楼村,是村子里看上去惟一让人感觉有些古意的建筑,也是村里规模最大的建筑。村民们说,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这里都会唱大戏,来唱戏的和看戏的都是周围48个村庄的村民。而莲果寺的占地面积也正好是48亩——莲果寺好像和48这个数字有着某种特殊的渊源。为什么是“48”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数字?这要从莲果寺前面的那片池塘说起。相传陈楼村的周围原来有一大片湖泊,名叫凤湖,是黄河改道淤积而成的。上古时期,神农氏的女儿曾经身穿白色的衣裙在池中种下莲果。第二年,池中遍生莲花,清香四溢,果实累累,莲果池因而得名。把“48”这个数字和莲果寺、莲果池串在一起并使之流传千古的不是传说中的神,而是实实在在的人。这个人就是陈瑶。陈瑶的父亲是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的陈亢,按陈楼村的族谱记载,陈瑶生于周敬王三……[详细]
208、黉学院
  黉学院又名文庙、学宫。位于城内东清廉街路北,始建于宋朝,后历代屡遭兵燹。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196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院建筑布局:前有照壁,壁内中轴线两边有泮池,池上有桥,桥后有两坊,左坊名圣城,右坊名贤关;次有楼星门3间,东侧门门额“德配天地”,内有乡贤祠、忠义祠;往后为戟门3间,有东西庑各7间,中间大成殿五楹为主体建筑,内悬“万世师表”巨匾;再后为“崇圣祠”3间。该院西侧别有偏院,建筑物前有额门,后有仪门3间,中有明伦堂3间,后有敬一亭。院内另有其它建筑40余间。民国时期曾破坏。1958年先后为物资局、卫生局、农机公司、盐业公司、城关民生办事处等单位所占用。大成殿于1970年拆除。现此院建筑物全无。……[详细]
端敏袁公祠
  端敏袁公祠位于城内大同街路北(今县-址)。是清同治皇帝诏为漕运总督袁甲三建。面积6600平方米,大门上原有“端敏袁公祠”匾额,门两旁有高大石狮。院内西墙嵌有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石刻37方。东侧院堂屋3间,房前凿有方塘,约33平方米,塘中以太湖石垒筑假山,塘南有耸翠亭。建殿堂3楹,正中筑1米高台,硬山式建筑,灰筒瓦盖顶,檐下为彩绘额枋、斗拱。台前有石碑1通,立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系袁旧部崔迁桂所立。“0”时期,原建筑多已拆除,今县-院内仅存殿堂3楹、石碑1通。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汲黯卧治阁位于县城招待所院内,是为纪念汉代淮阳太守汲黯而建。《史记·汲郑列传》载:“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上曰:‘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即辞行……黯居郡如故,淮阳政清……七岁而卒”。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正直的名臣,就在此建阁五间,悬额:“卧治阁”。原建筑已无存。《开封府志》载:“墓在陈州东四十里”。今县城东北四十里有汲冢,即汲黯墓。……[详细]
  司城贞子阁位于城外东南隅三官庙村,1988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阁址原为三元宫,是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创建。清乾隆十年(1745年)将大殿改为陈胡公祠,以司城贞子配享,建司城贞子阁。现存二层楼房3间,青砖素瓦。《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遂至陈,住于司城贞子家。”司城贞子为春秋时陈国大夫,贞子是谥号,名失传。……[详细]
212、桃花
桃花
  桃花……[详细]
凤凰岗龙山文化遗址
  凤凰岗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扶沟县古城乡古城村东北300米处,南北长700米,东西宽300米,高5米。南临古城乡政府,东、西、北皆为开阔地,岗中有一条蜿蜒小道从中穿过。来到固城乡,凤凰岗遗址非去不可。据《周口文物考古研究探索》记载,凤凰岗遗址位于(扶沟)县城西南17.5公里,固城乡古北村东北角300米处。凤凰岗遗址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300米,高约5米。中间一条小路将凤凰岗遗址一分为二,路北岗已毁去一半以上,路南岗保存较为完好。来到扶沟县固城乡。沿一条乡村小道一路向北,行至千米左右,发现一条小道将本该连为一体的高岗一分为二。“想必这就是凤凰岗遗址。”凤凰岗遗址地势较高,比四周高出5米左右,上面栽种了密密麻麻的杨树。沿一条崎岖小道,登上了位于路南的一座高岗。攀沿途中,随手拾到一块陶片,上有线条……[详细]
吉鸿昌碑林
  1996年,扶沟县书法协会副主席.县政协委员李仰勤先生退休后,在家乡吕潭镇将军故居旁创建了“吉鸿昌碑林”.初由李仰勤自筹资金二万元投入筹建,购置碑坯,向全国书画名家和著名人士征集碑文书画作品,刻碑二百多通.其举动得到县文联大力支持,在《泛区文艺》上给以报道并印发征集碑林作品广告后,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吕潭乡党委和乡政府号召全乡广大群众向碑林筹建处募捐资金十多万元,并划拨上地三亩以供碑林座址.到1998年上半年止,已刻成300多通,内容有吉鸿昌将军遗墨,如为纪念辛亥革命死难烈士题写的魏体“国魂”和就义诗(李仰勤书丹),也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有著名书画家的书画精品.吉鸿昌碑林建成后,不仅成为宣传吉鸿昌梢军英雄事迹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阵地,而且构成为烈士家乡的一个旅游景点.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详细]
吉鸿昌烈士故居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吉鸿昌,字恒立,名世五,1895年9月18日生于吕潭乡吕潭古镇。1934年11月24日被蒋介石杀害于北平,牺牲时39岁.英年被害,斗志未酬,给党、国家、人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吉鸿昌将军一生坚持抗日救国.兴办家乡教育,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现存的吉鸿昌故居、吉鸿昌学校就是将军留给后人的无可比拟的精神和物资财富.1895年初,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过继给近门叔叔吉大奶家,住吉大奶两闸草房.同年9月18日,吉鸿昌就诞生在两间草房里.那两间草房,位置在学校偏南一点的吉家老宅里.1931年,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在开封因病去世,灵柩连夜从开封运到吕潭,就停在两间草房里.为了便于各界人士吊唁,吕潭的父老乡亲连夜动工,在紧挨学校的东边,盖起明三暗五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6……[详细]
  玉皇阁遗址位于太康县城西北17公里的高贤乡玉皇阁村北侧。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遗址是一快高地,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40米,总面积91200平方米。有一条东西大路横穿而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断崖处暴露有灰坑,文化层厚约2米。玉皇阁遗址的陶器,灰陶多,器形大,器壁厚,有地方特色。陶质为泥质夹砂灰陶,也有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蓝纹、粗绳纹、细绳纹。从陶器的形纹饰特点看,玉皇阁遗址属二里头文化,商周文化遗址。……[详细]
太康刘庄遗址
  刘庄遗址,俗称牛王堌堆。位于太康县城东南张集乡20公里的刘庄村南300米处。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庄遗址是一斜坡形土堌堆,最高处约6米,面积10000平方米。刘庄遗址内涵龙山文化、商周文化。龙山文化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夹砂灰陶次之,泥质红陶极少。纹饰以方格纹为主,还有绳纹、弦纹、素面磨光。遗址东南端出土商代铜器五件,有爵、觚、卣、戈。……[详细]
槐寺遗址
  槐寺遗址位于太康县城东南22公里的符草楼乡槐寺村内。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槐寺遗址是一处高地,南北长152米,东西宽146米,面积约22200平方米。遗址东部文化层厚1.5米,中部和西部文化层厚达9米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对槐寺遗址进行过调查。在遗址西部断崖处,发现红烧土居住面10余处,灰坑10余个。地面上陶器残片很多,陶器纹饰以蓝纹为主,方格纹次之。也有石器、骨器、蚌器。根据遗物的特征,确认槐寺遗址是一处龙山文化为主,也有少量大纹口、商周文化遗址。……[详细]
陶母岗遗址
  陶母岗遗址位于太康县城东南4公里的于庄村和韦庄村之间,北距老涡河2公里,南距兰河1公里,遗址属商、周、汉文化。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母岗遗址是一高岗,最高处距地面8米,东西长160米,南北宽82米,面积约为13120平方米。陶母岗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岗上东部是陶母岗学校,西部是树林,北部边缘因取土稍有破坏,呈陡立状断崖,高7米。断崖处遗迹遗物丰富,暴露有灰坑、墓葬。文化层厚约6米。地面上散存的遗物主要有陶片,也有石器、蚌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原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周口地区文物科曾先后对陶母岗遗址作过调查,这是一处内涵遗迹遗物丰富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周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物属于生产工具的有蚌、镰和石刀。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也有少量的夹砂灰陶,纹饰……[详细]
太康方城遗址
  方城遗址方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西北13公里王集乡方城村内,总面积0.5平方公里。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方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方城遗址从周围断崖及表面暴露的遗物判定:文化内涵最早是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其次是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周汉宋各代遗迹遗物。方城遗址最特殊的是上述几个文化层并不是直接叠压,而是单独成片分布。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区分布在整个遗址的东南部,堆积厚度2米左右,黄褐色沙土,质地较软,呈颗粒状。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分布在遗址的西部,文化层厚2.5米左右,灰色沙土。商周文化分布在遗址的中部,文化层部分有叠压关系,厚4.5米左右,灰褐色沙土,土质较硬。汉宋墓葬群分布在遗址东部。仰韶文化与其它文化没有直接的叠压关系,大致可分早晚二期。早期遗物较少,陶器手制占一定比例,……[详细]